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诗歌周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周刊》第218期

  [复制链接]
241#
发表于 2016-7-15 07:41 | 只看该作者
阿丙 发表于 2016-7-14 23:29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兼答张无为之问

请老师指点,我写的几个小字字,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发表于 2016-7-15 07:46 | 只看该作者
煤油灯 发表于 2016-7-14 15:29
又有人要遭殃了!这诗歌的江湖,害人不浅,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神不神。悲哀的中国“诗人”!

老师,请指导

眼睛

一扇扇窗户
在几个动词间摇晃
扩大或缩小
分辨着白天和黑夜

鼻子

各种气味
一个鼻孔进
一个鼻孔出

嘴巴

歪斜着的臼齿
叼着一根根骨头

隐喻

头顶长疮
脚心流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发表于 2016-7-15 08:40 | 只看该作者
任何刊物定稿出刊都是主编一个人说了算。办刊者是刊物的灵魂、主导思想,主编是执行者。如果主编执行不力或不按办刊者的思想走,就要换主编了。
说民主选稿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所谓民主选稿也有,那就是公正的诗赛,由评委选稿定名次。评委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的。
《诗歌周刊》是韩总办的,周刊选稿有时是韩总,有时是张教授。张教授忠实的执行着韩总的办刊思想。论坛稿件众多,同一诗稿你说好他说赖,很难统一,只有听主编一个人的,才能及时出刊。
时效性、鲜活性是周刊的特色与生命。
------------------个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发表于 2016-7-15 09:02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还是坚持以“文本为基础”之上的讨论,哪怕是诗观的分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受到警告 245#
发表于 2016-7-15 09:28 | 只看该作者
周刊的争论是公开与暗箱争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受到警告 246#
发表于 2016-7-15 09:28 | 只看该作者
是利益圈子化与利益大公化的争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受到警告 247#
发表于 2016-7-15 09:30 | 只看该作者
既得利益者永远不可能主动放弃既得利益,除非被剥暗中交换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发表于 2016-7-15 09:31 | 只看该作者
支技勇敢的进言!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发表于 2016-7-15 09:53 | 只看该作者
韩老板一放手,周刊的不平等现象就会重演,争来争去无非就是一个公正上稿的问题,建议周刊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看了回复,都是王顾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发表于 2016-7-15 10:12 | 只看该作者
阿丙 发表于 2016-7-14 23:29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兼答张无为之问

