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90后诗歌#易小倩《白》(推荐发表于《特区文学》第6期) [打印本页]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3-3-6 00:20
标题: #90后诗歌#易小倩《白》(推荐发表于《特区文学》第6期)
#90后诗歌#003【易小倩《白》】诗人、批评家杨克、张无为、韩庆成点评。因好稿较多,从本周起每周发布两期,增加的一期于周六发布。《诗歌周刊》下期开始也从90后诗歌栏目选稿。欢迎投稿、参与,地址:http://t.cn/zOid3TP@杨克的blog @张无为老师 @小苏打围脖 @仝晓0 @王磊闹革命 @玉珍同学
(, 下载次数: 20)



易小倩


很多时候
我不得不对着
一堵墙
雪白雪白
间或有星点红
蚊子和我一样
想逃脱一股掌气
我掴它
现实掴我

我有很多尴尬不得不面对
却无法习惯性地转头
躲回宽大的校服
躲回一年级的小身体
然后用白色粉笔
在黑板上
画举手投降的小人

2012

易小倩,女,1993年生,安徽蚌埠人。现就读于大连外国语学院。作品首发于《诗歌周刊》,见于《诗歌月刊》、《新世纪诗典》等。)

  每一个句子都很“直白”,一看就懂。可细读起来,诗的内里却很“曲折”,耐人琢磨。我跟蚊子命运相牵,都“想逃脱一股掌气”,貌似强大的我掴它,更强大的现实掴我;但很多尴尬“我“不得不继续面对,因为“我”已经“无法躲回宽大的校服/躲回一年级的小身体”,当她说出自己无法再像孩提那样用白粉笔画投降的小人时,已寓意 “我”“此在”其实就是个举手投降的小人。自嘲现实如此反而泄露出心有不甘,整首诗很有张力。   
  题目《白》也很有意味,外在的白是墙的颜色,是粉笔的颜色。隐喻的白是白旗,是举手投降。以简单呈现复杂,小女孩可谓大诗才。                    
                           ——杨克(《中国新诗年鉴》主编)    

  《白》表达的是涉世之初即遭遇尴尬,由此企盼时光倒流使之退回儿时。这本是常见的“不想长大”的思维模式,指向对成人世界的恐惧及对童真价值的追认,从中甚至可以追溯到老庄哲学。当然还可以揭示未成年时代的人生准备不足,从而反思教育问题。   
  诗的末尾:“我”向往“躲回一年级的小身体/然后用白色粉笔/在黑板上”,画的竟然是“举手投降的小人”,足以出人意料。原来,他们的童年也不快乐!而且他们会自觉地确认有效的适应方式!更且,他们已“无法习惯性地转头”!这三层递进性推衍,是否能解说90后这代人的生存图景?如果是,那么这就是该诗的意义。而如何面对尴尬则是下一步应该问津的。
                           ——张无为(赤峰学院文学院教授)
    
  易小倩的诗有着90后特有的稚气和灵动,同时又有高出这个年龄层的成熟的思考。在雪白的“墙”上,蚊子和“我”是那“星点红”,“红”从颜色上喻示蚊子的喋血,从命运上喻示“我”的挫折。在“我”给蚊子致命一掴的时候,“现实”给了我致命一掴。在“墙”一般坚硬的森林法则面前,“我”想逃避,但已无法像“一年级”一样随意“转头”,无法“举手投降”。这种童年向成年心理转折的细腻描摹,让这首诗成为90后一代直面现实的代言——尽管被迫,但他们已准备好了。
                            ——韩庆成(《诗歌周刊》主编)  

欢迎到新浪微博评论、转载,地址:http://weibo.com/hqcwb
作者: 敖华    时间: 2013-3-6 00:26
90后的骄傲,恭喜!
作者: 仕零    时间: 2013-3-6 00:29
有一问题?这些诗歌我在90版块怎么找不到原帖?如何选取的还望告知,韩老师。
作者: 杨克    时间: 2013-3-6 00:43
顶起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3-3-6 00:59
仕零 发表于 2013-3-6 00:29
有一问题?这些诗歌我在90版块怎么找不到原帖?如何选取的还望告知,韩老师。

