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创作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22 1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创作反思
杨辉腾


创作:从心开始

    说到创作的初衷,由2012年说起。那时,我没有太多的爱好,在工作之余,尝试写点东西。后来一写就不可收拾。注定与文字有缘。
    对文学创作,我认为是个性的,写自己的东西,才有生命力。我认定的事情就去做了,文字从内心中迸发出来,他人无法代取之。也是最真的,诚恳的。
     2013年,我彻底改变之前模仿的诗风。练习写属于自己的。选择诗歌,是我写作一段时间后的定型。诗歌,最能表达思想,寄托情怀。我也写过其他的体裁,比如,小说,散文,杂文等。但始终没有感觉到诗歌的表达亲切。因而,对诗歌产生了偏爱。
后来,发现诗歌的本身,就是自己内心的解禁。经历,阅历,身世等,种种交集在一起,把内心沉积的东西写出来,遭遇就不算是一条缰绳。一匹无形的马背上闪现另一个自我,内心充满快乐与自由。写诗歌,意味着自己将自己的内心清洗一遍,还原内心一片光明。人才能活出火光,不再隐晦。


文学:思想与灵魂交集

    文学没有一个标准的,更不可能明确界定。因为文学它本身,不像化学,物理能定量定性的。
    文学,始终是个体的独角戏,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是独立的唯一个体,不能将群体的东西强加于个体。倘若的话纯属牵强。我觉得文学,恰恰与小说相悖论。
    小说,是虚构的。“夹取种种,合成一个”。虽然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粗俗一点的说法,是变形的写法。已经失真失实。再谈艺术,有些茫然。
    而真正文学,再现真实,真诚,坦诚面对回流。诗经和唐代杜诗,都是真实的写照。接近自然的写法,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诗歌,我不去谈论名词解释。
    个人认为,诗歌是另一个自我开门走出来,是镜像。诗歌与其他文体有很大的区别,最关键的是意象涵盖了思想与灵魂,而不是文字代名词。令其他文体远远望而生畏。在此说明,我没有贬低其他文体的意思,只代表个见而已。


作品:写意为主

    我认为文学创作在生活中是等重的。用“1”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创作占生活的1/2。
    文学,对于我这样业余写作的来讲,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存方式。我认为,有了生存,才有生活。这个是严肃的逻辑问题。生存,包括身体的生存与灵魂的生存。
    我们最容易忽视和忽略的,往往是灵魂的生存。照顾好身体,却饿死或累死了灵魂。扯个题外话,有的富人是很可悲的,穷得只剩下钱了。就这个意思。
    我创作没有什么目的,只是不让内心空虚与空白。没想过自我之外达成什么影响,我的思想不能强加于人。但我坚持走自己的路,真情,真诚,真知就足够。
     用我大学老师李振的一句话说:“妓女,出卖的是肉体。文妓出卖的是精神。”其实,后者才是真正的可恶。也是这么多年自己对自己的鞭策,我相信自己会继续走下去。


诗歌:素净之地

    柏拉图认为诗歌的最终创作者并不是诗人,而是神,诗人只是 “神的代言人”,艺术创作是归结于一种迷狂的状态,是灵感一瞬间的袭来,或许称为神灵附体更合适一些。
    而对于灵感之说是肤浅的。它只是一种手段。瞬间的意会不能言传。创作者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它是刺激神经的三秒。创作全依靠它,那是一种不可靠的理念。我认为创作,更接近于起房子。像选址,备料,建造,装修,入住等,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瞬间的东西是完成不了的。创作,来源于经历与内心良知的闪光。不仅于来源生活。
    创作本身灵感的来由,用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来概括是最合适不过。轮不到无中生有的那种。我不依赖无端端的东西。


诗歌是一种信仰

    对“二十岁写诗是国王,四十岁写诗是乞丐。”这说法,我不敢恭维。首先,诗歌没有贫贱之分,没有年龄界限之别。其次,年龄越高,诗写越接近土壤,越接近自然。
    你相信花朵吗?你相信果实吗?我相信你会相信的。因为在你的人生中见过,接触过。但你有想过这是一个美丽的子过程?并非主的过程。
    只有落光季节,干净的树木,才是法则的最小单位。才是最干净的归宿。对于诗歌创作,来自身体内部的最重要,我说的是与自然一脉相连。
     所以,我很多诗歌,有花草树木白云的影子。其实,我把自己交给了它们,他最忠诚,代表我的心,为我说话,为我挺立腰杆。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创作中,信仰最重要。


