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章汉九赋》杂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蓝光 于 2012-9-7 15:05 编辑

文/蓝光
    手边一册《章汉九赋》,虽见之薄纸几折,但在蓝光看来却重如千斤。这九赋皆是吟诵闽地之历史典故、风土人情,让人读之不忍释手。《章汉几赋》这九乃大数,集九成册,这名取得好。
   《章汉九赋》这本小册子之来历,算是因了某个机缘。一日,蓝光与友人到黎明办事,知位于福州乌山西路黎明街15号的黎明收藏文化村是“藏龙卧虎”之地,便要顺道去看一看。加上“村长”柳卫松与蓝光认识,他经营文化村,既为满足一已之喜好——收藏古董、字画等,也为凝聚福州在这一行业若干之名流,这确为兴盛文化鼓楼办了一件好事。
    文化村里设有几个名人工作室,有玉石、书画、古董、园艺的不同门类,做的皆是文化人喜欢的事,这些东西多是盛世之时许多人要把玩之物。说大了,对于增强福州文化软实力在做贡献。一进文化村,蓝光便感清雅之气充盈其间。只见庭院设计精致,盆景假山点缀其间,移步换景,绿荫庇护,小巧玲珑,趣味横生,仿佛在闹市之中典藏着的世外桃园,让人着实羡慕。柳兄算是个有心之人,他自然懂得“大隐隐于市”的道理,懂得营造在喧闹中如何体现乡野气息,更关键的是让章汉老师这样的大家“入住”,为文化村增色不少。
    在友人工作室品茗之后,友人便带我去看章汉老师的“九赋轩”。对“九赋轩”,蓝光有所耳闻,不知如何。因主人不在,造访贵轩,蓝光心生“偷窥”之嫌,总感不便。不过,敬重之意远胜于此。“九赋轩”虽不大,但能看出主人在不大的斗室里,营造出浓厚的人文气氛。“九赋”二字,系福建书法名家陈奋武先生所题,挂在九赋轩大门右边,而在九赋轩内,挂着由余端照篆刻、鼎铭书画艺雕制作的“九赋轩”印章树皮木雕。这名家配名人的两件上品,一下子又让这斗室增色不少。未多停留,也未细看。走之时,友送一册《章汉九赋》。从此,便爱不释手,百读不厌。
    看到《章汉九赋》,蓝光联想到这“九赋”还有另一解法。九赋,在古代泛指各类赋税。《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赋歛财贿:一曰邦中之赋,二曰四郊之赋,三曰邦甸之赋,四曰家削之赋,五曰邦县之赋,六曰邦都之赋,七曰关市之赋,八曰山泽之赋,九曰币餘之赋。”而章汉老师这九赋之赋却是一种文体,九赋是赋之集成者。赋,据史料记载,系楚辞衍化出来的,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蓝光近年来学习诗歌及诗歌理论,对于赋体是比较陌生的。写了现代诗及格律诗也有一百多首,但却没有写过什么赋。关于诗和赋的区别自然知道不多。