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岛
昨天一定是过去了的
不然我手里怎会有
装盐的小瓶子。
水没有断流
此时欢愉片刻也是好的,点点头
目光全落在水的岛上
水想象在它的河流招摇睡去
一定遗落了什么。
人总不能像只发冷的猪
对着自己窗台的玻璃一直哈气?
(还有
怪兮兮的梦罢)
你的眼睛像糖分被蒸发一样
扩大
没有取得进展。
没有获得退路。
置于一小张木桌的脾气上
小瓶子,摆脱不了小瓶子的阴影。
它再也熔不成河流
和河流的一部分。
飘向他处的念头
有一种说法是
木工匠能将桌角磨了很薄很薄
平了又平
视线端正。
它从此发誓面对一切武装到牙齿
没人这样困惑过
它怎么咬碎自己
流出金黄来
流向已经改变
你在因此分支细流中猫腰
水想象在它的河流招摇睡去
——评《水岛》
几乎要在前面空出四个格来,是信纸上写诗多了的缘故。在我眼中许多东西都与水有关,因而柔软。
当时是怎样稳固的困苦,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才有了瓶子的破碎和盐的结晶。
昨天一定是过去了的。怎么不是么,那昨日瓶中泪已经干涸。但转到此时——水还没有断流,为什么“此时”还要欢愉“片刻”。点点头如同表示顺从,目光落下、低垂,只好在自己的世间安然睡眠。
无所缘故是因为疏忽吧,我因何发冷,在这窗前映照我自己?是因为还有泥泞的梦。一个在我生活中反复出现的隐喻。也是诗中转折。
想起艾略特的一句诗:眼睛在嘲弄我们。仅仅因为这一句我就将那整一首诗抄下来。眼睛似乎充盈着什么,有着特别的含义。糖分会被蒸发,而盐留下。你的眼睛像糖分被蒸发一样/扩大。眼中之前也许是苦乐掺杂的,却莫名地丢失了糖分。你是镜中的自己罢?消逝了糖分的眼睛又为何扩大,且应是骤然的。有些混乱而又不堪明了的感觉应是此处的意蕴了。下处“没有取得进展。/没有获得退路。”,进退维谷。也是全诗唯一句式、结构齐整的一处,也明白这是种冷静至于生硬的口气。
这诗中的过渡已经完成,进入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境中。
置于一小张木桌的脾气上,病句修辞下面的瓶子继开头显露之后才堪堪出现。瓶子有思想和魄力般,想到飘向他处的念头,想到木匠的传说。但它又拒绝着一切。“它发誓面对一切武装到牙齿”这竟然也是包括自己么!“没人这样困惑过/它怎么咬碎自己/流出金黄来”,“金黄”一词是经过细细考量的,又是一个形容词,“流出金黄来”,流出的就不是实体了。流向改变,这意味着什么呢,蜿蜒出来的另一条细流,是你在其中小心猫腰。
松树
我看见的那颗树老高了,老高了
从三楼的窗口都可以看见的
树
我想它叫松树
这有什么可奇怪的
有什么奇怪的
可我在梦里
没有梦见过它。
树干向下弯去
——评《松树》
梦的光怪陆离,大一点可以作诗。大概梦里总是呢喃的,但呓语却未在梦醒时分。这到底是一首,朦胧的诗,微妙的诗,深刻的诗,还是一首,无聊的诗,取巧的诗,拙劣的诗?短诗第一段似乎过于稀松平常,两处絮絮的重复“老高了,老高了”“这有什么可奇怪的/有什么奇怪的”也没有显现出高明之处。这就是所见和所问了,没有高过现实的地方。但生活又何时让你轻易窥见一个隐喻?
可我在梦里/没有梦见过它。就像一个冷静的悲观者,说出他真正的迷茫。无所依托般的梦并不意味着它是高的,漂浮着的,而是深埋于潜意识的地底,根植在永恒的心中。诗中似乎含着一个悖论,为什么不在梦中所见的就是模糊且无从透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