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地质大学校长王焰新(十四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4 1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地质大学校长王焰新(十四行)

2019年10月13日,公安机关
依法对胡斌实施刑事拘留
缘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曾经任教的胡斌
在新语丝新到资料
举报校长王焰新论文发表重复

王焰新不是涉嫌而是
就是学术腐败冷饭热抄
都有可以查证的证据
如果没有王焰新的恶人告状
公安机关的立案当然无从说起

王焰新你就是学术不端
现在我代表正义仍然要举报你
那么请你也来抓我吧腐败分子

  跋:http://www.newxys2.com/xys/ebook ... ia20/wangyanxin.tx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9-10-26 20:41 | 只看该作者
首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9-10-26 20:41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一块净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09:43 | 只看该作者
沙漠 发表于 2019-10-26 20:41
没有一块净土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究竟有没有学术腐败

                      ·方舟子·

  几天前我收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通报,是一份文件的扫描,全文如下:

         关于王焰新等同志邮件情况的通报

  9月26日至10月2日,校内外多个单位和个人受到群发电子邮件。邮件内容侵
犯了王焰新等同志及家属的名誉和身心健康,干扰了学校的正常工作秩序,对学
校声誉和安全稳定产生了不良影响。
  公安机关经立案、调查取证,向学校通报如下情况:邮件系胡斌(曾在地大
任教,2017年因违纪离职)以“方周子”“Ke Xing”“michael jiang”
“Zhouzi Fang”“Han Wu”等邮箱名发出,胡斌承认邮件内容为捏造事实。10
月13日,公安机关已依法对胡斌实施刑事拘留。
  特此通报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保卫处
          2019年10月16日

  落款处盖着通红的印章,真实性不容怀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之所以给
我发这份通报,是因为新语丝网站在今年9月30日刊登了《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
士候选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的学术腐败》。该文没有署名,但
公安机关的神探还是很快查出作者是胡斌,而且据说胡斌承认文章内容为捏造事
实。胡斌是不是真的这么承认了,不得而知,毕竟,电视上亲口认罪的事都不可
轻信,何况是文件上的一句话。但文章内容是不是捏造事实,却是可以根据公开
的资料核实的。胡斌对王焰新的最主要指控是:

  【王焰新作为通讯作者(第二作者),指导的博士生张彩香(现为环境学院教
授、博导)在 2005 年11 月《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发表了
《盐酸水解纤维渣和煤混合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排列的作者是张彩香、
王焰新、阎喜凤(中国期刊网上可以公开查询到)。在时隔两年后的 2007 年 2
月,又在《环境科学与技术》第 30 卷第 2 期上重复发表,只是将题目中的纤
维渣改为残渣;煤混合燃烧改为煤混燃,论文摘要、整篇内容、图、表、数据、
曲线(只是换成了彩色)等完全雷同,基本没有改动,照抄发表。作者却悍然换成
了:张彩香、王焰新、鲍建国、刘慧。标注的基金资助都是王焰新负责的国家杰
出青年科学基金(40425001)、国家 863 计划课题(2004AA01050),也没有改
动。这种学术造假、学术腐败、虚增论文数量的恶劣行径完全玷污了中国科学院
院士候选人和大学校长的职务。甚至不配做一名教师和学者,培养的学生也是投
机取巧之辈,让人汗颜。】

  胡斌在文中还提到王焰新还有多篇论文属于类似的重复发表以及自我引用的
问题,不过没有具体举证,难以核实。我们只来看上述具体的指控是否捏造事实。
这两篇论文在胡斌说的中国期刊网已经找不到,不过在别的中文论文数据库还能
找到,如下:

  盐酸水解纤维渣和煤混合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张彩香 王焰新 阎喜凤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摘要:在试样的质量及其他试验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不同温度下单一
的煤、渣、1:1渣与煤的混料及其做成的有型燃料随温度变化污染物排放特性进
行了研究,渣和煤混燃或制成有型燃料燃烧能大大降低HCl、SO2和NO2气体的排放。
结果表明,混合燃烧盐酸水解纤维渣和煤的有型燃料,不仅解决了大量纤维渣给环
境带来的固体废物污染,而且能综合利用废物和煤炭资源,降低锅炉燃烧中污染物
的排放。
  关键词:纤维渣 ; 煤 ; 混燃 ; 污染物 ;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0425001); 国家863计划课题
(2004AA01050);
  会议名称: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
  会议时间:2005-11
  会议地点:中国湖南长沙
  分类号:X78

  盐酸水解残渣和煤混燃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
  张彩香 王焰新 鲍建国 刘慧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武汉430074
  摘要:在试样质量及其他试验条件基本相同情况下,对不同温度下单一的煤、
渣、1∶1渣与煤的混料及其做成的有型燃料随温度变化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了研
究,渣和煤混料或制成有型燃料燃烧能大大降低HCl、SO2和NO2气体排放。结果表
明,混合燃烧盐酸水解残渣和煤的有型燃料,不仅解决了大量残渣给环境带来的固
体废物污染,而且能综合利用废物和煤炭资源,降低锅炉燃烧中污染物的排放。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0425001); 国家863计划课题
(2004AA01050);
  关键词:残渣; 煤; 混燃; 污染物;
  DOI:10.19672/j.cnki.1003-6504.2007.02.008
  分类号:X701
  环境科学与技术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7年02期

  的确如胡斌所言,除了把“纤维渣”改成“废渣”,把“煤混合燃烧”简称
“煤混燃”,两篇论文一模一样,完全雷同。那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安机关
为什么要说胡斌是捏造事实,胡斌为什么要承认捏造事实呢?