于是,蓝光便查了一些资料。比如,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大意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当然这只是大体的意思,这个定义有时代的局限性。现在看来,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看了《章汉九赋》,对照这九赋之说,让蓝光知道,自己才疏学浅。感叹学海无涯,一人一生所涉猎之物,难以周全。
    《章汉九赋》有《闽都赋》、《鼓山赋》、《马江赋》、《昙石山赋》、《闽商赋》、《福州十邑赋》、《福建师大百年赋》、《长乐赋》、《春声赋》,蓝光当首推《闽都赋》。2001年,榕城江滨公园建设闽风园“福州历史文化长廊”,自然要有一个开宗明义的重量级文章,而章汉老师所书千言的《闽都赋》应是个首选。《闽都赋》概述了福州2000多年文明演进史,作为开篇理所当然。文化长廊主体为花岗岩浮雕,长220米,宽5.5米,由闽都赋、先民拓土、开基建城、闽学渊薮、海洋文化、左海雄风、迎接曙光、走向未来等八个部分组成,塑造人物达180人之多。建成后,许多福州市民曾蜂拥而至,游江滨,赏长廊。蓝光也曾是一个“粉丝”,赶去看了热闹,在长廊的《闽都赋》前驻足长久,真有“耳闻波涛声,心品闽都韵。”的特殊感觉。那情景今日想起,依然回味无穷。感叹这赋这长廊这闽江水,天地人配合得天衣无缝,地点合适、情景合宜,自然神情愉悦。
    蓝光喜欢章汉老师的赋与书法已久,却与章汉老师因诗“结缘”。去年10月31日,第十二届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举办“映象·妈祖”海峡大型诗歌朗诵音乐会,蓝光的诗歌《妈祖,我心中的神灵》入选在第三篇章,而章汉老师的《妈祖颂》作为开篇之作,为整场诗歌朗诵音乐会拉开了序幕。《妈祖颂》气势恢弘,激昂澎湃,动人心魄,一开场就掀起了一个高潮。在这个活动中,蓝光看到原本只是在电视上、书画展上远远望着的一个敬重的老师,能如此的亲近,甚至坐在一起吃饭,还能聊上几句,真是幸运。蓝光因诗歌有机会直面章汉老师,而蓝光在诵读《章汉九赋》中,才更深层次地了解这位大师的睿智和内涵。这或是蓝光的幸运。在欣赏和学习章汉老师的作品中,蓝光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人格的魅力,在接触中,也能体悟出一种敬重、一种温馨、一种鼓励。
    据了解,章汉老师最近又陆续写了很多赋。蓝光平时里把《章汉九赋》作为随身之物,闲来读一读、品一品,把这种自我行为当成一种享受。蓝光以为,诗赋读得多了,其精髓才能融入心灵深处,才能有所体悟,才能对身心有一种净化。这或是诗赋原本魅力所在吧。

