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8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罗广才:关于《天津诗人》(大事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09: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肖振中 于 2013-1-28 13:24 编辑

关于《天津诗人》
关于《天津诗人》

    中国新诗90年,被誉为“中国新诗第一人”的诗人穆旦,一直在天津写作、工作、生活;七月派代表诗人鲁藜始终在天津感受着人间冷暖;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诗歌代表人物林希是土生土长的天津娃娃;中国女性诗歌代表人物伊蕾也是生于斯长于斯,朵渔等走在中国诗歌最前沿的优秀诗人也是在天津这片土地上发出诗之声音。天津诗人是中国新诗的先行者、领航者、开拓者,所以,《天津诗人》杂志是以地域命名,但超越地域,是属于汉语诗歌大概念的一本刊物。《天津诗人》,做中国最光荣的诗刊,是我们的追求。《天津诗人》立足天津,面向华语世界,全方位地展先当代汉语诗歌面貌。其刊发的作品被《2011中国最佳诗歌》《21世纪中国最佳诗歌》等选本转载,成为我国重要的诗歌刊物之一。

《天津诗人》的发起
  
   2010年底,在天津师范大学走廊诗社原社长、诗人、企业家王立夫、作家张春雷、王为民先生、企业家王文夫先生等仁人志士的支持下,天津诗人罗广才创办了《天津诗人》杂志,作为一本纯粹的诗歌刊物,一年四期。《天津诗人》是一份立足天津,面向整个华语世界的纯诗歌刊物。由国内优秀的诗人、评论家团队组成的编辑阵容,每期700册赠送中国纯文学(诗刊)编辑及专家、学者;500册赠送中国著名的诗人、评论家;150册赠送各大图书馆、200册民刊交流、860名订户、作者样刊约270册。创刊伊始,即得到了中国诗歌界的一致评。

津诗人》编辑情况
    《天津诗人》迄今为止,已出版9期(另编辑增刊三期),共编发了1700余名诗人作家作品,其中天津诗人占330人次,发表了95名作者的处女作。《天津诗人》总编辑罗广才。《天津诗人》自2011年四月,调整和增强了编辑部的阵容,聘请了资深学者刘国政先生为古韵新风栏目编辑,为旧体诗词把关。
   
   




《天津诗人》大事记(2011)

(一)
1月5日创刊号——《天津诗人》2011春之卷出版发行;

(二)
    1月21日,《天津诗人》组织部分编委参加了由天津市朗诵艺术协会、天津市妇女活动中心共同主办的天津市2011年新春诗会。来自天津朗诵协会的播音艺术家、天津电台节目主持人、天津师范大学及各界朗诵爱好者,真情演绎了的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诗人的经典之作,给即将来临的新春佳节献上了一场难得的视听盛宴。天津市老一代播音艺术家鲁园、关山、何佳等出席诗会,鲁园、关山给与会者献上了自己的经典朗诵作品。《天津诗人》杂志顾问王为民、总编辑罗广才、编委汤文、杨伯良、红杏应邀出席,并受天津市朗诵艺术协会委托,《天津诗人》杂志社代为邀请了十几位文朋诗友参加了此次盛会;

(三)
     2月8日,是农历大年初六,《天津诗人》总编辑罗广才、编委汤文、刘槐伤,前往83岁高龄天津老诗人沙驼先生家,代表《天津诗人》编辑部向老诗人致以节日的问候。沙驼,原名赵朝谷,1928年生于河北隆尧县,当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书法家、国学家,先后在《黑白日报》、《北平日报》、天津《工商日报》任记者和副刊编辑,期间有大量诗作受到进步青年的喜爱,并得到朱自清的好评与亲临指导,1987年沙驼离休,为了振兴新诗事业,他编辑《昆仑诗选》和《昆仑诗丛》长达十年之久,是上世纪九十年中国重要的民刊之一,著名诗人鲁藜评价说:“沙驼是真正的跋涉广阔人生之沙漠中的忍辱负重者。”沙驼先生对《天津诗人》的创办表示热烈祝贺,并高度评价了《天津诗人》春之卷:“国刊水准”!

(四)
    3月27日上午九时,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天津诗人》组织部分编委到桃花堤赏桃花。天津诗人》杂志社理事会理事长李卫、《天津诗人》创办者之一、作家张春雷、总编辑罗广才、编委段光安、杨伯良、诗人马国语、刘耀祖、季春亭、朱春生、倪敏参加了此次活动。诗人们在桃花堤赏朗诵诗歌,谈古论今,商讨《天津诗人》的走向问题,一起展望《天津诗人》的前景和未来。交流气氛异常活跃;

(五)
     4月16日下午14:30,由《天津诗人》编辑部发起,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天津市海河中学、《天津诗人》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纪念李琴湘诞辰14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海河中学举行。会议由著名学者、文史专家王振良先生主持。海河中学负责人钱丽梅,《天津诗人》杂志总编辑罗广才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词。应邀参加会议的有李琴湘先生的嫡孙李甡先生。来自京津两市的文史界专家、学者李炳德、张绍祖、章用秀、葛培林、甄光俊、高洪钧、刘恒岳、尹树鹏、魏洲平、李志刚、钱钢、王勇则、周利成、穆森、齐珏、樊恒、侯福志等参加会议。
     正是由于举办了这次活动,为我们天津迎来了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物资料:李甡先生在4月16日上午将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同志的一批珍贵照片捐献给了天津周邓纪念馆,尤为珍贵的是一张周总理家族的合影照片,让周邓纪念馆的同志们兴奋不已。他们找寻这张照片很多年,终于喜从天降!还有一张是周总理和邓颖超共同在一张纸上的签名更为珍贵,这是周总理和邓大姐参加李甡先生的父亲李福景先生追悼会上的签名;李甡先生向海河中学赠送了李琴湘先生生前所书写的条幅(真迹)。
  作为此次活动的倡导者和主办方,《天津诗人》编辑部的同仁们感到很光荣,也很兴奋,更是骄傲!同时为和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首次合作成功深感幸福。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在缅怀老一辈诗人,教育家的同时,还倡导了文化合作的深远意义,扩大了诗歌在文化界的影响力;


(六)
5月1日《天津诗人》夏之卷出版发行;

(七)
     5月26日下午,“《天津诗人》走进职大校园,感受诗歌精神魅力——职大师生与诗人汤文诗歌交流会”,在天津职业大学北辰职专教学点502教室举行。110余名职大学子与诗人汤文面对面交流。交流会中诗人汤文结合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就“诗人的特质”做了主旨演讲,并且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做了一一地回答。整个活动在学生代表和《天津诗人》总编罗广才激情洋溢的朗诵中结束。参加本次活动的嘉宾还有《天津诗人》总编罗广才,《天津诗人》编委傅诚学、刘槐伤,诗人陈东、冯芦东、滑盈欣、李长征、祁永宏。本次交流会活动满足了同学们对诗歌知识追求与渴望,鼓励学生敢于尝试诗歌创作,为《天津诗人》走进校园系列活动奠定了基础;