前三期作品都在本网论坛发过,会移动过来。栏目前几期会优先推荐老会员的作品,下周开始推荐新会员。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3-3-6 06:38
好诗高评。我这65岁的老诗人也要回来向小孩子学习啦。{:soso_e163:}
作者: 魔约    时间: 2013-3-6 07:29
伊沙应该关注,但必须与其保持距离。这里选取的貌似都是入过新诗典的。这首诗不算是佳作,一个小女孩的呓语。有时我甚至认为,过度的口语严重的淡化了新一代诗人作为一名诗人的时代责任。如果再无休止的纠缠于琐碎的生活,那么更加深刻的东西将没有力量诞生。
作者: 张智文    时间: 2013-3-6 07:44
当赞 {:soso_e142:}
作者: 望秦    时间: 2013-3-6 08:02
不错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3-3-6 08:47
欣赏!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3-3-6 09:05
魔约 发表于 2013-3-6 07:29
伊沙应该关注,但必须与其保持距离。这里选取的貌似都是入过新诗典的。这首诗不算是佳作,一个小女孩的呓语 ...

附议,也有类似的感觉
作者: 王丽颖    时间: 2013-3-6 09:13
好像前几期的都是一些有名气的大诗人的,现在是90后,下周要推荐新会员的,貌似和老会员的不相干呦~
作者: 荆无涯    时间: 2013-3-6 09:18
不错,值得学习。
作者: 诗之梦人    时间: 2013-3-6 09:18
王丽颖 发表于 2013-3-6 09:13
好像前几期的都是一些有名气的大诗人的,现在是90后,下周要推荐新会员的,貌似和老会员的不相干呦~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3-3-6 09:18
魔约 发表于 2013-3-6 07:29
伊沙应该关注,但必须与其保持距离。这里选取的貌似都是入过新诗典的。这首诗不算是佳作,一个小女孩的呓语 ...

就你的看法提醒几句,欢迎批评——
1、伊沙的成就不止与口语有关哦。
2、呓语与诗有严格界限,应该清楚,这与是否是小女孩无关。
3、过度的口语严重的淡化了新一代诗人作为一名诗人的时代责任。——口语与诗人责任也无关;怎样才是”过度的口语“?
4、“无休止的纠缠于琐碎的生活,那么更加深刻的东西将没有力量诞生”这句话正确,但此诗并非如此吧。
5、保持距离——应该适用于对所有诗人。
作者: 魔约    时间: 2013-3-6 09:31
本帖最后由 魔约 于 2013-3-6 09:46 编辑
张无为 发表于 2013-3-6 09:18
就你的看法提醒几句,欢迎批评——
1、伊沙的成就不止与口语有关哦。
2、呓语与诗有严格界限,应该清楚 ...


你说的或许是普遍的真理,我只针对新生代群体。伊沙走了一辈子才走上了伊沙的路,而我如今看见的是有人一下子就踏上去了,开头还好,但是若非经历跋涉而沉静,躁水何以深流。至于此诗,从我来看确实不优秀。因为我实在的感觉您们的评语更精彩。如果一首诗不能战胜一切的评语,那就盛名难副。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3-6 09:53
我不白,我欣赏
作者: 魔约    时间: 2013-3-6 09:54
本帖最后由 魔约 于 2013-3-6 10:02 编辑
张无为 发表于 2013-3-6 09:18
就你的看法提醒几句,欢迎批评——
1、伊沙的成就不止与口语有关哦。
2、呓语与诗有严格界限,应该清楚 ...


至于口语与诗人的责任,您或许以为无关,但是口语的的背后隐藏着生活之热潮,如果整天浸入生活的琐碎之中,或许可以写出表现生活与个人体验的好诗。但小巧难成大拙,无大拙亦无大智。如若局限于此,那么就难以有更高的超越,难以提到生存的高度,整体感面对着流失的危险。真理藏匿于个人与个人之间。(关于这点您可以看下我的散文诗《提问者》,发在散文诗版块。)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3-3-6 11:25
本帖最后由 月夜明朗 于 2013-3-6 11:33 编辑

结尾很好。很孩子气。很可爱。
作者: 周旋    时间: 2013-3-6 11:27
小姑娘不仅长得漂亮,诗歌也写的灵动!我喜欢易小倩!{:soso_e178:}

作者: 周旋    时间: 2013-3-6 11:27
小姑娘不仅长得漂亮,诗歌也写的灵动!我喜欢易小倩!{:soso_e178:}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3-3-6 11:58
魔约 发表于 2013-3-6 09:54
至于口语与诗人的责任,您或许以为无关,但是口语的的背后隐藏着生活之热潮,如果整天浸入生活的琐碎之 ...

