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姜了诗《水为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22 2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姜君诗原作如下:

《水为阴》

一片水域的水流动不成
这片水域阴郁起来
阴郁到不堪
成为一块阴郁
水里有漩涡、暗流
看似平静的水用它特有的阴险在等候
从上游来
河一路阴柔开去

    王昌龄(698-约757年),字少伯。著有《王少伯诗格》,亦称《诗格》。《诗格》把诗的境界分为三种:物境、情境和意境。这里的“境”指诗的艺术思维的材料、对象;物境指自然景物;情境,即人生经历和生活感受;意境,大致是指想象与幻想中的事物。“诗有三境”条中所说的为诗在“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诗格》中所提到的“形似”,并非和“神似”相对,而是和司空图说的“离形得似”的“似”相同。“神会于物”与“神之于心”并不矛盾,因为只有心物交融“应会”,再把客观存在的具体物象纳入作者主观“心思”之中才能获得真正神似。
    《古诗十九首》中有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姜了《水为阴》诗所言恰有“不得语”之意,但其不得之语却非彼语。
    《水为阴》从第五行起始现异象(异境)。不流动的水生发出流动的“漩涡”和“暗流”,并且明白大胆地将静态之水嫁接给“河流”和“上游”。将其“流动不成”之形变身为“一路”流动之态。《诗格》中诗有三境的说法明确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应注意到具体景物的形象(物境),人性的自然流露(情境),力求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做到“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创造出使人感同身受的艺术境界。姜了所造之境,在令读者“感同身受”方面显然有隔了。
    商榷《水为阴》的另一意象是“水之阴”。作者原意为动水为阳,静水为阴。其实不然。作者选水为寓意载体失准,水,恰恰是一个阴性物质。阳火阴水。五行所定。所以说,姜了所造之境,在第二个层面上又令读者在“感同身受”方面有隔了。由此剩下的“阴郁”、“阴柔”和“阴险”被挂在空中,倍显单薄而凄凉。
    诗有五忌 。其中四忌曰理短。五忌曰意杂。理短则诗不深,意杂则诗不纯。
    诗有四不入格 。其曰:轻重不等,用意太过,指事不实,用意偏枯。
    古代诗作理论于今诗创作是一脉相通的。万变不离其宗。于诗亦然。读古书对于写今诗是有益无害的。
    读诗有感而已。
    商榷无碍初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2-24 22:34 | 只看该作者
卢辉 发表于 2012-2-24 10:11
异象之说很妥贴!

【谢卢辉版主还以一藏头联】
卢前领愧愧一句
辉后借情情三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2-24 22:49 | 只看该作者
嗯,读古书对于写今诗有益无害,关键在于学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2-25 11:40 | 只看该作者
读而有益——益在读活。领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21:01 | 只看该作者
拙作而已,不好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2 18:4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