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原理举要10~6】——诗歌创作中的用典互文及字词符号思维的要妙
用典互文
读刘华明的诗《梦江南》(2009-05-18 04:13:27)
扬花落尽、一树烟雨
有人打马从岸边弛过
有人摇撸听岁月的弦音
有人在塞北用一个夜晚想象江南的美景
我是前世赶考的举子
在断桥上苦苦等候
有雨或无雨
都希望逢到一个打着花折伞的女子
她清凉的眼波
会让干枯的心开出鲜艳的花朵
我也会酒醉后忘记家的方向
把杭州当作了汴州
没有人知道梦里的江南是什么模样
她在暗夜里常常流水般稀释我的孤独和忧伤
当我的身体废墟一样轰然倒塌
这柔柔的月光照遍江南、照遍塞北
也照着我这片片残瓦
许玲琴说:“每一个人都有这样一个梦里江南,一个断桥情结,我们都是从文化江南里浸染的孩子,自小就梦江南梦江南。喜欢这两首优美的诗!”。
是啊!我们从江南的神话里走过来;我们从唐宋诗词中望江南忆江南梦着江南一路走过来!刘华明兄弟此中第一首再《梦江南》。可是,他在诗中最后却又写道:“没有人知道梦里的江南是什么模样”。那么,江南,到底是什么模样呢?江南在作者的心中是怎样的一副图景?作者心中的江南会和古人他人眼中心中的江南有什么不同麽?
展卷唐宋诗词,古人告诉我们江南好啊。江南自然风景及人文景观迷人;江南多多情美女呢。所以“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菩萨蛮》韦庄)
江南人杰地灵,就自然会流传赐予给我们华夏民族厚重璀璨绮丽的文化文学艺术的积淀;呈给我们悠久纷繁堂皇的历史华盖,供我们这些华夏子孙乘荫,观瞻,反思,劲拔!
刘华明生活在圣水湖畔,栖居塞北,自然要“梦江南”憧憬江南。诗歌的第四句写道:“有人在塞北用一个夜晚想象江南的美景”。我想这“美景”,不会单纯是自然风景吧,应该是含有美人,江山,社会历史的美景吧。所以我想,与其把刘华明这首《梦江南》当做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和爱情故事去读,莫如把她看做是刘华明在对江南总合的艺术反思中再提醒告诉我们什么吧?他告诉我们什么呢?
扬花落尽、一树烟雨
有人打马从岸边弛过
有人摇撸听岁月的弦音
有人在塞北用一个夜晚想象江南的美景
他写道:“扬花落尽、一树烟雨”。这自然是惜春。“扬花”应该是“杨花”吧。
“芳草王孙知何处?唯有杨花糁径。”(《贺新郎》李玉)“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少年游》苏轼)“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苏轼)
我这样来订正一个字,也意在说明刘华明这首《梦江南》在捕捉使用意象时很多处和古诗词互文时实在是浑化自如自然,不露痕迹。这“杨花”不仅仅是在喻示温柔的爱情,还有更广泛深厚的涵蕴,需要读者仔细地去体会。譬如“烟雨”就不只是自然烟雨,而是历史的“烟雨”。
“有人打马从岸边弛过”。现在湖岸上还真的会看到马么?“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栏浅画成图。”(《莺啼序》吴文英)“长亭柳色才黄,依马何人先折?”(《浣溪沙》贺铸)“典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念奴娇》辛弃疾)这里的“马”是戎马倥偬的关山铁马,是历史上那些爱江山也爱美人的热血男儿!
“有人摇撸听岁月的弦音”这里是在直接写到历史了,但很遗憾“撸”字错了,是船“橹”,这就又给了我多嘴的机会。“轻舟八尺,低蓬三扇,占断萍洲烟雨。”(《鹊桥仙》陆游)“功名禁断,却扁舟吴楚。”(《谢池春》陆游)“一杆烟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升理櫂,潮平系缆,落潮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鹊桥仙》陆游)这是平常意义上的渔父么?
