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5|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祭侄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06: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阿丙 于 2016-6-15 06:20 编辑


蘸一笔玄武石
研细的水墨
写一条横断山
奔腾的怒河
泛黄的思绪翻动册页,
每一个漩涡,壮怀激烈

吃人的土门仍然
在篆籀里藏躲
安详的剑戟
犹带着鲜艳热血
暂且用纷乱的笔画
掩埋住一截断足
半绺乱发
让狼毫卷起凛凛朔风
将城头的牛角吹裂

多么想
化一方汉字
在草稿里端坐
听英雄的故事
被先贤的巨手
一次次抚摸

我分明,听见了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
沿着墨迹的吟哦
威武不能屈
是一柄黑色闪电
照亮了峥嵘山岳

分明是
万千生铁铸造的头颅
垒起了一道
奋勇抵抗的奏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6-15 07:15 | 只看该作者
墨枯意尤酣
斥贼心太奸
枉死忠烈胆
赋书祭侄冤
一稿惊千载
兰亭伯仲间
至今仍为念
唏嘘真卿颜[color
=Gree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07:33 | 只看该作者
蛇珠 发表于 2016-6-15 07:15
墨枯意尤酣
斥贼心太奸
枉死忠烈胆

珠,早上好。欣赏珠的诗。
古韵悠悠,诗意深沉。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6-15 07:39 | 只看该作者
作品简介编辑
信息
《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
【名称】祭侄文稿
【作者】颜真卿
【年代】唐代
【书体】行书
【材质】麻纸墨迹
【规格】纵28.3厘米,横75.5厘米
【字数】23行,234字
【收藏】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1]   《祭侄文稿》,亦称《祭侄季明文稿》。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谓:《祭侄文稿》“书之奇绝,论者以为《兰亭序》之后惟此为高,故有‘天下第二行书’之誉”。[2]  颜真卿公元758年(约50岁时)所书的《祭侄文稿》与晋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书于公元353年作者约50岁时)、宋代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书于公元1082年作者约45岁时)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法帖。上述三大行书法帖,因其辞、书皆佳,且均为文稿稿草,情切意真。曹宝麟谓:“他们正是在无心于书的创作状态下任情恣性地挥洒,才不期而然地达到了最佳的感人效果”,天下三大行书,“这一推崇世无间言”。可以说,《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至为宝贵。 [3]
版本
《祭侄文稿》传世有二:一是停云馆所刻祭侄文稿,有陈绎曾、陈深、文徵明三跋,与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所载相同;二是墨迹本,明张丑《清河书画舫》云,《祭侄文稿》定当以鲜于枢、张晏跋尾本为真迹。[4]  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晋隋唐五代宋书法》谓:“明文氏《停云馆帖》所刻一本,与此不同,当是伪迹。”[5]
创作背景编辑
《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安史之乱时,颜真卿堂兄颜杲卿任常山郡太守,叛军进逼,颜季明,即颜杲卿第三子,颜真卿堂侄,在其父揭旗反正,与颜真卿共同声讨安禄山叛乱时,由他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传递消息,使两郡联结,形成犄角之势,齐心效忠王室,抵抗叛军。但太原节度使拥兵不救,以至城破,颜杲卿与子颜季明先后罹难,所以文中说“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事后颜真卿派长侄泉明前往善后,仅得杲卿一足、季明头骨,乃有《祭侄文稿》之作。则鲁公在援笔作文之际,抚今追昔,萦纡忿激,血泪交进,悲愤交加,情不能自禁。颜真卿此文,正义凛凛,有不忍卒读之感,故黄庭坚《山谷题跋》说:“鲁公《祭侄季明文》文章字法皆能动人。”[6]
评论书法作字、向有字如其人之说。鲁公一门忠烈,生平大节凛然,精神气节之反应于翰墨,《祭侄文稿》最为论书者所乐举。通篇使用一管微秃之笔,以圆健笔法,有若流转之篆籀,自首至尾,虽因墨枯再蘸墨,墨色因停顿起始,黑灰浓枯,多所变化,然前后一气呵成。
《祭侄季明文稿》既是起草文稿,其中删改涂抹,正可见鲁公为文构思,始末情怀起伏,胸臆了无掩饰,当是存世鲁公手书第一名墨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08:00 | 只看该作者
王法 发表于 2016-6-15 07:39
作品简介编辑
信息
《祭侄文稿》

大哥辛苦,早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6-15 08:59 | 只看该作者
又练字,又写诗。笔法文意相辉,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6-15 09:12 | 只看该作者
阿丙 发表于 2016-6-15 03:00
大哥辛苦,早上好!

客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09:49 | 只看该作者
秦梅 发表于 2016-6-15 08:59
又练字,又写诗。笔法文意相辉,学习了!

青梅来了,早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09:51 | 只看该作者

大哥好,祝夏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6-15 12:45 | 只看该作者
创作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0-3 22:1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