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从语言到内心的回归》——读熊福民的诗集《回归原生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1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语言到内心的回归》
——读熊福民的诗集《回归原生态》
文/清荷铃子

   
    东晋末期的陶渊明,辞官隐居桃花源,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他的《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诗人摆脱官场束缚之后,回归田园之诗。悠然自在生活情趣跃然纸上,这是一种物我两忘的心境,也让人领悟到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诗人熊福民在桃花源里的那片楚山里长大,他很聪明地领悟到了陶渊明那个“真意”所在,并深谙此道。故而他的诗自然纯朴,意味生动,生活味浓厚,总能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究竟如何让诗歌回归原生态?熊福民的这本诗给了一个很好的答案,那就是诗歌语言的回归,和诗歌心灵的回归。就是去掉一切的花哨和装饰,回归到语言的纯净和自然,同时抵达内心的回归。故而回归原生态,就是回归纯粹自然的生态诗歌。生态诗表现的是风物即我,我即风物,是与原生态之风物感同身受的生态运动。如中““就几粒菊花/烧一炉罐水//老井打上来的水/开始絮絮叨叨/然后吵吵嚷嚷/现在安静”——《冬阳里,饮一杯菊花茶》,体现出人与自然的那种浑然天成的默契。给读者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无穷。他的诗真正地回归到了自然与澄明所在。再比如“没说一个字/脸就变了/中间省略/一个怎样的过程”——《变脸》。生态诗歌的语言是需要达到艺术的提升和转化,内在的思想感情需要升华,将抽象的哲理或思想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及近口语诗的范畴,但不是口水诗,它具有“言约旨远”(《世说新语》),“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洪迈《容斋随笔》),“语少而意广”(陈师道《后山诗话》)等特点。如“西瓜买来/切成块/我们吃那红红的肉/啃剩的瓜皮扔掉又拾起/喂猪/猪吃得哼哼,一脸的高兴/如果它一直这么快活下去/过年/我们又能吃肉了”,风趣幽默的语言,像一个人和你说着悄悄话,那话里却棉里藏针,给人很多的思考和遐想。
     回归原生态,是一种语言艺术的追求。语言和内心的原生态是相伴而行的,比如“小鱼说/楚诗人有些醉/抱着相濡以沫的夫人/自西向东,谈诗//谈没谈诗不紧要/怀里抱的是老婆就好”诗的情致在委婉的叙述中,幽默地表现出来,读后不觉拍手叫好。我知道诗人熊福民喜欢饮酒,酒量好,酒品也好,通过此诗可以感知,他的醉,那只是外在状态,醒的是内心。他留住了瞬间的美,这是一种快乐的回归,这样的原生态诗歌,清新自然,像一道幽美的风景映入读者心灵,又如“平原隆起山峰/山峰塌为丘陵/这中间的时光/叫青春//一座座山峰倒下/一座座山峰立起/这中间的过程/叫生命”——《无题》这是诗人建立的自然与人的关系,那智慧和魅力就在山峰一起一伏之间彰显出来,这是一首好诗的典范。真正地达到了和谐自然,和谐内心的高贵品质。对山峰这一自然景物的叙写,同时也具有象征意味的心灵对象化的自然塑造,成为成为诗意精神的组成,成为思想情感的依托和寄予,将内心的思想,转化为自然的形态,再转化为一般的精神神态,人自然达成了同等的交融。我们可以在“山峰”的形态变化的时间和空间里,看到社会的演变,人类的进化,经济的迅涨,精神的提升,及思想态度的评判议论等,那都无关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记住了青春和生命这样的时间焦点和时间的刻度,就行了。通过语言,达到内心的回归,达到人生思想境界的回归。
    回归原生态的继承和发展。比如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春色满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再比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王维的人生大志也隐藏在字里行间。如同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上是一首描写田园山水的单纯写景的诗,虽然在描写“人境’中的田园景物,但隐蔽着语言文字所未说出的超现实的情趣和理想境界。这也是所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些古典诗词在现代生活中,依然被传诵阅读,而且久胜不衰。理想生活的在呼唤我们回归原生态,人们开始拒绝高科技,拒绝高楼大厦。人们开始喜欢摄影家镜头中一弯清澈的湖水,画家的笔下湘西山水,民风建筑,音乐家弹奏出来的原始音韵。如《陕北民歌》中“树叶儿落在树根底,红火就在那二十几。墙头上跑马还嫌低,面对面坐着还想你。”,再如现代诗人熊福民的诗《哪一块石头交上了好运》中“一个人,一身火红,漫步石滩/而石头沉默//哪一些石头交上了好运/将伊人的脚掌按摩”,再如《冬阳里,饮一杯菊花茶》中“流水从高山上下来/经过一个古老的园子/停留了片刻/桃花暗暗地怀孕了”。语言朴实,却意韵深厚,具有很强的抒情意味。这些原生态,大自然的杰作,装点着我的生活,无论生活起居消费娱乐等追求无不体现人类心灵和谐的回归。回归原生态,返璞归真,享受大自然,这也是现代诗人内在的和谐追求。回归原生态穿越时空再现昔日的恬静与繁华,这不只是思想的回归,也是一种精神语言的突破,是把灵魂深处被束缚的心灵解放出来。
    回归原生态的继承和创新。古典诗歌短短的几句话就会把我们带进一个充满思想和幻想的人生境界。现代诗歌在这方面也可以,而且还可以有所创新。比如熊福民写到《城市蚂蚁》“每天忙忙碌碌/寻找粮食,寻找蜜露/有的学会了地底下种植蘑菇//城市占领他们的领地/他们在城市的缝隙里/顽强地生存,团结奋斗//他们将废弃物当做宝贝/他们绝大多数遗失了理想的翅膀/放弃了爱情和生殖/他们一心一意的劳作/养活自己和家族"把城市一群农民工,打工族的生活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明显,这首诗不只是呈现他们的生活,对他们生活的描写,而是要体现诗人的悲悯情怀,和社会机制的问题。这样的诗歌也是一种回归,是心灵价值的回归。再比如《脚手架》“你一段段地长/房子一层层的高/你倒下/崭新的高楼眉开眼笑//我的农民兄弟/命运抽取你的骨头造就粼粼大厦/谁搀扶你柔弱的身躯/建一个温暖的家?//多少个脚手架/倒下又站起来/多少个兄弟/漂泊在城市的边缘或天涯/兄弟,你是城市的父母/乡村是你的父母/回头,最温暖的/还是老家",现在很多人说读不懂诗,越来不喜欢诗歌,对于这首诗,我想大家不会读不懂,谁都能读得懂,都能体会得到农民工的心酸苦辣,熊福民只是将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展现出来,并没有夸张、比喻等修饰方式,却极具震撼力,这也是原生态的诗歌。再比如“你望一望吧/月亮是盖在天空的邮戳/太阳是我另一个小小心脏/当年的手杖长成了一树树桃花/你,是那最安静的一朵"没有刻意的象征和隐喻,也没有语言刻意的粉饰和堆砌,一切源自自然,缘自生活。几个高度特指性的简化的意象制造出一个广阔的思想空间。这也提现了他对生活的理解深度。呈现出浅淡之后的淳厚。这种语言艺术的表达澄明无碍,使读者易入其境而共创艺术幻境。这是一种创新。
    在原生态的生活上写原生态的诗,诗人熊福民无疑是领先的,他的诗歌语言和诗歌题材始终保持着质朴而平实的旋律,以真诚、热情和关爱照亮日常生活。他的诗歌明显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特色:一是生活细节表现的客观化;一是题材处理的叙事化。这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统读完他的诗集,让我不仅从生活的态度上做一些新的思考,同时,在诗歌的写作和内心也要做些深层次的思考,当然我更希望熊福民的诗在这种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还会再有更新的突破。