读到这里,我们知道,刘华明展示给我们的美景,原来是一幅幅悲壮壮丽的是历史画卷!面对这样的画卷,莫说作为新时代的热血弄潮儿,就是一匹夫,我们该作何感想怎样作为呢?请看第二段:
我是前世赶考的举子
在断桥上苦苦等候
有雨或无雨
都希望逢到一个打着花折伞的女子
她清凉的眼波
会让干枯的心开出鲜艳的花朵
我也会酒醉后忘记家的方向
把杭州当作了汴州
如果把第一段看做是江南的历史,那么虽然作者在“梦”,我也宁愿把这第二段看作是现实或想象中的现实!那个爱情的传奇故事惊醒无数痴梦,震撼了无数红男绿女的心灵,谁不想得到爱情的幸福?但在这里与其说是刘华明一个人在梦想得到自己的爱情,不如说他所要表达的是让所有的人得到爱情的幸福。更进一步说,与其说作者在讲爱情的幸福,不如说是作者在期盼江南人们的爱情以外的所有的幸福生活啊!不是吗!?这里用了以点带面以小见大以及“通体命意含蓄”的诗艺。
“我是前世赶考的举子/。。。/我也会酒醉后忘记家的方向/把杭州当了汴州”。这里分明写的是我要建功立业,爱慰美人报效江南报效民族。所以,这里的“断桥”应该是历史的“断桥”!当今世界经济危机,海啸山崩地震疫疠再加人祸,江南也好,中华民族也好,不应该看作是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吗!?这不是历史的断桥是什么?在这儿可见作者的胸襟和苦心孤诣,也见出诗歌作者的深厚创作功力。
没有人知道梦里的江南是什么模样
她在暗夜里常常流水般稀释我的孤独和忧伤
当我的身体废墟一样轰然倒塌
这柔柔的月光照遍江南、照遍塞北
也照着我这片片残瓦
原来“梦”里江南是在建设中。所以“没有人知道梦里的江南是什么模样/她在暗夜里常常流水般稀释我的孤独和忧伤”。作者对江南美好未来的梦想憧憬的实现,充满了信心。所以“孤独和忧伤”渐被“稀释”,正焕发着建设创造的热情和力量。
作者最后写道:“当我的身体废墟一样轰然倒塌/这柔柔的月光照遍江南、照遍塞北/也照着我这片片残瓦”。是讲最后我情愿也成为这壮美秀丽河山的一部分。这里表现的正如苏轼《定风波》里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无怨无悔和超脱坚毅;也如辛弃疾《清平乐》所写的“平生江南塞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霜梦觉,眼前万里江山。”综合起来看,这梦里江南正是梦里江山,更是梦里人生梦里民生!
字词思维的要妙
《被时光遗弃在瓮城》(外一首)文/高山松
护城河
两岸
长成小草,长成大树
长成树上一声声蝉鸣
把护城河里的波涛
向树荫下乘凉的人
轻轻弹唱
《被时光遗弃在瓮城》
一条小河,把岁月串了起来
串成一个轮回的圆
把诗句种在
南纪门的瓮城是有侧门的
四门洞开,几位退休的理发师
一溜排成两排,用手剪和剃刀
把时光留下的伤痕
精心修剪,几把老椅子
闪着三国时期的光泽
我坦然坐了上去
静静地等待
理发师的剃度
这时,我全然忘了
我是从正门进来的
还是从侧门进来的
剃度完后
我是该入城
还是该出城
被时光遗弃在瓮城里的
真的就是经常写诗的那个人吗
洪迪说:“字思维是基于字象的诗性思维。”“掌握字思维的实质与要妙大有益于诗语言与诗美的创造。”“字思维”虽然也隶属于意象艺术与时空建构的语言锤炼,但区别于现代诗语言锤炼的“炼字”等内容。我们来按“字——物——象——义——意义的再引伸”的这样的顺序来“思维”。“单个汉字只看它的点线结构,便有如绘画一样的物象。此为表层字象。”“里层的字象虽不舍字形,却重在字义。”前些日子我解读过的瑞雪的《圆》和《黑》以及近日朋友们在诗歌版块看到的万里山水朋友的诗歌《睡》等都就属于“字思维”创造诗美的例证。我们来看看《被时光遗失在瓮城》中的“瓮”。作为一个“字”,就是“公--瓦”“瓮”,是所指;其所标示的“物”—“瓶也”;物的“象”—“小口大腹”;“义”是陶制盛器;福科指出:“起符号作用的形式和被符号指明的形式就是相似性……探寻意义,也就是阐明相似性。”据其相似性,其能指“水瓮。酒瓮。菜瓮。”等等。引伸有“瓮城”(大城外边的小城)“瓮牖”等,再进一步引申有“瓮中捉鳖”,相关“瓮城”的资料,都是和这个成语相关联的解释,就是所有的“瓮城”,都是人修筑而成专门用来像抓乌龟那个样子来捉人的。“请君入瓮”琢磨起来就更有意思。人类漫长的历史,就是相互残害杀戮的历史,“逐鹿中原”“三国鼎立”,“谁主沉浮”以及和平年代的人际间尔虞我诈相互渔肉的关系,不都是在相请“入瓮”吗?!我倒不是非说作者肯定是据此取诗歌的题目《把时光遗失在瓮城》,我是在告诉朋友,洪迪讲“字思维”的实质和要妙确实就是在讲遣词造句,最吃紧的就是“诗人必须努力表现新纯的东西”,“必须产生惊讶的效果”。而“字思维”,“基于字象”,会同字义,加以联想、象征、思考、翔飞,确实是能够“通过意象思维以追求灵感思维的诗性思维”,能够帮助作者创造“气韵神妙”的诗美极境!基于“瓮”字来思考和描述历史和社会,不是比“人间”“地狱”这样来得更形象深入吗?假如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翻开“历史”看到的是“瓮”而不是“杀人”那两个字,那简直就会更加妙不可言哪! 【点评节选——】
