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禅诗系列理论随笔(选7)! ?9 ~ b0 q4 x: u$ U
●南北(《现代禅诗》丛刊主编)
' V8 S1 R, y2 P# h6 ^* x- K% z& R/ D k7 k" d$ H J0 |& E2 i ]+ U
继承和移植
- X" k1 o% T; i. Z——现代禅诗系列理论随笔之1$ J9 C9 \5 x( K
' Y1 Q1 N, Z# J: J0 L现代禅诗的核心词,应该是两个:继承和移植。, h/ N+ U6 I! U8 P) M2 D
继承是纵的,是从佛教的思想文化传入中国的时候开始,直到现在的一条线,是一种贯穿的状态。这中间无论异族侵略也好,内部自毁也好,都没有人能真正的割断它。因为他植根在这块土地,成为了这块土地的一部分,成为了国学、哲学的一部分,成为了诗歌、绘画和各种艺术的一部分,成为了汉语构成、民族文化以及习俗的一部分。; N/ ~! s/ g: q F, u# C3 u& ^
移植是横的。我国自五四以来,思想文化上的主流,基本是向西方横向移植过来的,无论社会制度还是文化观念,盖无例外。在文学艺术,特别是诗歌方面,更是以欧美的诗歌方式为方式,以翻译体的欧美语言为语言。这对于打破已经僵死的中国文化旧格局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一些优秀的东西也给丢掉了。比如禅,禅的自由和空灵。
" R; Y; a5 V% Z! J, L/ l- o. C9 m2 {我想,作为现代诗歌的一种探索,我的努力就是将这一纵一横交叉起来,形成一个点。这个点就是现代禅诗。它即有着民族性悠久的传承,又有着欧美的现代表现形式。9 t' r) _% T& O5 i
它们的交叉也不是一种偶然,更不是人为的捏合,而是由它们自身的共性所决定。禅的本质是自由,是反偶像反权威的,是永远具有探索精神的。现代诗歌的自由和民主意识,正好印合了禅的这个特征。(2006年,成都)% s t6 C n% N0 y
9 M. `" B% X$ J, P
q) p/ g6 C/ Y- R3 A0 @ X& t v; F现代禅诗和新禅诗. j1 n! i5 S+ v* }$ p4 `! L6 J( X0 O6 U0 b
——现代禅诗系列理论随笔之2
' J, B1 s! L$ E G( B- G: d
8 k; _$ Q+ U+ L _& i多年前,我曾在一个僧人主办的基金会里待过半年时间。4 q( D; N7 \ L) K2 U. F
这个僧人本身没有多少文化,读写能力都有限,但却很有文化眼光。他知道要想在教内教外立得住脚,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不从文化入手是不行的,因为佛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思想。于是,他募资办了一份小报,每月出一期。又办了份杂志,每季度出一期。小报主要的功能是报导基金会的情况,当然最主要是报导他这个会长的情况,造一些歌功颂德的舆论。杂志却不同,虽然每期的开篇都是由弟子代笔的会长开示文字,但里面的栏目,却是以文学样式为主,其中一个栏目就叫“新禅诗”。这也是他眼光不同他人之处。他在自己座下,不惜代价的网络了几个不但有野心,还颇有见识才华的弟子。由于近水楼台的关系,加上创刊之初,能用之稿不多,所以,在创刊号上,我的禅意散文和诗歌,也就排列其中,成为最早的作者之一。% X$ j2 z+ \; V( I( H9 f
当时,我对“新禅诗”这一说法,是很认同的。它是基于中国的旧体禅诗而言的。用新的,现代的诗歌形式和技巧,来表达传承久远的禅的空灵脱透之思想情趣,“新禅诗”的确说明了它与旧体禅诗的不同。但当我后来视野逐渐开阔,接触到西方,特别是美国如加里•施耐得等诗人写作的禅意诗歌时,我就无法再认同这个说法了。因为这个概念太狭小了些,它只看到了中国,没有看到世界。