2012 07 22

附熊福民简介:[size=#][size=+0]笔名楚云。湖南桃花源人,教师。桃源县作协理事,市诗歌协会会员,散文家协会会员。写散文,写诗,写诗评。与人合作主笔创作长篇纪实性通俗文学[size=+0]《仙境黎明》,出版诗集[size=+0]《回归原生态》。[size=#][size=+0]诗作散见于省市报刊。诗观:自然,活泼,真淳,实在。


◎你望一望吧

你望一望吧

月亮是盖在天空的邮戳
太阳是我另一个小小心脏

当年的手杖长成了一树树桃花
你,是那最安静的一朵
  
◎《无题》

平原隆起山峰
山峰塌为丘陵
这中间的时光
叫青春

一座座山峰倒下
一座座山峰立起
这中间的过程
叫生命


◎哪一些石头交上了好运

仅仅一个恍惚
榆钱就买来了夏天
那么多的绿
跑到你眼睛里
你想起了冬天
沅水畔
鬼柳树一丝不挂
一个人,一身火红,漫步石滩
而石头沉默

哪一些石头交上了好运
将伊人的脚掌按摩


◎小鱼说

小鱼说
楚诗人有些醉
抱着相濡以沫的夫人
自西向东,谈诗

谈没谈诗
不紧要
怀里抱的
是老婆就好

《查无此鸟》

飞走的鸟儿
捎来信息
说异乡的孤单
说她的想念

先是半月一次
然后一个月一次
然后半年一次
一年之后,查无此鸟

冬阳里,饮一杯菊花茶

01
就几粒菊花
烧一炉罐水

老井打上来的水
开始絮絮叨叨
然后吵吵嚷嚷
现在安静

阳光下
花儿一朵朵开

02
伸个长长地懒腰
冬日阳光里
斜躺

一杯袅袅的菊花茶
旁边
乐曲如风

流水从高山上下来
经过一个古老的园子
停留了片刻
桃花暗暗地怀孕了

变脸
  
没说一个字
脸就变了
中间省略
一个怎样的过程

你,给自己安排了
多少张脸

一首诗

一个碗
端来
碗里,红红的红薯

"诗人——
一个红薯一首诗"

