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禅诗问答录之奥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0 0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碧青 于 2019-1-21 08:27 编辑   p& u2 s) J+ O5 [1 P* k7 A

, v. F3 o; R, A现代禅诗问答录(6)- K( p) D6 g) d/ f! p2 B
$ l- }- T4 t7 h' M- a: w
               现代禅诗问答录之奥冬7 e( ~% _5 z7 c: E* y
                                        碧青/奥冬
* O1 k# g3 P8 J/ `8 T! ?( Z
6 D8 q: @- X0 x& [( j0 {# `                                0 Y9 N, r& D4 A6 v, s3 ~4 |
        碧青:奥冬好!9 J' @2 c4 y7 D! e
        现代禅诗流派已经走过十余年的探索历程,我们在论坛亦已经交流了很多年,所以,我这次的问答,几乎没有什么顾虑,采取的是“单刀直入”的问话方式。相信奥冬理解!
6 p0 ^9 ~2 S3 k9 L: v& X( f        首先,请奥冬先做一下自我介绍如何?
% r6 ?" f$ S9 i: n" S        顺便,谈谈你是如何走上现代禅诗探索之路的。我想,这也是读者很关心的一个问题。; b- a  D2 d  I9 z
        奥冬:我出生于1975年,在华北平原一个普通的农村长大。童年的记忆里,有欢乐也有贫穷,农村不仅仅是田园牧歌,更有着柴米油盐的艰辛。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讲,童年有贫穷也有欢乐,农村有艰辛也有田园牧歌。世界一直是这样的,有白天有黑夜,有冬季有夏季,有鸟语花香也有蚊蝇鼠蚤。半杯水可以是“只有半杯了”,也可以是“还有半杯呢”。我的《日当午》里,虽然有“汗水艰难爬过”,但后面“蓝汪汪的天空/绿油油的田野/努力挺直腰身的庄稼”,也可以看得出一种积极的心态。
9 A( A0 ?7 j  U, L2 N        小学在本村上的,初中在本乡,高中在本县。从初中开始,喜欢看课外书,竭力搜集一切有文字的东西来读。高中住校,课余时间逛遍小县城,发现了三四个旧书摊,成为常客。大学在天津市的河北工学院(毕业时改名河北工业大学),一是找旧书摊,二是进图书馆,也开始了诗歌练笔,有几篇收入《珊瑚心》。毕业后,在邢台路桥建设总公司上班,修路架桥,抽空儿读书写诗。2005年开始上网,上诗歌论坛,接触到家乡诗歌刊物新诗大观,才开始了生活中与诗人的交集。
3 l. P, A3 E2 ]8 [. T- s4 ~1 T; Y        禅之于我,原本只是传统文化精萃之一。让我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了特殊的意义,大约是在1999年,读到了奥修的书。奥修的作品,都是演讲,对伟“人”和经典的诠释。他说老子说庄子,说耶稣说谭崔,说一休说查拉图斯特拉,当然也说心经金刚经法句经十牛图,在我看来,都是在说禅。奥修对于我,不是开窗开门,而是让整面墙轰然倒下,让整个人置身于一个新的世界。
" Q2 `& H8 @/ U        但我并不是古代的禅师,没有马上写出什么证道诗。思想上的剧变,反而让我一年多没有作品。后来慢慢地,又开始写跟之前差别不大的东西(转变,或许是潜移默化的,所以一见现代禅诗便为之吸引)。真正有意识地创作现代禅诗,是在接触到咱们论坛,直接看到现代禅诗的样本,已经到2010年前后了。
4 p6 n9 q% ~8 H- `  H) x2 r1 Z! B* E- Z6 q% b6 A
