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处女诗集》【第三季】作者: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1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法 于 2014-7-10 12:00 编辑

【第三季】



《十月起飞》


  九月的崖畔

  是野菊花的出发之地

  石头很香

  沐浴落日的辉煌

  斯特罗姆和保罗.穆尔顿

  席地而坐 ,手捧诗集

  争论的面红耳赤

  原来外国哥们儿也有难题

  是一个懂与不懂的问题

  他们在讨论

  ——当代汉语诗



  一头野驴一旁安详的吃草

  它不读诗

  一只田鼠悄悄鉴赏

  两位诗人的面包渣

  它也不读诗

  它们都不知道

  这世界对诗很重视

  已把诺贝尔文学奖和

  大把的银子

  颁给了一个诗人



  一个诗人和另一个诗人

  要凭一次双边会议

  决定汉语诗的走向

  是去黄山还是去瑞典

  这真是一个难题

  安徽开了一个关于诗的会

  汉语诗人们决定

  ——十月起飞



2011-12-28凌晨2时


《梦.蹬青山》
  

  昨夜好倦,和衣而卧
  似梦非梦间
  眼前浮现一座青山
  云雾缭绕处
  一脉石阶盘旋而上
  一个声音轻轻唤我:蹬山
  抬步蹬阶,耳畔有丝竹管弦和鸣

  蹬一阶,脚步沉重如金
          有马蹄叩击之声
  蹬二阶,有银元落地之声
  蹬三阶,有尘土洒落之声
  蹬四阶,有女人、婴儿的啼泣声
  蹬五阶,有人敲打我腿骨如竹
  蹬六阶,脚下响起倏倏的风声
  蹬七阶,风瞬间从脚底渗入
          顷刻透明了五胀六腑
          有万条金线从发梢射出

  一个梵音说:他已七级  浮屠

2012-1-2



《你好,卡斯蒂丽亚》  

  在一个诗人的文字里
  我荣幸的认识了你
  ——卡斯蒂丽亚
  你不是海上的一道风景
  虽然你曾经在海市蜃楼里做客
  海岸线柔和的阳光
  梳理你金色飘逸的长发
  穿过遥远的风雨
  我嗅你的发香

  呵,卡斯蒂丽亚
  西班牙英俊矫健的斗牛士
  曾经为你疯狂
  你是舞蹈女王
  旋转诱惑与自由
  你曾痴迷于中国这个古老而文明的圣邦
  久久徘徊于季节的十字路口
  诗人西渡说
  那不是鹿
  春天是一只老虎


《盲女》  


作者:约翰。埃密莱(男爵)生于(英)南安普敦(1829——1896)

    《盲女》

——和严家威先生(画配诗)同题

  南安普顿的风景
  弥漫湿漉漉的阳光和淡淡的草香
  一双蒙尘的旧鞋
  居无定所
  彩虹在远天闪烁迷幻的光

  你静静谛听一个神秘的暗示
  鸟儿和牛羊远远听你的忧郁
  约翰。埃密莱男爵的手杖
  已远离皇家宫苑115个季节
  永恒是你流浪的终点

  2012-1-23
  


《致多多》

——和admin先生【评多多《在英格兰》】

  这块土地是雪莱和
  英吉利“工蜂”的家园
  教堂高高的尖顶
  让你无以立锥
  你的皮肤是一枚枯黄的落叶
  在大乌斯河的波涛中翻滚
  英格兰牧羊犬冲你狂吠
  那狗只认识白色羊群
  白皮肤女子和它的主人
  一枚落叶被“西风”横扫@
  英格兰是你无法发出的地址
  “远远寄走”的“小包裹”
  窒息着你的心

  “指甲逢里的泥土”