(八)
    泰国《中华日报》2011年6月8日和6月10日用两期的版面推出的《天津诗人作品专辑》。《天津诗人作品专辑》遴选了十四位天津诗人的作品,这是天津诗人群体首次在海外报刊亮相!由于时间紧,我们从《天津诗人》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分别挑选了诗人的作品,总共18位,由于版面原因,《天津诗人作品专辑》最后编发了诗人林雪《这炎凉世事多么值得热爱》、朵渔的《只有爱……》、罗广才的《旅行者》、汤文的《悼张枣》、傅诚学的《在这样一个清明》、段光安的《秋,与诗独处》;萧沉的《致伊蕾》、刘功业的《追寻桃花》、张牧笛的《阳光是最柔和的锋芒》、惠儿的《我的爱情》、胡庆军的《阳光》、刘槐伤《逝去的枫香》、红杏的《碱滩长出了风车》、马国语的《斋月》等十四位天津诗人的作品。正如评论家孙雨田先生所说:“这14位诗人的作品我们不敢说它涵盖和代表了天津诗坛的全部,但至少在真正文本诗歌创作上,它所形成的梯型架构和各异风格,代表的是天津诗界的一种趋向,一种前景,一种光明,一种风潮,一定意义上又是当下天津诗人新诗创作的一个缩影,是天津有志于现代诗歌创作的真正诗人群体,冲破桎梏、冲破重围、冲破自我、冲破封闭,冲破自闭,跻身全国、走向世界的一个良好开端、一个集结号角”。

(九)
    6月18日至6月19日,《天津诗人》杂志编委会暨天津滨海诗歌专号座谈会在天津滨海新区大港召开。
    出席座谈会的有《天津诗人》理事会理事长、天津朗诵艺术协会艺术总监李卫,《天津诗人》总编辑罗广才,《中国当代诗人》主编梅雪(女),《天津诗人》编委、蓟县县委党校党委书记金学筠,天津滨海新区汉沽文联常务副主席王玉梅(女),《天津诗人》编委、黑色海诗社社长张宝民,《天津诗人》编委、九三学社南开区委会副主委段光安,《天津诗人》副主编胡庆军,《天津诗人》编委刘槐伤,滨海新区塘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柳,天津滨海诗社代表曹旭,天津静海作协代表李金荣(女)等。          这次座谈会,是《天津诗人》今年刊行以来的一次重要会议,旨在总结汇报《天津诗人》半年来的运行情况,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与此同时,对已列入计划的《天津诗人》“天津滨海诗歌专号”的编辑出版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一致意见。
    会议首先由《天津诗人》“天津滨海诗歌专号”主编胡庆军同志汇报了专号的筹备情况及总体编辑策划思路。与会的高柳、王玉梅、段光安、红杏、李卫等同志先后围绕其汇报,畅所欲言,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很有见的的意见和建议。《天津诗人》总编辑罗广才就大家的发言,就进一步做好“天津滨海诗歌专号”的编辑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随后,《天津诗人》总编辑罗广才作了关于《天津诗人》上半年工作及今后工作安排的汇报,使与会同志深受启发,同时,与会同志对以罗广才总编辑为首的《天津诗人》杂志,为天津诗人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和渠道所作出的努力,付出的辛劳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由衷地感谢。
    大家对座谈会所形成的民主协商、平等对话、博采众家之长、共促天津诗歌发展的和谐风气,表示满意,并倡导延续和发扬。
    会议期间,在东道主、《天津诗人》副主编胡庆军、黑色海诗社社长红杏等的精心周到安排下,与会代表参观了滨海新区南港工业区、大港油田采油井站、北大港水库湿地等景区,诗人们通过参观采风,很受鼓舞,表示回去之后一定要落实会议精神,积极进行诗歌创作,编辑好《天津诗人》“天津滨海诗歌专号”,为将其打造成展示滨海新区诗人的精品典藏之作,为繁荣发展天津的诗歌创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十)
7月14日——7月16日,《天津诗人》诗刊顾问王为民、理事会理事长李卫、总编辑罗广才一行5人赴大同采风。与《朔风》杂志主编安文义、《π°诗刊》主编王占斌,及诗人山西北野、李秀岚、火狼、马文东、江煵等共登悬空寺游灵丘;
(十一)
7月21日晚六点,《天津诗人》诗刊编辑部同仁在华苑大铁勺饭店宴请来津的民刊《陌生诗刊》主编古筝一行。《天津诗人》顾问朵渔、总编辑罗广才、编委汤文、段光安、作家、诗人石松茂、武锦龙、孙雨田出席欢迎宴会,罗广才总编代表《天津诗人》全体同仁和在座的陪同人员,向远道而来的诗人古筝表示热烈欢迎:以友谊的名义向热爱者表达热爱,祝福诗歌,祝福诗人。罗广才总编向古筝赠送《天津诗人》夏秋卷,古筝回赠了《陌生诗刊》和自己的诗集。大家相互祝福,交流体会,传达信息、共叙友谊,为自己所热爱的文本诗歌创作与繁荣而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相互祝愿。
(十二)
2011年7月30日,安徽《安庆日报》发表题为:“《天津诗人》推出安徽诗歌专辑”的文化新闻,全文如下:
  近日出版的共收入安徽十九位诗人的作品。这19位是沈天鸿、陈先发、汪抒、一度、樊子、江耶、王妃、王晓琴、黄玲君、月满西楼、老镜、江浪、张建新、余怒、王明韵、蓝角、李商雨、沙马、宋烈毅。其中安庆5人,包括安庆籍的则有8人。
(十三)
8月8日,《天津诗人》诗刊编辑部接到当代著名诗人柯原先生来函,全文如下

