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兴玲:关于苦茶诗歌《八个半人》的九个意象的哲学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2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苦茶诗歌《八个半人》的九个意象的哲学思考

唐兴玲

半人:人的一半,随便读者怎么分。当然,只是把人分成上半身、下半身的肉身的读者,建议绕道。诗人诗歌中的人,是完整意义上的人,现实的、虚无的,金钱的、肉体的,物质的、精神的……这些都是要合体的。然而,世界上终究是没有完整意义上的完整的“人”的。大多数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以“半人”的面目存活的。所以,诗人苦茶的诗中,开会的是四个半人,在街道上闲逛的,也是四个半人。所以,开会的四个半人,开的是哑巴会,在街道上闲逛四个半人会提防。相对应的半人,彼此没有办法看望到的照顾到的,是失衡的人生;彼此纠缠的,是在失衡与均衡中苦苦支撑的,表现形式相对均衡,然而总有半人是受尽煎熬的;彼此能够保持刚刚好的距离,必要时成为彼此的必要条件,这种均衡的人生,很难找。

过道:这个过道虽然好理解,但是它是一辆快速火车上的过道。既然,快速火车有它的寓意,那么,过道同样如此。此时此刻的人生,不再是流水,不再是马车,不再是风云。火车本身就已经没有了田园感、诗意感,而且火车本身就说明了不会是慢的、舒卷的,而快速火车,更说明了时代是前所未有的密闭的、冲击波式的、席卷感强烈的。此时此刻的过道,看似平稳,看似空空荡荡,实则是失衡的,拥挤到失去抵御力量的。诗人此诗中的过道,达到了意与象的神合。

警察:显而易见,一种约束力,像个影子,但不是任何半人的影子。与警察相联系的,还有危险、威胁、争执、镇压、牵连、威信、提防、逃跑、申辩、暴力、黑暗等等情境,这个可以出现在不同半人中的意象,完美地联络了半人的这边和那边,也完美地联络了半人的众这边与众那边。半人也好,警察也罢,闲逛的背后,都免不了盯梢和被盯梢,免不了援助和被援助,警察是任何一个局里必要的纽带。诗人在这首诗中,把警察放在一个相对清澈和冷静的态势中,看似淡化了政治的隐喻和政治的哲学,实则不然。警察最贴身的跟班是秩序,所以,诗人诗歌中的警察是侧重于寓意外在的警察,尚未入驻到半人内部。如此,从半人的闲逛到警察的闲逛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组织者:他可以是一个高明的医师或者神经质的药剂师。总之,没有合适的秩序,也不可以有成功的秩序归整。药方和药物之间肯定存在有冲突的限制和保护的物质,不管你怎么搭配,结局都是混乱。诗人将组织者设置成不发言不现身的半人,实在是妙。然而沉默不是真正的沉默,组织者的沉默仍然是有功能性的。但是,组织者自我确立的无力感,注定了再多的警察,再多的观察、侦察、监视,也无法保证国家(或可取其象征义)意志的完美实现。

学生:学生在开会的前半部分,用的是这一群体的职责和功能的约定的指称。诗人用了女性的“她”,有写实,同时潜意识里还是有对学生这个群体的一种保护意识。学生和书包,前和后,状态表明,似乎他们可以寄予希望,然而,看不出他们体内是否有自由人与奴隶的对立。为什么我们都那么渴望自由态,由此可见一点根源。最有希望的词都将变得非常暧昧。诗人一转折,说“她对着手机照镜子。照短信。/删掉用篦子。留下用梳子……”学生是无法切入现实的,但是手机和手机里面的短信能够照见多少理想呢?此刻留下的,下一刻是否存在?删掉的是否就真正离开?这时,学生的半人又在分化。学生,用的是内涵的静态,实为飘浮态。