语言只是媒介,不同媒介各有千秋,关键是语言使用者哦
作者: 玉珍    时间: 2013-3-6 11:59
“蚊子和我一样
想逃脱一股掌气
我掴它
现实掴我

我有很多尴尬不得不面对
却无法习惯性地转头”

这几句真好,很有思想性。虽然是很直白的几行诗,但是灵动,而且隐射了现实,值得深思。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3-3-6 12:03
魔约 发表于 2013-3-6 09:31
你说的或许是普遍的真理,我只针对新生代群体。伊沙走了一辈子才走上了伊沙的路,而我如今看见的是有人 ...

评论首先是发现,诗中已有的;然后是希望。此诗优秀与否另当别论,有个性、有新意不假,但并非完美。这在我评论中都说到了,可供参考。
作者: 程永红    时间: 2013-3-6 12:07
魔约 发表于 2013-3-6 09:54
至于口语与诗人的责任,您或许以为无关,但是口语的的背后隐藏着生活之热潮,如果整天浸入生活的琐碎之 ...

同感。不过,请注意一下年龄。
作者: 旗木宛如    时间: 2013-3-6 12:30
诗不比我强!评语更好
作者: 魔约    时间: 2013-3-6 12:33
张无为 发表于 2013-3-6 11:58
语言只是媒介,不同媒介各有千秋,关键是语言使用者哦

恩。老师说的对极。我是小子不知自个狂妄,蒙对的少,说错的多。以后还请老师您多指教。魔约问候老师了。
作者: 魔约    时间: 2013-3-6 12:34
程永红 发表于 2013-3-6 12:07
同感。不过,请注意一下年龄。

恩。何况是个美女。我主要指的是整体。问候程兄。
作者: 魔约    时间: 2013-3-6 12:36
张无为 发表于 2013-3-6 12:03
评论首先是发现,诗中已有的;然后是希望。此诗优秀与否另当别论,有个性、有新意不假,但并非完美。这在 ...

   恩。
作者: 那年那月    时间: 2013-3-6 13:39
{:soso_e142:}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3-3-6 14:23
魔约 发表于 2013-3-6 07:29
伊沙应该关注,但必须与其保持距离。这里选取的貌似都是入过新诗典的。这首诗不算是佳作,一个小女孩的呓语 ...

与你说的相反,这几位作者(包括即将推出的小苏打)都是在本网成长起来,《诗歌周刊》以及我主持的《诗歌月刊》栏目最先推出,然后才进入《新世纪诗典》等的视线的。此外,从语言上看,这首诗已不能简单以口语来概括,它更多是书面语言,诗的语言,只是它不晦涩而已。我不欣赏晦涩的诗,现在写晦涩诗已没有前途。
作者: 魔约    时间: 2013-3-6 14:46
韩庆成 发表于 2013-3-6 14:23
与你说的相反,这几位作者(包括即将推出的小苏打)都是在本网成长起来,《诗歌周刊》以及我主持的《诗歌 ...

恩,是我无知了。问候老师。
作者: 八立尚人    时间: 2013-3-6 15:53
喜欢。
作者: 郭海明    时间: 2013-3-6 16:25
细腻,有味道的好诗~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3-3-6 17:05
韩庆成 发表于 2013-3-6 14:23
与你说的相反,这几位作者(包括即将推出的小苏打)都是在本网成长起来,《诗歌周刊》以及我主持的《诗歌 ...

赞成这种理念,有些人写诗,纯属玩意象,把诗搞成意象的堆砌,像脂肪肝似的,反而让人看不清里面的健康的肝了。
作者: 汪吉萍    时间: 2013-3-6 17:55
好诗,有力度和深度。学习。
作者: 安氏    时间: 2013-3-6 19:17
本帖最后由 安氏 于 2013-3-6 19:18 编辑
魔约 发表于 2013-3-6 07:29
伊沙应该关注,但必须与其保持距离。这里选取的貌似都是入过新诗典的。这首诗不算是佳作,一个小女孩的呓语 ...