消息链接:
  章汉老师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zhanghan688

  注:陈章汉,1947年生,祖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文学学士,编审,当代辞赋家,书法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福建青年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福州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现任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出版有散文集《人生的履痕》、特写集《冠军的足迹》、美学随笔《美感百题》、长篇报告文学《江口风流》、长篇儿童文学《童年真好》、小报告文学集《中国结》、随笔集《说字写文》及《章汉作品集》《陈章汉书法集》等多种。其作品曾获中央台全国电视展播一等奖、全国社教电视专题一等奖、全国优秀音像制品特别奖、全国优秀对台节目一等奖、全国优秀外宣作品“金桥奖”等,《文艺报》、中央电视台等30多家媒体对其创作评论推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9-7 13:18 | 只看该作者
居在涵江这么多年了 居然不知 真是羞愧 谢蓝光提荐 但愿有机会认识章汉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9-9 05:19 | 只看该作者
可否贴出一赋原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9-9 17:06 | 只看该作者
“《章汉九赋》杂谈”de好,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10:44 | 只看该作者
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10:45 | 只看该作者
我找一下电子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10:46 | 只看该作者
章汉老师在九赋基础上,还出了一本《闽江赋》,集成了很多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10:47 | 只看该作者
闽 都 赋

   八闽雄都,神州名府。北枕莲花,南控五虎。右擎翠旗,左标石鼓。拥三山入怀中,抚二塔于膝下。挈西湖而邀闽水,踞六鳌以望双龙。沃野环山,无数春声秋色;派江吻海,不尽汐落潮生。城内河道纵横,宜商宜旅;郭外港流吞吐,可运可渔。灵山秀水,形胜东南。有福之州,斯之谓也。
   钟灵之地,人龙出焉。先民尊蛇为图腾,铸剑为神器,渔猎山伐,刀耕火耨,初展闽地生机。汉无诸东冶为都,建城置垒,拓土开疆,共缔闽越春秋。晋严高筑子城,并水网,凿东西两湖。五代王审知,辟港通津,引舶入市。复于罗城之外,再筑夹城。百雉千堞万灶烟,蔚为大观。
   闽之山,何苍苍;闽之地,何苒苒。中原士族,数度南奔。文化交汇,俊采星驰。唐宋以降,文风日炽;书声盈巷,科甲联芳;刻书成业,闽学蔚起。路逢十客九青衿,海滨邹鲁,誉之当矣!城市管钥,亦多儒士,君谟栽松,伯玉植榕,江山文章,皆成锦绣。时绿榕荫里,人物往来,千家沽酒,百戏开台,欣欣乎向荣。或曰:人间即此升天近,谁复乘槎赋远游?
    然闽人擅舟楫,不自封,善外求。温麻船屯,吴航锚地,罗星塔灯,曾引郑和泊此候风,七下西洋。林公少穆,开眼看世界,师夷以制夷;船政学堂,敞门育群英,济海兼济世。为救民饥馑,陈振龙引进吕宋薯;为启智发蒙,严几道探囊天演论;为绵延十邑,黄乃裳另辟新福州;为铲除帝制,林觉民赴义黄花岗。北斗在天,理想在心。苟利国家,前仆后继。人民举锤镰为炬,缀五星为旗,先革命解放,后改革开放。科教兴市,举百业大计而望腾飞;大展鸿图,谋万民利益以臻洪福。左海雄风,浩浩乎世纪重振;三山底蕴,焕焕然千载一新。
今观夫闽都胜状:榕树凝老绿,街衢换新颜;双塔犹耳语,广厦已摩天;内河漾碧水,棚户乐乔迁;六桥通八闽,三环顾九仙;空港同海港竞渡,公路偕铁路比肩;大道共闽江并驾,家园与公园毗连。放眼郊县,仪态万端:福清弥勒佛,永泰方广岩;连江青芝寺,闽清白岩山;长乐金刚腿,闽侯枯木庵;平潭双帆石,罗源大海滩。自然人文媲美,旅游商贸两旺。风调雨顺,百姓安康。经济繁荣,百花争妍。民间技艺,代有传人。觅灵石,上寿山;舒筋骨,下温泉。生活多趣,文明成双。院士风采励后学,人才高地助前瞻。君追科苑巨人,不教猜想成空想;吾效文坛祖母,愿以诚心著爱心。
   闽之水,何泱泱;闽之都,何皇皇。云舒千鹤,海纳百川。东扩南进,地阔天宽。万里潮来如呼吸,八方雁过乐流连:古城两千两百岁,信乎今夕是盛年。壮哉!世纪蓝图又一卷,风流还看新纪元。惟望两岸早一统,海峡波平可流觞。
   公元廿一世纪开元新春
   【本赋于2000年镌刻于福州闽江公园闽风园"福州历史文化长廊"卷首】
   