        碧青:现代禅诗群体,十余年来一直在默默地探索,“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正如现代禅诗流派创始人南北所言:我们所有的努力,只是想让诗歌成为流经这个世界的一股清流。作为现代禅诗流派的重要成员,能否谈谈这些年来置身于现代禅诗探索群体的感受。6 A5 C( k$ D+ V0 d, W
        奥冬:置身现代禅诗探索群体的感受,第一是自在。禅宗有主中主、主中宾、宾中主、宾中宾的说法:“宾中宾”指初次登门的客人,客客气气,手足无措;“宾中主”指很熟的朋友,可以当半个主人帮着招呼了;“主中宾”指家里的丫环、仆人;“主中主”才是真正的主人,才真正自在。在咱们的群体中,可以摘下工作、生活中的面具,怎么想就怎么说,不用怕得罪了谁。能被得罪的,在这个群体中也待不长久。来来往往,有进有出也是正常。有缘了,有共同的志向和兴趣,就一起走一段;缘尽,则散。自己的路,终归是自己选的,也只能自己走。
. c$ Z3 b7 B3 ^        第二个感觉,就是向大家学习,在交流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前面也说了,我是到咱们论坛之后,才开始有意识地创作所谓的现代禅诗作品(以前个别作品有点儿禅意,都是偶然的)。我学习、研究大家关于现代禅诗的理论、评论,更多地从诗作中汲取灵感,写了不少“唱和”的作品。古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又说“篷生麻中,不扶自挺”。环境会吸引人,吸引过来以后,又向其施加影响。现代心理学关于需求层次中,较高的层次有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归属需求的说法,都是合适的群体才能给的。- L6 g- j4 F2 T- x% {% k8 I9 ]
& G0 H' c0 h: V; M
        碧青:现代禅诗流派,不仅是以诗歌的形式,继承和发扬着我国古老的禅文化,而且几乎尝试了所有现代诗歌的表现形式,甚至有所创新。如南北的六行体,胭脂茉莉的十四行诗,何兮的俳句体,奥冬、也牛等多位诗人的微型诗体。在现代禅诗探索群体里,你尤以微型诗见长。所以,非常希望你谈谈微型现代禅诗的创作体会。" x5 ~7 m2 u' [- R. S; x
        奥冬:我从2005年刚开始上网时就接触到了微型诗,还在接触现代禅诗之前。2005、2006两年,深深着迷,几乎没写超过三行的作品。但过度的痴迷,也是一种束缚。2007年同乡诗人穆晓禾就此向我提醒,才恍然警觉,又开始两条腿走路。说到底,微型诗与非微型诗,现代禅诗与非现代禅诗,微型现代禅诗与非微型现代禅诗,无非一个“诗”字而已。8 @5 l  {" O) \0 v# l1 N- i* L
        不过毕竟写了十来年,也可以谈一点儿经验。起初写微型诗,要靠“压缩”,压缩再压缩,精练再精练,去掉每一个能去掉的字。后来慢慢地,只求“自然”。开始于应开始处,结束于应结束处。不超过三行的,就当微型诗发;超过了,就当普通的诗发。禅意亦如是。诗歌理论,是总结更是升华,有着前瞻性和指导性,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我理论水平有限,就只说这些。
7 C# H7 Q2 J8 X2 u% P
( g  {# t$ a4 g. b  [        碧青:“微型诗与非微型诗,现代禅诗与非现代禅诗,微型现代禅诗与非微型现代禅诗,无非一个‘诗’字而已。”是啊,关于诗的写作,无论有怎样的命名或理论诠释,无非是一个诗字。奥冬心灵的通达,也让我豁然开朗。
" E9 I0 `# ~" y  ~0 j        写作微型诗很多年,你已经出过两本诗集。自开始现代禅诗探索以来,你对自己的哪些作品比较满意?能否谈谈这些满意作品的写作体会?
