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4|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意收集每一次细小——读张续东诗集《去平原看闪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意收集每一次细小——读张续东诗集《去平原看闪电》
文/子青悠然



在流派,我常称他沈老师,因他笔名:西沈。收到西沈老师惠赠的诗集《去平原看闪电》之后,才恍然,他本名张续东,称谓一声张老师,方准确。并无过多交流,不过因了中国诗歌流派网的平台,文字中一点感知,老师沉稳、和气,流派网诗歌原创栏目主持,总持微笑,与诗友们文字回复,温和有礼。

粗览诗集,渐渐安静下来。暗暗一番揣摩,张老师外在的温和,似乎与他意念中人生一袭感悟,和他的通透息息相关。许是经历一些,才包容着所有。不冷然,但也绝对不会模糊是非。作为一个诗歌文字挚爱者,不可能漠视所见所闻,他更为细腻、真切而又敏锐地捕捉每一次遇见,触动以及感知和愤怒。然而,所有这些表情,不会一如愤青的冲动、磅礴,或者消沉。诗者有诗者的思考,有他沉淀之后的讽喻,隐蔽的鞭挞以及释然的承受。仿佛世间的痛与伤,因为风清云淡,一切都可以默默地接受和消化。但个体坚持的原则,别指望被吞噬和消磨。思想的触角,一并化作夜空里的星子,悄悄收集在平仄长短之间。

阅读诗集《去平原看闪电》,不累。诗体大部分简短,诗语素朴,没有虚华的绮丽,堆砌的繁复和意象的诡谲。也许,这可以称之为张诗特色之一。“简单就是美”,此本诗集,我这样妄自定义一句。但简单,并非浅显而无味。很多时候,我轻松读过一遍小诗,止不住停下,回过头再去思考一下言语外的蕴义。

诗集当中,我最为喜爱的是《农民工》这首小诗。

西沈写,“在城里,他们一动/就掉一些土渣//   比如他们坐过的汽车/按过的不锈钢扶手,踩过的/晶石瓷砖,喝过的啤酒瓶/压过的马桶摁钮”简练的线条中,是农民工在城市间的手足无措、孤立和不适应。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场景,每一次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起居饮食,他们都在受伤,都会受伤。扶手的“不锈钢”,瓷砖的“晶石”,这么一个微不足道道具的修饰,其深度意味既是城里人的“居高临下”,又是资产级差的一种对比,诗者不动声色的批判,不带夸张情感的冷叙述,诗人的言外之意就这么静静地抵达读者心房的震颤。

土渣,这样一个扎眼的语汇,分明呈现了城乡差别与不可调和的悬殊和倾斜。再看诗歌末一节,“他们忍不住地掉/最后,掉的剩一副骨架/回家的时候,他们像/一粒粒穿戴整洁的灰尘”仔细体味忍不住——骨架——穿戴整齐——灰尘,这样一连串环节的设置,画面空间的故事性延伸,诗者悲悯而又心酸的情致都默默隐藏其间。尤其“穿戴整齐”一词,这当中农民工的隐忍与悲怆,更为触目惊心。农民工回乡,因为不想亲人知道他们讨生活的艰难和心酸,所以他们穿戴整齐以此来粉饰太平和收获。可“灰尘”,道出了农民工的生存困境,他们经不起任何风雨,就被吹得七零八落、不见踪迹,被城市强劲得牢牢踩在脚底,而这样的“灰尘”又是不计其数的,因为随处可见,随处在飘。

一首农民工,寥寥不足百字,然而它所揭露的,承载的,警醒的以及希冀的,具有的劲道和能量又不是微量文字可以平衡的。诗人西沈,他或者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以小见大,以微显著,以浅入深的诗歌效应和艺术格调。正如同他在自己博客上标识的——“针尖以及边缘之外”,应该是细微关注、平民意识以及无极的空间和思想的逶迤。