《天津诗人》编辑部各位负责同志
    你们好:
    收到你们寄来的《天津诗人》夏之卷和秋之卷,十分高兴,感到分外亲切,谢谢你们!
     诗刊办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不仅反映了天津诗人们的创作追求和写作热忱,也反映了当代诗歌创作的特色,是一本令人喜爱的作品集。
    我是在天津长大的,在读初中时就喜爱上了诗歌并开始创作,第一首诗发表于1946年10月份的天津《大公报》上,还和一些诗友们组成了一个诗社。由于天津没有诗刊,除了在当时的《大公报》《益世报》《民生导报》《新生晚报》上发表外,还寄到上海的《诗创造》和香港的《新诗歌》诗刊上发表。
   1948年我设法越过国民党年队的封锁线来到解放区,入华北大学学习,后被分配到第四野战军入华北南下,后来定居在广州的广州军区部队,但仍一直坚持业余创作。
   祝《天津诗人》越办越好,祝编辑部的同志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天津的诗友们不断推出新的创作!
   致
           敬礼
                                         柯原
                                              2011.8.1
(十四)
 第五届珠江国际诗歌节天津站朗诵会在宝坻凯悦饭店成功举行。受珠江国际诗歌节组委会委托,《天津诗人》诗刊总编辑罗广才组织了第五届珠江国际诗歌节天津站的诗歌朗诵会。冯景元、白金、唐绍忠、伊蕾、朵渔、刘功业、许向诚、罗广才、汤文、段光安深耕、王玉梅、王向峰、探花、包宏纶、胡庆军、惠儿田放、王晓满等20名天津代表诗人登台朗诵自己的诗歌作品《罗马三叹》是诗人伊蕾去年欧洲之旅的经典之作,大气磅礴,震撼心灵,古罗马的兴衰, “我要重回罗马”的感叹,尽现敏锐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辉映着真理的光焰;诗人朵渔的《妈妈,您别难过》,以清新质朴口语化的语言,表达了对妈妈深厚的情感,让人惊叹且回味无穷;刘功业专门写就的《时间的玫瑰》燃烧着爱情与生命的律动;罗广才的《日出杀虎口》抒发了走西口的生命礼赞,表达了漂泊于异乡的情怀,是深受读者喜爱的上乘佳作;段光安的《寻找古城》于历史的长河与印迹中,探求自然与生命的包容,表达了对日月春秋的感伤和感悟;70后诗人探花的《唐朝飞歌》由对盛世唐朝回顾到时空的跨越,让人难以忘怀。
     用“盛况空前”来描绘“第五届珠江国际诗歌节”天津站诗歌朗诵会的情况,应该说是恰当的,在豪华、富贵堂皇的五星级酒店召开诗歌朗诵会在天津诗歌文化活动中是绝无仅有的;盛大的舞台、一流的音响设备、现代化的会议设施、优秀的演出团队是天津历史以来的诗歌活动不多见的,不仅仅是巨额的资金投入;典雅、精致的“第五届珠江国际诗歌节”天津站诗歌朗诵会纪念刊,备受与会诗人嘉宾喜爱,也是令诗人和嘉宾感到意外和惊喜的;20多名朗诵的诗人每人都收到来自组委会发放的稿费,区区几百元,虽然不多,无疑也是天津诗人从来没有过的礼遇。
     盛大、豪华、高贵、典雅、团结、和谐、繁荣、发展,无疑是第五届珠江国际诗歌节天津站诗歌朗诵会圆满落下帷幕的主题词。它必将成为天津乃至全国诗歌界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五)

  9月1日,《天津诗人》秋之卷出版发行;

(十六)
    9月12日,应天津市老年大学甜园诗社邀请,著名学者、《天津诗人》诗刊编辑部古韵新风栏目编辑刘国政先生,在《天津诗人》总编辑罗广才、诗人武锦龙陪同下来到天津老年大学,讲解古诗词的韵律和创作,并对诗友的作品进行了热情详细的点评,受到甜园诗社老年诗爱者的一致好评;

(十七)
    9月20日晚19:30由天津市朗诵艺术协会组织的的“永远的曹禺,永恒的经典——曹禺剧本朗诵展演”,在曹禺剧院举行。《天津诗人》诗刊编辑部组织部分天津诗人观看了此次高品位的演出。参加观摩演出的有:《天津诗人》诗刊理事会理事长李卫、总编辑罗广才、副总编胡庆军、编委段光安、刘槐伤,以及邵衡宁、苗睿、马知遥、滑盈欣、孙雨田、大可等诗人;  
(十八)
10月5日,天津市历史学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天津市朗诵艺术协会、《天津诗人》诗刊编辑部、《天津记忆》编辑部联合举办的首届“重阳诗会”在曹禺剧场举行。   自认领了此次活动召集诗人的分工后,罗广才总编、编委段光安分别邀请了崔以泰、白金、冯景元、唐绍忠、李卫、高暄、张久森、深耕、胡庆军、刘槐伤、苗睿、周则伟、左文义、滑盈欣、袁青怀等20名诗人作品,并编辑印刷出版了《天津诗人》2011重阳诗会专刊。从9月30日至10月三日,在海光寺一家印刷厂里,夜以继日的编辑、设计、修改专刊,终于在10月4日印制出来,是《天津诗人》诗刊编辑部对“城南诗社”的复建的一份献礼。主持天津诗人朗诵单元时,罗广才总编做了简短发言:城南诗社的复建,昭示着天津出真诗、好诗的时代即将来临,我们大家都为此而努力、而期盼,城南诗社的复建,必将开辟天津诗坛的新纪元,因为有乡贤的榜样在引领,因为在人民需要真诗好诗的时代里,一个好的平台出现了......

(十九)

2011年10月9日,由《天津诗人》诗刊编辑部组织的“走进港西、风光无限”的专题采风活动在大港举行。天津市著名诗人,著名教授、学者,著名播音艺术家,文学评论家参加了此次活动他们中有:著名播音艺术家、天津朗诵艺术协会会长何佳;著名评论家、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诗人》顾问罗振亚;著名书法家、中国书画院副院长刘耀祖;诗人、天津高级人民法院首席发言人高暄;诗人、香港《文汇报》驻津办事处副主任、《天津诗人》杂志社理事长李卫;诗人、《天津诗人》杂志总编辑罗广才;诗人、《天津诗人》杂志副社长、九三学社南开区副主委段光安;资深媒体人、《天津政法报》编辑部主任王昕;诗人、《天津诗人》杂志副主编胡庆军;诗人、《天津诗人》编委、黑色海诗社社长红杏、诗人、书画家、黑色海诗社执行委员卢瑞生;诗人惠儿、周则伟、武志强;文学评论家孙玉田;
[size=+0]    参加采风活动的诗人、著名学者、评论家先后参观了港西街沙井子风力发电现场和生态农业园,并在冬枣种植基地进行了采摘,亲身体验了采摘的乐趣和享受收获的美感。大家兴致勃勃,边采摘边交谈,边品尝边留影,大自然的恩惠和享受这种恩惠的喜悦心情写在了诗人们的脸上。大家切磋交流诗歌创作,聆听罗振亚教授、何佳老师的演讲,共同祝福期待天津诗歌创作繁荣与发展的美好明天!最后,在罗振亚教授的一番语重心长、热情热情洋溢的简短演讲中,圆满结束了这次《天津诗人》诗刊编辑部“走进港西、风光无限”的专题采风活动;
(二十)
10月19日,《天津诗人》总编辑罗广才致函[size=+0]天津芦苇诗社——
                      贺  信
芦苇诗社:
     欣闻芦苇诗社成立六周年,我谨代表《天津诗人》诗刊编辑部向芦苇诗社表示诚挚的祝贺!
    祝愿:在我们心灵的圣地,永远有着芦苇一样洁白的根,绿绿的叶,洁白的花,出水芙蓉一样永远保持着的诗的纯洁、素朴、淡雅、高贵、坚毅、神圣。像静静的芦苇荡,拒绝一切庸俗和浅薄,扶摇出圣洁的光芒。
    祝愿:我们天津诗歌界像芦苇一样、在现代汉诗的滋生、甩绿、拔节、茁壮中,在诗坛碧绿间枝枝傲立、挺拔、浓郁。