: u1 p; |2 u- }3 R4 M5 a$ f奥冬:写作者,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分两种:一是对自己的作品大部分都不满意;二是大部分都比较满意(前者似乎还可以再分为真心追求完美而不得的和假意的口头上的谦虚)。我属于第二种,对自己的作品大部分都算满意,否则就不往外(含网上)发了。
) K( h3 q1 v. @" r# Z% X        在我眼里,他人的作品分为好的、不好的。好的我会觉得非常好,可称精品,甚至于应该成为经典;不好的,觉得是劣诗,甚至一部分只能算伪诗。这个分界线,就是自己的诗。* U: |+ d1 g0 V, f7 Z9 [3 \% n
        自己的,挑几首最满意的来说,前几年的,还是《下棋》和《微雨落花》;近两年的,是《无题》:“种子把芽放在内心/午夜时分圆月的光辉/婴孩睁大眼睛”。
/ i: o) Z& v; q  A  {        《下棋》你曾有过精彩的解析,有些是我也没有想到的,这正是诗歌的魅力。写作灵感来自罗马尼亚诗人索列斯库的《棋》:“我走一只白天,/他走一只黑天。/我用一只梦冲锋,/他便跟它开战。/他攻我的肺,/我在医院想了一年/作了卓绝盘算/便赢了一只黑天。/他用一只灾难补上/并以癌症威胁我……”原诗接近三十行,我把对弈双方理清,把“他”的步数总结、凝缩为“贫困、疾病、衰老、死亡”,更简洁也更有代表性。而“我”只应对以“诗”,是以不变应万变。
" v8 ]) n4 j' Y, ^% v) e7 s        《微雨落花》在我接受小勺子的访谈里说过,不想再重复。它让我最满意之处,正是它对“纵的继承、横的移植、纵横交融、禅为根本”的较好的贯彻。" G8 S  I% y9 P
        《无题》,写作时很费心费力,也花了不少时间,反复修改;写完了,所费的心思能够全都隐藏起来,只呈现自然的画面,也是我一向的追求,这一首落实得算比较好。
# \/ Z: f. i& q' C4 p% X% r- e3 `9 G6 `; i/ w2 |3 ^
        碧青:现代禅诗主张“诗禅双修,禅为根本”,而真正践行这一张,则需要漫长的“修行”,非常希望奥冬与我们分享一下你最喜爱的禅文化书籍或经典。
& s7 n$ O% t4 L. i% K( G/ n0 u        奥冬:禅文化书籍或经典,看得最多的还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是唯一能全文背诵的,毕竟是最短的佛经,上下班蹬着自行车就常常在心里默诵。其次,《金刚经》《六祖坛经》通读过十数遍。《指月录》《五灯会元》《碧岩录》《法华经》等,也是经常翻的,有的看完了有的没看完。奥修的,包括实体书包括电子版,看了三四十本。南怀谨、净慧及其他,遇到了就读,没有细记。
' F% H9 g( J: m( M- G, l; Z! q心经、金刚经、坛经,是禅的根源所在,需要时不时回头,汲取、补充营养和能量,是常读常新的。其它一般随缘份和心情。* ?3 Z/ T5 G, q3 v, F

- ?* y, E4 |* j2 N# I  @        碧青:非常感谢奥冬的分享。自唐代中国禅诞生,千百年来,禅文化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升了诗歌的审美境界和生命境界。而近年来,诗坛亦出现了一种“禅化”的诗歌创作现象或趋势,很多诗歌大家和优秀诗人的诗作,亦表现出有意为之或无意而为又自然呈现的禅意、禅趣和禅境。你如何看待新世纪出现的这种诗歌现象或趋势?9 ^' H8 ]* w; h# U
        奥冬:我一直主张诗为心声。诗歌中出现的禅意、禅趣和禅境,必然反映了心灵中的禅意、禅趣和禅境。禅,是属于自然而然、不能刻意的那种类型。也可以说,诗歌是生活的反映与升华。诗中的禅意,说明人们的生活中有着禅意的存在。诚然,很多人都在说现在人们变得功利、浮躁、冷漠,注水肉、毒奶粉、天价大虾什么的也是事实。但另一方面,积极的正面的禅意的现象也大量涌现,助人为乐、舍己为人、淡泊名利踏实做事的也比比皆是。不能因为任一方面而否认对面的存在。说到底,一是人口数量增加,二是网络、信息的发达,使得好事坏事都能够在眨眼间传遍世界。诗歌的情况与此类似,绝对数量和传播速度都出现了激增。令人遗憾的是,好诗的传播远远比不上坏诗。近些年所谓的“诗歌事件”一次次将诗歌推到风头浪尖,所伴随的往往是坏诗甚至伪诗。9 q8 K. v) z. V; ^9 _- F7 V- y
        所以我们现代禅诗,更要沉下心来,以好作品说话,给世界一股清流一片宁静。我们要相信宁静的力量。: K5 K6 \. s( u9 ?  y

