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12|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欢迎发布纪念屈原的诗作(诗作请跟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2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万园枫 于 2014-4-30 21:04 编辑
; ]) n3 v2 q: S, C; n$ `( I
8 E" t  o$ K0 \! Q8 F3 k我想在这个节点上,我们冲锋应该做点什么。* G, r  h( @2 \  g2 q. J5 m4 q
屈原,一个与我们的文化脉络--相当一部分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国人熟知的诗人。
- p5 z5 }' |" s我觉得是他将诗歌从诗经的官方体中解脱出来,开掘了诗意的河道,在这个意义上说,他完成了一次重要的冲锋!. |. e  z* X) h; @: a
我更希望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屈原,我们接受的教育已经将他置于一个脱离地面的人,我想他也有过欢乐时光,也有过爱恨情仇,我更愿意看到这些文本。
% F8 }" A3 p& U% q当然,在江水中激荡的诗魂也在期盼着这一时代的知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21:02 | 只看该作者
 屈原(前340—前278)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原姓芈(mǐ),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罗江自杀。 现在定五月五日为诗人节。  + k( G- @& L+ a

, c' A2 T- U: u( Y1 Y6 ]
' H: t4 x2 \/ C
/ Q/ Q9 f& T: j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在流放期间,屈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 t* u7 T) v' f2 A  s7 |, f

; p( t' j7 \/ p* u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郢都。当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端午节,也是因此而来的。
6 [$ h$ y0 ]3 L( [# P& O/ x) e! }
, i- D. L: v, ~家族简介
' q5 N# t% R4 [. d3 r9 q% l3 }; B4 e
 出生于楚国贵族,和楚王一样,芈(mǐ)姓,后改姓熊。该姓出自黄帝颛顼系统的祝融氏;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至南方楚地,当传到熊绎时,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阳(也就是现在湖北省秭归县境内)。这就是屈原的故乡。春秋初期,约公元前7世纪,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做屈瑕,他的後代就以屈为氏了。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类似的,还有春秋时代的若敖氏和薳氏;战国时代的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国王族的三大姓,屈氏能够从春秋前期一直延续到战国后期,一直处于楚国的高层,这个家族可谓经久不衰。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务。
3 A; v3 N' X$ ^
7 h% H0 X+ \% Q1 @0 O: P# c  屈原是楚王的本家,当时叫作“公族”或“公室”,所以他和楚国的关系,当然也就不同一般。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屈原的父亲叫伯庸。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当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丐。屈原楚辞《九章·惜诵》:“忽忘身之贱贫”。很可能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了。
3 X% [" m% {# e) \$ F8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21:02 | 只看该作者
出生# h# A& D  P# \: P

* j" J9 Z& O) c7 Z" }  屈原的出生日期,据近代许多人研究,约在楚宣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2年)到三十年(公元前339年)之间。照甲子推算,那年应该是戊寅年.恰巧,屈原的出生不但是寅年,而且又是寅月寅日。照中国历法的老话是“人生于寅”,所以夏正便以建寅之月(即正月)为岁首。屈原既然是寅年寅月寅日生,真正符合于“人”的生辰,所以在屈原著名的作品《离骚》中说:“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句是说太岁星逢寅的那年正月,又是庚寅的日子,我从母体降生了。说明这一年是寅年;孟是始,硕是正月,夏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说明这年正月是寅月;庚寅则说明这一天是寅日。屈原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这可是个好日子(据邹汉勋、刘师培用殷历和夏历推算,定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清代陈玚用周历推算定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二日),目前一般定为公元前340年。 [1]
$ C6 T, @( y* s, @0 Y+ O' G& \+ {; @+ Q% {& {5 L+ s
取名$ a; u. a/ N9 \6 @, x. Z
- z( ~1 v4 A/ P" H
  屈原觉得自己的生辰有些与众不同,所以他在《离骚》中说:“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 p, K  N" K6 v+ u( P, Y
, a& B+ l  g6 F% G' l/ G
  这四句是说:父亲看到我生辰不凡,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而东汉王逸在《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
( L  r9 j5 }" Y2 G# U8 a' z8 I2 x. F. y/ X/ p2 a( N# ^
  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来,照字面上讲,“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微;“原”是又宽又平的地形[7],就是地的象微,屈原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8]的天地人三统。这在今天看来,只是个巧合,原无所谓,可在当时却认为是一个好兆头。
4 [: L3 |9 P7 Z9 b4 e
" B" a2 H5 b4 a: j+ p经历
4 k) q/ n1 M$ p4 Y% u
5 }! Z+ u1 U0 ?) g
. `' I! \- G. A, d; R, o0 U$ ?: G屈原雕像(3)  屈原的事迹,主要见载于司马迁的《史记》。根据《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出生于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年)正月十四日。屈原于是年正月十四诞生于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 i7 f; V( l5 j
3 \) A2 S3 `+ P: G/ D* }  屈原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 7 f' ~" L( S" }! w+ \! u' y
- X5 U0 A2 B- ]& m8 @. `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妒忌,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
+ L* u6 C- C0 \' t6 U# D1 M, E% u) E3 k0 g) d  H' J  P% q
  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 ~; c  a; H1 Z7 @7 H/ |% \6 I$ r' X# |% S; o
  怀王十五年(公元前31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南、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
2 V2 b6 f. J6 q
- r* a* A9 x% \6 E+ ~. K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 J6 d' q; e1 H# `. K! z