# H2 E, ]5 A0 M禅自上世界在欧美流行并不断升温以来,对很多那里的诗人作家都产生了极大影响,不但改变了他们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更改变了他们的诗歌方式。0 C+ \3 k3 y& P6 Z
但欧美没有旧体诗和新体诗的明显分别,更没有旧体禅诗的存在,所以,要在世界这个舞台上去言说“新禅诗”,就有点词不达意。于是,我正式提出“现代禅诗”的概念。
( `/ X6 D6 Z1 n, Z7 d, i现代禅诗,它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2006年,成都)3 \! Y5 \3 B; a- G% |
: p( k4 |8 X0 n, d
& O1 ]) ]/ w& g" T! E现代禅诗的现代指向
! z! {2 x3 ?3 ~( [% P——现代禅诗系列理论随笔之5
& E/ |9 M- s) S6 J5 i u) @" Y4 b0 D) y. }/ h+ q
现代,从文字的基本词义上说,是指时间的。也就是说,当我们用到现代这个词的时候,一般是指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x6 @$ [2 h- |6 u: f& O4 J& U
但我在这里用到这个词的时候,肯定不仅仅是指时间,而是更多的指向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或者叫做表现手法也行。我想我这里的“现代”一词,更多的是“现代派”的意思。/ W8 O J9 Z. Z Q
我在前面的随笔里已经说到,现代禅诗就是试图用崭新的诗歌表现手法,崭新的语言组合方式,来接通古老禅思中洒脱、反权威、发现自我和无畏追求的心灵自由之路。将禅的意趣智慧,在新的诗歌形式中呈现给世界。' t$ N" o1 ]- b4 W8 F% v- }
用现代的手法来表现的,当然不再是那些古老的事物。我们既然生活在现代,生活在当下,就只能着眼于当下的生活和感受。思古的幽情可以发,但我们已经回不到古代去了。通往古代的路,是没有商量的永远封闭关死了,我们无法逆时间之河而返。要表达现在的事物,而无视现代的艺术表达方法和技巧,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味仿古,那不但是迂腐可笑,简直就是一种可怜了。复古的游戏只适合自娱自乐,但你要是拿出来当艺术创新来兜售,就成为了一种不负责任的反动和欺世盗名。/ k0 a3 O3 [; |; Q
一个时代必定有一个时代的语言和书写方式,不然怎么会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的分别和改变?且仔细一看就非常清晰的是,汉语的文字表述形式是在一步步平民化、世俗化的过程中走过来的。到了明清及民国,在文字场上占风头的,就是从民间说书人那里偷来的俚俗故事了,也就是所谓的市井小说。6 J8 X8 u+ @8 Y7 C1 y
现代诗歌,或者叫做新诗,在中国满打满算不足百年历史。但可以说,借了翻译之功,我们的现代汉诗基本上已经貌似“国际接轨”了。但这个轨接的似乎还有点儿玄,是那种悬空的危险游戏。我们只是学到了一些外在的形式和皮毛,而没有也无法真正深入的获取欧美思想和文化中独立、批判的真髓,却又丢弃了中国人文思想中追求独立和自由的那份正统之外的另类传承,于是很多人就只是披了一张现代的皮去招摇过市。' B2 R# i6 w2 b( |
我不反对披这张现代的皮,也不反对招摇,因为这在某种情形下是必须的。这更是基于内容的改变总是滞后于形式的改变这一普遍规律而发生的。我也时常要披了这张现代的皮走路,但我却还是要理直气壮的反对一张皮下的空洞无物与自夸强大。
; w% e" R9 W/ A, x9 e在偶然的一个机缘中,我遭遇了禅,于是我选择了将禅和现代诗歌揉合到一块的方法,这就是我今天为之努力探索的现代禅诗。
