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大,北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15 01: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大,北大
文/郭之娇子

北大,是中国的金名片
是知识的金名片
有些人,这辈子怕是想想了
如果真让你去,那就是北大——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5-15 13: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谢谢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5-15 19:45 | 只看该作者
《致同学们》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

很抱歉,在校庆大会的致辞中读错了“鸿鹄“的发音。说实话,我还真的不熟悉这个词的发音,这次应当是学会了,但成本的确是太高了一些。

我想,我的这个错误会使很多同学和朋友失望,觉得作为一个北大校长,不应该文字功底这样差。说实话,我的文字功底的确不好,这次出错是把这个问题暴露了出来。

上中小学时,正赶上文革,教育几乎停滞了。开始的几年没有课本,后来有了课本,也非常简单。我接受的基础教育既不完整、也不系统。我生活在内蒙古的一个小农场,只有几十户人家。现在人们很难想像当时的闭塞状态,农场离县城几十公里,距离虽不能算远,但乘马车要一整天时间。当时不但没有现在发达的互联网,连像样的书都很难找到。最近,我刚出了本书《校长观念-大学的改革与未来》,其中还提到了当时的情况:

“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小学五年级,几年都没有课本,老师只是让我们背语录和老三篇。十几岁时是求知欲最强的时候,没有其他的书,反复读毛选和当时一本干部培训用的苏联社会主义教程。我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最初都是通过读毛选和后面的注释得到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当时都读过,中学政治课又学了一遍。一分为二、对立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等,这些概念都滚瓜烂熟,也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观念。”

我很幸运,77级的高考语文考试作文占了80分,词句和语法只有20分,否则我可能就考不上北大了。我只是在考试前的几天,读了一本语法方面的书,刚刚知道什么是主语和谓语。语法概念不清,上大学之后学英语也多费了很大的劲。

我写这封信,告诉大家这些,并不是想为自己的无知或失误辩护,只是想让你们知道真实的我。你们的校长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有缺点和不足,也会犯错误。另外,我还想告诉大家,我所有重要讲话,也包括上面提到的那本书,都是自己写的,其中的内容和思想都是我希望大家了解的。

我是会努力的,但我还是很难保证今后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因为文字上的修炼并非一日之功。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恐怕也很难短时间内,在文字水平上有很大的进步了。

真正让我感到失望和内疚的,是我的这个错误所引起的关注,使人们忽视了我希望通过致词让大家理解的思想:“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

再次致以歉意!

热爱你们的校长

林建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8-5-15 19: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5-15 19:55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是进了“北大——荒”,但出来就不“慌”了:瞎蒙都可以蒙到好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5-15 20:1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真让你去,那就是北大——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8-5-15 20: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严家威 发表于 2018-5-15 19:45
《致同学们》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


谢谢严主持,还是首次读这全文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8-5-15 20: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郭之娇子 发表于 2018-5-15 20:19
谢谢严主持,还是首次读这全文呢!

他咋没说,他这样的白字先生是怎样当上北大校长的呢?
通篇没一点诚意,都在为自己辩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8-5-15 21:23 | 只看该作者
郑十一 发表于 2018-5-15 19:55
虽然是进了“北大——荒”,但出来就不“慌”了:瞎蒙都可以蒙到好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8-5-15 21:23 | 只看该作者
郭之娇子 发表于 2018-5-15 20:19
谢谢严主持,还是首次读这全文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0-10 03:3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