西沈,他有自己的“信仰的价值”。他写鸟鸣,“她们像河底的石子/不能轻易地捞起//  又像是夏日黄昏的细雨/瞬间化入我的身体//  以至于夜晚我还在体内/不停地翻找这些/灵魂的吟唱”在坚硬和柔软中 ,西沈翻炒生活之味,觅寻一份存在的美好和寄达的归属。他写灵魂的颜色,“它是白色的// 没有雪花那样冷/没有棉花那样温暖//  没有纸张那样光滑/没有月亮那样皎洁//  没有云朵那样缥缈/没有麦粒那样饱满//  灵魂的白色,像籽壳的/内壁,暗弱而空虚”生命很脆弱,许是诗人有太多自己人生的况味与感受。我从来没有认真想过灵魂的颜色,但我以为灵魂应该透明、无色,看不见、但存在;握不住,它总在飞;灵魂的感知,是冥冥中的。或者,人的一生都是在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吧。只是,所有这些不能一一昭示。你虚空,你漂浮,你迷茫,它就一直悬浮半空,不能明澈。但你甘愿如此一直这样的态势么?所以诗人在翻炒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往前、向上,断续走。

诗集封面,《知了的叫声》册立左边,西沈说,知了的叫声,像肠鸣;诗集封底,《我常想自己是一棵草》,肃穆其后,西沈说,思考将来的时候,我常想自己是一棵草……诗人西沈的诗性,想来,将始终在如常的日子,每一次的细小间,目光抚触平实,积攒并轮回着他的发见和持久的生机,且于有意无意,深刻尘世的每一个凸凹。








附 西沈的两首诗歌:


去平原看闪电



今夜,我寄宿在关中平原
赤裸着身体
站在十一楼的落地窗前

头顶,一群蝌蚪和压路机
在较量
之后,一棵棵摩天光树
摇曳在原野

今夜,我在异乡梦游
闪电,指引我来到窗前
看它完整的模样

2012.7.15


黑痣病

我是
一个黑痣病患者
地表的黄色
被钉上了
一颗一颗黑色的钉子
它们是死神的使者
一点一点圈走
我的故土
我活着,就是适应
一天一天
失去自己

2012.6.24



西沈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zxd35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6-4 12:23 | 只看该作者
认真读过西沈的诗集,确实很有诗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2:25 | 只看该作者
汤胜林 发表于 2014-6-4 12:23
认真读过西沈的诗集,确实很有诗性!

严肃汤老师,您从哪个旮旯地跑出来的

问候近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6-4 12:26 | 只看该作者
惊喜,还是惊喜-----原来,西沈老师叫张续东~~一个“土得差点掉渣”的草名哈~~
但,正如子青所说,这是一棵善写诗歌的小草。亦如玉上烟诗句:风吹草动,草只是动了动身子。。。
而诗歌的微风吹拂,张续东就动了诗心。
而且,还出版了诗集。
而且,集子居然是《去平原看闪电》,哗啦啦,那道闪电撕开了谁的灵魂。。。
祝贺张诗人著作问世。
感谢子青烹饪的这款西式甜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6-4 12:30 | 只看该作者
子青悠然 发表于 2014-6-4 12:25
严肃汤老师,您从哪个旮旯地跑出来的

问候近安

最近工作上的事情太多,加之作主持人已经厌倦,离诗歌和流派网有了一定距离了。也好,少做事,多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5:13 | 只看该作者
浅眉秋水凉 发表于 2014-6-4 12:26
惊喜,还是惊喜-----原来,西沈老师叫张续东~~一个“土得差点掉渣”的草名哈~~
但,正如子青所说,这是一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6-4 15:14 | 只看该作者
汤胜林 发表于 2014-6-4 12:30
最近工作上的事情太多,加之作主持人已经厌倦,离诗歌和流派网有了一定距离了。也好,少做事,多快乐!

工作张弛有度
快乐就好

祝福汤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6-4 1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6-4 22: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浅眉秋水凉 于 2014-6-4 22:38 编辑

一个营销小策划------
烦请子青从张续东诗人的集子里,摘取几个题目,组织论坛会员同题写作,不限人数,只限时间,每周一期,评出前7名,由张诗人签名赠送诗集一本。在评比结果公布时,再由张续东诗人讲解同题那首诗歌的写法。此方式既做了诗歌现场学堂,也促销了张诗人的集子。
望二位审批并指示。
特别申明:此策划不收取任何费用;括号:包含张诗人免费送书以及子青玉照~~
详细规则,容俺在二位批示后,补充说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6-5 08:35 | 只看该作者
祝贺西沈出诗集,子青的这篇评精准细致:“诗人西沈的诗性,想来,将始终在如常的日子,每一次的细小间,目光抚触平实,积攒并轮回着他的发见和持久的生机,且于有意无意,深刻尘世的每一个凸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3 01:4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