3 J, T" l4 L, K1 M        碧青:已经有学者和现代诗歌理论研究者的目光投向了诗坛出现的现代禅诗写作现象,撰写文章或推出专著。有的研究者把目光投向了现代禅诗探索群体,有的研究者把目光投向了名家,应该说,各种层面的现代禅诗写作现象均已开始受到关注。奥冬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 V7 E; A" |/ }1 K        奥冬:现代禅诗的存在,就意味着对现代禅诗的关注和研究成为必然。虽然南北老师也说过,它不大可能成为主流,但它却的的确确是一股清流,有着独特的魅力。注意到的,往往为之吸引、向其靠近。这里面,不乏怀有世俗的目的想要对其利用的,也不乏来了又走的,但也必然不乏真正的诗人、学者和禅者。
- O! j, G' y) O        我对诗歌理论没有研究,也无从接触,这方面能说的不多。大家能创作的创作,能写理论的写理论,各尽其力。如同咱们论坛一直提倡的:静心写作,诚心交流,热心付出,同心求进。
  Q) g8 b0 y/ A# U) @  ^( w9 C
2 o7 G5 j/ b- i9 [0 ^5 e7 g        碧青:最后,很想听听奥冬对现代禅诗探索群体走向未来的寄语。3 s1 B/ L% B: f
        奥冬:这方面我想说的,就是咱们的宗旨:诗禅双修。首先,我们是诗歌组织而不是宗教团体,我们是诗人,要以诗歌(及诗歌理论)说话。其次,我们的诗是禅诗,这里面一是要加强个人的禅学修养,如曹红燕最近在微信群里提的,可以参加一些禅修活动(如果机缘合适),自己也要自觉学习佛教经典;二是写出来的诗,先过一下自己的关,没有禅意的,可以发到其它网站。
, A* s' o1 h  g4 w. D. {千里万里如何到达?先迈一条腿,再迈另一条腿,一直迈下去。诗禅双修,活在当下,做好该做的每一件事,如是而已。
7 R, i* I8 w3 ^! m5 }0 P+ ^6 x/ f/ L- g- Q3 [/ z3 I( W
        碧青:非常感谢奥冬的寄语。“千里万里如何到达?先迈一条腿,再迈另一条腿,一直迈下去。”这就是现代禅诗探索群体不二的选择。
3 }2 w. U! ?( K$ G  }& J( i5 s无论社会生活如何浮躁和喧哗,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现代禅诗探索群体践行回归心灵本真的写作,自然不会被世界的浮躁和喧哗所左右,更不会被诗坛的各种现象所覆盖。相信大家都会坚持“诗禅双修,活在当下,做好该做的每一件事。”" K% K* t' D! b7 j
        祝福奥冬!!
3 B8 |) b1 A3 Q( m  _8 p4 J0 q( W        祝福现代禅诗探索群体每一位同人!!/ M& r  \- l% {2 g+ k6 F7 {' k7 x

8 J. p8 @$ A9 F2 T# X) H' u  x/ ~  N- j
                                   1 t* T" G1 c8 A
5 M$ z' B6 w7 i  y  g+ R  G
                                                 2019年1月19日
9 \, c6 p1 |: t6 A$ m&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9-1-20 15:58 | 只看该作者
不过毕竟写了十来年,也可以谈一点儿经验。起初写微型诗,要靠“压缩”,压缩再压缩,精练再精练,去掉每一个能去掉的字。后来慢慢地,只求“自然”。开始于应开始处,结束于应结束处。不超过三行的,就当微型诗发;超过了,就当普通的诗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9-1-20 19:49 | 只看该作者
碧青姐辛苦了。奥冬答得真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9-1-20 21:39 | 只看该作者
现代禅诗问答录(6):
7 k& Y2 @) B7 K2 ^) P1 H现代禅诗问答录之奥冬
. S9 G: a( ]! z
/ W  x# z/ `  m1 `1 Q  q! r碧青|奥冬
$ H. n3 q# c* U% ]" ]/ b) L8 B! m% Q; N5 A& D: n4 x
! ~5 |; j/ L) e+ O6 b7 Z! \  u
碧青:奥冬好!