词语暗示的要妙
不应该忽略时间线索
———谈柯岩的诗《周总理,你在哪里》
《周总理,你在哪里》(三年制初中语文课本第五册)。作者曾说,“关于这首诗,我谈的不少,在这里,我只希望师生们把这首诗的意境体味出来”(柯岩《读诗要体味意境》)。我认为,读这首诗,要“体味”出个“时间线索”来。它是构成这首出类拔萃的诗的意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遗憾的是这个问题被忽略,或没有被师生们真切的体味到,所以需要点拨。
这首诗以诗题为感情线索,通过空间位置的转移,安排层次结构,这是显而易见的。时间线索需要细心反复品读,才能体味得到。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这里的“闪”,是阳光下通过“汗滴”反射出来的光亮,通过联想,我们知道虽死犹生的周总理在“白天”曾和农民在一起。至于这时到底是白天具体什么时间,在诗歌中,这种不确定性是可以不计较的。
“宿营地上篝火红啊,/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这里“篝火红”这个富有特征性的场景,通过想象,我们知道这是“夜晚”。这时到这里寻找周总理,了解到周总理曾到这里和工人一起欢声笑语。刚离去,留下匆匆的脚步。
读到这,我们初步体味到诗中周总理“日夜”奔忙LL劳的题旨。作者在《关于的通信》中说:“......他不仅仅活在我们心里,还活在我们生活里,活在他的岗位上,继续领导我们;仍是那样微微侧着头,笑吟吟地注视着我们,在为我们日夜LL劳......”
“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这只能是“深夜”,战士冷了,总理和战士心连心,关怀他们的冷暖,给战士“披”“大衣”。
以上这个“时间序”,是我们通过作者巧妙构思,精心选择的一系列形象联想和想象间接体味到的,是“象外之象”,“旨外之旨”。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免直说。艾青说:“诗的语言必须饱含思想与感情,言语里面必须有暗示性和启示性。”这样才能诱发读者的想象和再创造的积极性,在生动而美妙的形象中,抽象出深刻丰富的意蕴。柯岩自己讲:“......我感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留下空间去让读者自己想象。”在同一篇文章里还讲:“......我历来认为,一部真正成功的作品,只有在读者的共同努力和鉴赏中才能得以完成。”(《读诗要体味境》)
有了以上的时间序,就不难理解:“广场回音:/啊,轻些呀,轻些,/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的时间是“午夜”。过了午夜天又要亮了。周总理就是这样废寝忘食,夜以继日LL劳的。“日夜”这个概念通过诗的“时间线索”取得了依托。诗的这一题旨也就通过具体形象的开掘而获得的时间观念,得到明白,确切,丝毫不牵强的表现。
由此,我们知道这首诗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线索交织并行,前者是主线,后者是副线;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前者是实写:具体物象以及由物象构成的艺术整体的境;后者是虚写:与作者描绘出来的实境有着必然联系的想象的境界和交融在实境中的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思。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正是创造诗歌意境的基本方法之一。
创造意境是诗歌的特殊规律。它是通过形象思维完成的。形象思维要求着诗作者的修辞素养和围绕整体炼字炼句的真功夫。诗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都是需要煞费匠心辛苦跨越的高栏。把这些讲给师生,对师生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是有裨益的。
符号词语对诗歌立意谋篇的妙用
《圆》/文:瑞雪
1.