天津诗人》诗刊编辑部 广才
                              2011年10月19日于沽上一番街
(二十一)
11月6日上午十时三十由《天津诗人》诗刊编辑部、天津市朗诵艺术协会共同发起并主办的《天津诗人》系列诗歌讲座正式启动。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博士导师罗振亚教授为大家授业解惑。《天津诗人》诗刊总编辑罗广才向大家介绍与会的两位特殊的嘉宾:81岁高龄的诗人、文学评论家、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天津鲁藜研究会会长王玉树先生、11岁的小诗人罗鲁峤小朋友。并请11岁的小峤峤代表与会的诗人向罗振亚先生献花,预示着天津诗歌后继有人的广阔的未来参加讲座的还有《天津诗人》杂志副总编辑胡庆军、编委段光安、杨伯良、刘槐伤、以及诗人陈东、李恩红、李金荣、许良阁、寻风、李锦恒、王柏松、蓝湖魅影、柳玉等20余位诗友。中午在水西村饭店举行午宴,著名演播艺术家、天津市朗诵艺术协会会长何佳、《天津诗人》理事会理事长李卫专程赶来与大家相会。
家教艺委委员、天津市历史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会长、著名艺术史学者刘恒岳先生如是评介。好事,好就好在“系列”二字。(1)天津永远不缺第一,更不缺创意,贵在坚持。期待;(2)诗词、朗诵界开讲座,迈出“关门状态”的可喜一步,祝贺;(3)讲座,而非“雅集”,更具普及性、大众性。文化自觉的自觉,提倡;
(二十二)
11月11日至12日,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中国朦胧诗之父食指先生应《天津诗人》诗刊编辑部和天津市朗诵艺术协会的邀请,在夫人翟寒冷乐女士陪同下,来天津交流、讲学,50余名天津诗人、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大教授、学者、师生等聆听了食指先生精彩的讲并与天津文化界、文学界的诗人、学者何佳、谷羽、刘恒岳、罗文华、武自然、白金、张春雷、王振良、朵渔、罗广才、汤文、马知遥、王向峰段光安、胡庆军、陈丽伟以及天大师生、天津诗歌界人士座谈交流。满头白发的食指先生虽然饱经沧桑,但仍然思路敏捷,纵谈天下,并在讲座现场朗诵了写于1979年的诗歌《热爱生命》,到场者无不动容。食指先生所到之处,受到了诗歌爱好者的热烈欢迎。
      食指先生在津期间,饶有兴致地参观了中国木版年画十年抢救成果展,并和传承人们合影留念。对于中国民间文化,他饱含深情地表示其“可贵在于民间的传承”。参观后,食指先生与学院师生以及天津大学文学社的学生进行了座谈,对诗歌的创作方法和青年创作者在诗歌创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真诚的交流。期间有学生大声朗诵了食指先生的代表作品《相信未来》,在作家、学者冯骥才先生办公室,食指先生和冯骥才先生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交谈。
    食指先生天津之行,让大家回味长久。此次活动,诗人武自然、《天津诗人》编委汤文、段光安、刘槐伤、胡庆军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孙雨田兄全程摄影,在何佳、李卫、王为民、刘恒岳、马知遥、谷羽等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天津优秀的诗人群体的支持和参与下,王振良先生、陈君先生给予的报导配合,活动圆满成功。
    《天津诗人》诗刊编辑部之所以邀请食指先生来天津讲学,目的就是让我们天津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们感受一种力量。天津曾是出大诗人的地方,现在青黄不接,原因何在?就在于很多人太浮躁。食指先生天津之行,是一股劲风,让每一位心中有诗的朋友心灵中都有风摇叶动的感受,我们坚信,食指先生津门之行,会有力的推动天津诗歌的发展,相信会有一批优秀的诗人和作品涌现出来,《天津诗人》全体同仁将为此而努力;
(二十三)
   2011年11月19日,《天津诗人》走进大学校园第二站于2011年11月20日下午14:30,在天津工业大学大学纺织学院举行——谷羽教授和天津工业大学学子谈俄国诗人茨维塔耶娃与她的诗歌创作。《天津诗人》诗刊编辑部总编罗广才、诗人陈东、孙玉田,纺织学院教师郑振荣,以及校泮湖诗社、文学社、宣传部学生记者团成员和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学生等共60余人聆听了报告。
    首先,罗广才主编简要介绍了天津籍诗人的创作生活情况,天津和全国诗歌创作现状,以及《天津诗人》杂志社的情况。
     随后,谷羽教授在历时一个多小时的讲座中,以俄罗斯“不幸的天才女诗人”茨维塔耶娃坎坷不幸的一生切入,以史带诗,演绎回放她的诗作,进行分析解剖朗诵,让学子们对20世纪俄罗斯诗歌创作的辉煌及作品的精髓有了进一步了解和把握,对师生在诗歌创作中的吸收与借鉴给予了必要的指导。谷羽教授还用俄文激情诵读了茨维塔耶娃的诗歌精品,详细分析了其诗歌音韵,剖析了其诗歌内涵,声情并茂,热情奔放,使大家不出校门就得到了优秀文化的滋养。
     谷羽教授还热情回答了很多学生的提问,博得阵阵掌声。其中一位天津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学生,向谷羽教授提出了一个有关用俄语朗诵诗歌的问题,在得到了满意回答后,这位女生应邀走上讲台,用俄语朗诵了诗歌,得到了谷羽教授的好评。
     罗广才总编也和师生们进行了交流,针对诗歌创作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并表示全力支持学子的诗歌创作,希望有诗歌精品出自大学生之手。罗广才总编还充满激情地朗诵了诗人汤文的作品《你可以一生没有见过大海》;
(二十四)
  《天津诗人》诗刊总编辑罗广才和《天津诗人》重点作者、天津诗人探花共同获得由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主办的文学期刊《西北军事文学》2011年度优秀诗人奖;

(二十五)
     2011年12月30日,《天津诗人》滨海新区诗歌专号出版发行;

(二十六)
   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中国最佳诗歌》主编宗仁发。收入了《天津诗人》首发作品:
诗四首/张牧笛/原载《天津诗人》2011年春之卷
诗四首/安静/原载《天津诗人》2011年春之卷
大时代的小诗人(三首)/季晓涓原载《天津诗人》2011年春之卷;

(二十七)
    由阎志主编的《中国诗歌》2011年第12期“2011年民刊诗选”33家民刊中,头题推出《天津诗人》2011春之卷(创刊号)的作品: 朵渔(为什么没有爱……外一首)、林雪(小镇外一首);《天津诗人》2011秋之卷的作品:魏克(又见秋雨)、汤文(在土壤的深处稳住了自身)、玉上烟(孤岛);
(二十八)
由胡元祥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2011天津辛卯诗选》选载了《天津诗人》2011春之卷(创刊号)的作品:李伟(骑自行车的国王);《天津诗人》2011夏之卷的作品:罗文华(雪夜情思外一首);《天津诗人》2011秋之卷的作品:沙驼(我村边的杨柳)、米斗(除夕夜)、杨伯良(故乡)、光双龙(哑巴外一首)、觅雪嫦晴(秋风辞)、王晓满(绝妙黑色);《天津诗人》2011冬之卷(滨海新区诗歌专号)的作品:唐云好(车过故土)、陈丽伟(中年的月光)、高柳(工人外一首)、董瑞昌(顶着风雪的人外一首)、黄宝平(港口)、田放(相逢于季节之外)、樊洁(红日外一首)、吴兰扉(风的季节)、驿夫(梦见镜子外一首)、金木行(雨落黄崖关);
(二十九)
由耿立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中国最佳诗歌(2000-2011)》选入了《天津诗人》2011夏之卷毛翰的《自杀的二十四种方式》。
(三十)
   《诗刊》2011年12月下半月刊发《天津诗人》书影;
         