8 m; o  b) Y2 _! t3 o% t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屈原力劝不可,然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却力主怀王入秦,怀王亦不听屈原等人劝告,结果会盟之日即被秦扣留,三年后客死异国。 4 q; q2 k3 W- p
& @; E, S, q4 Q8 t6 W3 r% O& R) y
  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但顷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
. h' j! e1 d, b  n' Q: E# i
9 F$ i& e  S( M1 Y' }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爱恋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
0 b# r+ o2 u5 T- L3 m6 C, l, X( b$ W+ }" b
  屈原死日,可能是五月初五,或距这一天很近的一个日子。五月初五原来是楚地的传统节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论其本来意义,反而鲜为人知了。
  O; m) ~5 n. q. ?" Z' 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21:02 | 只看该作者
流放背景
+ y2 p5 H* @: M9 M( Y! N4 C& y8 ]/ @% P
  战国时代,称雄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正当青年,为楚怀王的左徒官。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 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8 d# ?( n( l9 A+ G7 |' U. U. T$ m5 _* f" B' Y. {- I
  那时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击六国。名士苏秦提出合纵,即联合六国一同抗秦,屈原积极参与此事,与苏秦一起促成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并使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因此得到了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作主。
; C9 |/ o4 `; E3 E6 ]( \- ?# g' W4 I8 o
  因而,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说他夺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屈原渐渐疏远,因为齐楚连盟,秦国不敢动手,听到这个消息,秦王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 张仪认为六国中间,齐楚两国最有力量,只要离间这两国,联盟也就散了。他愿意趁楚国内部不和的机会,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
$ H! k8 o4 C5 j. x
/ Y) S( G$ t9 w3 n6 m  秦王大喜,准备了金银财宝,交给张仪带去。张仪将相印交还秦王,伪装辞去秦国相位,向楚国出发。 张仪到了郢都,先来拜访屈原,说起了秦国的强大和秦楚联合对双方的好处,屈原说:“楚国不能改变六国联盟的主张。” 6 Z, o- Y% A# `