做为鸡蛋
我知道肚子里长不出骨头
石头不会允许我的任性
在激烈的碰撞中
我将粉身碎骨,又义无反顾
2.
地球在转 生命的轴在转
一条线承载着死亡和命运
亲人、爱人、朋友
被你们抱紧,人生就会温暖
3.
从朝阳到落日是一个弧线
无休止的奔走看不到终点
人间的种种磨难我要一一承受
直到内心结出坚硬的老茧
4.
那个猫眼对着我
留下微笑、倩影、黑发做纪念
我的青春被女巫生硬的拉走
时光在眼角拖出深深的一字
路变得错综复杂
5.
十六的月亮最圆、最美
相思的泪在月光中飞舞、盘旋
如果可以随意安排相守与别离
请说出是什么力量,让有情人
宁愿在天堂里疼痛
6.
瞳孔是闪光的
缺少的是透视灵魂的技巧
不用说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
你的眼神暗淡
像飘零的落叶找不到家园
7.
记忆的车轮不停地旋转
放影机里流出经年的苦乐和忧伤
失眠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反复来访
安静针轻若羽毛
可否找一个理由,敲着木鱼走出滚烫的尘世
和顾城的《弧线》一似。“圆”,作为一个文字符号,它同诗歌中的“鸡蛋”“地球”“太阳”“猫眼”“月亮”“瞳孔”“车轮”等等是“能指/所指”的关系。作为一个图形,“所指”从几何学的角度考察,均互为“拓扑”关系,就是因为当我们排除了各个具体“所指”的圆形物体的千差万别的同时,“圆”仍作为它们共同不可改变的共性而存在着。诗歌以《圆》为中心,呈辐射式结构,反过来看为聚焦的结构形式。与此前不久曾解读过的她的诗歌《黑》大致相同,所不同的是“黑”在诗歌中呈潜在的视觉移行转换,而“圆”虽然也是视觉的移行转换,但“圆”在诗歌中首先呈明显的带有节段指示性标记的形式,一眼就能被读者看得出来。这种看来似乎与作品所要呈现的内在意义关联并不是很密切的结构,我们把它看做是作品的表层结构。这种表层结构的巧安排实际上也是诗歌的所谓“陌生化”的一种处理方法,与上述共同构成了写作上的一个重要的手法特点,在诗美的创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西方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谢拉·谢奈德)提出:一个作品的意义是由其本身的结构来决定的;作品的结构是一个内在的框架;对作品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作品的新意义。“鸡蛋”“地球”“太阳”“猫眼”“月亮”“瞳孔”“车轮”等等这些圆形物体以“言语”进入诗歌是以“意象”的形式被运用着而存在的。其“所指”的内涵及外延恰恰就是意象的引申或象征的意义和情思,读者通过意象思维的再创造,可以整合发现它们所协同作用生成的意蕴和意境,得到美的满足。同是结构主义的卡勒对诗论的程式进行深入研究,也总结这样三点:第一、诗的非个人性;第二、诗的整体性;第三、凡诗必有意义。瑞雪的这首诗歌《圆》,具有普遍的情趣;耐读,必须从头读到尾方能领悟其内涵;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和启示。
我们来读第1段:“做为鸡蛋/我知道肚子里长不出骨头”,这个表面上看似很俗气的比喻在诗歌中的意义和作用重大,它是讲包括作者自身在内的关于人的生命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是讲主体人和生命相对于她(他)所存活的并与其对立存在着的客体间相比较,所显示出来的卑微性及脆弱性。一个人生活在悠悠天地之间,奔波劳碌拥挤在芸芸众生之中,该有多么痛苦。撇开宗教,我们可以打开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叔本华的人生观的基本命题就是:“人生就是痛苦!”他指出,人的存在和生存本身就会成为人的不可忍受的重负;他为我们详细勾勒了人生痛苦不堪的图景;并难怪但丁写的《炼狱》是那样的逼真,因为他可以直接在我们的现实世界取材;而在他描写天堂的快乐时就显出材料缺乏的尴尬!所以《圆》继续写道:“石头不会允许我的任性/在激烈的碰撞中/我将粉身碎骨,又义无反顾”。