  如何掩藏裸露的根

2012-1-25
  @:英格兰著名诗人雪莱名篇《西风颂》中有“落叶被你横扫”句。
   


在英格兰

多多

当教堂的尖顶与城市的烟囱沉下地平线后
英格兰的天空,比情人的低语声还要阴暗
两个盲人手风琴演奏者,垂首走过




没有农夫,便不会有晚祷
没有墓碑,便不会有朗诵者
两行新栽的苹果树,刺痛我的心




是我的翅膀使我出名,是英格兰
使我到达我被失去的地点
记忆,但不再留下犁沟


耻辱,那是我的地址



整个英格兰,没有一个女人不会亲嘴
整个英格兰,容不下我的骄傲




从指甲缝中隐藏的泥土,我
认出我的祖国——母亲
已被打进一个小包裹,远远寄走……
1989-1990



徐敬亚:
       10年前,我偶然读到了多多的一篇短篇小说《搭车》。那真是一篇绝妙文字。
       我必须先说一下小说的内容,然后再阅读这首名为《在英格兰》的诗歌。
       小说写了一个凄惨的英格兰圣诞节夜晚。一个搭便车的青年华人在一辆装满牧草的大蓬车上与一位异邦的老女人及两位姑娘之间发生的

略带猥亵、略带交媾、略带相怜、略带含混、略带颠簸的辛酸故事。多多写出来的那种身处异邦的孤独、失落、悲哀、凄惨、混沌,没有第二

个中国流亡作家写出过……
       正是在同一期的《今天》上,我第一次读到了多多的这首《在英格兰》。从内容上看,我估计诗与小说属同时期写作。
       小说中的两句话,我一直不忘:
       在英格兰,没有一个女人不会微笑。在英格兰,没有一个女人不会接吻。在英格兰,没有一个女人不会作爱……
       但是一切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到处是漠然的目光……这个结论,是多多在小说里面隐含着没有说出的话。
对于今天的高明读者,介绍了这首诗的背景之后再详细阐释这首诗已经没有必要。我简说:
       1、前四行是全诗的时空背景:阴暗!瞎盲!垂首!
       2、下面三行是抒情:没有!刺疼!
       3、下面六行,仍是抒情:“耻辱,那是我的地址”,百年名句。全诗辛酸的最高潮!
       4、最后三行:指甲缝中的泥土一一多多以地球上最小的土地单位,构成了现代汉诗史上最佳的诗歌细节。从“思乡”的意义上,称得

上几千年来中国人诗歌中的奇佳比对。
       新栽的苹果树,一种不幸的移植,构成了刺心的匕首。我认为,单纯的暗喻,即使再精确,也不能构成诗中上乘。暗喻,而不留痛迹,

更难。这个意象让人们感受到了朦胧诗代表人物的词语力量。但今天看没大意思。
       下面两句有点绕——乘着成名的翅膀飞翔,却飞到了一个令人消逝的地方。两个重迭出现的“是”,产生一种强大的确认语感。“使我

到达我被失去的地点”,却是一个奇怪的组合。按现代汉语的惯例分析,这可能得算一个把“双兼语”和“被动句式”混合使用的病句。从诗

意表达来说,多多之所以这样费劲地写,大概是想强调这个“被”字吧。到达失去的地方,对国内人来说有些做作。对流亡在外的人,可能极

准确。
       一首几乎无法修改(除“使我到达我被失去的地点”外)、无法评价(我无此悲惨生活背景)的好诗。
       在划分了上面四段之后,我似乎感到了这首看起来很短的诗与中国古典诗歌在结构上某种相似的起承转合关系(即很多中国现代诗的基

本结构,其实是中国的四六句的七绝七律大结构)。

      多多这首诗中的情感与方法。可不可以用古人的方式表现呢?这是一个在趣的想法。于是,我试着用中国古典诗歌的方式,仿写了多多

这首现代诗:
            教堂晚钟暗亦盲,
            墓碑失却诗人伤。
            家书莫寄耻辱地,
            指甲缝中邦土藏。
       假定以上四行诗是19世纪晚清留学生胡谄的绝句,人们可以发现:现代汉语里蕴藏着的那种更强劲、更辽阔、更细腻的情感力量,古代

