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轼(三首)
何均
苏轼在黄州
苏轼在黄州,开始迁谪之旅
乌台诗案,他从死里捡一命
惊魂甫定便贬作团练副使
闲居黄州,孤寂与山水对话
他站到赤壁的浪尖:怀古
高唱大江东去的豪迈
也悲叹早生华发的失落
而最终以一杯薄酒
祭奠江月,也祭奠自己
他与客月夜泛舟赤壁
辩证取与舍和变与不变
笑对难料的风雨和坎坷
享受清风与明月
苏轼回答客,也告慰自己
后来的屡次迁谪
哪怕晚年被贬蛮荒之地儋州
都是他黄州际遇的翻版
樊笼离他愈来愈远
天空离他愈来愈近
在黄州,旷达成就了苏轼
苏轼却成就了赤壁
苏轼在杭州
风水轮流转,今年到你家
元祐元年,苏轼从被贬的汝州
调回京师任职
但他不会玩翻手与覆手
他是文人,不是政客
元祐四年,苏轼主动出任地方官
在杭州,施展抱负造福一方
杭州,江南的鱼米之乡
苏轼减赋赈荒救民于水火
掘西湖,修苏堤
与唐朝的白乐天灵犀相通
西湖美如西子
可淡妆,可浓抹
杭州富庶,百姓安居乐业
如织的游人被暖风
熏醉,竟把杭州当汴京
苏轼在眉州
眉州,苏轼的出生地
水秀山清,地道的风水宝地
峨眉天下秀,秀佛家的清修
圣地。青城天下幽
幽道家的福地和洞天
岷江青衣江大渡河
滋润川西平原,肥沃
天府之国,丰饶温柔之乡
苏轼在眉州,与弟度过童年
少年。慈母亲授其书
严父课业熏陶:快乐而温馨
嘉祐元年,苏轼与弟中同榜进士
受欧阳公赏识。从此步入坎坷
仕途。终其一生,苏轼曾两度
回故乡。一次母丧回蜀服孝
一次父病死汴京,扶丧归里
自己却死葬他乡,只能魂归故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