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余燕双诗歌研讨会诗评】自然的隐喻有力量 ——余燕双一组诗歌读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然的隐喻有力量
——余燕双一组诗歌读后

/楚云

余燕双是我佩服的诗人,他兼任桃源文学论坛超级版主,尽职尽责,对诗作点评到位,促进了会员的成长。作为桃源新诗群的主将,他更是用作品说话,拥有了众多的粉丝,繁荣了我们论坛。为他的杰出,我们论坛特组织了“首届中国桃源.现代诗歌代表诗人余燕双作品研讨会”。旨在更多的会员、诗歌爱好者深入认识他的诗歌特色,能深入理解诗内容及写作巧妙之处歌并提升自己。
为此,燕双兄为论坛精心奉献了一组诗,共计19首。论坛贴出之后,好评多多。
我反复欣赏,也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最大的感受是,燕双兄的诗歌自然,没有什么做作的地方。多关注社会民生,然后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看见白居易的影响,晓畅,多讽喻。燕双兄诗作大多短小,称得上虽小却好。好在哪里呢?好在诗人有一颗爱心,好在诗人巧妙自然的表达,没有什么惊天豪壮语,你却能从诗歌中感受那种涌动的力量。
比如《高尔夫球场》一诗:
黑麦草
在某些人的思想里疯长,铺天盖地
正围剿一粒上世纪
仅存的种子

这是诗歌的第二小节。短短的几句话,就让感知一种专横,一种现代对自然的侵害——这不仅仅是一种生物入侵,更是一种文化入侵。这种入侵的危害,诗人在第三节用“恐怖的绿,枯死的黄”就形象地揭示出来了。并且前后相对,非常工整。显示了诗人深厚的传统功底。

再比如《大海》:
翻个身,它披上金黄色床单睡了
驾着木船
往返于它温顺的一面
水下,暗流涌动

诗歌两节,仅仅四行而已,却内涵很深。这个大海,披“金黄色床单”,“温顺”且美丽;但这一切是表象,“水下,暗流涌动”。显然,诗人是借大海说事,发感慨。这是隐喻手法。记得有位诗人说过,几乎所有的诗歌都是隐喻。但是有的遮遮掩掩,总给人感觉不自然,晦涩。但燕双兄的不是。你看这些写大海的句子,多顺畅,多合乎实际。但是给人的很多的联想。我称之为自然的隐喻。
诗歌之妙就在于诗歌本身的触发性,好的诗歌,不告诉读者什么什么,而是触发读者的思维,让读者发现,体会一种收获的喜悦。这自然的隐喻就是非常好的写作技巧。是不说之说。是道法自然。这多么符合我们桃源新诗群创作的方向、理念。

运用隐喻,好处有二。其一有些不能直说而本着良心不得不说的,用隐喻表达了,免得我们憋出病来,或许还会引起疗救的注意;其二,增强了艺术性,避免了直白,增强了诗歌的力量。
写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燕双兄这两首诗——

16鸡飞狗叫

一条公狗
追逐一群母鸡,沿人的忍耐底线跑
我小孙子拿扫帚跟着
鸡飞狗叫
一块好好的草地被弄成
江湖一样
17、垃圾诗歌
刮一夜东风
累坏
清洁工人。他们把挂在网络上招摇的落叶
收集起来一把火烧掉
其中有一首是我写给你的
沾满我体液的

就烧不着

这两首诗歌排在一起,我想是有深意的。在我看来,《鸡飞狗叫》就是写诗坛乱象,这诗歌江湖的水很深啊,可能也很浑浊。当然,我不这么想,也没关系,诗歌本身描绘的场景就非常有趣,有趣之后再想想就有味了。这也属于自然的隐喻,多有力量!主旨隐藏其中,批判隐藏其中。这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至于第二首,则很明显了,题目就是《垃圾诗歌》,垃圾诗歌是什么?是网络上招摇的落叶,“沾满”“体液”。这样的诗,“累坏了清洁工人”——道出了危害,道出人们对这些垃圾的厌恶。烧都“烧不着”,太湿了,太下流了。隐喻自然贴切,反讽力量强大。
对于诗人的这首诗,我觉得题目还可以省掉诗歌两字,这样有助于自然地进入第一节场景。

燕双兄的诗歌还有很多妙处,这需要大去家出品味。品味的过程就是提升自己的过程。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2011-9-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1 02:4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