话语没法表现出来。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和黄河渔夫》  

——读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金色雪橇闪着皇家的徽标
  从浑圆的教堂尖顶滑过
  历史的背景浑浊
  十一双羸弱的脚步踉跄
  拖拽伏尔加河沉重的身躯
  斑驳的底片穿透粘稠的岁月曝光
  太阳用暗黄的纱丽掩面
  躲避稚嫩少年愤怨的目光
  枯骨在纤索的磨砺中尖锐的呻吟
  血滴落黄沙红梅花儿绽放
  我仿佛听到黄河渔夫的叹息
  伏尔加河到黄河有多远
  我问。黄河渔夫低声说
  都是兄弟
  我烹黄河鲤鱼

                         2012-1-29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在19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油画中的杰作。这是画家亲眼目睹的情景,成为挥

之不去的记忆,列宾决定把这一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画出来,狭长的画幅展现了这群纤夫的队伍,阳光酷烈,沙滩荒芜,穿着破烂衣衫的纤夫拉

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向前行进。纤夫共11人,分为三组,每个形象都来自于写生,他们的年龄、性格、经历、体力、精神气质各不相同,画家

对此都予以充分体现,统一在主题之中。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色描绘头上的天空,使气氛显得惨淡,加强了全画的悲剧性。





《自由引导人民》


——读(法)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油画)



  【一】
  自由是一个可怕的词
  一个巨大的诱惑
  一旦穿上女神的外衣
  袒露双乳
  十月的自由便在“黎明”*前的涅瓦河上
  奋力抢跑
  七十年后历史老人判其犯规
  自由穿越西伯利亚十二月风雪
  从终点回到阿芙乐尔
  【二】
  法兰西的自由是一面三色浪漫旗
  在“悲惨世界”的上空飘扬
  自由高呼口号
  人民流淌鲜血
  人民流淌鲜血
  旗帜鲜艳无比
  消灭法西斯
  自由属于权利


*“阿芙乐尔”意即“黎明”
    或“曙光”
2012-1-30




《自由引导人民》(二)  


   《自由引导人民》

  法兰西的自由是一面三色旗
  在“悲惨世界”的上空飘扬
  自由高呼口号
  人民前仆后继
  人民流淌鲜血
  旗帜鲜艳无比
  消灭法西斯
  自由属于权利
               2012-1-30



《深山问答》  
——禅诗探索

  禅师、徒儿深山采药
  小憩。林间对坐
  禅师问:什么声音
  徒儿答:松涛之声
  又问:什么声音
  答:林中鸟鸣
  又问:什么声音
  答:水蛇越涧
  又问:什么声音
  答:耳边之风
  又问
  徒儿含笑

  空山无语
  
  

2012-2-1



《朝圣者》

  高原的太阳
  用赤热的色彩为你命名
  喜马拉雅清凉之父
  隐身高远以呼吸
  怜悯子孙
  与佛为伍,你身披甲胄
  用虔诚丈量
  一万三千米孤独

2012-1-30



《元宵节》
   

  年年过这个节
  至今还在“过节”

  62年前,爷爷18岁
  一个枯叶飘零的黄昏
  爷爷20岁的大哥
  扛着枪过海去了
  海上阴云密布

  爷爷20岁娶了隔壁的阿妹
  爷爷今年80岁了
  邻居早已过成了亲人
  兄弟还云里雾里住着

  大哥走后爷爷再也
  不吃元宵
  62年了,一直不吃
  爷爷怕咬破那个“圆”

2012-2-6(元宵节)