叔本华认为:诗是文学体裁中具有较多主观成分的,就是说诗人从某一特定的,正待表出的东西把握了人的理念,而诗歌就是诗人理念客观化了的本质。在现实世界中,无比脆弱痛苦的人,面对客观世界的无情,你怎样选择?和“禁欲主义”的选择叔本华不同,《圆》的作者的选择是“义无反顾”!就是说你别无选择!正如《圆》的最后一句:“可否找一个理由,敲着木鱼走出滚烫的尘世?”
人首先是自然的人。青春的美丽是生命最靓丽的记念。诗歌在4中写道:“那个猫眼对着我/留下微笑、倩影、黑发做纪念/我的青春被女巫生硬的拉走/时光在眼角拖出深深的一字/路变得错综复杂”。是的,谁的青春都不能永驻,谁的腰都注定会被生命和命运的“女巫”“拉走”并深深地重重地按下去,“时光”终至于会让每一个人都变成荒冢一堆!爱情是生命最缤纷的花朵。诗歌在5中写道:“十六的月亮最圆、最美/相思的泪在月光中飞舞、盘旋/如果可以随意安排相守与别离/请说出是什么力量,让有情人/宁愿在天堂里疼痛?”“月有阴晴圆缺”,“圆月”永远只是世间有情人对爱情美满的奢望的象征。是“什么力量”在人间设置的生离死别?!读这两段要注意,“女巫”和“什么力量”是作者对痛苦的原因的困惑及深度拷问。
社会性是人的“基本”(本质)属性。诗歌在3中写道:“从朝阳到落日是一个弧线/无休止的奔走看不到终点/人间的种种磨难我要一一承受/直到内心结出坚硬的老茧。”人要在社会中成长成熟;人要在社会的种种交往中存活。白日里太阳徒有其光照及温暖,成长无比艰辛,生活的坎坷之路处处是陷阱,生存的需要和名利欲的诱惑,使危机四伏风声鹤唳四面楚歌,稍不小心便要头破血流粉身碎骨!“弧线”的另一半还是人生阴暗湿冷的漫漫永夜——
精神的主体是人的更为本质的属性。人是有灵魂需要的精神归属的“动物”。诗歌的第6段写道:“瞳孔是闪光的/缺少的是透视灵魂的技巧/不用说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你的眼神暗淡/像飘零的落叶找不到家园”。
生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诗歌第7段(尾段)写道:“记忆的车轮不停地旋转/放影机里流出经年的苦乐和忧伤/失眠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反复来访/安静针轻若羽毛/可否找一个理由,敲着木鱼走出滚烫的尘世?”尾句照应首段的尾句“义无反顾”,因为你没有选择!前面已经说过。
一切哲学和宗教包括一些诗人,当叙述完人生的苦难之后,差不多都开具一个救世的良方。叔本华是“禁欲”;尼采企图改造人类为“超人”;先期马克思主义者是“奴隶们起来,砸烂万恶的旧世界”;道教“修今生,小国寡民,无为而治”;佛教“修来世,普度众生”……本诗歌,泥菩萨过河,不会有任何救世的奢望,在第2段肯定了苦难人生中仅有的一丝温存和偎贴:“地球在转 生命的轴在转/一条线承载着死亡和命运/亲人、爱人、朋友/被你们抱紧,人生就会温暖”。我们权且把这看做是一种有局限的“爱”吧——
词语对于诗歌思维的要妙
读邱天的诗《一些形容词奔走在大自然的脉络》兼及其它
(2011-02-16 18:51:58)
乍来中财论坛时,曾解读过邱天老师三首诗歌:《柔弱的声音或者其它》《夜半倾吐的声音是另一种思维》《村野情趣三首(组诗)》。此后每来论坛走进明月清风,总是对邱天老师的诗歌作品多几分注意。感觉邱天老师勤奋且虚心好学,对诗歌的多元写作一直做着不懈的探索。临近冬去春来,又进来解读了三首诗歌(刘华明的《冬日书》古月灵秋的《覆盖*安坐》祥萍的《冰凌》)。临去时,又被邱天老师的这组诗歌所感动,几天来一直萦绕于怀,觉得不吐不快。
