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著名汉学家诺奖评委马悦然来华谈诗歌与翻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2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纪文景邀请著名汉学家、诺奖评委马悦然先生来华,10月21日起在上海举行“巨大的谜语——与马悦然一起谈诗论译”系列活动。这是世纪文景“见证·2666”文景十年分享会的收官之作,又恰逢马悦然翻译的包含去年诺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新诗与自传的作品《巨大的谜语·记忆看见我》出版。21日晚七点在东方艺术中心讲“中国小诗的发展和特翁的俳句”、23日晚七点在复旦大学光华楼讲“工匠与演员:论翻译的艺术”、24日下午三点十五与夫人陈文芬在上海中学与中学生讨论“ 特翁与他的诗”。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复旦大学的演讲活动中,诺贝尔奖也混搭了最新的支付科技:现场读者只要用支付宝手机客户端中的“悦享拍”,就有机会用1分钱买到马悦然翻译特朗斯特罗姆《巨大的谜语·记忆看见我》新书一套。  马悦然一生致力于汉学研究,他在研究方面的著作多半有关中国方言学:上古、中古和现代的汉语音韵学、语法学、诗律学与中国文学,尤其着重于诗歌历史的发展。他译成瑞典文的中国文学上古、中古、近代、现代与当代的著作总计五十册。他同时也是现代瑞典语著名诗人的英文翻译者。中文著作包括《俳句一百首》《另一种乡愁》。
  此次,世纪文景出版的《巨大的谜语·记忆看见我》是瑞典文学界两位大师特朗斯特罗姆和马悦然倾力合作的精品!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被认为是20世纪屈指可数的最伟大诗人中的一个。1954年他发表第一部诗集《诗十七首》,震动瑞典文坛。从那时起,至今共发表了十二部诗集,两百多首诗,“但每首都近乎完美”(北岛语)。俄国大诗人布罗茨基不止一次承认,“我‘偷过’他的意象。”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称他的诗“通过凝练、透彻的意象,给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其诗作已经被译成六十多种语言。
  《巨大的谜语》是特朗斯特罗姆的最新诗集,《记忆看见我》是诗人回顾人生早年的惟一传记。特朗斯特罗姆的中文译者很多,争论也很多,北岛、李笠、董继平、李之义、黄灿然皆有翻译。马先生的译文有别于目前已有的若干版本,与诗作风格相得益彰,呈现出一种文白夹杂、凝炼又从容的风味。从出版思路上,两个单行本一头一尾,别有意味,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本书装帧更是由著名设计师陆智昌先生操刀,两个单行本并置在一个精美的盒套里,封面更添诗作意象之精妙。
  据悉,此次活动是文景十周年“见证·2666 文景十年读者分享会”文学专场活动。世纪文景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在北京的分支机构,也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的第一家跨区域出版机构,成立十年以来,一直以“社科新知、文艺新潮”的高出版品质为业界称道。2011年被第十二届深圳读书月评为“年度致敬出版社”。
  见证·2666 文景十年读者分享会之
  巨大的谜语——与马悦然一起谈诗论译系列活动:
  复兴论坛:著名汉学家、诺奖评委马悦然主题演讲
  主题:心有灵犀——中国小诗的发展和特翁的俳句
  嘉宾:马悦然 陈文芬
  时间:2012年10月21日(周日) 19:00-20:30
  地点:东方艺术中心演奏厅(上海市浦东新区丁香路425号)
  主办:世纪文景 复兴论坛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光辉灿烂的古典诗歌流布到日本,被称为“汉诗”,在汉诗的影响下,日本发明了一种自己独有的诗体:俳句。上世纪二十年代,经周作人翻译介绍,这些三五成句、言简意赅、表达刹那间情绪和感触的短小诗行也在中国有了回响,这就是中国的“小诗”,代表人物有冰心和宗白华。俳句的格律如今传播到全世界,瑞典的诺奖诗人特朗斯特罗姆就是一个“瑞俳”高手。经汉学家马悦然的翻译,“瑞俳”成为“汉俳”,它们是不是与消逝已久的中国“小诗”在遥相呼应呢?