' j- X( @7 u: Q( p  D% t" |现代禅诗流派已经走过十余年的探索历程,我们在论坛亦已经交流了很多年,所以,我这次的问答,几乎没有什么顾虑,采取的是“单刀直入”的问话方式。相信奥冬理解!& v8 k/ K2 v+ W: Q  b# T6 f& l2 e$ ~
首先,请奥冬先做一下自我介绍如何?$ d3 r$ Z. I* \0 N4 ~$ k+ X
顺便,谈谈你是如何走上现代禅诗探索之路的。我想,这也是读者很关心的一个问题。$ u8 f) u+ ?2 b/ x
奥冬:我出生于1975年,在华北平原一个普通的农村长大。童年的记忆里,有欢乐也有贫穷,农村不仅仅是田园牧歌,更有着柴米油盐的艰辛。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讲,童年有贫穷也有欢乐,农村有艰辛也有田园牧歌。世界一直是这样的,有白天有黑夜,有冬季有夏季,有鸟语花香也有蚊蝇鼠蚤。半杯水可以是“只有半杯了”,也可以是“还有半杯呢”。我的《日当午》里,虽然有“汗水艰难爬过”,但后面“蓝汪汪的天空/绿油油的田野/努力挺直腰身的庄稼”,也可以看得出一种积极的心态。0 `2 ?* {7 M! L+ z! t
小学在本村上的,初中在本乡,高中在本县。从初中开始,喜欢看课外书,竭力搜集一切有文字的东西来读。高中住校,课余时间逛遍小县城,发现了三四个旧书摊,成为常客。大学在天津市的河北工学院(毕业时改名河北工业大学),一是找旧书摊,二是进图书馆,也开始了诗歌练笔,有几篇收入《珊瑚心》。毕业后,在邢台路桥建设总公司上班,修路架桥,抽空儿读书写诗。2005年开始上网,上诗歌论坛,接触到家乡诗歌刊物新诗大观,才开始了生活中与诗人的交集。$ L& s# c! |4 @4 G! j: A
禅之于我,原本只是传统文化精萃之一。让我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了特殊的意义,大约是在1999年,读到了奥修的书。奥修的作品,都是演讲,对伟“人”和经典的诠释。他说老子说庄子,说耶稣说谭崔,说一休说查拉图斯特拉,当然也说心经金刚经法句经十牛图,在我看来,都是在说禅。奥修对于我,不是开窗开门,而是让整面墙轰然倒下,让整个人置身于一个新的世界。6 i0 R5 V% T3 d1 G& ?
但我并不是古代的禅师,没有马上写出什么证道诗。思想上的剧变,反而让我一年多没有作品。后来慢慢地,又开始写跟之前差别不大的东西(转变,或许是潜移默化的,所以一见现代禅诗便为之吸引)。真正有意识地创作现代禅诗,是在接触到咱们论坛,直接看到现代禅诗的样本,已经到2010年前后了。
  b0 D& z; P$ N7 [5 B
. [) Y2 w2 @: }. g碧青:现代禅诗群体,十余年来一直在默默地探索,“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正如现代禅诗流派创始人南北所言:我们所有的努力,只是想让诗歌成为流经这个世界的一股清流。作为现代禅诗流派的重要成员,能否谈谈这些年来置身于现代禅诗探索群体的感受。9 o9 ~' L' C9 E% h
奥冬:置身现代禅诗探索群体的感受,第一是自在。禅宗有主中主、主中宾、宾中主、宾中宾的说法:“宾中宾”指初次登门的客人,客客气气,手足无措;“宾中主”指很熟的朋友,可以当半个主人帮着招呼了;“主中宾”指家里的丫环、仆人;“主中主”才是真正的主人,才真正自在。在咱们的群体中,可以摘下工作、生活中的面具,怎么想就怎么说,不用怕得罪了谁。能被得罪的,在这个群体中也待不长久。来来往往,有进有出也是正常。有缘了,有共同的志向和兴趣,就一起走一段;缘尽,则散。自己的路,终归是自己选的,也只能自己走。1 r, L. U) C6 L- q