  第一篇论文是会议论文,第二篇论文是期刊论文。论文先在会议上发表,再
拿去期刊上正式发表,这种做法本来问题不大。然而蹊跷的是,两篇一模一样的
论文的作者署名却不一样。在第二次发表时,作者少了阎喜凤,却多了鲍建国、
刘慧。这是为什么?如果阎喜凤对论文没有贡献,为什么要在第一篇论文署名?
如果对论文有贡献,为什么在第二篇论文却没有署名?鲍建国、刘慧又做了什么
贡献,让他们得以在第二次发表时把名字加进去?难道他们的贡献是把“纤维渣”
改成“废渣”,把“煤混合燃烧”简称“煤混燃”?所以这不是简单的重复发表,
而是涉及论文署名的弄虚作假,严重多了。

  我从事揭露学术造假20年了,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因为揭露学术造假被刑
事拘留。且不说胡斌并没有捏造事实,即使捏造了,那也是民事纠纷,犯了什么
罪?难道又是寻衅滋事?现在是连下雨道路泥泞上网发句牢骚都能被认为“辱国”
而拘留的时代,何况是揭露校长造假,更何况该校长正在选院士,不动用公安机
关抓你,怎能显出当校长的威风?武汉司法机关保护学术造假是有传统的。当年
我揭露同样要选院士的华中科技大学肖传国造假,他去武汉法院起诉我,武汉法
院以“获奖者名单中找不到肖传国的名字不等于肖传国没有获奖”、“国内学术
期刊也属于国际学术期刊”的离奇理由判我败诉。不过,肖传国虽然胆子大到敢
于雇凶,却没想到还能出动公安机关跨省抓捕我。这倒算得上王焰新校长的一大
创新。现在我也认定王校长造假,不知他会不会派出国际刑警对我跨国抓捕?

  2019.10.24

(XYS201910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0 09:45 | 只看该作者

引发通报的举报——

    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的学术腐败

  王焰新作为通讯作者(第二作者),指导的博士生张彩香(现为环境学院教授、
博导)在 2005 年11 月《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发表了《盐
酸水解纤维渣和煤混合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排列的作者是张彩香、王焰
新、阎喜凤(中国期刊网上可以公开查询到)。在时隔两年后的 2007 年 2 月,
又在《环境科学与技术》第 30 卷第 2 期上重复发表,只是将题目中的纤维渣
改为残渣;煤混合燃烧改为煤混燃,论文摘要、整篇内容、图、表、数据、曲线
(只是换成了彩色)等完全雷同,基本没有改动,照抄发表。作者却悍然换成了:
张彩香、王焰新、鲍建国、刘慧。标注的基金资助都是王焰新负责的国家杰出青
年科学基金(40425001)、国家 863 计划课题(2004AA01050),也没有改动。
这种学术造假、学术腐败、虚增论文数量的恶劣行径完全玷污了中国科学院院士
候选人和大学校长的职务。甚至不配做一名教师和学者,培养的学生也是投机取
巧之辈,让人汗颜。

  王焰新伙同他指导的硕士、博士生们有关“大同盆地”(Datong Basin,
Northern China)“西藏羊八井”(the Yangbajing geothermal power plant,
Tibet)地下水等的相关 SCI 研究论文反反复复发表了几十篇以上,我们浏览了
一遍,发现大多数属于重复研究,很多数据雷同、研究与分析方法雷同、研究对
象雷同、研究角度雷同,明显属于“剩饭重炒”、反复挖掘、反复分析,没看到
多少新意。王焰新号召课题组成员和硕士与博士们发论文就引用他挂名的论文,
采用这种自我引用的方式增加引用率,目的是想成为高被引学者。发表在地域和
国家不同的 SCI 期刊上面,利用 2014 年以前,甚至 2005 年前后国际期刊专
家圈子的不重合性,审稿信息不联网、不对比、不对称性,通过打通期刊主编或
编委的关系,给他们推荐自己关系好的审稿专家,骗过审稿专家或者托关系,获
得SCI 期刊接受和发表。有兴趣的各位专家教授、同行,可以大量下载王焰新与
他指导挂名的硕士和博士生及团队成员的学术论文,逐一核对与比照,其中涉及
的数据混编、伪造、相互抄袭、重复发表、自我引用等等严重的学术问题非常多。

(XYS201909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31 07:5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