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葛浩文需要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1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湖濱詩人楊平 于 2014-6-23 07:28 编辑


近日上网,看到知名汉学家葛浩文不知在大陆哪里发表演说,其中有这么一段话,
令我非常意外:
「中国小说如同韩国小说,在西方并不特别受欢迎,至少在美国是这样。日本的,印度的,
乃至越南的,要稍好一些。之所以如此,可能是与中国小说人物缺少深度有关。‧‧‧
叙述是以故事和行动来推动的,对人物心灵的探索,少之又少。‧‧‧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
很多,可能是跟中国的爱国教育有关‧‧‧」

我对韩国小说完全不了解,对「中国的爱国教育」也所知有限,不敢置词,完全否定葛的话,
惟知葛说的有普通的道理,也有很肤浅的偏见,这是极明显的:
正宗文学一向只有少数在「市场」畅销,无论东西方这些年能卖的多半是「哈利波特」、
「魔戒」、「达文西密码」或推理小说或为好莱坞拍成电影的这几类的,也是不争事实,
大众品味和爱书人的选择本来就有差距,这一点,无论是不是汉学家都该清楚。
若说「以故事和行动来推动的」便是「缺少深度」,但一样有海明威这类的大师以这种方式
风格来书写,风靡一时,并成为经典,影响了不只一代人。所以此说显然不当。

最糟糕的却是,都已21世纪了,还像百年前的吉卜林那般,怀着不知是否潜意识的「沙文」心态,
面对文学,单只由西方中心论的角度思考,这本身就是「缺少深度」的未入门说法。对于这位
曾在台湾留学多年的汉学家而言(哦,那个精彩的六十年代!),我还真是有比「意外」更多的
感受。
若他是政客,却说出这等类似不知「民间疾苦」的话,我们自会了解,这叫「权力使人腐败」,
一个有素养的学者,无论是否汉学者,真真不该说出这等没见识的话。何况是有「西方首席汉语
文学翻译家」美誉的葛浩文?从理性的角度看,还真教人很难相信。至少我就无法轻易接受。

当然,也有若干汉学家可能已被学府训练的很僵硬,就像五四的第一批留学生,只有最优秀
最用功并坚持到底的才能为今日的后学者信服。过去,中国人从事英文创作的不少,只有
辜鸿铭、林语堂等寥寥数人受到英语作家的一致肯定,不知當今汉学家有几位能與五四大师比肩?
能让自己也像辜鸿铭、林语堂那般受到汉语作家普遍认同?

这些年,由高行健、莫言先后获诺奖与多人获提名,哈金、李锐等等作家在国际上展露头角,以及
葛自身翻译过两岸当代数十位小说家此一事实可见,当今汉语文学(至少是小说)已具相当高度,
这与是否能在西方「受欢迎」一事本是不同层次,很难划上等号。

半世紀以來,由于我们自身的努力,创作者渐渐而大量的迈入五大洲,这些(可能是最后一代)
掌握话语权的西方文界要人,如今该省思的不仅限于汉语作家「对人物心灵的探索」有多少?
是否因此不受西方读者欢迎?而是他们为何越写越好?
这些汉语作家又好在哪里?值得汉学家青睐?又当如何让英语和其他语言区块的读者分享?
他们反映了哪些时代精神?
他们有哪些东方特质,是否像海明威,像「魔幻写实」那般的充满独特魅力?
他们有哪些值得今日汉学家「与时俱进」的发掘与研究?

更重要的是,透过深入研究,能否让自己培养出洞悉某些特质、某些新秀,某些展望,随着时光
和影响力加强而浮出底层的眼力?成为更有远见的文学「接生婆」?
像马悦然之肯定北岛,更有如马使出浑身解数的支持沈从文,并视沈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为
「伟大的著作」便是一例。
如葛浩文、顾彬等这些长一辈的汉学家置身「汉文学」这等当今显学之际,除了对文学、对作家该有
一视同仁的客观与敬意,更该诚恳的面对今日的汉语作家、汉语诗人、汉语学者,而非一味站在
讲台上「指东道西」。
相信只要经人点醒,葛浩文当知大言夸夸不如谦虚以待,若能再回过头来省思,便会知道自己
(与当今汉学家)少了什么?多了什么?又实实在在的需要什么?


注: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 1939- )美国著名汉学家, 莫言作品的英文译者。
他曾翻译过萧红,陈若曦,白先勇,李昂,张洁,杨绛,冯骥才,古华,贾平凹,李锐,刘恒,
苏童,老鬼,王朔,莫言,刘震云,虹影,阿来,朱天文,朱天心,姜戎等二十多位华语文学名家的
五十多部作品。他曾在台留学多年。当时便译过黄春明、王祯和的作品。
从他的翻译中可以知道,有些是一流的,有些只是畅销一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6-22 19: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进来读读。这么长时间居然没人消零,对杨平诗人无礼了。小说与诗歌也是一脉相通的。问好远客!^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6-23 20:57 | 只看该作者
可能是与中国小说人物缺少深度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7-7 12:40 | 只看该作者
东海乌石子 发表于 2014-6-22 19:24
进来读读。这么长时间居然没人消零,对杨平诗人无礼了。小说与诗歌也是一脉相通的。问好远客!^O^

^^謝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7-7 12:49 | 只看该作者
西沈 发表于 2014-6-23 20:57
可能是与中国小说人物缺少深度有关

多少經典小說有高度,無廣度,如魔山
有深度,無高度,如卡拉馬佐夫兄弟
有廣度,無深度,如高老頭
不一而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7-7 14:34 | 只看该作者
湖濱詩人楊平 发表于 2014-7-7 12:49
多少經典小說有高度,無廣度,如魔山
有深度,無高度,如卡拉馬佐夫兄弟
有廣度,無深度,如高老頭


嗯,体会当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7-29 15:04 | 只看该作者
透彻的剖析。拜读,问候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8 01:5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