我吃了一个
写下
这一首诗


◎项链
圆圆的链珠
泪水凝结而成
我用思念将它们串起
一条洁白的项链
寄给远方的你

后来,线断了
链珠融了
化作一泓清水
化作一团白云
飘然于天际

【1991.05.24】

◎小诗一束


画一个圆
滴一汪血
便成了你
没想到的是
你却熊熊燃烧
在宇宙
在心空


多变的脸
残缺的心
团圆的日子很少
夜夜播种乡情


寂寞的朋友
黑夜的眼睛
闪烁诱惑
慰藉心灵

——《常德日报·花岩溪》2000.06.03

◎致FF

真喜爱这个冬天
暖暖的冬天
阳光照耀在身上  痒痒的舒适
如同你温柔的目光

我见不到你
但能感受  你敲打的字句就是燃烧的火焰
在黑夜  制造光明
温慰我微凉的心

真的喜爱这冬天呀
盼望有那么一天  雪花纷飞
你微笑着  走入我的视野
微笑着走过我的身边

也许没有握手  也许只是对视一眼
一眼千年
雪花纷纷扬扬的落
你的身后站立的不是一个人
是一座  永远的雕塑


◎一匹马

一匹马,低着头
看不见它的唇
只见草的颤抖

这是一匹拉车负重的马
雪白的毛发染上了灰
头上着一个圈套
延伸的阴谋搁在身上
它那么安份
一如我小时放养的牛

可马应当是马
敕勒川,阴山下
无边的草原,燕山如席的雪花
不应当只是梦
主人早已不在你身边
扬起你的蹄,奔出自由……

这匹马
埋着头,依旧甩它的尾巴

敲错门

【一】
敲门声断断续续响了很久
门开,一颗疑惑的花白头颅
“你找谁?年轻人。”
“啊——找错地方了,我看表哥。”
讶然的神情,右手藏入裤袋
一袋水果转身,匆匆地走

【二】
咚咚咚,有节奏地响动
你开门
“先生,刚才是您打的电话吧?!”
声音娇滴滴,薄纱隐约,丰乳颤动
“我没打电话呀?”
你努力抑制动物的冲动
“不会呀,是这房间号码啊。”
曼妙地歪头,袭来香风
“肯定没打。”你微笑,血涌
“那对不起,我敲错门了。”
一个漂亮地扭动
哒哒哒,声声响,震得你心慌

【2010-5-4】


脚手架

你一段段地长
房子一层层的高
你倒下
崭新的高楼眉开眼笑

我的农民兄弟
命运抽取你的骨头造就粼粼大厦
谁搀扶你柔弱的身躯
建一个温暖的家?

多少个脚手架
倒下又站起来
多少个兄弟
漂泊在城市的边缘或天涯

兄弟,你是城市的父母
乡村是你的父母
回头,最温暖的
还是老家

2010.11.18

今朝重阳  

今朝重阳
你不请自来
多少年过去了
老花镜后仍荡漾着笑

你着蓝布上衣,裹灰头巾
扛八戒的钉耙
挑一个蛇壳袋
身板挺直,步子坚定
踩过不屑的目光
踏响我心中的鼓

你是自然的卫士
你向大地弯腰
清洁母亲的衣衫或鬓角
我身怀愧意
你收获的“垃圾”里
一定有我不经意地舍弃

一位阳光的老人
岁月磨不掉你的真诚
你笑着告诉我——
一天这么拾掇拾掇
一年的党费便有了着落
一天这么走动走动
看看可爱的孩子,感觉真是不错

你来了,又走了
身影贴地而行
所过之处
野菊花,纷纷绽放金黄

【20101027  下午】


◎吃肉

西瓜买来
切成块
我们吃那红红的肉
啃剩的瓜皮扔掉又拾起
喂猪
猪吃得哼哼,一脸的高兴
如果它一直这么快活下去
过年
我们又能吃肉了


【削树皮的老人】

那么多粗大的树木
在你手下净身
一些黑暗中的虫子见到了天日

你的身子反射着阳光
我看到百年的房屋油光发亮
看到过去的光阴,留下起伏的脉络

双手搂起沉重,双肩扛起实在
一个人,背起了多少座青山
一个人,让多少生命的真相显露

现在,我眼前有真实的非洲
给你一个铁饼
我绝对相信它旋转的速度

一把铲刀,削开生活的表层
坚韧
脱下了衣裳,骨节一览无余

2010-10-3

【城市的蚂蚁】
每天忙忙碌碌
寻找粮食,寻找蜜露
有的学会了地底下种植蘑菇

城市占领他们的领地
他们在城市的缝隙里
顽强地生存,团结奋斗

他们将废弃物当做宝贝
他们绝大多数遗失了理想的翅膀
放弃了爱情和生殖
他们一心一意的劳作
养活自己和家族
  


熊福民的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xiongfum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7-25 13:56 | 只看该作者
他的诗歌明显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特色:一是生活细节表现的客观化;一是题材处理的叙事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4:56 | 只看该作者
宫白云 发表于 2012-7-25 13:56
他的诗歌明显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特色:一是生活细节表现的客观化;一是题材处理的叙事化。

xiexie wenhao问好白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6 17:4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