领导:领导“指望有人扶住他的生活”,过于写实。从整首诗的角度来看,也应该来点实的了,诗歌节奏不错。领导的揉搓自己的五官,实则是他的面目早已经为官变形,不得不用变形来掩饰变形。对于目前社会态里的这个词,我个人并没有好感,不说也罢。

情侣:男人和女人,说起来是危险的关系。似乎女人的承担有些许诗意,她可以有依靠,可以做“一个关于静止的梦”,她可以有选择,打开或者合上眼皮。不管她是打开眼皮还是合上眼皮,她都是准备做梦或者做梦时的状态。说着说着,从思考到了解读,这说明什么,我懂的,你懂的。呵呵。男人找到一种痒的似是而非的根源,他照镜子是为了对自己有一种内察。他与她(或者他,或者它)对视有隐形的工具;他要看到世界,看到人生,斜视,用一种看似粗枝大叶的方式,表明他的生命中对某一时刻最重要的东西产生了疑虑。诗人写到这里,自己也有了关于诗歌的疑虑。

篦子、梳子一起来思考:这两词都是工具,日常用品。诗人放入诗中,同样是诗歌情境中的工具,非常重要的工具。没有直接了当的人生,诗人没有忽略任何半人的职能痕迹,但是诗人的力量用得非常艺术;我甚至想,如果诗人要用暴力,或许也是软暴力。这么说,不仅仅以他用篦子、梳子这两样性别意识很浓的工具可观。就像前面诗人写到的情侣里面的男人,他也偶尔照镜子。人们都在用力避免些什么,在避免的同时,又能够意识到自我的缺陷。篦子、梳子都是梳理头发用的,我们不可以用外力把脑子里面的风暴平息,但我们可以掩饰;就像我们可以拥有太平盛世一样。或者,至少我们可以安慰自己,我们在做事情,用篦子或者梳子,观察或者正在把政治文明打份得非常体面。篦子的齿密一些,梳子的齿稀疏些。篦子相对形状单一些、小一些,梳子花样繁多、大小不一。还有一点,篦子的功能性强于梳子,篦子是可以篦虱子的。不说如果诗人的诗中出现虱子会是什么寓意,我就单单思考了那个学生中的她,删除短信时会碰到虱子吗?留下的短信里面就没有虱子?那个男人与她(或者他,或者它)对视时,是为了看到虱子还是不看到虱子?斜视时是刻意忽略虱子还是对应了他的另半人开会时的哑巴状态?……种种,都值得有趣地思考。


附:苦茶原诗《八个半人》

八个半人

这里是空空的过道,
这里是人来人往,此时已被
拥挤占用的临时过道。
这里,四个人在开会。

首先清点人数
四个半人准时到,
四个半人继续在街上闲逛。
还有一名警察,防止他们接头。


无有发言的是会议组织者,
他无有现身,无有说话说他
等同沉默。他再次告假,一如他
再次主持,话筒则是明亮的车窗。

第一个发言的是学生,她的书包
永远背在背后,一如她总是喜欢
挤在前面。她对着手机照镜子。照短信。
删掉用篦子。留下用梳子……

第二个发言的是领导,他搓揉
自己的五官,表明挤在这绿皮车厢
完全是误会。他威严的左顾右盼,
指望有人扶住他的生活,嘿!要想列车开得稳。

最后发言的是情侣。在危险的联结处,
她靠上他的后背,关上眼皮做一个关于静止的梦。
他摩挲着她的手,仿佛那只手是发痒的根源,
他偶尔也照镜子。哦,对视用篦子。斜视用梳子。

这是K158次列车。
这是四个半人在开哑巴会,
另外四个半人在街上提防,谁也不求遇见谁。
还有一名警察,开始闲逛。

苦茶
2011.5.2 长沙雨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2-15 02:13 | 只看该作者
首次读苦茶的这种试验性文本,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2-15 14:48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2-15 02:13
首次读苦茶的这种试验性文本,呵呵

可能是解读把诗歌变成试验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0 18:2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