! i9 V4 Q: n' s& K当我将禅定位为一种心灵的自由追求,一种对自然的向往和回归时;当我将禅定位为一种对自我权利的全新要求和主张,定位为一种对抗权力、专制,对抗阉割人的灵魂的暴行,定位为我的生活样式时,我说,我开始找到了我自己,也明确了我想要的世界和生活。(2006年,成都)& U R- U" R8 A( H" D
X' o! H2 `4 d, @5 l/ s
6 _, M* p1 `( {! e# G3 C$ p5 {, j8 x思想的高度就是诗歌的高度
6 V0 J8 U0 B( X$ J _——现代禅诗系列理论随笔之13
# [0 F+ P/ a5 Q5 b* C" f2 {
1 H, N2 s$ v; ^+ z; s请允许我在这里借用一下“思想”这个概念。
) M" o [* g( a s, g. t9 L因为,不管人们怎么认为,佛教以及其它的任何宗教,说到底都是一种思想的结果,是关于人和世界以及永远无法看到和把握的灵魂的思维活动。' h* `% N" L" x& e
所谓思想,就是人对于外在和内心两个世界的思考与想象,是人的一种智力行为。% H. d3 J$ m {1 X8 q; F1 o
而所谓思想者,也就是对人生、对世界、对现实生活有自己独到见解并形成一个相对完整概念体系的人。# ?$ {3 Z" W6 y# B( w* Y u8 H+ G
佛陀是一个思想者。" P3 D, R4 Q5 V. W' e' ^2 }, l# g
并且毫无疑问,历代有所建树的高僧大德、禅门祖师,无不是能破除旧习,开一代新风的思想者。
( {: k6 J7 {& e. E& s8 ^, l思想者不一定是诗人,诗人也不一定是思想者。但一个伟大的思想者,必定同时是一个诗人。同样,一个伟大的诗人,也一定会同时是一个思想者。
9 _6 q# \# n; w, Z: ~1 O7 Z* |- ?- V在这一点上来说,诗歌与思想就有着不解之缘。或者说,诗是思想的一种表达形式。/ ?. @! K3 ^. T$ S
诗歌虽然是语言的艺术,但它更是思想的结晶。因为人们的一切行为,包括研究、探讨和表达,都是思想的结果。
7 Y M% T0 z' N这甚至不单单是人类。其它动物也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这种思想的能力。
/ c% N7 Z7 z8 ~" ~- I; Z1 G语言或者文字,仅仅是一个外壳,是符号,人们借助它,来完成内心思想的表达。
/ Y3 C( w3 x* c& Z- X: h& @8 Q有人会说,诗歌的主要功能是抒情。是的,这没有错。但有一点应该明白的是,抒情也是一种想象思维的结果。倾诉和表达绝对不能是废话的堆积,不能是毫无意义的宣泄。表达和倾诉本身就是思想之后的行为。( A+ j4 W! c# b7 s* y& R; m
或者说佛教不是宗教,禅更不是宗教。我赞成这样的定义。它们是一种思想,是关于生命,关于现实生活,关于世界,关于痛苦和快乐等等问题的思考与探究。2 h) d0 k6 R, H. R; v( `, k/ i
那么,现代禅诗其实更是一种思想的结果。禅借助现代诗歌的形式,来完成它的表述使命。诗歌借助禅的精神,来提升其内在美的境界。
* @. E$ N9 ^; U1 q2 H; k诗歌的高度是境界的高度。境界是由美来完成的,而思想正是一种大美。6 T+ I8 {! m, z+ X R2 q
我们看到那些平庸的诗歌,它们不是完全失败在语言和形式上,而是失败在思想的平庸上,失败在“头上安头”的重复上。说到底,是失败在做人的失败上。8 }3 Q: d4 L$ s; L# R
古人其实早就懂得了这个道理,所以告诫我们“功夫在诗外”。
& D# Z9 `, I; M4 i0 [& f诗人若没有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漫长阅历,没有过苦难艰辛的重重磨砺,没有敢于“呵佛骂祖”的批判权威的勇气,是断不可能写出引发人们心灵震撼的作品来的。所谓的“国家不幸诗家幸”和“置于死地而后生”,其义大概在此。
9 J$ n' E- [9 u3 O# m所以,一个诗人,其思想的高度就决定了其诗歌境界的高度,也就是决定了其诗歌的高度。6 a2 Z; G; w; D# j7 r0 v5 ]