               《天津诗人》大事记(2012)
(一)
    2012年1月1日,《天津诗人》2012春之卷出版发行;

(二)
评论家张清华在2012年1月13日的《文艺报》上发表2011年诗歌印象:《标志性的事件和噱头不见了》,在文章结尾部分,提到了:“需要另外用“名单”提到的是新添的数种诗歌读本——《读诗》、《诗建设》、《新诗》、《天津诗人》等。

(三)
2012年1月,由天津诗人梅雪主编,团结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爱情诗选》,刊发了天津胡庆军、田安琪、 罗广才、雨甜、南山逸风、段光安、景峰、曹欣光、张久森、王丽华、李锦恒(除田安琪、南山逸风、景峰以外均为《天津诗人》诗刊推荐)等诗人以及由《天津诗人》诗刊推荐的《天津诗人》作者梅雨、 刘巍巍 、大路朝天、 冯昭、王占斌、赵昕、山西北野、吴谨程、张昌军等外省诗人的作品。       r6 w1 K: ~; ^+ Z( s0 r+ W
                                                     .5d6d.com1 X' g- {* J, k* }
.com0 L1
(四)
2012年1月27日,农历大年初五,《天津诗人》诗刊总编辑罗广才、编委段光安、刘槐伤、深耕先生一行六人前往“执着一生的米寿草根诗人胡书千”、“诗坛驼翁”沙驼、“悲喜人生依旧诗心盎然的老诗人”米斗、在天津定居的著名诗人李老乡家拜年,送去诗意的祝福;

(五)
  受绍兴诗人邢荣标先生委托,《天津诗人》诗刊总编辑罗广才先生为中国·东村《梅》诗刊创刊2011年度)组稿,该刊于2012年2月下旬出刊,刊发了天津诗人:广才、马知遥陈东阿蒙刘槐伤胡庆军、于海游、高柳兰馨幽幽左文艺、王玉征等11人作品。这也是天津诗人第一次以同题诗形式在国内诗刊亮相。

(六)
  2012年3月18日下午14:30分,由天津市历史学学会和《天津诗人》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文津雅集”春分诗会。《天津诗人》2012春分雅集诗会专刊的诗歌,是《天津诗人》编辑部在最短时间内为这次盛会专门准备的专刊。诗会由诗人、《天津诗人》诗刊总编辑罗广才先生策划并主持。有诗人白金、崔以泰、赵键、段光安、王向峰、邵衡宁、李经纲、苗睿、张久森、胡庆军、王丽华、樱海星梦、兰馨幽幽、浩风、刘萍、张兵、晗烟、魏立存等诗人参加了朗诵会。台上诗人们忘情地朗诵,台下观众沉浸在诗歌的美妙意境中,沉浸在“诗歌艺术盛会”的浓厚氛围中。
    天津市历史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和《天津诗人》诗刊编辑部联袂举办的“文津雅集春分诗会”,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诗歌文化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国诗歌艺术的辉煌历史和当代诗歌的魅力,使高雅优美的诗歌艺术走进生活。

(七)
     由《天津诗人》诗刊编辑部主办的张景云诗集《走在春天的路上》座谈会,于3月25日在福士登酒店举行。座谈会由诗人、《天津诗人》总编辑罗广才先生主持,白金、崔以泰、唐绍忠、刘恒岳、李经纲、金学钧等20余位诗人、学者做现场发言。
      这次座谈会是天津诗歌界的一次“集结号”。无论是天津诗歌界的元老,还是诗坛的后起之秀,面对“一个有着文人情结的官员诗人,呈现的文本固然重要,但其拥有常人心态的诗意更具情怀”的诗人推出的作品集,纷纷拿起笔,或褒或勉,对贴近真善美的诗友道出他们的肺腑之言。
(八)
    由中国诗歌流派网组稿的《天津诗人》2012夏之卷“网络诗典”推出的作者、甘肃诗人窦万儒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4月7日晚22时18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陆军医院不幸去世!发表在《天津诗人》2012夏之卷“网络诗典”上的《四月,一场大雪》《疼痛的葡萄》竟成了诗人窦万儒生前绝唱。《天津诗人》总编辑罗广才通过中国诗歌流派网负责人向诗人家属表达了哀悼之情。
(九)
    4月17日,《天津诗人》2012夏之卷出版发行
(十)
    5月4日,《江西晨报》文化版头题新闻,《天津诗人》推出“江西诗群”作品,全文如下:
                  《天津诗人》推出“江西诗群
     为我国重要的诗歌刊物之一,“江西诗群”在全国诗歌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
  日前,第6卷《天津诗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诗版图”栏目推出了我省青年评论家李贤平主持的“江西诗群”作品,刊登了老德、胡刚毅、王小林、董书明、汪铎、五里路、婧苓、易有斌、胡景盛、衷新星、漆宇勤、王彦山、赖咸院、刘理海、谢宝光15位诗人的诗歌、简历,并配发评论《新世纪江西诗群管窥》。
      “诗版图”中江西诗人
       数量最多、质量最优秀
  《天津诗人》总编辑罗广才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诗版图”栏目陆续展示了近20个省市诗群的作品,其中,“江西诗群”在展示的诗人数量、作品质量是最多、最优秀的一个诗群。“江西诗群”是抵达了人生的真实、有着较强先锋意识的现代诗探索群体,他们关注人生、时代和生活。
     “提及‘江西诗群’,有一个名字是与之关联的,就是‘文化推手’李贤平。他这几年先后在《上海诗人》、《都市》等全国10余家报刊主持了‘江西作家、诗人作品小辑’,不遗余力地甚至勇猛地扶持新人、为江西文学所做的努力让我和同道们十分钦佩,我为此而感动。‘江西诗群’,值得我们诗歌界期待。” 罗广才表示。
         江西诗群”在全国诗歌版图
         占有重要地位
新世纪以来,“江西诗群以其严肃的创作态度、齐整的创作阵容、优秀的诗歌文本在全国诗歌版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今,“江西诗群”基本形成以南昌、上饶、赣州、吉安、萍乡五大诗群为主体的创作生态,他们和全省其他地市诗人组成具有实力的江西诗歌方阵。
    据悉,《天津诗人》诗歌季刊自创办以来,立足天津,面向华语世界,全方位地展现当代汉语诗歌面貌,其刊发的作品被《2011中国最佳诗歌》、《21世纪中国最佳诗歌》等选本转载,成为我国重要的诗歌刊物之一。
     另外,江西《南昌晚报》《经济晚报》也刊发了相关报导。