答复《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兼答张无为之问》

阿丙蛮想赶时髦的嘛。是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近年来反腐风暴中的流行语,因为腐败的确屡见不鲜,势若洪水猛兽。而其主要表现即权力腐败,其根源即人民大众监督的缺失,权力运作没有在阳光下,有私欲贪念者才为所欲为。
不过请问,《诗歌周刊》是这样吗?可以生搬硬套吗?哈哈,按阿丙的逻辑,周刊也同样如腐败政府,官员层层腐败,利益层层瓜分,大官大贪,小官小贪,民众怨声载道而又无可奈何……是这样吗?如果真如此,那倒有话题也有意思了。大家讨论吧。我就周刊,只说明如下:
一、请阿丙具体说明相关现象
周刊运行机制分三步:从会员发布诗(靠实力,基本自由),到荐稿编辑选荐诗(自由基于眼力与责任),直到主编审阅(自由同样基于眼力与责任)之后制作出刊。其中,荐稿编辑选诗可以参考高亮,亦可自己有发现;主编基于此也同样。看来,每个环节都可能有阿丙所说的“私欲贪念”,不然他就不会参与进来了。在阿丙心目中,周刊不仅没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而且编辑中并没有“置于人民大众的监督之下”让“权力的运作成为阳光下大众意志的表达”,“私欲贪念和腐败的发生”很是严重了。那么只能请阿丙就主要的现象作具体说明。
不过,周刊包括论坛有没有私欲贪念者、为所欲为者?首先不能否认,但必须通过摆事实说明,否则无意义,甚至有害无益,因为私欲贪念者、为所欲为者同样会这样说,而且贼喊捉贼的。
二、周刊没有监督吗?论坛有没有?
更重要的是,从会员发布诗到荐稿编辑选荐再到主编,没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吗?那阿丙在后面都承认的“几乎每一个周刊发布之日,都同时是遭受口诛笔伐”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意味着什么?编辑团队成员不仅都在笼子里,而且不文明的看客也可以“口诛笔伐”(当然也有善意的护理者)。由此可见周刊是不是“置于人民大众的监督之下”“权力的运作成为阳光下大众意志的表达”还成问题吗?而且,周刊出刊至今,每期大家都自由参与,周刊也多次表示欢迎。
还有,阿丙说,在每个周刊发布日,同时遭受口诛笔伐之时“有些人在弹冠相庆,有些人在指桑骂槐”——是不是这样,我没在意。应该说者明白或了解。不知道两者分别都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这样?阿丙也说说你自己是“弹冠相庆”还是“指桑骂槐"者?
那么阿丙为什么这样认为?大家依然可以各抒己见的。譬如:他说,“担负稿件选编任务的负责人,因此而炙手可热”倒不见得“显然”,大概是阿丙自己有这样的心理吧。因为据我所知,周刊编辑队伍中有许多编辑是被推着走的,并且有的自由退出,有的已几次提出辞呈的。
周刊团队究竟有什么“权力”“腐败”呢?有哪些令人垂涎三尺的利益呢?阿丙为什么将其抬到如此高度?呵呵,我没考虑过,只是觉得在其位尽职尽责耳。当然,周刊团队被高看也好,说明诗在此还被尊重。不过,想上刊还得好好写诗,并且就诗说事,监督、口诛笔伐都欢迎,甚至我理解想成为诗人的“私欲贪念”,但是须走正道。
周刊、编辑选稿是靠稿件说话的,正如诗人以诗为立身之本(如阿丙的《未来》:“!”真是好诗,真是探索吗?好在哪?何以是探索?)。如果真为周刊质量着想,必须就具体的诗进行说明,如哪首诗该上没上,哪首不该上却上了,上了意味着什么?等等,欢迎具体指出并首先进行文本分析、比较,之后大家参与确认。否则,笼统地横加指责是不负责任的,也没有价值,甚至只能说你居心不良。就此已经多次申明并倡导过,但个别人依然不改,故在此特重申。
三、关于周刊“管理制度”
“对于人性的弱点,对于个人的偏好,对于贪念和私欲,有没有一种克服的办法?”——在此应该指出,前面三项并非一码事,不可能有同样的办法。
关于“建立起一整套科学而民主的管理制度”——准确说是完善管理制度。他提出的“几个原则”请大家讨论。我认为,前面3条均无意义。如:1.必须以广大会员的民意为基础,参照帖子的点击率和跟帖评价。应该相信广大会员的价值判断能力。——此条中的“参照”与“相信”矛盾,但从语境判断,阿丙是要求周刊按点击率和跟帖评价选稿的,这可行吗?周刊团队包括在编辑交流中并没有忽略点击率和跟帖评价,不过,周刊同时认为,点击率和跟帖评价并非唯一依据,编辑有编辑的眼力与职责,这与顺应“民意”与相信会员是两码事。第2. 3条的问题也同样。
关于4.“应该设立责任追究制度,对某些质量差意见大的上刊作品实行倒查机制,并对责任者惩戒。”——我同意,请阿丙直接建议庆成主编。
四、其它
“由于韩总与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应该是由于韩总与编辑、制作团队及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不能忽略任何成员为好。
“选稿具有了质量评价和舆论导向的双重意义”——如果有,是由于会员的热心与编辑团队的职责使然,这是可喜的现象。
“以上是我作为一个普通会员,对《诗歌周刊》的一些建议”——不论你是谁,怎样藏匿身份,当然没人理会,但你不是普通会员,至少目前不是。
“我也不会计较你的恶毒,攻击,阴谋,威胁之类的词汇。我相信从善如流,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的必备素养,而一个睚眦必报的人,一旦掌握了权力,必然是平等公正制度的践踏者。”——共勉吧,虽然前一句扣帽子的积习你是难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6 23:1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