要想取得诗歌上的独立成功,首先就要取得思想上的独立成功。说到底,是取得做人的成功。
& ~( ~& f% }* ~) R1 e1 ~* O一个平庸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更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诗人。这与他写诗不写诗,写了多少诗,以及在俗世的声名,都基本没有关系。(2007年,皖南太平湖)
! j/ p2 F1 d4 r( I
5 n( T3 L# H, D# e+ q7 g4 W* x% S! Z
一首“现代禅诗”所能达到的阅读效果
! }* F# r& L( Y——现代禅诗系列理论随笔之22- ]% e2 O" p' W0 e3 q6 ]
w: |9 e6 _( i9 ?6 G3 N2 w5 ~
何为“现代禅诗”?或者说衡量一首诗是否可以称之为“现代禅诗”,该如何识别与判断?我想,首先是可以看其是否符合了“现代禅诗”的基本理念,即“纵的继承,横的移植;纵横交合,禅为根本”。但这个判断标准,是属于理性分析的思辨范畴,并不是每一个读者或写作者都能够习惯运用,并运用得娴熟无误。7 d/ }3 {( U: [, ?' t1 Y" R- V; J
那么,是否还有更感性更直接的一种判断方法?这是一些初学写作现代禅诗的朋友,经常提出的问题。以我的写作和阅读经验,是可以用阅读一首诗歌作品时,对自己产生的直接阅读效果来判断的。0 \ r( ~" K/ w# A1 g y$ W, r
首先是,这首诗给人以美的感受,让你在阅读时产生一种美的震撼,仿佛进入了一座向往已久的春日花园。3 C3 [- E+ [0 J6 Z
其次是给人以静。如果你读到一首诗后,心情开始烦乱不已,那么此诗一定不能称之为“现代禅诗”。因为禅,是净化的,是安静的,犹如深秋境界。
9 n! \+ [; G$ e0 N/ T H/ J. ^, w三是因为美的感受和宁静的体验,给人以愉悦。这是“现代禅诗”一个最为明显的功能,或者说是阅读效果。如果一首诗读后不能给人愉悦,也就很难称之为“现代禅诗”,起码是很难称之为一首好的“现代禅诗”。
% V, S! J1 K* U3 R8 H9 \% L四是给人以启迪,引发和连通阅读者对于人生和世界本来面目的思考。这个是由内含的思想性而产生的境界美,也一样是让人在思维之中获得静和省悟的快乐。
3 E$ G, J" F. ~$ ^7 @7 }0 d" P五是引发人的向善之心,也就是让人读后能产生出一种慈悲爱心。这样的慈悲爱心,不仅仅是对于周围的人,而是包含了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游鱼昆虫,也就是对于一切有情和无情的生命体,都一样抱有同情、宽容、怜惜、相助的心意。最起码的,是实践佛陀众生平等的思想,不故意伤害或夺取其他族类的生命来满足一己之贪欲。, P: R B* U& ?# U, @3 d- h$ T! P
六是现代语言的气息鲜明,自然朴素。不泥古,不流俗,不晦涩,不堆砌,不废话。现代语言不是西方概念或名词的堆砌,而是运用富有自我个性的、朴素简单的生活语言,来表现神秘的自然之美和深远的思想之境。
6 ^+ W) o; c$ F- o. e' D/ b: J' U4 X我想,如果在你阅读一首诗歌时,得到了上述的几种阅读效果,就可以认定,自己读到了一首上乘的“现代禅诗”。如果是只收获了其中的一部分阅读效果,得到了“美”、“善”或“静”,或是得到了一种对于人生或其他事理的“启迪”省思,也可以认为这是一首不错的“现代禅诗”。甚至是只要符合了其中的一条,也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 t( j. Q6 ~) M: P8 T
所有禅者,无不期望能够“一朝顿悟”。所有诗人,也都无不想要“梦笔生花”。但“一朝顿悟”和“梦笔生花”,又都是需要艰苦的“渐修”才能实现的。没有艰苦的渐修过程,或者说没有幸苦寻觅和反复磨练的一条崎岖道路在身后,那种美、善和静的愉悦花园,你是无法也无权进入的。