    鼓 山 赋
    天生石鼓,地奉玉壶。雄峙左海,坐拥闽都。率九峰而迤逦,案五阜而沉浮。三江如练,岭下盘桓旋舞;二潮有约,望中吞吐自如。山雍雍兮鉴水而慧,水穆穆兮觐山而苏。
   夫石鼓之成名山,盖物润更兼人泽。去东城万武,席地晋安;凌绝顶千寻,抚穹屴崱。智者与谋,仁人同德。潭填龙徙,蒙灵峤之穷经;壑隐泉喧,劳神晏之一喝。贤关聿启,大道斯张。钟鸣四野,阶引十方。闽王虔心,未至而更衣罢舆;游客恣意,随缘亦净手拈香。
尔其摩崖之衔声,多书卷气息。远而观也,曾经野老布棋;近以察之,历代鸿儒走笔。隐隐兮若天风挝鼓,荡荡兮有海涛卷席。是以将军卸甲,郡守休炊。晦翁耽读,君谟忘归。赋巉岩以灵性,寓浩气于崔嵬。无价遗产,有字丰碑。剔藓摩挲,每见达人智慧;实话石说,尽抒仁者胸怀。
    而或云开福寿全图,鱼贯松篁曲径。耳接万殊,目收无尽。涤尘虑以舒心,汲精华而却病。欢声互答,嗟胜景之频添;洗爵对觞,感名山之可近。至若长亭短阁,欲罢不能。前呼后应,登顶为峰。挹清籁于海末,掸覆釜于云端。江涛共山风两袖,闽地并南天一宽。其时也,石鼓虽无语,心扉自有声焉!
   噫唏!拔地凌云,建瓴高屋,鼓山之大气也。峰雄脉远,听潮御风,鼓山之傲气也。泉幽林翳,涵养千华,鼓山之灵气也。回眸吾州兮,灯火万家。东扩南进兮,跫音不寂。岁月峥嵘兮,精神如砥。古邑新篇兮,见大手笔。何为闽人精神?曰:读懂鼓山,可知妙谛也!
公元二零零三年秋于闽都骥斋
   【本赋于2003年以作者楷体手书镌刻于福州鼓山达摩洞新十八景区摩崖】


   马 江 赋

   雍雍左海,荡荡马江。闽中福地,泽国津梁。东顾甘棠,南领吴航。承双龙之会,挹旗鼓之光。塔举罗星,烛长门而望海;波连首府,援剑气以镇邦。淳也民风,尝闻戚军征东遗饼;壮哉古港,时见郑和蹈海风樯。濯足金刚,八百里水分咸淡;回澜砥柱,五千年天定玄黄。
适格致关头,人神共察。强国利兵,梦醒海岬。左文襄奏兴船政,但以一篑为始基;沈文肃倡办学堂,敢致九译之新法。认真下手,践师夷制夷之远谋;仔细扪心,书铸舰铸人之神话。开物成务兮,才俊云蒸;积健为雄兮,川流海纳。中国造船工业之翘楚兮,船坞作证;近代科技教育之滥觞兮,石狮为答。
   时光绪甲申,法夷称兵。先扰鸡笼,后袭磨心。所以有恃无恐者,惟炮利船坚。马江军民,铁石同心。共赴国难,烈士逾千。忍此国之大殇者,将安得永年?幸矣马限山,有缘掩藏忠骨;恸哉我子弟,何辜喋血门前!恨腐朽清廷,积贫积弱;惜未丰羽翼,堪恤堪怜。昭忠祠在,浩气长存。五楹骈列,一井鉴天。痛定思痛,倍觉国防至要;卧薪尝胆,誓缔海军摇篮。
   遗恨在渊,斯水无罪。遗爱在人,斯土何愧!悲歌一曲,三江并起雄风;壮魄千秋,二潮共淘新锐。瞻天为佑,神州命脉称铁流;沿几成道,异域天演参国粹。好琴南抚,里人初识茶花女;威镇冰汀,将军不揾英雄泪。民族中兴,人才可贵。惟贤是登,各领其最。于今中国有圣人,天下难事何所畏?
   喜看马江今日,春风满怀。设区开发,度地量材。科技为使,教育为媒。致大图强,鼎兴八闽都会;求真务实,打造中华品牌。坚志后昆,戮力海峡西岸经济;识途老马,奋鬃先进文化舞台。金声玉振,走雨奔雷。传薪播火,继往开来。惟辉煌可再,故人难回。何日与君临流对酌,当先插柳为祭,酹月三杯!
     公元二零零四年岁次甲申仲秋
   【本赋于2004年以作者行楷手书镌刻于福州马尾船政文化广场长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10:47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其中三赋。。。。章汉老师是写赋高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9-10 10:50 | 只看该作者
王珂教授的博:http://blog.sina.com.cn/wangkepoetry
蓝光的博上也有不少链接的博。。http://blog.sina.com.cn/wangjang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25 10:0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