(十一)
     5月12日,江西《萍乡日报》发表题为《天津诗人》推出“江西诗群”作品萍乡2人入选的文化新闻,全文如下:  
        本报讯
日前,第6卷《天津诗人》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该刊“诗版图”栏目推出了青年评论家李贤平主持的“江西诗群”作品,我市青年作家漆宇勤、赖咸院被作为“江西诗群”的重要成员入选并在评论文章中受到重点推介。
     《天津诗人》“诗版图”栏目近年来陆续展示了近20个省市诗群的作品,该刊主编表示,“江西诗群”在展示的诗人数量、作品质量是最多、最优秀的一个诗群。该刊“江西诗群”集中刊登了老德、胡刚毅、董书明、五里路、漆宇勤、王彦山、赖咸院、谢宝光等15位江西诗人的诗歌、简历,并配发评论《新世纪江西诗群管窥》。
      据悉,近年来,《上海诗人》、《都市》、《美文》、《芒种》、《红豆》、《雨花》、《西部》等全国10余家报刊集中推出了“江西诗群”或“江西作家作品小辑”,萍乡作家诗人都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更有不少刊物直接以“赣西诗群”或“赣西文学部落”等名义集中推介萍乡作家诗人及其作品,受到业内关注。

(十二)
   5月17日,当代著名学者、作家杨继绳先生寄语《天津诗人》
            
                   读《天津诗人》的一点感想                                
      我十七八岁时写过一些水平很低的诗,五十多年再没有写过诗了。现在读《天津诗人》,好像穿越了一个时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诗人是新的,风格是新的,诗表达的内容和境界与过去的诗完全不一样。   
      读《天津诗人》使我产生一些联想。
      什么是诗?
      她不是宣传鼓动的工具;
      她不是无病呻吟的自慰;
      她不是大话空话的韵文;
      她不是禅机暗示;
      她不是梦中呓语。
     我同意司马迁说的:《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我同意刘勰说的: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
      把这两位先哲说的连起来,我的理解是:诗必言“志”,诗必抒“情”。什么叫“志足”?“发愤之所为作也”。诗所抒的情必须“信”,不能有一点假情假义,不能有一点矫揉造作,完全是心声的流淌。   
      诗是美的。除了有美的意境以外,还必须“辞巧”。   中国是诗的国度。近年来诗有点衰败之势。写的人少了,读的人少了。从《天津诗人》上我看到中国诗的复兴,看到中国诗的希望。                              杨继绳2012年5月16日

      杨继绳: 湖北浠水人,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理工学科,入新华社工作前后35年,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新闻学院教授。曾任新华社天津分社记者、经济参考报理论部主任、新闻采访中心主任、新闻调查部主任等职。出版了《邓小平时代》(1998年)、《三十年河东》(2010年)、《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2006年)等著作。现为《炎黄春秋》杂志社副社长。  他于2004年末出版《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一书,披露了他在1976年毛泽东逝世至1989年他的亲身采访资料,并刊载了赵紫阳与他的三次访谈内容,因杨与赵曾承诺在赵在世时不会出版,故直至2004年末赵病重时才付印面世,因题材敏感及他的新华社记者身份,出版时颇受注目,该著作亦有被其他媒体引述如日本产经新闻之《邓小平秘录》。
(十三)
    6月2日,《天津诗人》委托编委余数、诗人青槐赴浙江温岭参加了突围诗社年会暨突围诗歌奖颁奖会。此次诗会,天津诗人和国内优秀诗人的交流,开阔了视野,收获颇多。《天津诗人》诗刊总编辑罗广才为此次诗会发去贺电——突围诗社:    欣闻突围诗社年会暨突围诗歌奖颁奖会在温岭举行,我谨代表《天津诗人》诗刊全体同仁表示由衷的祝贺。汉语诗歌需要突围,突围需要优秀的诗人接力般地冲刺。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天津诗人》诗刊罗广才                                       2012年6月2日于沽上 (十四)
    6月21日,天津大剧院小剧场迎来了自运营以来的第一场话剧,第七代话剧导演邵泽辉携作品《在变老之前远去》亮相。这是该剧首次在天津演出,因此也是剧中唯一主角、天津诗人马骅去世后首次以话剧角色的形象 “回家”,在舞台上与父老乡亲“见面”。此次来津演出,也实现了该剧创作团队一直以来送马骅灵魂“回家”的愿望。
《天津诗人》创刊号开设了 “背影”栏目,推出了长达12页的“马骅专题”,以纪念这位优秀的天津诗人。6月23日晚,《天津诗人》诗刊总编辑罗广才带领天津诗人非非、余数、安扬、武志强等天津诗人专程去“看望回家的马骅”,演出结束后,与话剧《在变老之前远去》主创人员合影留念,并向该剧组赠送了《天津诗人》诗刊。
(十五)
      6月9日——7月10日,腾讯《新诗经》栏目推出19位天津优秀诗人作品专辑。腾讯《新诗经》栏目曾推出天津诗人朵渔、马知遥、毓梓作品,于2012年6月9日119期推出了天津诗人罗广才诗歌日之后,《天津诗人》诗刊总编辑罗广才先生主动与腾讯《新诗经》栏目主编高事现先生联系,为腾讯《新诗经》栏目组稿,于 2012年6月13日《新诗经》123期推出了天津诗人探花诗歌日;于2012年6月26日《新诗经》136期推出了天津诗人汤文诗歌日;于2012年6月28日《新诗经》138期推出了天津诗人李锦恒诗歌日。为了进一步全面展示天津优秀诗人群体,经双方商议,   从 2012年6月29日——2012年7月10日,推出腾讯《新诗经》“天津诗歌周”,推出了《新诗经》139期的天津诗人伊蕾诗歌日;《新诗经》140期的天津诗人萧沉诗歌日;《新诗经》141期的天津诗人非非诗歌日;《新诗经》142期的天津诗人段光安诗歌日;《新诗经》143期的天津诗人左文艺诗歌日;《新诗经》144期的天津诗人王向峰诗歌日;《新诗经》145期的天津诗人马国语诗歌日;《新诗经》146期的天津诗人金学钧诗歌日;《新诗经》147期的天津诗人包宏纶诗歌日;《新诗经》148期的天津人傅诚学诗歌日;《新诗经》149期的天津诗人冯昭诗歌日;《新诗经》150期的天津诗人刘功业诗歌日。
  这是腾讯《新诗经》栏目自2012212日创办以来,第一次以地域命名推出的诗歌周。天津的诗人,有被中国的读者熟悉的穆旦、鲁藜、林希、伊蕾,那是一座座诗之高峰;有“我们这个时代难得的具有独立精神的诗人”朵渔;有我们这个城市难得的具有文本意义、诗歌精神的诗人汤文、王向峰、萧沉、罗广才、段光安、探花、包宏纶、傅诚学、马知遥、马国语;有徐江、君儿、许向诚、任之、柏坚、李伟、梅雪等诗人近20年一直活跃于中国诗坛;有刘功业、宋曙光、张翼、李经纲、邵衡宁、孔德云、宋仕敏、金学钧、杜康、刘小芃、红杏、陈东、孟宪冬、刘槐伤、柳含烟、深耕、胡庆军、李向钊、张彤、张建明、张景云、王晓满、季晓涓、王毅起、樱海星梦、王丽华等诗歌中坚力量;有张牧笛、欣梓、阿蒙、非非、惠儿、大可、王震海、左文艺、王彦明、冯芦东、余数、康蚂、封原、安扬、启林、李锦恒、温度等后起之秀。这些纯粹的诗人以诗意的生存,为我们带来了高贵的诗歌精神。 2012年7月15日——2012年8月20日,又陆续推出了惠儿诗歌日、红杏诗歌日、余数诗歌日、侯洪江诗歌日、蓝湖诗歌日、木依秋诗歌日、宋仕敏诗歌日、王玉征诗歌日、 闫强诗歌日、刘萍诗歌日、李经纲诗歌日、叶潺诗歌日、青槐诗歌日、阿蒙诗歌日、孟凡君诗歌日、温度诗歌日、张彤诗歌日、邵恒宁诗歌日、张锋诗歌日等天津老、中青三代天津诗人的作品。此次腾讯《新诗经》栏目集中展示了天津的优秀诗人群体作品,昭示着天津诗人正以集体的凝聚力受到中国诗歌界的注目。正如天津诗歌的文化推手、《天津诗人》诗刊总编辑罗广才先生曾经说过的:我们天津诗歌界像芦苇一样、在现代汉诗的滋生、甩绿、拔节、茁壮中,正在诗坛碧绿间枝枝傲立、挺拔、浓郁。  (十六)
    8月22日上午10:00,  澳大利亚新金山中文图书馆馆长徐少英在天津曹禺故居剧院原野厅与天津艺术史学界专家进行了友好交流,艺术史专业委员会向该馆赠送图书,以支持新金山中文图书馆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天津老、中、青三代知名学者、专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60余人出席此次赠书仪式。  
      此次捐赠的部分书籍是著名学者、天津市艺术史学会会长刘恒岳先生的个人收藏,捐赠书籍仪式现场,与会的专家、学者当场捐赠了部分书籍。诗人、《天津诗人》总编辑罗广才先生向徐少英馆长赠送了《天津诗人》2011冬之卷、2012夏之卷;其策划、编辑的天津诗人李经纲先生著的诗集《如歌的丁香》、《挺立中国——汶川诗抄》《2011天津辛卯诗选》、作家王宝贵著的美术评论集《艺海杂谈》,以及罗广才先生个人收藏的80后代表诗人之一、诗人张坚的诗集《有风或者无风》、作家、诗人杨伯良的散文集《一年一个感叹》、《美塑》(李凌主编)、《绍兴诗刊》(何玉宝主编)、《突围诗刊》(本少爷主编)《诗心灵》(紫梦铃兰主编)等书刊,并委托同时身为澳大利亚华人作家协会副会长的徐少英先生向在海外的华语诗人约稿。
      此次《天津记忆》(王振良主编)、《天津诗人》诗刊(罗广才主编)作为天津民间主办的同仁刊物捐赠澳大利亚新金山中文图书馆,这是《天津诗人》诗刊走进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的剑桥大学图书馆之后,第二家的海外图书馆。  