2 }. h' j+ }; i U0 f" {; o/ w因此,我们读一个现代禅诗诗人的作品,既要有一份高的标准在上,又要有一份宽容理解的慈悲爱心在下。惟有如此,才能令自己不失望,别人也不气馁。才能一起前进,不断收获探索的果实和喜悦。(2009年,昆明)/ {+ Z7 C' q- c. O, c2 P' U1 \* h1 Q
" q3 f8 f: e4 x$ ], g/ J
7 c1 K3 v; y- [( {6 T, Q现代禅诗的自由精神和独立品格: u: p+ x4 _# M7 Y- A7 R
——现代禅诗系列理论随笔之26
o, Y3 f4 w" a0 O
$ Y& t! w) W! N0 B l8 G$ t一个诗人,不一定是禅者;一个禅者,也不一定是诗人。" N U; Y; T+ G4 t+ b, q" l7 t; {: ^
但一个自觉的现代禅诗写作者,却一定既是诗人,又是禅者。5 N, u# A0 |3 q, Y. ]0 }$ y
那么,一个既是禅者又是诗人的写作者,会在自己的人格上和作品中,呈现出什么样的品质和特征呢?这是本文想要讨论的问题。
5 L6 x7 S: O4 F0 {首先,我认为一个真正的诗人,应该具有自由的精神和独立的品格。自由和独立,应该是所有大成就者所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元素。如果不具备这两个基本元素,这个人毫无疑问,是不能成就大事业的。诗人应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真人,不能具备自由精神和独立品格者,只能算是一个伪诗人。甚至,在某种严格的意义上说,伪诗人是连做人的资格都难以被承认的。
; @8 J+ t1 G2 e而一个真正的现代禅诗诗人,更是必须,也必然的会具备这样的自由精神和独立品格。因为,这两者都是建立在佛陀“众生平等”、“众生皆有佛性”的基本思想理念之上的。
/ w6 [. i& n) ]. h5 U法国思想家卢梭在十八世纪所著的《社会契约论》一书中,提出了“人人生而平等”的“天赋人权”说,对此后世界各国民主宪政的建立,保障人权的制度,起到了理论奠基的作用。但他的这个对世界影响远大的思想理念,其实是来自佛陀“众生平等”的思想主张。并且,他只是从佛陀的思想宝库中,提取了很小的一部分,仅仅是对人类而言的一点点。但也由此可见,佛陀的平等思想和卢梭的平等思想,其基本源流和意思表达是一致的,只是程度和范围的深浅大小有所不同而已。
, r* Q* U, d5 Y, e“众生平等”是以所有生命体,甚至是包含了山川草木等无情众生在内的大关怀,大慈悲。在空间的概念上,则包含了整个宇宙的无限领域。
! _) t" \$ C* @* n x/ d2 x0 W“人人生而平等”的“天赋人权”论,则是仅仅针对人类的,所以离得我们的现实生活更加切近。从空间意义上说,其也是有限的,是基本界定在地球这一空间范围之内的。
9 _/ g/ [ v6 H x8 T2 G8 H但无论佛陀和卢梭的“平等”说,都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和睦相处关系的一条准则。违背了这样的一条准则,世界就会充满了征服被征服、统治被统治之间的暴力和血腥,就永无和平可言。而作为一个个体的诗人,如果没有“众生平等”的思想理念,就不会有对他人,对身边自然事物的尊重和爱惜。所以,对于我们现代禅诗诗人来说,“平等”的理念,在你的作品中有没有,有多少,这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尺。而没有平等观念的人,也很难会建立起独立的品格和自由的精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因为你认可了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一种合理的存在,你就必然的会对上仰视,对下鄙夷,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卑上亢下”的人。诗歌,是一个人思想和感情的传达,如果被一种错误的识见所主导,就不但对他人是一种戕害,对自己也等于是自杀行为。