5 k5 y* b! s" a  张仪告诉子兰:“有了六国联盟,怀王才信任屈原,拆散了联盟,屈原就没有什么可怕了。”子兰听了,十分高兴。 楚国的贵族就和张仪连成一气。子兰又引他拜见了怀王最宠爱的王后郑袖,张仪把一双价值万金的白璧,献给了郑袖。那白璧的宝光,把楚国王后的眼睛都照花了。 郑袖欣然表示,愿意帮助他们促成秦楚联盟。大家认为:"要秦楚联合,先要拆散六国联盟;要拆散联盟,先要怀王不信任屈原。 2 k( G2 \6 j! j
2 `$ v$ y4 Q% s+ N; Z+ Q3 m
  子兰想了一条计策:就说屈原向张仪索取贿赂,由郑袖在怀王面前透出这个风声。张仪大喜说:"王后肯出力,真 要大王愿意,秦王已经准备了商于地方的六百里土地献给楚国。 怀王是个贪心的人,听说不费一兵一卒,白得六百里土地。如何不喜。回到宫中,高兴地告诉了郑袖。郑袖向他道喜,可又皱起眉头:"听说屈原向张仪要一双白璧未成,怕要反对这事呢!"怀王听了,半信半疑。
3 J" h; O) G. B; |1 B+ A: D. T% K9 d' L3 x- `5 D
  第二天,怀王摆下酒席,招待张仪。席间讨论起秦楚友好,屈原果然猛烈反对,与子兰、靳尚进行了激烈争论。他认为:放弃了六国联盟,就给秦国以可乘之机,这是楚国生死存亡的事情呵!他痛斥张仪、子兰、靳尚,走到怀王面前大声说:“大王,不能相信呀!张仪是秦国派来拆散联盟、孤立楚国的,万万相信不得……”怀王想起郑袖所说,果然屈原竭力反对秦楚和好;又贪图秦国的土地。不禁怒道:“难道楚国的六百里土地抵不上你一双白璧!”就叫武士把他拉出宫门。
& Q4 N8 \8 a" m3 ?. |5 }# x) _# k5 H# U' r) T) x' o
  他叹着气喃喃地说:“楚国啊,你又要受难啦……”屈原回到家中,闷闷不乐,想到亲手结成的联盟一经破坏,楚国就保不住眼前的兴旺,不禁顿脚长叹。
4 h+ l  p8 E+ G! }- R
5 P3 D; F+ ]  ], J0 m& A# C( c% l  替他管家的姐姐女媭问明情由,就知他遭到了小人的陷害,劝他不要再发议论了,屈原道:"我是楚国人,死也不能看到楚国遇到危险啊!" 他认为怀王会醒悟,定会分清是非的。只要怀王回心转意,楚国就有办法了。但是怀王不再召见他,他越来越忧愁,常常整夜不眠。 他写了一篇名叫《离骚》的长诗,把对楚国的忧愁和自己的怨愤都写了进去。“离骚”就是“离忧”,人在遭遇忧愁的时候,怎不呼叫上天和父母,以抒发自己的怨愤呢!
9 |* f! r$ y  i. G, Z* a6 g9 C, q
" f4 ?% S! A# L第一次流放
9 C& [" [: a' t& [+ M8 y
) F# X' ^0 y0 K! j/ o  屈原第一次流放汉北地区为汉水的上游。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为了破楚、齐联盟,秦国派张仪带了很多财宝到楚国活动。张仪贿赂了楚国的一批权贵宠臣,又欺骗楚王说:“楚国如果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带六百多里土地。”可是利令智昏的楚怀王没有看出事情的真假,听信了张仪的鬼话,就把相印授予 人跟张仪去秦国受地。张仪回秦国后装病,三个月不见楚使。愚蠢的怀王,还以为是张仪怪他绝齐不够坚决,又派人去辱骂齐王一通。齐王大怒,断绝了和楚的合纵,反而和秦国联合起来了。这时张仪才出面对楚使说:“您为什么不接受土地呢?从某地到某地,长宽六里。”六百里变成了六里,楚使很生气,归报怀 丐、裨将军逢侯丑等70余人被秦军俘虏,还被占去汉中大片土地。 . w0 r6 `- _+ u! Z$ H7 d
0 W* B, g( \, s& M) |" e6 s- I
  这时怀王稍有醒悟,“悔不用屈原之策”,“于是复用屈原”,让他出使齐国,重修楚齐之盟。秦两次大败楚军之后,也怕齐、楚复交,于是主动提出退还汉中之地的一半以求和。楚怀王恨透了张仪,提出不要汉中地,只要张仪头。秦惠王本不同意,张仪却胸有成竹地说:“以我张仪一个人就能抵得上汉中的土地,臣愿意到楚国去。”张仪到楚以后,贿赂了郑袖、靳尚之流,在楚怀王面前一番花言巧语之后,糊涂透顶的楚怀王居然又把张仪给放了;还和秦王结下了婚姻关系。等到屈原使齐回来,说明利害,怀王想追回张仪,张仪早已走得无影无踪了。这样楚国对齐国又一次大失信用。前305年,楚怀王二十四年,楚又一次背齐合秦,去秦迎亲;第二年,怀王还与秦王会于黄棘(今河南新野县东北)、接受了秦退还的上庸之地(今湖北竹山县)。当时屈原虽竭力反对,结果不但无效,反而遭到了第一次流放,流放到了汉北地区(今安康一带及汉水上游地区)。 + r( C9 ~, |) u/ ]7 `4 A