《玛雅(马亚)人的传说》   
  
——玛雅人的传说惊呆了世界。
   
   穿长袍戴羊皮帽的勇士
  跨腰刀,背弓箭
  扬鞭打马横跨亚细亚
  按照神的昭示寻找自己的乐园

  草原吟唱凄婉离别骨肉
  夕阳蒙尘悲情的场面
  大群的牛羊如海浪漫卷
  雄鹰在孤寂的高天盘旋

  马蹄踏碎残霜冷月
  忧伤的歌喉撕裂草原
  这是无稽的传说还是真实的故事
  历史的风雨千百年来日夜叩打梦幻的琴弦

  玛雅、马亚人——马上的亚洲人
  原本是东方神龙的子孙
  一支钉在历史椎骨上的利箭
  震颤东方古老土地的神韵
  
  遥远热带雨林的层层腐叶
  埋葬下600年的辉煌
  千年的灰烬里,至今
  仍飘溢烤玉米的焦香

  刀耕火种烧光茂密的林木
  裂石造神的烟雾幻化出神秘的预言
  那是灵魂的叹息还是箴言癔语
   2012年的太阳让世界惊悸难眠

  巍峨的神殿沐浴岁月的风雨
  曾经的辉煌在历史的门缝里闪现
  玛雅人——马亚人
  往日荣耀还给神祗
  莹莹白骨还给土地
  残存的石头和弓箭
  留给历史做迷

  2012-2-16
  

《听石》(外一首)
  ——和南欧先生同题诗
  
  无风,无雨,无阴,无晴
  王冠和历史一同沦陷

  来这里不必带着耳朵
  把耳朵留在现世,听雨,听风
  就让600年苍老的泥土
  倾诉一堵残墙斑驳的哑语

  怒吼的雄风留给大地
  铿锵的刀剑抛给历史
  亡命的王早已策马飞奔
  旋转于命运无解的轮回

  用不着理会游手好闲的风
  日月星辰熟视历代王朝的基石
  在新登基者的墓碑前
  那些风化的骨头早已腐朽成
  一堆僵硬的蛆虫

  有风,有雨,有阴,有晴
  宇宙在沉沦中谛听
  
    《听风》

  在历史空旷的殿堂里
  风干着胆囊般的身影
  一根亮闪闪的细丝垂吊着
  一个个雄心勃勃的梦

  风过有雨
  默哑的基石颤抖着风的凌迟
  历代君王的仪仗威风八面
  雪落无痕。卑微的草们
  世代铺展惊天的繁华
  历史无解,这个世界无语

                                2012-3-1-3

【南欧】                                                  

《听 石》 (外二首)
——与黄恩鹏、成路、灵焚、爱斐儿、三色堇的同题诗

    按:"2011中国贞丰六月六风情节——母亲文化系列活动"结束的当晚,我们就密谋回贵阳时在平坝天龙下车。这里有大明朝的屯堡,是吴

三桂西征时的屯兵垦荒之地。600年来,从南京迁徙而来的大明后裔无论是老屋还是语言、服饰,都保持着较为完好的大明风貌。他们的存在,

是文化心理作为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灵魂支撑的活态例证。我们在游览军事要塞天台山时,被依山而势,直逼苍穹的石头所吸引,相约以《听

石》为题以诗会友。
   
   
    一位王朝遗弃的孩子,从记忆中出土
    石头越垒越高,身影越来越小。天空是最大的耳朵
    而子孙早已丧失了听力。安静如死者的脸
    冷藏了那些断裂的火焰。我们把耳朵割下
    依然无法进入内部。那些冷却的嘶鸣
    是另一种风暴
   
    那些风,已经听了六百年的时间
    如果时间真的可以剥开,如果剥开最后一根肋骨
    那谁端坐在时间的中央。是帝王还是侍者
    还是奸臣或草莽。如果时间真是帝王
    每一个王朝都是它的儿子,每块石头
    是血肉模糊的脸
   
    谁坐在天庭,分配天朝的命运
    阳光烧焦了我的脸,但那些沉默的石头心安理得
    逆来顺受。一堵墙是它们世代的命运
    它们被打磨被固定,被镶在记忆深处
    爬满身体的青苔递来六百年前的哑语
    它们的声带被割掉
   
    没有器官,祖宗的姓氏被肢解
    它们被遗弃在这里,如同时间饥饿的排泄物
    它们的体温,它们的呼吸,它们的心跳
    都是子孙病入膏肓的臆想。而那些
    小依依,小娘娘,那些前朝的服饰
    再次被沦为道具

