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评诗论] 精神生活趋向“速度化” 诗歌写作请慢下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1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水云生 于 2012-8-20 11:57 编辑 9 s( _" H# P) c0 {' R' ]
0 j3 F2 t" N7 y: ]; B6 H) V4 M  T
袁跃兴
2012年06月14日08: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其作品《慢》中写道:“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他们随着乡间小道、草原、林间空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
  今天的诗歌和诗人,恐怕也在失掉“慢”的乐趣。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影响下,当代诗坛出现了因为追求“快”而带来的副作用:诗歌写作和发表的门槛越来越低,写诗、评诗的人越来越多,而能让人耐着性子读下去的诗却越来越少,更不要说振聋发聩、直指人心的诗歌了……
  与今天流行的创作速度相比,获得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是个“落伍者”。他13岁开始诗歌创作,23岁出版了第一本诗集《17首诗》,至今共发表了163首诗,平均一年写两到三首诗。他的诗不仅短,写的速度还极慢。长诗《画廊》几乎用了10年时间,而短诗《有太阳的风景》以手稿形式到发表历经了7年。
  “慢下来”,是一种可贵的文化心态,更是一种文学写作的规律,是诗歌写作、诗歌欣赏共有的一种规律。诗歌所追求的是一种心灵感悟,需要感情的沉淀,只有慢才可能深入,才能有所积淀,也才会在一定的时候爆发,诗歌创作需要“慢”下来。
  当下,我们的生活常常是紧张、急迫、匆忙、受挤压的,包括文学在内的精神生活,愈加趋向“速度化”。很多时候,文学服务于这种追求速度的快乐,追求速度、追求流行成了某些人文学写作的重要依据。
  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的作家、诗人,应该有放慢脚步的勇气,有望向心灵的愿望,有让灵魂沉思静默的能力……诗歌应当“慢”下来,惟其如此,诗歌才能具有超越时代与现实的力量,而这,正是诗歌存在于今天的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6-26 21:06 | 只看该作者
“慢下来”,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3 10:4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