虽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诗歌见解,但我同意魔约兄的这段话。
作者: 肖振中    时间: 2013-3-6 21:17
我想起梁小斌那首诗。
作者: 鲁风    时间: 2013-3-7 01:55
好诗,好诗
作者: 老远    时间: 2013-3-7 07:30
写得真好,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看了舒服,值得学习
作者: 一千零一傻    时间: 2013-3-7 09:03
欣赏问好。
作者: 江玉中    时间: 2013-3-7 11:13
这是中国诗歌的福音。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3-3-7 14:53
祝贺!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3-3-7 15:36
祝贺
作者: 小苏打    时间: 2013-3-7 16:06
魔约 发表于 2013-3-6 07:29
伊沙应该关注,但必须与其保持距离。这里选取的貌似都是入过新诗典的。这首诗不算是佳作,一个小女孩的呓语 ...

生活都搞不好,期待你去拯救地球?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3-3-7 17:58
韩庆成 发表于 2013-3-6 14:23
与你说的相反,这几位作者(包括即将推出的小苏打)都是在本网成长起来,《诗歌周刊》以及我主持的《诗歌 ...

附议此观点。
作者是棵好苗子。她的诗比我的同期作评强大得多。
作者: 孙成龙    时间: 2013-3-7 18:36
学习好诗 严重祝贺
作者: 扎西德都    时间: 2013-3-7 22:43
暂时没理解什么意思,谢谢你的发表!











作者: 雷岛    时间: 2013-3-7 23:20
明白如话而又深入浅出,最见功力。比那些云山雾罩的东西要好。小女子不简单!
作者: 囚肉    时间: 2013-3-7 23:45
这十分欣赏这首诗!十分!
作者: 梅下    时间: 2013-3-12 10:20
现实的呓语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3-3-15 13:44
欣赏佳作  问好老师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3-16 10:13
祝贺小倩。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3-16 10:13
祝贺小倩。
作者: 仕零    时间: 2013-3-16 20:05
王法 发表于 2013-3-16 10:13
祝贺小倩。

说心里话,我的《难》绝不逊于这首《白》,有兴趣的文友请关注仕零诗歌贴,广泛探讨,让我们脱离跟风,让我们真实表达!!!是好汉就来。
作者: 闲云野鹤    时间: 2013-4-24 10:57
好诗!三个评也非常好!

楼上的,《难》,我去找找,看看到底谁更强。
作者: 闲云野鹤    时间: 2013-4-24 11:25

夜的黑手
伸向我的脖子
一把揪起
我空空的身体
生硬的语言
从嘶哑的喉咙
艰难吐出
我再也表达不清
一句完整的爱
眼角苦涩的液体
把我压得更低
当我抬头仰望
星星大片大片坠落
让这个夜空
痛不欲生
作者: 闲云野鹤    时间: 2013-4-24 11:35
仕零 发表于 2013-3-16 20:05
说心里话,我的《难》绝不逊于这首《白》,有兴趣的文友请关注仕零诗歌贴,广泛探讨,让我们脱离跟风,让 ...

《难》和《白》不能比。别着急发表。功到自然成。还看了你前边的几组,主要是“语言技术”不过关,过这一“关”,才叫难啊!加油!《白》被一些朋友说成直白是错误的,好的诗歌必然有技术在诗歌里边,只不过因为隐蔽一些,不被人看出或说出而已。有时间我去说说《白》的语言技巧。
作者: 仕零    时间: 2013-4-24 11:52
闲云野鹤 发表于 2013-4-24 11:35
《难》和《白》不能比。别着急发表。功到自然成。还看了你前边的几组,主要是“语言技术” ...