, b! p# S. Q# b) M6 z  前303年,楚怀王二十六年,齐、韩、魏三国攻楚,声讨楚违背纵约。楚向秦求救,还把太子送到秦国作人质。第二年,楚太子杀了秦大夫逃回楚国。前301年,楚怀王二十八年,秦以此为借口,联合齐、韩、魏攻楚,杀楚将唐昧,占领了重丘 (今河南泌阳县东北)。第二年又攻楚,消灭楚军2万,又杀楚将景缺。这时,昏庸的怀王才又想起齐楚联盟的重要,让太子质于齐以求齐楚联盟反秦。前299年,秦又攻楚,取楚八城。趁这形势,秦昭王“邀请”怀王在武关(今陕西商县东)相会。
- H4 x9 r1 u8 I' R5 K) t: W$ q6 d8 p7 e/ f8 S
  屈原此时已从汉北的流放地返回,和昭雎等一起,力劝怀王不要赴会,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可怀王的幼子子兰怕失去秦王欢心,竭力怂恿怀王前去。结果怀王一入武关,就被秦军扣留,劫往咸阳,要胁他割让巫郡和黔中郡。楚怀王被劫往咸阳,楚由齐迎归太子横立为顷襄王,公子子兰为令尹,不肯向秦割让土地,秦又发兵攻楚,大败楚军,斩首5万,取十六城。前296年,顷襄王三年,怀王死于秦国,秦国将他的尸体送回楚国安葬。楚国人都怜悯他,如同哀悼自己的父母兄弟。诸侯由此认为秦国不义。秦国、楚国断绝交往。 ; j. I- C" e# G; ]. X; r$ h

6 m5 F. Z+ ^& w7 b) [第二次流放& R4 d$ c% T/ N! D( i! u, q- b* E
+ k6 I! a3 M; G* I6 P: x
  前293年,顷襄王六年,秦国派白起前往伊阙攻打韩国,取得重大胜利,斩首24万。秦国于是送给楚王书信说:“楚国背叛秦国,秦国准备率领诸侯讨伐楚国,决一胜负。希望您整顿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战。”楚顷襄王不忘欲反”的感情,又指出,怀王最后落到客死他国的下场,就是因为“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这对子兰形成了威胁,于是子兰指使靳尚到顷襄王面前进谗,使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这次流放的路线,按《哀郢》分析,是从郢都(湖北江陵县)出发,先往东南顺江而下经过夏首(湖北沙市东南)、遥望龙门(郢都的东门)经由洞庭湖进入长江,然后又离开了夏浦(湖北汉口),最后到了陵阳(据说是今安徽青阳县南)。
4 _3 D! A) `# J% J9 Z2 p- J, i$ v! @2 }! l! |: b  n: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21:03 | 只看该作者
《渔父》中有屈原自沉前的情景(《渔父》不是屈原的作品,最明显的证据是,结尾倾向于具有道家思想的渔父,他以和光同尘的处世哲学,否定屈原的坚贞自守。但王逸《楚辞章句》定此篇为屈原所作。): 汨罗江前。 [2]
9 m6 O4 w+ t6 G. M; Y9 G, G
- W' K! H  v' q, P, e& x" `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 J0 R) S5 T3 y  r% y3 h* T
6 R- d+ ^: M! j5 F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7 c6 }- Z' P' j' i

  Z2 i9 m8 a& t8 O* @5 X' l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5 Y; C3 {8 x' ~) s( r9 ~. I
2 B; `9 i' t+ H" }& F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 {$ g: X: ]# S# m: y6 q

/ n* x; g5 t( q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 u/ d. A* p; O

* c' ^' e7 D2 V& W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 `5 @7 l# G) M1 r3 B1 ]% |

1 W# X7 p- h2 v# K/ }1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4-30 22:09 | 只看该作者
圆枫辛苦,五一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5-1 00:26 | 只看该作者
   汨罗江) A! T8 ^. P6 C+ y+ J, [. S5 M
3 n/ b9 a, f: a8 o6 W