  复旦大学专场:著名汉学家、诺奖评委马悦然主题演讲
  工匠与演员:论翻译的艺术
  嘉宾:马悦然
  嘉宾主持:陈文芬
  时间:2012年10月23日  19:00-21:00
  地点:复旦大学光华楼东辅楼102袁天凡报告厅(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内 近国权路)
  主办:世纪文景 复旦大学星空讲坛
  协办:支付宝
  听马悦然演讲,即可参与“一分钱悦享拍诺奖作品:《巨大的谜语•记忆看见我》活动”。
  翻译,说大可大,说小也小。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有翻译存在,人与人,部落与部落,国家与国家,文化与文化,无一不是通过翻译来进行相互交流和理解。翻译实为人类生活之必需。说它小,又牵涉到具体的语词、音调、表达习惯,等等,可以说是一种技术活。小则技术,大则文化,在具体操作中,翻译者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应本着怎样的态度,翻译到底只是翻译而已还是一种创作?个中问题,由精通汉语、拥有丰富的翻译经验的瑞典著名汉学家、诺奖评委马悦然先生现身说法,娓娓道来,应该是别有一番深意与新意。
  参与方式:凭免费门票入场
  领票时间:10月22、23日12:15-13:,发完为止
  领票地点:复旦大学学生会办公室(南娱309)
  一分钱悦享拍诺奖作品:《巨大的谜语·记忆看见我》参与方式:
  步骤1:下载支付宝客户端
  方式1 : 手机登录m.alipay.com下载支付宝客户端
  方式2 : 发送短信“支付宝客户端” 至 12114
  方式3 : 至APP Store 直接下载 ”支付宝”客户端
  步骤2:充值(为了更快捷地完成购书环节,建议您在去活动现场前完成步骤1、2)
  步骤3:扫码购书
  登陆手机上已下载的支付宝客户端——在活动现场扫描二维码——确认购书数量1本(每台手机限够1本)及金额0.01元——确认支付——现场凭支付成功凭证领书。
  扫码购书时间:10月23日17点-22点
  活动地点:复旦大学光华楼东辅楼102袁天凡报告厅外(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内 近国权路)
  注:马悦然演讲需凭门票入场,“一分钱悦享拍诺奖作品活动”有无门票均可。无法去活动现场同学,也可于10月25,26日12:00-13:15去复旦大学学生会办公室(南娱309)现场扫描二维码领书(售完为止)。
  上海中学:著名汉学家、诺奖评委马悦然主题演讲与朗诵会
  不老的诗心——马悦然、陈文芬与上海中学学生共话特翁诗
  嘉宾:马悦然  陈文芬
  时间:2012年10月24日  15:15-16:30
  地点:上海中学
  主办:世纪文景  上海中学
  在瑞典,每年的12月13日,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要去首都斯德哥尔摩近郊的一所多语种移民背景的学校,听学生们朗读自己的作品。上海中学同样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国际化名校,加上诗歌是天然适合朗诵的文学形式,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终生评委,和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译者,马悦然先生一定会与上海中学的学生们有一次难忘的诗歌分享经历。
  嘉宾介绍:
  马悦然(Göran Malmqvist)
  生于1924年。瑞典汉学家,斯德哥尔摩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瑞典学院、瑞典皇家科学院、瑞典皇家人文科学院院士与欧洲学院创办院士。连任两届欧洲汉学学会主席。他在汉学研究方面著作多半有关中国方言学:上古、中古和现代的汉语音韵学、语法学、诗律学与中国文学,尤其着重于诗歌历史的发展。他译成瑞典文的中国文学上古、中古、近代、现代与当代的著作总计五十册。他同时也是现代瑞典语著名诗人的英文翻译者。马悦然的中文著作包括《俳句一百首》《另一种乡愁》。
  陈文芬
  台湾著名文化人。汉学家马悦然夫人。著有艺术家《夏阳》传记、微型小说《我的金鱼会唱莫扎特》,翻译瑞典童书《我的小猴子》(Ulf Nilsson)
  《君君上街去》(Hans Peterson)。书籍规划马悦然翻译《绿骑:杨牧诗选》中文、瑞典文对照版,荣获2011年瑞典皇家图书馆书籍艺术大奖。2011年在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的诺贝尔文学奖朗读会中朗读中文译诗 《孤独》。
  作者及作品介绍: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ömer,1931-  )
  瑞典著名诗人,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认为是20世纪屈指可数的最伟大诗人中的一个。1954年发表第一部诗集《诗十七首》,震动瑞典文坛。从那时起,至今共发表了十二部诗集,两百多首诗,“但每首都近乎完美”(北岛语)。俄国大诗人布罗茨基不止一次承认,“我‘偷过’他的意象。”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称他的诗“通过凝练、透彻的意象,给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其诗作已经被译成六十多种语言。
  《巨大的谜语·记忆看见我》
  瑞典文学界两位大师倾力合作的精品!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最新的诗和最初的人生,由著名汉学家、诺奖评委马悦然翻译成中文。最新诗集《巨大的谜语》和诗人回顾人生早年的惟一传记《记忆看见我》作为两个单行本并置在一个精美的盒套里,由著名装帧设计师陆智昌先生操刀。最新的诗和最初的人生,一头一尾,别有意味,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诗人,而马先生的译文又有别于目前已有的若干版本,呈现出一种文白夹杂、凝炼又从容的风味。
  诗歌集《巨大的谜语》是诗人1990年中风之后的作品,中风之后的诗人基本散失了说话的能力,但仍能用左手写诗和弹钢琴。这部诗集又包括了两个小集,分别是《悲伤的凤尾船》(1996)和《巨大的谜语》(2004),诗作围绕着死亡、历史、记忆、大自然等主题,除自由诗和散文诗外,还采用日文俳句的格律,言简而意繁,有很强的音乐性,一如既往的独特隐喻,可以说臻于化境,美至无言。
  传记文章《记忆看见我》大约写作于诗人六十岁时,诗人形容自己的人生犹如一颗彗星,有头有尾,最明亮的是童年和青少年,而最密集的核心,是决定生命最重要特征的幼年。全书犹如被通透明亮的阳光照亮,在回忆的光束之下,向读者娓娓道来:人生的神秘,童年的奥秘,好奇心,以及如何逐渐地走向诗歌创作的道路。文字简洁淳朴,真挚感人。

(编辑:小题) 新浪读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10-19 07:07 | 只看该作者
有益  谢谢振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10-19 12:3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7 14:5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