               2011年7月15日于贵阳







       《听  风》

——与黄恩鹏、灵焚、周庆荣、成路、爱斐儿、三色堇、语伞等诗友同题



    是驾长车,从荒原呼啸而来
    还是借神灵的翅膀,从天宇飞临大地
    是以一位卑微者求爱的身姿
    还是殉道者自我吞噬的言辞



    无论手捧鲜花,还是携带病毒
    记忆断裂,大片的群山被覆盖,所有的絮语
    释放出梦魇的消息。以火焰的禀赋
    或者以洪荒的言辞



    那些飘飞的马鬃连成了地平线
    那些白色的羽毛聚成云团。时而身披黑衣
    时而身着蝉翼。梦幻的野心藏着天空
    胸口藏着永恒的秘密



    时间背后的天幕,被你写下天书
    雄浑与飘逸变幻莫测,梦幻的笔法席卷天空
    而命运的扉页,被死者的名义昼夜撕扯
    谁的午夜,梦魇翻飞



    我知道,那些花瓣只能堆积记忆
    那些病毒才是天才的诗句。但死神的口红
    娇艳如滴。谁在古老的天幕之上
    闻鸡起舞,敲打黎明



    不要暧昧,不要让天空忧伤而贫血
    不要让鹰的翅膀丧失张力。点燃群山的火焰
    或以死神的名义,狂扫所有的足迹
    不要让天空寂寞,泪流满面



    不要躲在春天的裂缝,伺机而动
    带着雪山的寒光,提着荒原的胃和风暴
    款款而来。不要让一位诗人的死
    轻描淡写,纵横肢解
  
           2011年7月20日于贵阳



《水湄故乡》(外一首)
  水湄故乡,一江情款款流淌
  桨橹咿呀,风声如马
  一篱笆的喇叭花,
  蓇葖粉嘟嘟的小嘴巴
  小妹的歌声细细柔柔
  奈不住一江欢跳的浪花

  打碗花开了,山影儿幽了
  水儿清了,天儿蓝了
  满天的白云在江水里打滚

  湄崖上一片白桦林
  在风中跳舞,象一群女妖
  旋动白亮的衣裙

  北方妹子穿林而过
  堇色的纱丽
  裹着两汪水灵灵的眼神

   《乡村五保户》
  
  门楣低矮,压扁细瘦的身影
  颤抖的皱纹网住黯淡的目光
  浆果、麦芒、风干的老玉米
  红辣椒、紫皮蒜、流感病毒
  和无名的炎症,铺满一炕

  脚步纷踏杂乱的欲望
  身影摇晃斑驳的土墙
  风铃在屋檐下叮咚琐碎的细语
  老黄狗在大门外
  嚎叫,北风汪汪

  2012-3-5
        
  

《国殇。一九六六。。。一九七六》
【题记  】

    “苦难一旦停止,仅仅意味着它立即成为当事者
    痛苦记忆的开端,刚刚成为后世永恒追讨的命题。”
                                     ——徐敬亚
    *****************
    踏在历史殷红的血迹上
    湿滑、粘稠,灵魂颤抖
    ******************
    站起来是天堂
    倒下去是地狱
    *******************
    光明与黑暗
    只隔着一条细细的地平线
    ********************
    历史的天空阴云密布
    ********************
   

  《第一章:革命大串连》

  (一)
    绿色长龙喘着粗气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穿梭
    亿万杆红旗漫卷
    革命!革命!革命!
    造反!造反!造反!
    华夏大地沸腾赤色的海洋
    翻卷诡谲的漩涡

  (二)
    他和她终于挤进车箱
    她的胸脯激烈起伏
    胸膛里象有一只兔子欢跳
    脸惨白的象一张纸,有细密的汗
    眼睛晶莹着兴奋的光
    他的脸红红的一头热气腾腾的汗
    车厢里又闷又热
    人挤得象沙丁罐头里的鱼