写心写境

    当今快餐文学冲击情形下,诗歌走向边沿化。不要介意这些。
    诗歌也做不到需要读者群体必须靠拢。也并非是弊病。追溯根源,是诗人们诗歌最求离奇古怪造成的。过多的写荒诞,呻吟,东扯西扯,堆砌词语,造成想象空间霍乱,不知道入口在哪里?出口又在哪里?迷失方向。读者像进了一片森林,越走越黑,难见火把与光明。更可悲的是,一些有点名气的,鼓吹一番,将其高举,从不过问别人是否有恐高症。
    从此,在一些版面上出现空前的人事篇。读者,是群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有时候,我也在想一个问题。有很多诗歌我也读不懂,可惜我也是写诗的,不写诗的又有多少人能读懂?在此,我不敢断言。
    但可想而知。要打破这种格局,我想,首先要认识一点,写诗不是用词语换新米,求新奇博取好奇。而是写心的。语言张力不张力不是词语的华丽,而是词语隐含着情感的爆破力。从而,词语始终是外在的,为服务的。我想,这样一说,很多人置否。
    我也无力劝勉。其次,不要老停在内心里将情感纠缠不清。需要移情别意。找准物象,转化为意象。这点,在唐诗里达到了巅峰。但今人必须承传。
    倘若,当初李白将《静夜思》写成,“故乡啊!我思念你,很久没有回家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回一趟家。”我想这首诗歌就不可称之为绝唱。我是说如果,当然那时还没有白话文咯!第三,诗歌,是将人物化,或将物人化的一种艺术,它是舞蹈。跳给大伙看的。
    我想,只有这样,舞蹈在人间才有落脚点,才能妙手回春,否则回天乏力。另外,也可以避免是非缠身,佛性,唯悟是道。这是个见,仅供参考。


价值:定方圆

    时下,很多诗歌的盗窃者。其他文体也有。这是可悲的。会成为一群惹官司的可怜虫。为出名,为赚钱。是时下的跟风。不是自己的东西,永远不属于自己的。《红楼梦》中说“假成真时真亦假”,我引用来说这个道理。价值远远高于文本的,才是真正的价值。靠盗版来赚钱,没多大意义。又何苦呢?
    针对时下的态势,我想说的是,好作家不一定是物质的富人,也不一定是出名的名人。好与不好,不能让物质来衡量,也不能冠以名来衡量。应该以德来衡量,以其作品本身的价值来衡量。有时候,很想说一句,历史是让后来人来评价的。像我们来评价李白的诗歌,杜甫的诗歌。我相信一点,在我们后来的人会继续评价下去。这样的才叫好。我很难说出哪个作家的好与不好?我只知道历史是公平的。毕竟李杜已走过这么多年。或许,有人反问我,他们又不是作家,说他们干嘛?呵呵!只是触类旁通罢了。
现在的网络文学现象,非常混乱。作为一种软文化,遍及全球。但我非常崇尚真情,率真,良知的东西。并非吹嘘的,挂在文字,思想,良知之外的正能量。其实,文学需要批评与自我批评,文学的路上才能欣欣向荣。诗歌,在网络冲击下的定位,绝非边沿化。只不过逼近边沿化。诗歌不会被淘汰,不管你信不信,诗歌的出发点从心窝开始,最终的归宿也回到心窝。诗歌更像一枚浮标,被浪水打沉,然后又浮了出来,这是它的归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8-7-22 11:30 | 只看该作者
我创作没有什么目的,只是不让内心空虚与空白。没想过自我之外达成什么影响,我的思想不能强加于人。但我坚持走自己的路,真情,真诚,真知就足够。
同感,诗歌是项十分有益的业余爱好,可以陶冶性情、充实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7-22 11:32 | 只看该作者
文中很多观点都很值得欣赏,写得真实、具体,是自己思考所得,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19:54 | 只看该作者
秋水岸 发表于 2018-7-22 11:30
我创作没有什么目的,只是不让内心空虚与空白。没想过自我之外达成什么影响,我的思想不能强加于人。但我坚 ...

问候老师,谢谢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8-7-23 19:55 | 只看该作者
秋水岸 发表于 2018-7-22 11:32
文中很多观点都很值得欣赏,写得真实、具体,是自己思考所得,点赞

感谢您的点赞,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30 21:0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