第二个感觉,就是向大家学习,在交流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前面也说了,我是到咱们论坛之后,才开始有意识地创作所谓的现代禅诗作品(以前个别作品有点儿禅意,都是偶然的)。我学习、研究大家关于现代禅诗的理论、评论,更多地从诗作中汲取灵感,写了不少“唱和”的作品。古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又说“篷生麻中,不扶自挺”。环境会吸引人,吸引过来以后,又向其施加影响。现代心理学关于需求层次中,较高的层次有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归属需求的说法,都是合适的群体才能给的。% @/ M1 C& J8 o4 _4 A. r

5 N" Q+ ^2 W; r碧青:现代禅诗流派,不仅是以诗歌的形式,继承和发扬着我国古老的禅文化,而且几乎尝试了所有现代诗歌的表现形式,甚至有所创新。如南北的六行体,胭脂茉莉的十四行诗,何兮的俳句体,奥冬、也牛等多位诗人的微型诗体。在现代禅诗探索群体里,你尤以微型诗见长。所以,非常希望你谈谈微型现代禅诗的创作体会。
* h% q8 Z7 |0 T2 e! X# W奥冬:我从2005年刚开始上网时就接触到了微型诗,还在接触现代禅诗之前。2005、2006两年,深深着迷,几乎没写超过三行的作品。但过度的痴迷,也是一种束缚。2007年同乡诗人穆晓禾就此向我提醒,才恍然警觉,又开始两条腿走路。说到底,微型诗与非微型诗,现代禅诗与非现代禅诗,微型现代禅诗与非微型现代禅诗,无非一个“诗”字而已。; ~+ _4 q, I4 ^3 n% U, {
不过毕竟写了十来年,也可以谈一点儿经验。起初写微型诗,要靠“压缩”,压缩再压缩,精练再精练,去掉每一个能去掉的字。后来慢慢地,只求“自然”。开始于应开始处,结束于应结束处。不超过三行的,就当微型诗发;超过了,就当普通的诗发。禅意亦如是。诗歌理论,是总结更是升华,有着前瞻性和指导性,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我理论水平有限,就只说这些。6 ^) N* Y+ N1 T( `

2 V/ X' H0 G$ Q+ ], E( k碧青:“微型诗与非微型诗,现代禅诗与非现代禅诗,微型现代禅诗与非微型现代禅诗,无非一个‘诗’字而已。”是啊,关于诗的写作,无论有怎样的命名或理论诠释,无非是一个诗字。奥冬心灵的通达,也让我豁然开朗。
3 q) `* W8 H, C0 n写作微型诗很多年,你已经出过两本诗集。自开始现代禅诗探索以来,你对自己的哪些作品比较满意?能否谈谈这些满意作品的写作体会?
( B3 i- l8 z8 ~  l4 N' v3 W奥冬:写作者,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分两种:一是对自己的作品大部分都不满意;二是大部分都比较满意(前者似乎还可以再分为真心追求完美而不得的和假意的口头上的谦虚)。我属于第二种,对自己的作品大部分都算满意,否则就不往外(含网上)发了。
3 Q1 Z) i- J6 L3 \5 {8 T9 ^- ?在我眼里,他人的作品分为好的、不好的。好的我会觉得非常好,可称精品,甚至于应该成为经典;不好的,觉得是劣诗,甚至一部分只能算伪诗。这个分界线,就是自己的诗。4 B6 z( q+ K( q# B3 ?& i
自己的,挑几首最满意的来说,前几年的,还是《下棋》和《微雨落花》;近两年的,是《无题》:“种子把芽放在内心/午夜时分圆月的光辉/婴孩睁大眼睛”。# |# Q& [% q# _: k( U
《下棋》你曾有过精彩的解析,有些是我也没有想到的,这正是诗歌的魅力。写作灵感来自罗马尼亚诗人索列斯库的《棋》:“我走一只白天,/他走一只黑天。/我用一只梦冲锋,/他便跟它开战。/他攻我的肺,/我在医院想了一年/作了卓绝盘算/便赢了一只黑天。/他用一只灾难补上/并以癌症威胁我……”原诗接近三十行,我把对弈双方理清,把“他”的步数总结、凝缩为“贫困、疾病、衰老、死亡”,更简洁也更有代表性。而“我”只应对以“诗”,是以不变应万变。* z" `+ |1 R3 R. Y# P. ~2 s6 ~
《微雨落花》在我接受小勺子的访谈里说过,不想再重复。它让我最满意之处,正是它对“纵的继承、横的移植、纵横交融、禅为根本”的较好的贯彻。
