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外婆6 z/ D% i/ n" x- i
6 L& m% D5 s8 `7 [$ G
1 f- D8 u8 Z; Z! I9 G2 n8 @作者:拾荒梦/ u1 {2 X4 F1 o: I8 Q
评论人:魰贝# x5 P- l8 n" Z* Y2 N6 ?9 @
/ q1 K I& y' t你的乳房干瘪,像两枚硕大的核桃 ) @- {( k3 a& U! k$ g
一件的确凉布衫遮掩着" d1 v" Q- W3 I7 b. w
奶汁养育的孩子统统外出
: o& z5 D) Q. \7 j7 r! O而你,从不寂寞/ V8 e, j/ P4 X1 l
上山,打草采药
) I( c' z6 T b$ j; z h下山,担柴背枣
6 Y+ J4 w0 D4 @锄头钻进泥土碰撞出的火花
) B. C6 ~9 \: U( @' I& x填补了傍晚吝啬的光芒
4 @3 F. G0 e! Q% @9 O$ O$ |破竹杆照亮崎岖的山路1 z4 J; l j4 T6 t
破竹杆里的米粒数着你的游丝4 E7 K, ^0 X S: {" [, c
5 E9 e6 G; S! S, v o! U
太阳又亲吻山坡了,田间音乐再度响起
3 C! u9 B; h; z& y4 ]2 c7 c在炕头上,你还在对外公絮叨
& K8 a1 K7 `2 ]比划着集市上火红的灯笼! h: a' O4 j: j. V
收获,比弯腰驼背更让老两口难眠3 A k r' L5 r$ s9 N' w7 R4 H
9 r# C7 i+ M- I+ J( d0 I
魰贝点评:# E- ~3 V. j9 K) D
看见这首诗,我想起我的外婆,虽然在我的记忆里,她只是一个很模糊的人,但听妈妈说:她是一个很朴实的,善良的农村人。8 Z+ a. ]6 v& F' J/ [
从这首诗中看出,诗歌从开始就描写了外婆的形象。: q; [+ O, d' y9 v" n
但到第三句,第四句看来,是写的一个整体,这我不能不说;在现在的社会中,或者在农村中像这样的老人很多很多。他们辛辛苦苦地把孩子拉扯大,但是最后统统外出。他们唯一的只有对儿女的牵挂和担心。后来诗人的笔锋一转,就写到了外婆的勤劳,上山采药,下山担柴背枣,后来诗人又描写了外婆的锄头,锄头碰出的火花,破竹杆,和葫芦瓢里的米粒,这些都是一副真正的农家图画。/ E" E ^" c# M6 E
诗的最后,又写了田间的音乐,还有炕头外婆和外公絮叨,收获时的喜悦,从这些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真正的农村图画,并且刻画得非常真实非常的成功。
; j: s$ }3 z6 \9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