(十七)
    2012年8月26日,由天津文学艺术网、《天津诗人》诗刊编辑部主办,天津众成宏业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盛世佳文(天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的书画名家走进宝坻书画笔会隆重举行。
    出席本次书画笔会的嘉宾有《天津文学艺术网》总编辑肖胜利、《天津诗人》诗刊顾问李祯祥、王为民,《天津诗人》诗刊主编罗广才、《天津诗人》诗刊编委探花、刘槐伤等。 天津书画名家宋振华、靳吉顺、刘家城、王东风、余澎梅、李悦、魏立存、杨连山齐聚宝坻,老中青三代书画名家现场挥毫泼墨,展现出各自的妙笔丹青,展现出书画艺术独特的视觉美感和永恒魅力。津门八位书画名家现场完成了40余幅书画作品。书画家们纷纷表示,希望以后多参加这样的书画联谊,增加书画同行间的文化交流和技艺切磋,从而保有更加旺盛的创作生命力和创作激情,创作出更多讴歌美好生活和大好河山的书画佳作。
   (十八)
9月,民刊《光线》诗刊2012·B卷刊“外省的阳光”栏目发了天津诗人朵渔、冯芦东、蓝湖、探花、汤文、伊蕾、罗广才等七人作品。
(十九)
   9月28日下午14:00——17:30,由纳吧主办的“纳吧-诗意同城”中秋诗歌朗诵会活动在天津华苑产业区智慧山-纳吧隆重举行。本次聚会邀请了著名诗人于坚(第三代诗歌的代表诗人)、著名画家、诗人吕德安和知名诗人大荒、李南、曾宏、朵渔参加,六名诗人在现场激情洋溢地朗诵了自己的代表作,并与来到现场的萧沉、罗广才、汤文、王向峰、段光安、闫立飞、李润霞、王士强、刘功业、卢桢、林霆、刘卫东、鬼狼、王彦明、蓝湖、温度、图雅、任知、胡庆军、刘槐伤、柏坚、刘萍、余数、马菊芳等30余名天津本地诗人、从他处赶来的诗人曹五木、数十名南开大学、师范大学学生一起吟诗互动,提前过了一个诗意盎然的中秋节。
     朗诵会在下午14点开始,由诗人萧沉和王菲联合主持。朗诵会的主题是“要有光”,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曾宏和吕德安领衔朗诵;第二阶段由于坚、李南领衔朗诵;第三阶段由朵渔、萧沉领衔朗诵。在第一和第二阶段穿插主持人王菲对吕德安老师的访谈,在第二和第三阶段之间穿插主持人萧沉对于坚的访谈。


(二十)
9月28日下午14:30,由天津市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朗诵艺术协会主办、天津市和平文化宫承办的《津门留朗月,名篇颂中秋》诗歌朗诵会在和平文化宫举行。
此次朗诵会以中秋赏月为主题,汇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由朗诵名家鲁园、李启厚、何佳、歌唱家王虎鸣和十几位津门“朗诵名票儿”出演。诗人罗广才、李经纲、胡庆军、安扬专为朗诵会创作了诗歌作品。吸引了众多朗诵爱好者在诗词雅韵中聆听经典、品味中秋。
(二十一)
继泰国《中华日报》2011年6月8日和6月10日用两期的版面推出的《天津诗人作品专辑》之后,泰国《中华日报》于2012年10月1日、10月3日、10月5日、10月8日连续四期推出“天津诗歌专辑”。此次“天津诗人作品专辑”遴选了十五位天津诗人的作品,这是天津诗人群体第二次在海外报刊亮相!“天津诗人作品专辑最后编发了诗人罗广才的《今又中秋》、李经纲的《秋色——让我静静读你》、邵衡宁的《金秋十月又见稻浪》、李锦恒的《我赞美这个值得赞美的城市》、于海游的《等待》、青槐的《秋来》;余数的《末日》、刘萍的《月亮的村庄》(外一首)、黄宝平的《鹰》、红杏的《中国象棋之拱卒》《中国象棋之出车》《中国象棋之当头炮》、孟凡君的《困境》、安扬的《纠结》、张德永的《桂月当空》、胡庆军的《乡下的中秋》、金木行的《我是撒哈拉里的一枚水珠》等十五位天津诗人的作品。