7 ~7 ^( H8 `) l. I3 g' {5 m8 V  X《无题》,写作时很费心费力,也花了不少时间,反复修改;写完了,所费的心思能够全都隐藏起来,只呈现自然的画面,也是我一向的追求,这一首落实得算比较好。& h0 j8 J2 k' a" h6 m

# h7 N6 w7 v. v) @" ^% N碧青:现代禅诗主张“诗禅双修,禅为根本”,而真正践行这一张,则需要漫长的“修行”,非常希望奥冬与我们分享一下你最喜爱的禅文化书籍或经典。# j8 T/ z" ^9 F
奥冬:禅文化书籍或经典,看得最多的还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是唯一能全文背诵的,毕竟是最短的佛经,上下班蹬着自行车就常常在心里默诵。其次,《金刚经》《六祖坛经》通读过十数遍。《指月录》《五灯会元》《碧岩录》《法华经》等,也是经常翻的,有的看完了有的没看完。奥修的,包括实体书包括电子版,看了三四十本。南怀谨、净慧及其他,遇到了就读,没有细记。
  o# s; L- O1 N7 G3 r心经、金刚经、坛经,是禅的根源所在,需要时不时回头,汲取、补充营养和能量,是常读常新的。其它一般随缘份和心情。
: h, w, H4 B( S3 L% L
! S" @7 c( j4 m! A' d碧青:非常感谢奥冬的分享。自唐代中国禅诞生,千百年来,禅文化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升了诗歌的审美境界和生命境界。而近年来,诗坛亦出现了一种“禅化”的诗歌创作现象或趋势,很多诗歌大家和优秀诗人的诗作,亦表现出某有意为之或无意而为又自然呈现的禅意、禅趣和禅境。你如何看待新世纪出现的这种诗歌现象或趋势?
" y( v0 J! `$ S4 A  K: H" u/ V奥冬:我一直主张诗为心声。诗歌中出现的禅意、禅趣和禅境,必然反映了心灵中的禅意、禅趣和禅境。禅,是属于自然而然、不能刻意的那种类型。也可以说,诗歌是生活的反映与升华。诗中的禅意,说明人们的生活中有着禅意的存在。诚然,很多人都在说现在人们变得功利、浮躁、冷漠,注水肉、毒奶粉、天价大虾什么的也是事实。但另一方面,积极的正面的禅意的现象也大量涌现,助人为乐、舍己为人、淡泊名利踏实做事的也比比皆是。不能因为任一方面而否认对面的存在。说到底,一是人口数量增加,二是网络、信息的发达,使得好事坏事都能够在眨眼间传遍世界。诗歌的情况与此类似,绝对数量和传播速度都出现了激增。令人遗憾的是,好诗的传播远远比不上坏诗。近些年所谓的“诗歌事件”一次次将诗歌推到风头浪尖,所伴随的往往是坏诗甚至伪诗。
4 ^9 b# i; F& [所以我们现代禅诗,更要沉下心来,以好作品说话,给世界一股清流一片宁静。我们要相信宁静的力量。
+ K6 G" j" A5 i  M2 R# s7 o# o! R$ }2 t+ s8 O' u
碧青:已经有学者和现代诗歌理论研究者的目光投向了诗坛出现的现代禅诗写作现象,撰写文章或推出专著。有的研究者把目光投向了现代禅诗探索群体,有的研究者把目光投向了名家,应该说,各种层面的现代禅写作现象均已开始受到关注。奥冬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 N& y$ C. S% a1 a8 i奥冬:现代禅诗的存在,就意味着对现代禅诗的关注和研究成为必然。虽然南北老师也说过,它不大可能成为主流,但它却的的确确是一股清流,有着独特的魅力。注意到的,往往为之吸引、向其靠近。这里面,不乏怀有世俗的目的想要对其利用的,也不乏来了又走的,但也必然不乏真正的诗人、学者和禅者。
0 ?; ?( @" i# t* g; W3 d我对诗歌理论没有研究,也无从接触,这方面能说的不多。大家能创作的创作,能写理论的写理论,各尽其力。如同咱们论坛一直提倡的:静心写作,诚心交流,热心付出,同心求进。4 I: R6 Q6 G8 H7 n- Q' u% M
0 k1 V1 h7 D7 ?