一首好的诗歌,其思想意蕴应该必须是人生的某种经验的生活的高度的概括和总结。邱天老师的这一组诗歌,就是把其人生的个体经验上升到了对集体的人生生活的理解及对生命过程的感悟,在生命体验的基础上超越生命进而实现生命的创造——诗歌(洪迪语)。
其艺术手法应该必须是“抽象的逻辑思维和意象的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洪迪语)。抽象说理容易,因为多半是使用比较直白的日常交流语言。把意象说理和抽象说理紧密地结合起来,突出诗歌的意象逻辑思维的特点,实现诗语言对日常语言的超越,就是一件很难,令许多诗歌的写手头疼的事。《一些形容词奔走在大自然的脉络》这个题目就对这组诗歌的艺术手法已经做了很好的阐释。这些“形容词”是什么?就是诗歌的思想意(义)蕴。“大自然的脉络”是什么?就是大千世界之万象。诗歌必须寓意(义)于象,才能令读者“神游于万象之中,往返于义理之间”。是故“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于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周易*系辞》)我劝好朋友们不要一见到“经典”说教就恼火,我甚至想劝劝写不受字数行数平仄音韵格律限制的新诗别扭的朋友不要学孔子“五十而修《周易》韦编三绝”,我们和孔子能比吗?要提前再提前,否则五十岁也读不懂的。“五十而知天命”!邱天老师的这组诗歌,不逾天命之年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来的呀!《周易》是华夏民族的大智慧,讲的都是大道理,用的都是“象”。64卦就是由“天地风雷水火山泽”这8种“大自然的脉络”再8叠而成。所有的爻辞也都是“象”如“飞龙在天”,“牝马之贞”,“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祭”,“履虎尾”,“载鬼一车”等等。“赜”就是幽深,“拟”是模拟。“象”既具有抽象性又具有灵活性。一个“象”可以代表许多同类的事与理,同时任你自己依据情况去体会。如果用言语直说,则只能将事与理说死。诗歌的象可以一象只说一事一理,也可以反映多事多义。写现代诗歌应该得到作《易经》的启发,就是“拟诸于其形容”,也就是模拟各类事物的不同形容,并“象其物宜”,以使说理做到恰如其分。
《一些形容词奔走在大自然的脉络》一组四首。第一首《深邃》和第四首《幽远》,在字面上意思差不多。但第一首《深邃》是定义了深邃及做到深邃的方法和过程,同时暗示了作者自身的一些情况。第四首《幽远》是实现“深邃”后的深刻意义强大作用和深远影响。第二首《清新》写的是人生年富力强阶段入世的原则要求及具体作为。第三首《恬静》是写人生迟暮出世间的晚情应该达到的高境界。全诗“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仰以观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周易*系辞》) 来看第一首《深邃》。