. |4 W& O" @: ], Q独立,是相对于攀援依附而言的。' c2 E \. ~$ b$ t
自由,是相对于被捆缚、被奴役而言的。
n- Y. S1 n7 a4 p/ u0 ?任何对于人身和精神思想的奴役和捆绑,任何为了现实利益而向权贵献媚攀附的行为和现象,都是与禅的精神诗的本质格格不相容的。
~3 E; n8 {8 w& k诗人诗人,就是一个写诗的人。也就是要先做人,才可能有真诗的写作问世。先做好了人,才可能将诗写好。这也是历代有识之士、高僧大德们所共同的识见。太虚法师就有诗道:$ }% X/ H& ^: v, p/ c! c
m! _0 G( u1 ]* ~+ t1 j- _“仰止惟佛陀,完成在人格。- t; `# _0 P' m# I8 s" T3 E9 \8 b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j. ~- o2 w9 I; a" }7 B
3 j* ]+ y# w9 d4 G; y
做人做佛如此,做诗人也应如此。人在诗之前,人成诗方成。 H: {+ b$ i5 r$ @- @
陈寅恪先生认为,为人治学当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人如此,治学如此,写诗当然也如此,写现代禅诗就更应如此。
l' k9 b' Q& r8 u平等,是产生民主社会体制的基础,这个道理两千多年前就被佛陀说出,近几百年来的时间中,更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民族所证明。人,只有在平等、自由、独立的存在状态下,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消除了恐惧感,真正获得了人性解放的创造者。
4 H5 ^ n+ j x1 L8 J1 _ K我们所居的土地上,还充满着种种的暴力和谎言,充满着人与人之间森严的等级和不公。人与其他众生之间,也一样存在着奴役和残杀。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依然紧张而对立。这些,都是与我们的应有理念相悖的。
6 C2 Q, t$ ?, A* @$ b现代禅诗诗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者。我们一样的处在各种复杂社会环境和矛盾中。这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完全的超越脱离现实的生活和环境。我们必须积极的面对,必须积极的看破并创造。当我们在独立和自由的状态下,掌握了禅的基本思想和关照方法后,就能不被环境所困,就能从各种复杂的矛盾中超拔出来。我们没有恨,我们只有平等的慈悲爱心。这是我们渡人渡己的舟船。; H, o- o" F1 s+ s6 T2 O
这其实也正是中国禅的基本态度: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我们只要从自身开始,通过现代禅诗这一自我提升的方式,将我们的思想理念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在互相尊重的平等氛围中,滋生出爱心慈悲,我们身边的世界就会一点点被改变,就会变绿变亮。 E0 d$ ~( v& n" |% y$ i& U
我们的声音,也许还很微小;我们的作用,也许仅仅如大海一滴水。但我们只要坚定和持久,就一定会看到一片开花的果园,飘香的果园。(2009年,昆明)$ @& r2 ~) \: \/ o
" L; f3 D/ `8 }
# N- r0 v6 m: |7 c7 a
我们的精神与底限
