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金陵一片云 于 2013-7-27 13:51 编辑
: Y. F! y# h9 L! x' N/ I% C b6 n$ D% u1 X+ ?8 Z" O3 ?3 X! x
5 Q- ?- M' A7 a
" p6 @6 Q$ Y$ D0 \$ ^2 D【《诗歌培训班》同图014期】019#:暮秋血《印度苦行僧》
, s: k! |/ @& r3 O+ I. L" G) X
0 n+ H% H8 e/ E& N用火,把日子烤得发白) F% l9 R2 j7 E) b1 J9 c" ~- O
起点之白,还于终点之白. v. R _ I! W, y0 i
拾起一路衰草,葬于深邃眼底6 c# B, a# _$ S9 D( ?
虔诚去焚烧,焚烧出虔诚: E$ h, C F& y- x& L
从灰烬里,整理仅属自己的
; q" P8 s' r; x$ D- k8 e洁净的,那一行经文6 G1 l; a' C; n' b( t
* E! N5 u9 ^' m4 A8 ^& b k4 W
用水,将皮囊反复冲洗; Y' X4 u/ y$ L& ^1 N, J+ y
过眼的云烟,纠缠的欲念
* e9 ~' E+ h# ^/ v7 k, G让他随着恒河之水,渐渐散去" V3 t! W# A% H. }. S
留下这张,被圣光擦亮的肌肤7 @7 t, s2 w) ^8 f
在其上镌刻出,朴实的山川、大地2 L# Q3 w) j# ^# L
与一颗乞求超脱的灵魂
& E$ I4 m0 Q% T/ I6 U' n0 R: x8 X) v+ S
创作小记。这副图给我的震憾点,有两个。第一个,那双眼。第二个,那身上的肤。以及整体给人的一种灰白相间的苍桑。苦行僧,以苦为修行,以求躯体的灵魂的超脱。我努力想将其呈现出来,却很难言尽。故仓促间,将某种感觉成了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