“掰开掌心的纹”,是暗示人生生命个体的命运。每个生命个体首先必须融入社会,也就是人的社会性社会化,所以“一些声音/直面现实的视角”。接下来作者说出自己的文字的特别是诗歌的人生,也同时是代表全体诗歌人的人生做一个告白:“我们将文字重新解码,然后/组合成象形的图腾”,指出了诗歌写作的主要手法,呈出了诗歌的理念,表达了对诗歌对艺术的热烈崇拜。接着揭示了诗歌的最高使命,直达一种“深邃”:“直取灵魂深处,摘一些核,或者枝头的蕾/获取真实”!这“真实”就是真理——事物人生生命的“核”,“蕾”同时有获取真理的快乐之意。 通常理解“深邃”至少要从两个向度去实现,以上第一首的第一节是通过诗歌向心灵内部求索,相当于物理学上的微观叩打“轰击粒子微粒”。而下边第二节,就是向宏观进发,相当于乘飞船遨游星际探索浩渺无垠的宽阔宇宙。 一切哲学及宗教都说人生是痛苦的。探索“深邃”的人生就更不能幸免艰难困苦。所以诗歌写道:“游离的痛,由表及里的深入”,就像流水无源无归,“水都是这样流动的”,你必须面对现实,不要牢骚太甚,应该“风物长宜放眼量”去获取另一个“深邃”。所以诗歌写道:“白云深处有人家,我们只是放开了眼光”。这里的“白云深处有人家”,我们都知道这是和杜牧的《山行》互文。“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全部引过来是还想说,第一、一组四首的意象,都有“山”,似乎“山”这个意象在全诗中居着核心地位。在第二首中有“山径的空灵”,第三首中有“——青枝向上举起/流动的云/营造爱意温馨”也可以见出“松”是在高山之上。第四首“我们打着响指让远方有一盏明灯/照亮深谷”,“谷”当然是“山”谷。这里是借用杜牧的《山行》,表达人生如上“寒山”。第二、后两句可以暗示邱天先生也是在写自己的晚景晚节,或者也是对年龄相类的朋友们的劝诫。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中有: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这正是最佳阅历条件,也是必要的最终认识事物事理的必然的过程,再加之品格超逸心胸放达,自然就通向又一种“深邃”。所以第一首诗歌结尾写道:“风儿再亲吻的时候/一些事理/咿呀开启了门户”。
“深邃”是人生也乃至是诗歌的最高要求最高目标。洞察事理,为人为诗才能有方向有动力才能坚守信念坚定信心坚强意志而所向披靡。人生的生理发展是分阶段的,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尽相同的生活内容和奋斗目标。青春年少及至中壮年,都是人生生机勃勃的阶段,象极四时的春夏。春夏之后是秋冬。春夏这个阶段的生活内容及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是怎样的呢?来看第二首《清新》。
“就洗一洗心灵”中的一个“就”字,急速的不容缓口,说明提升人的精神净化人的灵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一些词汇,词汇引申定义/洁净向来与清廉相依”。诗歌由题目的“清新”进入到“心灵”的洁净最后落实在“清廉”两个字上。这是因为人生中最具生命活力积极入世的生活过程中,离不开“名利”,简单的讲就是“权和钱”。感觉邱天先生现在也还在为官。升官发财追名逐利是每个人的生活内容和奋斗目标。孔夫子教学以外就从不忘寻官做,以便施行其礼教和仁政。孔子也想发财,“富而可求者,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只是君子爱财要取之以道。为官者乃百姓的衣食父母,不可以以权谋私中饱私囊,贪欲必致骄奢淫逸祸国殃民,最后落得个弄权一时凄凉万古的下场!所以诗歌继续写道:“我们走直直的路,逆水划桨的船/该有风向标/路程/别错过了寒梅开花的声音”。这后一句是个通感句。就是说不要搞歪门邪道,把握住前进的方向,既使遇到艰难困苦,也要保持“梅”的高标独秀坚贞不屈,令冷香幽幽袭人才是。接着诗歌拿清新的“空气”做比,写道“不需要粉饰/质本洁来,我们寻求的意境或者效果”。这首的后边四句诗:“山径的空灵/有一杆青竹斜插/有一只鹧鸪惊起掠过/我们的心淌过清泉”。这里的“竹”象征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宁折不弯,挺直脊梁,高风亮节是竹之本色。“鹧鸪惊起”是和辛弃疾的《书江西造口壁》中的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互文,暗示绝不做不该做的事:“行不得哥哥行不得哥哥——”,要保持高洁的操守和心灵的纯净与纯正,造福于百姓。一个人只有在“入世”时做到这些,才能横空“出世”。请看第三首《恬静》。