$ N! G4 ^, N/ I: i——现代禅诗系列理论随笔之27$ ?) z/ U* g; A' F
]& {! _9 w0 i" D8 F) O
作为现代禅诗诗人,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即是禅者,又是一个现代诗人。这双重的身份含义,缺一不可。我们的努力是将这两重身份合二为一。禅者与现代诗人,从各自的定义上来说,并不完全的一样。甚至从某种现代的角度上看,差别还很大。但在现代禅诗的概念里面,二者却必须是融为一体的,不能分割。如果强行分割,那么你就或者是一位禅者,或者是一位现代诗人,而非现代禅诗诗人。这是现代禅诗的基本理念所决定了的。
; ^: w% Q6 p; ] D2 y3 v我想,在这篇短文中我想要具体表达的,就是作为现代禅诗诗人,我们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我们在作品和生命的质地上,与其它的诗人又到底会有些什么不同?/ h c+ Q5 C+ n! W3 f, u
虽然,我在前面的随笔中,或多或少已经谈论过这个问题,但我还是想更具体的谈论一下,从总体上来说明一下一个现代禅诗诗人,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面目。
2 k1 M6 X2 @% T& L; D, I4 x! ?19 L; C/ Q7 S! E7 S5 {8 O0 m
首先,我们观照、认识人生和世界的思想来源,是在中国传播了千多年,并在世界范围内也影响越来越大,而且在传播过程中不断焕发出生命活力的佛禅思想。% @: u7 m3 i5 d, T
在这样一种基本思想的统摄下,我们坚持独立的精神、保持自由的思想,不盲从任何权威与偶像,从而达到个体生命和艺术质量的不断更替与创新。' A4 V3 _* F' E7 @( I' ^
26 F+ ?! ~$ k* w* R3 j
佛陀基本思想里面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众生平等,没有任何生命是应该凌驾于别的生命之上的。禅的基本精神,是人人具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也就是,人没有贵贱之分,只有灵性被遮蔽的程度深浅之别。打开遮蔽,就能觉悟,就是觉者。而觉者,就是佛。打开遮蔽的过程有快慢长短,但只要努力,只要坚持,却都能做到。" ]' u# q {" C1 ?, R
所以,对于所有不尊重生命及人之权利的个体或集团,我们是天然的反对者。最低的限度,是不合作者。我们坚决拒绝任何形式的“为虎作伥”。
/ }3 y0 r- T! N5 X: k! D% u38 q8 Y0 s- R, Y
我们不是世俗意义上的“佛徒”或“居士”,我们是佛陀的学生,是他人生和宇宙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当然,我们也是历代禅学大师们的学生,是不持衣钵的思想传人。我们以自己的写作传达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传播我们的爱意和慈悲。我们尽量的亲近自然,爱护自然,与山河大地融为一体。我们过尽量简单的生活,不杀生,不伤生,抛弃奢侈浮华的世俗追求,尽量做到布衣素食,让自己的身心在禅的诗意中达到安详、端庄、纯朴、洁净和健康。% u+ K. i' [1 e3 t, V
4
' n$ E K n' L0 f- m1 v我们不是暴力型的毁坏者,我们是爱的建设者。我们的写作就是耕作和种植。我们的作品,就是绿树、花朵和果实。我们种花养草,植树造林,绿化世界。我们的所有努力,就是为这个浮躁的世界打开一扇扇窗户,推开一道道门扉,让人们看到一片花园,呼吸到草木的气息和花香,让爱和慈悲在鸟语花香里流传。- G8 P+ ?- P& x
我们的努力越多,这个世界上的沙漠就越少,绿地就越多,森林就越广大。而人的生存,就越是健康和愉悦。) X& [0 J8 ~$ W5 ?
