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余光中再谈乡愁:环境破坏是个新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2 1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余光中再谈乡愁:环境破坏是个新愁

  据新华网 2014-04-11消息  “而未来,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我去那头,你来这头。”7年前,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在珠海写下这句诗,被认为是《乡愁》的第五韵。10日晚,余光中再次莅临珠海开讲。余光中说,现在经常来往内地和台湾,已经不好意思再有乡愁了。

  已不好意思再有乡愁

  余光中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的名誉院长,应该校师生邀请,余光中10日晚与该校师生漫谈诗歌,并共同欣赏诗歌朗诵。“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乡愁》早已家喻户晓。余光中说,很多人都说听过他的诗歌,但他一问听过哪首,结果大家都说《乡愁》。
  余光中自嘲地说:“《乡愁》这首诗很大,大得把自己都盖住了。”他认为,《乡愁》被广泛接受有一定的原因。“它押韵,结构一致,容易背,比喻都是隐喻,容易让人接受。”但余光中也说,自己不仅仅只有一首《乡愁》,其他诗歌的主题也很好,也是属于“天生丽质难自弃”。
  当年,余光中凭借这一首《乡愁》感动了许多人,但当晚余光中也说,因为现在可以经常往返内地和台湾,已经不好意思再有乡愁了。

  诗歌衰落与老师有关

  谈及诗歌近年来的衰落,余光中认为老师、诗人都需要反思,内地文化近年来小众化和分众化发展,也在影响诗歌的生存。
  余光中说,在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之初,诗歌还是盛极一时。“现在很少人写诗,还有人担心诗人是不是被边缘化了”。
  余光中认为,现在学校里教授诗歌的不多,尤其是现代诗,这也与老师的热情有关,如果老师对诗歌有热情,自然会感染学生。而诗人也要躬身自问,他们的诗歌写得好还是不好?一些“浅入深出”的诗歌看似很有道理,但其实什么内容都没有,雅俗共赏的诗歌是最理想的。

  86岁仍站着跟学生谈诗

  如今86岁高龄的余光中精神依然矍铄,当晚坚持站着跟学生漫谈诗歌。余光中在现场透露,他计划再工作4年,直到90岁,然后就不再这样忙碌了。在这4年时间里,他还有一些诗没有写,还有一些作品没有翻译。据了解,今年余光中先生将出版一本散文集《粉丝与知音》,一本诗集《太阳点名》。
  余光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去看了过去诗中所描述的大山大湖,但一些湖已经在缩小面积了,环境的破坏将是一个“新愁”。余光中先生痛心地说:“以前的河水是干净的,以前的空气是良好的,现在经济是迅速发展了,但美好的九州、美好的华夏有些地方都不认得了。”(记者吴国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4 08:3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