且走且看,我不急的。技术流就是好诗,这需要努力分辨。欢迎点击我的博客,我从不怕质疑打击。
作者: 闲云野鹤    时间: 2013-4-25 11:14
【也读】#90后诗歌#易小倩《白》(已推荐《中国新诗年鉴》2012卷)


易小倩
很多时候我不得不对着一堵墙雪白雪白间或有星点红蚊子和我一样想逃脱一股掌气我掴它现实掴我我有很多尴尬不得不面对却无法习惯性地转头躲回宽大的校服躲回一年级的小身体然后用白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举手投降的小人2012

  这首90后推荐诗歌后边的三个点评已经非常好,我再来饶舌目的是想进一步纠正对这首诗歌的两种不同看法:一种看法是认为这首诗歌直白,所以真正写直白诗歌的朋友有不服气而怏怏不快;二是有朋友认为这首诗歌写的是日常琐碎小孩子的事而不认同。
  持这两种看法的朋友,感觉都是没有真正读懂诗歌。这首诗歌的思想意蕴是什么?集中在第二节的前两句“我有很多尴尬不得不面对/却无法习惯性地转头”,结合诗歌的开头“一堵墙”理解,这是明知撞墙也不回头的意思,表达的是主体对客体对命运决不屈服的坚强意志。就如韩庆成说的:在“墙”一般坚硬的森林法则面前......这种童年向成年心理转折的细腻描摹,让这首诗成为90后一代直面现实的代言——尽管被迫,但他们已准备好了。
  如果明白了这样厚重的思想意蕴,首肯90后对现实和自身双重“白”但是并不妥协的认知和选择,那么,选材上小孩子的生活琐碎恰好就是诗歌语言陌生化的一种行之有效而且曾时髦过现在仍被一些人运用的“视角奇化(陌生化)——儿童视角”的方法,用儿童的视角来观察思考社会感悟生活、审视生命的生存环境状态及体悟生命的某种本真,是有着特殊的表现力的。
  认为诗歌“直白”的朋友就更是因为“诗意的遮蔽”(朦胧含蓄)而没有明白诗歌到底写的是什么,并且认为诗歌无技巧上的精彩。好的诗歌不可能没有技巧,或者说没有技巧的诗歌不可能是好的诗歌。杨克说这首诗歌:每一个句子都很“直白”,一看就懂。可细读起来,诗的内里却很“曲折”,耐人琢磨。
  “琢磨”什么呢?就是诗歌整体的思想意蕴以及支撑总的思想意蕴的各个局部的思想意义蕴含,和表达总的思想意蕴与局部意义的表现方法及语言技巧等。前者是“艺术抽象”,后者是运用意象的“具象思维”,两者之间就是诗歌的“张力”所在。“琢磨”是“张力”具体形成的心理运作。没有张力一眼便知分晓的诗歌就不产生美,假使有“思想意义”,但不构成为“思想意蕴”,意义和意蕴的差别就是后者才是“美”或“美的”。“抽象的逻辑思维和意象的逻辑思维相结合”的这个诗歌大方法的表达,其中就有我所说的这几点内容:艺术抽象、具象(形象)思维、张力。朋友们自己每当写完一首诗歌,看看或找朋友看看有没有这几点?没有或缺少就都不可能是好诗。其它的方法手法技巧等都小于这个大法,服从这个大法,围绕这个大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诗歌的思想意蕴既然要求在字符的表面上抽象掉,放在心里含着,用“具象思维”衔住,让诗歌成为孙悟空变化成为的房子,尾巴的旗杆相当于诗眼,最终被读者识破挖掘出来,那么在表达上“具象”必然要求“意象”的选择把握和运用。意象过于密集晦涩难懂自然不好,恰到好处的组织运用意象,是好的诗歌的必须的要求。不运用意象没有意象的诗歌直白没有诗味儿不美,就接近口水了。这样,用意象写诗,是诗歌写作很重要甚至很关键的方法。
  看诗歌,“很多时候/我不得不对着/一堵墙”中的“墙”,是前途上无法跨越的障碍的象征或隐喻意象。“雪白雪白/间或有星点红”。“雪白”的墙和第二节的“白粉笔”和“白小人”是总体“白”这个意象的两个衍生意象,具颇多意味,支撑厚重着诗歌的主旨。“雪白”的色调有苍凉空茫的意味。“间或有星点红”这句,我们暂时不懂,待读了后边的“蚊子和我一样/想逃脱一股掌气/我掴它/现实掴我”,才恍然明白,哇!是“我掴”死的蚊子。这手法在小说里是设悬疑;在相声里边是抖包袱;这里是诗歌的表达——倒叙,表现了作者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很难得。“蚊子”可以看做是自我的明喻意象,旨在定位自我生命的卑微,(同时也不能完全排除自身也为害物的推敲)。“我掴它”是同样的卑微孱弱的生命,“我”还强过蚊子;但“现实掴我”,说明“现实”比我还强大。“我”面对的“现实”就是“墙”,也是下一节的“尴尬”,内涵很多很丰富,作者没有具体说出来,使“现实”具有暗示指示性,属于一个“半留白”(自造的术语)。