5
9 J: R' r. n$ |8 g3 k+ u从我们的努力方向和可能的效果来看,我们又多了一重身份:心灵环保者。就是说,我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环保主义者。我们的环保理念和行动,是从心开始的,首先是精神层面的。% A( a/ q4 E# N: w6 R4 X
并且,我们坚信,心灵的绿化,比地面的绿化更重要,也更基础。(2010年,大理)& R# f; h5 |% i
: `$ m6 X w+ M2 Y5 _
6 d1 v. ?3 @$ j$ z, Z) P F; c: W
不崇高,不崇低
' t1 |! G- R( z8 i6 [1 D——现代禅诗系列理论随笔之302 \; D9 i! X+ c
: D$ }5 }' Y& t9 _1
! e* q* \4 e3 V: |6 _8 `0 ^: E2 Y中国的诗歌,在传统上一直是“崇高”的,是占据了道德制高点的一种话语方式。而占据道德制高点的东西一旦和权力以及金钱等等联姻,就呈现出了虚伪甚至狰狞的面目,就难免让人厌恶和恐惧。于是,就出现了抵制和抗争,就出现了反动,于是“崇低”的思潮便开始泛滥蔓延。9 o+ _+ i# O2 Y o
2
- \9 k. {' {" H1 ~0 ^! q( v& I先来一点名词解释,来一点说文解字。; S5 F @; f2 f4 I
崇高这个词,大概多少通点文墨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因为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曾经无处不在的写满了这两个字。但到底何为崇高,能说出其来源本意的,大概就为数不多了。: ^- M. d7 h# G8 {8 N9 _- d% T8 a
其实,崇与高,在这里是同义词。连在一起,无非是强调这个高的程度。《尔雅》里对崇的解释,就是“高也”。《说文》里则是“崇,嵬高也”,也就是高而不平的大山。
9 w: P6 }! ^! Q+ y4 ]( `崇高在这里是一个形容词,而非名词或动词。! y6 k& U1 \' _9 v
崇高如此,那么崇低呢?崇低这个词,是新造的诗歌专用词,是针对了崇高来说的。因为,在诗歌之外,我还没有见到有人用过它。如果再缩小一下范围,崇低这个词,就仅仅是在垃圾派诗歌或相关的评论文字中,才不时会出现。
: i% s" g( g- b3 f8 r2 h在将崇高与崇低并列使用的时候,这两个词的词义发生了微妙的改变。这里的崇,悄悄的与宠物的宠相连接,相混合。以致使得这两个词的词义同时改变为推崇、喜爱或靠近,而非崇高一词原有的仰望和膜拜。4 B2 H7 R* i$ m2 o; t
这应该正是垃圾派或下半身的诗人们想要达到的目的。他们要反其道而行之,要将仰望变为俯视,将那种高高在上的所谓精神盛宴,变成肉体感官上的抚弄和呻吟。7 F' Y4 D( ^& P) U" J
并且,这里的崇,强烈的表明了它是一种向往和奔赴的姿态。, T7 F. z* B; N
当然,这只是为了争夺诗歌话语权而发起的一场不可能持久的战争。因为,任何一位真正的诗人,都不会终生选择以亵渎缪斯的纯洁和美感为职事。他或她在粪坑中打滚的目的,无非是以这样令人嫌恶的面目和姿态,引起众人的关注。然后,再找个隐蔽的地方,悄悄洗干净了自己,再换上一身体面干净的服饰,然后以浪子回头的面目,重新登台亮相,用以博取围观者的惊诧和叫喊。
4 U ?* q! M6 Z3 H/ V. _他们的反抗虽然并非毫无意义,但说到底,也还是一场很功利的行为表演而已。1 O1 \+ B* G; D/ B6 k: h) o% y7 M/ Z
36 k8 O+ H/ J& m
崇高与崇低,都是一种极端,都是人为制定的道德目标,而非事物的本来样貌。
: ~/ f9 {* R. k: ~- Y2 ?现代禅诗,不崇高,也不崇低,而是居于事物的本处。这是基于佛陀思想的本源而言的。书写的对象是高就是高,是低就是低,是中间就让他待在中间,不做偏执的、极端的强调认定。一切,都尊重事物的本来面目和自有状态。
$ w! A. F2 c# |: X& m1 ]" }$ s3 f在这里,平等心是一个观照的关键。无论什么样的事物,都是大自然的作品,包括我们人类自己。存在的本身没有善恶,没有美丑,也没有高低贵贱。一切生命本身的存在,就说明了各自的合法性。当然,这个法,不是某一个人类社会的法律,而是大自然的法律。在这部自然大法面前,任何有机的生命,甚至是无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都不应该被冠以高或低的分别。
# l& e1 ~5 g% J: c( f, U8 X所以,对于现代禅诗的探索者来说,无论崇高或崇低,都是应该断除的妄念。(2010年,大理)
( ~: i& w# x. d7 s: G6 Q7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