  (三)
    车箱的门还没关闭
    火车就启动了。一些红卫兵
    一边喊叫,一边追着火车奔跑
      ......
  (四)
    她和他挤站在厕所旁
    她的额头顶着他宽厚的胸膛
    那只小兔子终于消停了
    可是兴奋的暖流仍在心头激荡
    他们就要去北京了
    他们就要见到毛主席了
    这是千千万万红卫兵的梦想

  (五)
    她仰头望着他的脸
    那是一张英俊的脸
    百看不厌的脸
    他也低头看着她
    她发现他兴奋的眼神里
    飘忽着一丝不安

    “嗨,这个傻小子
    不就是一个“地主”成份吗
    又不是“分子”  
    你已和家庭公开决裂,划清了界限”
    她从背包里拿出一套老爸的旧军装
    命令他穿上
    又拿出备好的红卫兵袖标
    以“革命的名义”套在他的胳臂上


   (六)
    一群幼鸟 扇动红色的翅膀
    唱着激昂的歌曲
    飞越淮河、黄河掠过长城
    落在天安门上
    太阳亲切的拍了拍他们的
    翅膀

  (七)
    擦干幸福的泪花
    带着太阳的嘱托
    他们又展翅南下
    飞过长江、黄浦江、苍山洱海
    嘉陵江,落在宝塔山上
    喝了几口延河水
    吃了两碗小米饭
    唱了一曲信天游
    充实了革命理想
    斗志昂扬,飞回家乡

  (八)
    江河湖海浑浊
    倒映天空的颜色
    他们的翅膀强硬了
    空气中尖利着钢铁的啸声
    。。。

   《第二章:恶梦》

  (一)
    她贴着草地爬动,象一条胆怯的狗
    汗湿了头发,混着泪水
    昨夜下了雨,泥水浸湿膝盖
    泥巴沾满双手
    白毛巾兜着一碗饺子
    叼在嘴上。蒿草、拉拉秧
    脸划出血道,血珠顺着汗
    流进嘴里,好咸
    心砰、砰跳,怕碰见“群专”

  (二)
    妈妈去了“五、七”干校
    爸爸被关进“牛棚”
    12岁的女孩孤苦伶仃
    夜里条桌上的老钟咔哒、咔哒响
    吊锤左右晃动,幼小的心灵忽悠
    象一只胆怯的小鼠
    蜷缩在墙角,泪水止不住的流
    流不到夜的尽头...

  (三)
    邻居阿姨给了一碗饺子
    她没舍得吃一口
    用毛巾小心兜好
    要送给“牛棚”里的爸爸
    被“群专”堵在门口
    象呵斥一条狗

  (四)
    风,怒号
    雨,狂泼
    老树在狂风中挣扎
    落叶在冷雨中漂零
    浸透了水的牛皮带
    挥舞毒蛇般的啸声
    斑白的头颅,枯瘦的躯体
    泛起道道殷红的血痕
    共和国痛苦得闭上双眼
    五星红旗在狂风中颤抖
    一袭泛白的黄军装
    撕成条缕践踏泥水
     泥水浸泡着
     一个苍老、沙哑的嗓音
    孩子们,把衣裳给我
    我曾是一名共和国战士
    我羞于在红旗面前赤裸
    我不能在你们这些孩子的眼前
    赤裸

   (五)
    想要这条老命拿去吧
    地主老财没要去
    白狗子没要去
    小鬼子没要去
    国民党没要去
    今天你们拿去吧
    这条命三十年前就给了
    你们这些戴红袖标的孩子

   (六)
    当年我也是戴红袖标的孩子

   (七)
    首长,我的老首长呀
    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不能问眼前的孩子
    我却要问问你。。。

   《第三章:殷红的血》

  (一)
    红色是发酵剂
    注入青涩果实催生狂热
    青果争相跌落枝头
    高举红旗狂奔...
   