$ G: S  C0 S/ j7 M" P! ?, t) x4 E飞舟的五月,-! ^+ Y0 P4 O4 T0 H1 q+ s5 d
江边总翻嗮着-
( h6 I3 z; [6 A7 A一筐筐金黄煮熟的粽子,-
; P6 j  [# \& a& h2 e0 M! g怒放的菖蒲扬起修碧的剑。-
* X7 q7 |9 o" ^( H  R% w7 T7 s; }我看见:-/ C, K/ X3 P- `+ s' P1 r' R
你从江心踏波而来。-2 U7 ~0 O* h+ [: v: ^* T0 S
绕着河岸-0 Y. e8 Q$ a6 a' F  i; b& ]9 }
仔细地走了三圈,-
4 ~4 s6 L, h3 C" f( ^) \走呀——走呀,-6 r* v8 k' ]2 D0 F
是太累?-3 d/ B% [# x5 X( A; K1 s. z/ j2 H
还是找寻那一部早已 丢失的《宪令》草稿?-9 P: m" K* D  B  C6 E5 k1 M
抑或<<九歌》-/ |) D: q$ q. j1 Q0 U& z3 n* i& T
抑或《天问》-
# S/ T; \' B, }也许——这些都并不重要-' o1 v2 k0 {% j9 v: O7 N
关键的是-( Z* J# N! w: n2 l  V
怀王偏生了 耳朵的软骨病,-
0 a& j% X3 f9 t- i4 q/ U* e宁饮甜蜜的阿谀之酒。-
9 ]0 w# L, D0 a; s& Z( s/ [  {关键的是你-6 u, ]7 X5 S% K9 `  C7 h
不看天色,-1 F7 [5 `3 Y2 x+ y: }. i/ Y$ O
也得看看脸色。-. T5 ]% h' J+ d8 R
忠君爱国又如何?-1 [& @  T( f2 o, J* a
良药苦口又如何?-
! z3 D4 y3 E9 a+ X) w1 t怎敌得过美人的裙底风云?-! A9 l: l/ ^& t+ g
舌灿莲花?-" `8 t: B6 p6 p) I
而帝王的破车-
* o5 n) |# y. H/ _+ Y总是朝着历史的绝症-
4 a7 a* j" P- T0 N; S) M0 O# T疾驰而去。-8 F$ q4 N1 |8 u
三闾大夫呀-__-* I3 R( _8 X1 T8 W; v, T
你终被碾落成泥。-
3 G$ v3 f+ {7 x' W脉脉馨香如故,-, B* b: N0 _9 g8 f
谁嗅?!-$ U# _& u) x2 c& i5 p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5-6 22:45 | 只看该作者
园枫兄是个热心的大忙人啊,我是跟着您的博客来此的。回头我也来凑个帖子支持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5-7 10:47 | 只看该作者
无名的裘德 发表于 2014-5-6 22:45
! @0 D; d1 L2 v% t3 Y: Z园枫兄是个热心的大忙人啊,我是跟着您的博客来此的。回头我也来凑个帖子支持下。

; [, s7 e0 S4 Q
% q. d& p  ^' R; k1 R  m. I# |. I默版好,谢谢你进入冲锋,多了个战士,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5-7 10:56 | 只看该作者
我想你有过心爱的女人$ \8 z3 r' f2 r8 n: J) K
有过凡人的一切欢乐
: R1 H1 W& Z( Z2 K% q% L某种美食,某种癖好
7 z8 Y  O" A8 O8 [$ v4 t0 D尽管这些书典在把你架高
# ]8 _3 u1 c5 G5 L% X使得你的身后不是纯净  a; k% e/ r# H8 o& ]
而是高高的寒冷,我听见
: ^5 F6 F1 {; `5 s* c+ R5 h. }你痛苦地呻吟,其实7 s* B* N( N# A1 n* G) W4 K
你早已不在江底
# R: I' T5 h( f7 L) B+ A  n我们也不再投粽子
1 d" E# ]% s3 k) a6 V4 }我们学会了固定仰望4 G! x+ w! `2 g0 E, O
你叹了一口气
- H# R& `! F/ K9 Y+ S. _用你枯瘦的手指
- c0 V& _7 ^* ~/ q1 C7 r$ i拍了拍我同样瘦削的肩头/ N; \: q- x1 ]. b, ?- ^* p
你说感谢我可以懂你
" G2 B/ C1 ?9 c  l但我永远读不到有关的半点文字
) M+ X: A+ b$ ^2 Z+ k3 L- U
9 g0 ~4 O- N. s2014年5月7日写
8 K& E3 K4 Z1 i5 m  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5 01:3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