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预言:看风暴如何击垮一座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2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场暴雨的倒叙2 O2 ^+ k) m/ u0 h/ I" _8 B( B9 ]
9 w4 G7 B) N7 h/ C4 s
◎文/ 季雨) z( J) N/ y+ k* Z$ p9 x% j

* Z6 |9 P+ T' j' }5 J8 m阳光拂过多年以后的某一个春天* p2 {' y  E/ S# H1 S. r) K
废墟里同时探出露珠  草芽( o( O% L6 }  I
和骷髅般的人群/ a4 h/ z+ u3 Q1 @* j* P
7 K9 s/ ^) M; J! h1 G- p3 @8 x  d
为此  他们付出了必须的代价——! |6 g1 `0 `3 C0 b9 u/ y1 ~
城市的中央  广场陷落为巨坑; x: }' {5 G7 u  ?) T
正好盛满雨水 泪水和嚎叫的灰烬0 M3 @$ ~' i# b+ _
摇摆的杉树有些已被拧断脖颈
* u; w3 F, F7 S3 I6 s0 I断裂处裸着惨白的伤口; R) R/ l$ @5 k9 V' g
( J8 {0 `% h( @( y: l! f: C
这之前  持续的闪电劈开末日的乌云
5 D, y) n& F  y! j- s: a0 ~发出宣泄的亢奋和复仇的快感
' ?2 b: T$ X: i1 N惊恐的都市躲进地下掩体
4 `, m  ?) m. p7 [, {- T地火化作水渍在它的头顶写下——. ?+ f5 ]/ e0 M1 h! u* l
毁灭是新生的先决条件
, r  ]1 c. A: l/ ?  v$ b+ f. z
2 I/ i% N$ P; W1 j: o/ U早一刻钟  雷声隐在云层深处
3 I1 S) U; c2 z7 O2 r2 O% j盘桓已久的鹞鹰发出最后的哀鸣
+ N! ?. ?2 g% l# B/ q4 u# e; {动乱的制造者在膨胀的空气里蜷伏
; [- e6 c* l4 |. _) ^/ ^一切都在等待上帝的一声咳嗽
$ v/ F# G- `+ p8 e8 O- a8 q
/ p& f) K1 P$ \2 ^更早以前  天空蓝得分不清美丑
. w9 h+ a- a. m) y$ H( _暗夜布满疲倦的星辰
% l* x& a6 g, \; w$ U噤声的河流枕着山峦沉睡
1 L9 z4 e: b. |: @6 @$ J2 _6 q1 i——暴雨之前必有征兆——
' G( P. h& L9 f% t/ R+ D乌黑的镔铁修剪下每一棵出头的草
2 S; H( y( @5 X1 J; I, r曝晒在广场  静候春天认尸5 t5 X- t" m, Z4 D, }' ?3 I. y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217def01013tms.html
4 Y! _& _- f' [0 z$ L# \5 O2 d' }2 Q8 P% f  A1 p# ^% g# x2 `7 B
" M9 g* o: c" n. u
    初读这首《暴雨的倒叙》,我以为是针对7.21北京暴雨成灾的讽世之作,可是一看原博客的发布时间,我不禁惊讶,原来此诗发布在7.21之前。预言本身就是绝妙的倒叙,本以为先有暴雨成灾,再有此诗,其实相反,此诗就有了预言诗的性质,自古许多伟大的预言都是以诗的形式广为流传的。我也曾通过虚拟一场风暴击垮一座城市(拙作《风暴之城》发布于今年5月底),预言如果城市疏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只顾面子工程,灾害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悬在头上,随时会掉下来。没想到7月就演变成了现实,所以,对此诗的作者我有惺惺相惜的感觉。. z4 c6 z# _! H7 F0 z8 w
    对此诗情不自禁连读数遍后,不得不佩服诗人构思之巧妙,驾驭语言和思想技术的高超,同样是预言之诗,我的《风暴之城》过于直白,激情外泄;而此诗激情内敛,冷峻的叙说,通过鲜明的意象展现过程,不着一字议论,使得深刻的思想内涵自然呈现出来,对已经发生的自然灾害和尚未发生的社会风暴,都有预言的性质。下面我试着从结构和诗意的表达上深入这首诗的技巧与主题。
+ H' w( W9 L) V) H4 R   首先,看看结构上倒叙的精彩应用————3 g0 p9 W& E" N1 t# ~
    倒叙是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的方法。常用于小说、电影,用于诗歌很少见,此诗倒叙手法的成功应用,由表及里的层层递进,就似探案一般,把后果、征兆、起因三者的关系清楚明白地显现出来。倒叙增强了诗的生动性,突出了重点,产生了悬念,引人入胜,同时避免叙述的平板枯燥和结构的单调;但运用倒叙,需有过渡句衔接,比如此诗中的“这之前”、“早一刻”、“更早以前”,如果去除此诗的过渡词,按照54321的顺序倒过来读,也是行得通的,但是就不能突出征兆(乌黑的镔铁修剪下每一棵出头的草/曝晒在广场,静候春天认尸)与后果(形成废墟)关系的效果,读者对征兆的印象也不会如此深刻。
' [# i6 z! o0 c6 Q& j& j    其次,看暗喻系统的构建,内涵的表达方式————
) V4 Q4 L- `  f0 _& O0 m( j    优秀的诗歌不单纯是情感的方程式,更要凝结智慧感悟的抽象结晶,优秀的诗人善于将诗歌的思想穿透力,以感性形式呈示出来,易于读者接受和联想发挥。在艺术上通常采用系统的隐喻、象征性意象的锻造来完成。隐喻性象征性意象本身就具有浓重的理性色彩,它常常既是它本身,有带有本身之外的深层意义。比如说“风暴”本身就有很强大的象征意义,既可以说是自然的风暴,又可以象征社会的风暴。就“风暴”自然的含义来解读,此诗有对环境的预警性意义,人们鼠目寸光、不辨是非肆意毁坏植物,贪图享乐和面子工程,疏于居安思危,导致自然的报复,造成城市成为废墟。这样解读也读得通,但是意义就不是很大,如果把“风暴”解读成社会的“风暴”,那么其他意象就有对应的暗喻,“草”就是“草民” 底层百姓;“摇摆的树木”,就是中间阶层的观望者;“草芽”就象征希望,“上帝”象征高层,如果按照人民就是上帝的观点则正好相反,“闪电”是激进力量的爆发,“乌云”就是传统保守的力量,“鹞鹰”是制度的守护者,“星辰”象征社会精英,“河流”是滋润草民和树木的先进之团体,如果这样一一对应,则本诗有着完整的暗喻系统,则预言的味道就更加浓厚,如果社会失去民主、自由,迟早会爆发风暴,摧毁不合理的制度,而这一切都有着先兆。这些暗喻本身就饱含了诗人深厚的激情与其中,诗人的爱恨情仇,虽未着一句直接的抒情,已尽显无疑。
2 d. x2 D* @& }9 N! Q! i# g    最后,谈谈此诗的诗情智化过程————/ e% h# o6 r" ]4 Z8 O
    诗的智情化,绝不仅仅是卖弄聪明的精粹警句片段,也不同于浅显的说理诗,而是一个整体的过程,是情与智的结合,思考凝进意象,内情与外物结合后顿悟式的融入。此诗在意象推进中隐伏着情绪流动,在情绪流动中凸显思想筋骨,从而达到形象、思想、情绪的三位一体。诗人先抑后扬,平静、写实中潜伏着爆发之力,暴雨的过程渐渐由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的维度,进入了虚实相生的境界。此诗是那种读后令人受益的诗,如果早些学习此诗,我的《风暴之城》也许会写的更好。! a9 r7 d% n5 G