“ 坦然的是青松的年轮/一圈一圈荡开涟漪,青枝向上举起/流动的云/营造爱意温馨”。居高临下,其乐融融而又青春不朽。“如果这里有一座房子多好啊/植物从不争吵/根茎相通的枝桠/血脉流动,我们听它们的声音/汩汩”,恬适宁静,与大自然为伍,“根茎”相通。道家的全生避害,立身遵道贵德守一谨身虚静,很适合人生出世的这个年龄段。《道德真经*归根*第十六》大意是:“达到最高的虚无境界,保持绝对的清净状态。万物竞相生长,我即借以观察它们的循环规律,芸芸众生,都要回归它的根源。这种回归就叫做静,而这种静则叫做复归本性。这种复归就是常态,懂得了保持常态的道理,就是明了了事物的本质。……懂得了这个道理,才能长久”。我倒不是说邱天先生必是从这里出发才有这样子的诗句,但是不排除文化的心理积淀,在人的潜意识里会殊途同归不谋而合。这首的结尾四句:“打开话匣的时候/我们把珍藏的音符释放出来/多么开心,这些精灵/这些无意剪裁的花骨朵儿”。保持生命本色,无为而为中,“释放”了快乐,青春美艳了自然的生理的“青松”的年轮。
第四首《幽远》回扣到第一首《深邃》的开头——作者自身的文字人生诗歌人生。“突发奇想,脱俗的笔”。“欢畅的溪水奔走不懈的步履/这是文字的前生”两句做了“时空互化”通过诗美时空的建构,深化了文字人生的意义。“我们拾起思维的内涵,掂一掂分量/夯实了,或者赠送伴侣/为了更好地前行”。这些正是文字人生诗歌人生“深邃”的现实意义及其作用和深远社会影响。思想深邃,脚步必然扎实,且一路欢畅,“步子深远,音乐跟随左右”。困难和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遇到艰难险阻也不会迷失方向。结尾四句:“肆意刁难的砂砾逃匿/我们打着响指让远方有一盏明灯/照亮了深谷/我们听见人生的筋脉/一条生动的记忆”。这就是完美的人生!
读完了。诗歌让“大自然的脉络”——山、水、松、竹、梅、花、鸟等等的“象”,承载着人生生命的思考,“形容词奔走”烛照着人生生命的“深谷”,让我们放开脚步,前进!
附原诗:
一些形容词奔走在大自然的脉络(组诗)/文:邱天
深邃
掰开掌心的纹,一些声音
直面现实的视角
我们将文字重新解码,然后
组合成象形的图腾
直取灵魂深处,摘一些核,或者枝头的蕾
获取真实
游离的痛,由表及里深入
水都是这样流动的
白云深处有人家,我们只是放开了目光
风儿再亲吻的时候
一些事理
咿呀开启了门户
清新
就洗一洗心灵
加一些词汇,词汇引申定义
洁净向来与清廉相依
我们走直直的路,逆水划桨的船
该有风向标
路程
别错过了寒梅开花的声音
空气不需要粉饰
质本洁来,我们寻求的意境或者效果
山径的空灵
有一杆青竹斜插
有一只鹧鸪惊起掠过
我们的心淌过清泉
恬静
坦然的是青松的年轮
一圈一圈荡开涟漪,青枝向上举起
流动的云
营造爱意温馨
如果这里有一座房子多好啊
植物从不争吵
根茎相通的枝桠
血脉流动,我们听它们的声音
汩汩
打开话匣的时候
我们把珍藏的音符释放出来
多么开心,这些精灵
这些无意剪裁的花骨朵儿
幽远
突发奇想,脱俗的笔
欢畅的溪水奔走不懈的步履
这是文字的前生
我们拾起思维的内涵,掂一掂分量
夯实了,或者赠送伴侣
为了更好地前行
步子深远,音乐跟随左右
肆意刁难的砂砾逃匿
我们打着响指让远方有一盏明灯
照亮了深谷
我们听见人生的筋脉
一条生动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