(二十二)
        2012年10月18日晚天津文化艺术界人士10余人泰国《中华日报》副刊主编梦凌女士举行欢迎宴会。欢迎宴会由著名诗人罗广才先生主持。
      出席欢迎晚宴的天津文化艺术界人士代表有著名翻译家、普希金诗歌奖得主、诗人谷羽教授;《天津文学艺术网》总编辑肖胜利;《散文》月刊执行主编、学者汪惠仁;国家艺教委委员、天津艺术史研究会会长、学者刘恒岳;《天津诗人》诗刊总编辑、诗人罗广才;翻译家、文学批评家、天津师范大学张智中教授;天津鲁藜研究会副会长、诗人刘功业;天津师范大学音乐影视学院副院长、歌唱家康爱骐;天津楹联协会会长、学者陈伟明;中国新经济文学创作基地(滨海新区国际作家写作营)秘书长、诗人陈丽伟;《天津诗人》编委、诗人段光安;《天津工人报》专副刊部主任、诗人、作家邵衡宁;天津知名青年画家李悦;《天津诗人》编委、诗人刘槐伤;《天津诗人》编委、诗人余数;天津河北区作家协会理事、青年作家安扬等。
      在此次欢迎宴会上,谷羽教授用中文和俄语现场朗诵了他创作的诗歌和普希金作品;天津文化艺术界人士代表也发出了各自的声音,表达了对诗歌和文化事业的热爱,并纷纷盛赞《天津诗人》诗刊在中国乃至世界华语诗坛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对广受泰国华侨欢迎的华文报纸《中华日报》副主编梦凌女士的到访表示由衷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梦凌女士向在座各位致谢,并和天津文化艺术界人士代表就诗歌、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话题进行对话。梦凌女士特别谈到,从2011年到2012年两次开辟六期专版刊登天津诗人的作品,很多居住在曼谷的天津籍华人给她打电话诉说:“真的很亲切,在异国,能看到家乡诗人的作品。”甚至有的读者很兴奋的告诉梦凌主编——“我们是看着天津诗人朵渔的诗歌长大的。”
     天津文化艺术界人士代表以及《天津诗人》诗刊同仁聆听了梦凌女士的话之后,感到非常自豪、振奋,纷纷表示要以更饱满的创作激情投入到艺术创作之中。
    此次欢迎宴会上,天津文化艺术界人士代表在读诗、赏乐、谈艺的热烈氛围中,共同度过了一个充盈着饱满而热情的、诗情画意的具有国际性意义的夜晚!
(二十三)
      2012年10月27日下午两点,天津诗人段光安诗歌研讨会在智慧山·纳吧举行。谷羽、冯景元、颜廷奎、王向峰、朵渔、罗广才、张智中、黄桂元、许向诚、汪惠仁、刘功业、秦岭、卢桢、李卫、汤文、傅诚学、苏志坚、邵衡宁、梅雪、金学钧、深耕、吴翔、王晓满、于剑文、石冰、雷福选、简宁、马国语、刘萍、张锋、张晏、图雅、林建、张久森、余数、安扬、罗怡以及著名华裔诗人、泰国《中华日报》副刊主编梦凌等30余位诗人、学者、作家出席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由诗人罗广才、诗人卢桢博士共同主持。
     诗歌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对诗人段光安诗歌的思想深度、诗歌意象、艺术维度、语言内涵等发表了专业而精辟的评论。与会人士一致认为,段光安的诗歌作品语言凝练、诗意盎然,注重精神追求,对生活和万千世界有独到的体察和感悟。其诗思之敏锐、语言之鲜活、意象之客观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特别是和他的本职工作有关的“科学诗”,很有哲学色彩和禅机。与会的部分诗人也谈到,虽然段光安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一些伤残、破败、断裂的事物,但他的诗之格调并不阴郁和晦涩,反而展现出阳光、积极的格调。
     当代著名诗人食指先生发来贺信,贺信中说:“天意从来高难问。”我读光安的诗,就有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靠近“天意”,高远大气,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感觉。但仍觉远远不足。希望光安不追求表面的东西,往心灵的更深处开掘。真诚的回答亲友及人世间的一切提问,并由衷的表达自己内心的困惑。诗人朋友们一定要多读书,多读诗,勤思考,得其神。即使只能无限的接近也要不停地追求。“不读诗,无以言”。
(二十四)
  2012年11月27日, 《天津诗人》2012秋、冬合刊——中国诗选·80后档案出版发行   


             《天津诗人》大事记(2013)
(1)
    2013年1月20日,《天津诗人》2013春之卷出版发行;

(2)
2013年1月7日---2013年1月20日,历时14天,由《天津诗人》诗刊编辑部组稿的腾讯《新诗经》,推出了:331期胡庆军诗歌日332期深耕诗歌日333期李向钊诗歌日334期杜康诗歌日335期大可诗歌日336期香奴诗歌日337期季晓涓诗歌日338期刘槐伤诗歌日339期沈遇诗歌日340期张久森诗歌日341期小睫诗歌日342期三平诗歌日343期驿夫诗歌日344期陈丽伟诗歌日14位诗人作品,《天津诗人》总编辑罗广才先生为14位诗人分别写下点评文字。迄今为止,腾讯《新诗经》已推出51位天津诗人作品。

凭借《天津诗人》诗刊的平台,《天津诗人》杂志向全国的一些有影响的报刊,如《西北军事文学》《民族日报》《世界诗人》《香稻诗报》《中华绿色时报》《作家导报》《航空旅游报》泰国《中华日报》《天津工人报》《绍兴诗刊》《当代诗人》《梅》诗刊《西南作家文学》《诗深圳》《光线》以及腾讯《新诗经》等先后推荐了190余人次的天津诗人的作品,向中国诗坛推出了天津本土30位、国内70余位诗歌新人。今后,《天津诗人》将继续联络相关的有影响的报刊推荐天津诗人、中国诗人的的优秀作品。
     《天津诗人》和优秀的天津诗人、中国诗人、汉语诗歌一路同行!

《天津诗人》编辑部
                                      2013年1月20日修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28 09:57 | 只看该作者
《天津诗人》在国内外影响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28 10:02 | 只看该作者
提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0:04 | 只看该作者
李明利 发表于 2013-1-28 09:57
《天津诗人》在国内外影响很大。

本网也是她的选稿基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0:04 | 只看该作者
白炳安 发表于 2013-1-28 10:02
提读

问好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28 12:55 | 只看该作者
资料完整,功不可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28 13:07 | 只看该作者
外联不能显示图片,又要重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5 01:2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