   (二)
    国际歌,巴黎公社
    歌声嘹亮,雄心万丈
    赤色的海沸腾千度高热
    青色的果实皮肉瞬间脱落

    (三)
    果核崩裂,孩子们踏浪而出
    身着草色的衣裳,臂缠红色的袖标
    手持棍棒、梭镖,排出罗马军团的战阵
    在浪尖上列队,演练杀戮和祖祖辈辈的梦呓
     
  (四)
    赤海的上空有飓风刮过
    伸展黑色的翼,发出阴冷的狞笑

    (五)
     赤海怒吼、咆哮,顷刻淹没滩涂
     连根拔倒枝繁叶茂的大树
     浊流夹裹着秦砖汉瓦
     淹没老人、母亲、婴儿的啼哭
     祖宗的灵牌和梦想顺溜而下
     植根的黄土在激流中流失
     兽性、假面、权欲、荒淫
     在历史的沉渣中窃笑着泛起

  (五)
    一万门“八。二”炮齐声怒吼
    一万挺“马克辛”放声狂笑
    弹片横飞, 烈焰腾空,血光飞溅
    硝烟笼罩大地
    天空飘洒染血的花瓣
    农民的儿子,将军的女儿
    千万朵含苞的蓓蕾
    瞬间凋谢

  (六)
    冰冷的坟墓,
    紫 色的小花拥着荒草   

   (七)
    “损失8000亿
    挨整一亿人”
      
   (八)
    再广袤、宽厚的泥土
    也难以承载如许的刀枪
    如许的灾难
    如许的血火
    如许的仇杀

   (九)
    五千年的文明
    有多少文明的日月朗照
    五千年的风雨
    有多少细雨和风飘洒

    (十)
    十场严冬飘落五千年积尘
    十场秋雨溃败五千年长堤
     洪太尉误走“妖魔”
     纷乱了一朝纲纪
     十年溃堤霉变了龙的因子
     污染了中华千年的骨血

  2012-3-9——10



《故乡麦事》(


《五月的麦田》(一)  
  
  五月的麦子覆垄黄
  土拨鼠忙着娶新娘
  麻雀纷纷来贺喜
  乌鸦敲碎了圆月亮

  五月的麦田送闺女
  神农氏两眼泪汪汪
  五月的麦田走亲戚
  牛车赶进了打谷场
  
  
  《五月的麦田》(二)
  
  五月的麦田是饥饿的巢  
  略食者像一片片乌云,在麦田上空游荡
   

  神农氏的呼吸是白垩纪的霜 ,漂白了一枚弯月亮  
  远山站成一组青铜雕像 ,疼痛着夕照下血色的麦芒

                          
  

《五月的打谷场》
  
  稀疏的星子点不亮漆黑的夜,打谷场上
  一垛垛麦子, 端坐唠家常
  
  老黄牛卧在麦垛旁咀嚼满腹心事
  一对石滚子靠着牛背睡的好香
  
  
  打更的六叔捏着冷烟锅围着麦垛转圈圈,悠悠闲闲的脚步
  一步一步,踩疼了野地里湿漉漉的蛙鼓

  
《五月。打麦的村庄》
  
  石滚子吱吱扭扭地唱
  戴蒙眼拉滚子的老马
  喷着响鼻,踏碎一地金灿灿的阳光
  
  拾完麦穗的孩子跑出家门
  在柔软的麦秸堆里,叽叽嘎嘎疯迷藏
  
  炊烟招摇过路的风,虚掩的柴门
  掩不住喧腾腾的麦香

  麦丫头打开一坛坛老酒

  醉倒了一个村庄

2012-3-16






《清明。祭海子》
  

  海子,一个稚气的孩子
  在一个沉沉的雨夜走失


  山峦、流云、江河、湖泊
  野花、小草,五月的麦地
  和以麦地为伴的
  群鸟,春暖花开,赤手空拳
  反复擦拭血色的墓碑

  海子
  赤足穿越阴霾四布,荆棘丛
  生的荒野,心生梦翼要为自
  己,也为人类寻找
  一枚丢失已久的月亮

  海子,写诗的孩子
  一首诗承不起人间的沉重
  海子,天真的孩子
  以梦为马,已认不出
  故国的山河
  2012-清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6 12:2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