! @: e, o$ i# F2 s: y0 q附:拙作《风暴之城》,发布于2012年5月& m7 X* Y9 t) N
4 a$ ]* r$ }# }! v( I# j
    风暴之城
/ M2 _# A; k5 E; Z& j( z' b
) q6 D# v( z: P. U& r7 }9 [( j
品品酒、调调情,作作秀、举举手,按按键、跳跳楼
, Y0 `3 L3 Z3 w1 ]. y9 q2 }% i这自动化的城市,发烧的繁华,底座是冷酷的电子板2 Q4 ]; Z6 d. t" B
它的程序侵略如火,暗箱里煽动蝴蝶的翅,炒作风浪& k. b! u% t/ B! O, {6 F  D- Z. e+ l
于彼岸掀起海啸,津津乐道的城市忘记自身的脆弱% I9 e+ j1 R) r. b: P  S
: x+ i+ i7 Y1 n  a) I
而风夹裹着水、水夹裹着人们扔给大海的废物
! M  Y- ]$ z4 U3 z! z  ]这不速之客,盘旋一圈悄然回归,在午夜时分6 B+ ^: T2 [" }4 D% H& r  Y
岸形同虚设,风玩弄一切于鼓掌,达摩克利斯
2 E: `- p" t2 S' M, C/ J6 E利剑落下来,瞬间击垮,这盲目自大的城市
5 h. n, M! r1 Y4 A) r/ Y ) m: H( {6 C4 v1 h& ^; l3 N% _
大海不分贵贱,它吞下一切,吐出来垃圾
- ~! c; g7 q( r" H" |) t! X- x, f幸存者,商人们,机灵地藏起生存的资源+ M3 ~! Q9 e8 w$ O! _
头脑简单者砸开取款机,亦如别人迟早砸开他脑壳" [) \/ X; D) l7 h. E3 o
汽车漂荡在街上,手捧着金条,买不到海燕的翅膀* M6 F7 l$ \2 @3 S* {
$ j( q9 f. g' u" h7 k
洪水漫溢,冲开潘多拉的盒子,垃圾、病毒、毒化物0 C: p) v' Y! V" a1 H/ N4 z
与雨水进入同一管道循环,涟漪在扩大,无人避得开
8 {! ~0 x$ s% c微烫的水,溅向习惯挥霍、放纵的市民脸上,失散的4 X# t- t* g' m: `. h! i0 g
儿童抱着心爱的玩具,寄希望于收音机上煽情的政客% g: O" }) t( `9 |9 a% i) j2 X
五年的计划还在纸上,他们仅精通,打扫残局的技巧
4 F/ s" K6 l9 r9 }8 C7 S/ k2 p+ ~
8 d2 C1 D) K0 J! o3 C9 e5 d某某皇帝说:我走之后,哪管身后洪水滔天+ d) Z* m! ?; [# d# E9 b4 m2 }
墨非说:担心的一切终将发生。风暴袭来,一目了然
& X: V, G: N% M6 Q我们、你们、他们,表面一团和谐,骨子里分得清楚
6 p3 d4 q1 Q' }: A: w此一时、彼一时,同一座城市,水火不容6 v( o. ?. |4 V- ^! X7 a8 j5 G1 p

( e4 h% x4 a! g  D6 X" l5 g% U . x& y! \0 i2 [6 E. D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5ef67d601018t53.html5 G7 X+ x& i8 ^3 _% 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9-25 21:3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