  这里掴蚊子的自然现实到“现实掴我”的社会现实情节,能不能够成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体认?是不是生存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的隐喻?如果是,这个局部思想意蕴够不够深厚?“我掴它”,蚊子死了,“间或有星点红”;“现实掴我”,而“我和蚊子一样”,意味着“我”的命运不会比“蚊子”好或幸运多少。这悲惨凄苦的痛苦忧伤的认知会不会带来感情的波澜?肯定会。但是,在诗歌的情思中,情感的宣泄被不着痕迹的抑制了,这就是现代诗的“冷抒情”。意象运用“具象”描述,令诗歌可在读者的头脑中幻化出形象和简单的情节,使诗歌获得了“形象美”。有人说,“好的诗歌是可以演出的”,可见诗歌形象美的重要。按古典文论诗歌五美“意、象、情、言、韵”,“形象美”据第二位。就现在看,这首小诗是不是已经五美具得?
  读到这儿,读者会想或者问:白墙上掴蚊子的描述会是“我”的生活的真实描写和叙述吗?当然不是,这在手法上是虚拟“写虚幻”,诗歌同别的文学体裁一样,写作的内容不高于生活是没有出路的。
  诗歌的第一节写的是“我”所面对的残酷“现实”,是——前。那么有没有另外的选择,譬如暂时以退为守。第二节写的就是——后。这是写的记忆成长过程的表象,是在“写假设”,是完全违背个体人的生长发展规律的。诗歌写道:“躲回宽大的校服/躲回一年级的小身体/然后用白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举手投降的小人”。叙事地点、时间、人物、事件要素俱全。天真、稚拙、幽默、俏皮。张无为指出:《白》表达的是涉世之初即遭遇尴尬,由此企盼时光倒流使之退回儿时。这本是常见的“不想长大”的思维模式,指向对成人世界的恐惧及对童真价值的追认......这三层递进性推衍,是否能解说90后这代人的生存图景?如果是,那么这就是该诗的意义。而如何面对尴尬则是下一步应该问津的。
  这“问津”的就是:现实,“我有很多尴尬不得不面对/却无法习惯性地转头”,只能勇往直前,无法去害怕“蚊子”一样的粉身碎骨!
关于《白》的写作手法就谈这些。手法直接关乎思想意蕴,我的理解不可能不存在很多问题和错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罢。
作者: 闲云野鹤    时间: 2013-4-25 11:15
仕零 发表于 2013-4-24 11:52
且走且看,我不急的。技术流就是好诗,这需要努力分辨。欢迎点击我的博客,我从不怕质疑打击。

看看《白》评吧。加油!!!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3-4-25 13:19
闲云野鹤 发表于 2013-4-25 11:14
【也读】#90后诗歌#易小倩《白》(已推荐《中国新诗年鉴》2012卷)

解读更详尽,是对三个小点评很好的补充。
作者: 闲云野鹤    时间: 2013-4-25 13:42
韩庆成 发表于 2013-4-25 13:19
解读更详尽,是对三个小点评很好的补充。

O(∩_∩)O谢谢韩管!!!
作者: 北残    时间: 2013-5-2 13: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秦时月    时间: 2013-5-7 21:53
我掴它
现实掴我


这首诗漂亮!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3-5-14 12:49
我掴他掴
作者: 葛真呈    时间: 2014-2-13 23:09
欣赏好诗!
作者: 卢游    时间: 2014-6-30 09:18
果然每首都不错,
作者: 行顺    时间: 2016-11-23 00:32
认识易小倩,也是因为流派,

小女孩,大诗才。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