碧青:最后,很想听听奥冬对现代禅诗探索群体走向未来的寄语。6 _( |  C; v/ K% C
奥冬:这方面我想说的,就是咱们的宗旨:诗禅双修。首先,我们是诗歌组织而不是宗教团体,我们是诗人,要以诗歌(及诗歌理论)说话。其次,我们的诗是禅诗,这里面一是要加强个人的禅学修养,如曹红燕最近在微信群里提的,可以参加一些禅修活动(如果机缘合适),自己也要自觉学习佛教经典;二是写出来的诗,先过一下自己的关,没有禅意的,可以发到其它网站。
# z+ X# h' K+ S& I千里万里如何到达?先迈一条腿,再迈另一条腿,一直迈下去。诗禅双修,活在当下,做好该做的每一件事,如是而已。4 ]4 C4 W  M% b3 b2 w5 D; o% V
% I3 |1 r6 b- x2 e6 Q& n7 C# L
碧青:非常感谢奥冬的寄语。“千里万里如何到达?先迈一条腿,再迈另一条腿,一直迈下去。”这就是现代禅诗探索群体不二的选择。
( F' r( ~: r* m无论社会生活如何浮躁和喧哗,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现代禅诗探索群体践行回归心灵本真的写作,自然不会被世界的浮躁和喧哗所左右,更不会被诗坛的各种现象所覆盖。相信大家都会坚持“诗禅双修,活在当下,做好该做的每一件事。”
5 R/ ^' ?9 C  x% k& T; P; E* ~祝福奥冬!
% u+ g5 M1 `) Z- T( f2 G8 H祝福现代禅诗探索群体每一位同人!8 Z1 r% s9 r1 ?
5 {$ y/ ?; h# B  |
2019年1月19日% w4 C1 Z# w4 c7 {, \2 `

' p; l; U9 [( B+ k( b4 @
$ ?9 K3 }+ i5 K. {# }. i3 o# ~+ Q" j& @& Y2 f$ W1 m
推荐人:南北1 L* |$ U' `6 O2 _$ O) I
推荐理由:碧青的“现代禅诗问答录”进行到了第六期。这次的访谈对象是奥冬。一场聊天式的访谈,很放松。碧青的提问,始终围绕“现代禅诗”这个主题,但又顾及“缘起”、“过程”与“当下”,这对于读者了解现代禅诗及被访谈者的写作情况,很有帮助。奥冬对于自己的现代禅诗写作经验,特别是一些规律性东西的总结,很有启发性和建设意义。
; X( F' N1 @+ r& D, G7 S6 ]  e' p  d8 n; c+ d3 l0 ^

, y% \0 B$ j" s4 N$ U% o* b& C4 @& x5 R&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1:22 | 只看该作者
江晓帆 发表于 2019-1-20 15:58: G; J2 G% V+ c
不过毕竟写了十来年,也可以谈一点儿经验。起初写微型诗,要靠“压缩”,压缩再压缩,精练再精练,去掉每一 ...
! \' {. F% S6 q- K
问好晓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1:23 | 只看该作者
也牛 发表于 2019-1-20 19:490 S  j% u- P" p1 F# N0 ?, l
碧青姐辛苦了。奥冬答得真切!

( R9 ^! u0 O  U& e. {- u$ i问好也牛!做这个问答录,就是想展示一下现代禅诗探索者的所思所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1:25 | 只看该作者
南北 发表于 2019-1-20 21:39
' _% O  u* E- Z现代禅诗问答录(6):
, W( b* B$ }3 y0 V0 B' ?现代禅诗问答录之奥冬
* O1 }+ A4 l# r& m% }
感谢南北推荐!这个问答录系列,需要慢慢做,希望传递出现代禅诗探索者真实的心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9-1-24 16:11 | 只看该作者
访谈做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7-31 05:3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