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我是你枝头上的一只鸣蝉 [打印本页]

作者: 袁秀杰    时间: 2013-6-25 18:24
标题: 我是你枝头上的一只鸣蝉
我是你枝头上的一只鸣蝉

                                                    文/袁秀杰。

      蝉在窗外悠长的鸣叫,既远且近。
      那是二十年前的蝉声。
      对我而言,那缠绵、激越、永无止息的天籁,是我多年前不慎走失的夏天和村庄。
      记忆中的村庄恬静安详,很多的往事定格成“如何不向深山里,坐拥闲云过一生”的闲适安然。
      蝉在遥远的村庄里欢喜,叫醒酣眠的耳朵,丝毫不管炎炎夏日里人们的烦躁与不耐。它们长时间地一动不动,趴在浓浓的绿荫里怀抱着我的童年歌唱生命的辉煌。
      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
      从树下经过,你看不见它的潜伏,唯有古典的意境在心头铺展蔓延,那流淌的诗意,是陆游的“蝉鸣柳声相续”,又或者是毛文锡的“暮蝉声里落斜阳”。
      蝉是中国古典的乡村的产物。
      印象里,高栖枝头浩歌天下的小小尤物,涵盖了国人对于自然、宇宙、人性和人生的诸多看法。可以说,它是人们精神世界的物化。
      自然是最伟大的一本书,歌德说,在它每一页的字句里,我们读得最深奥的消息。在人们无比深邃的灵魂里,大自然的阵阵蝉声,有着博大而丰富的世界,每一声,都高蹈着人生的气度。
      古往今来,有人赞其高洁,有人咏其悠然,有人怜其凄婉,有人想其短暂,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有时,蝉是乡土情结的代言人。
      乡愁是中国文化之根,当蝉声渐稀渐凉传达出秋的信息,在冷落清秋时节,就极易引发起游子怀念故土的悠悠情思。
      此时,这蝉声如此寂寞凄清,以前在故乡,好像从没有过这样的感受。于是,置身于茫茫人海攘攘红尘,不论漂泊了多久,又走到了何方,那些滔滔无涯之事,都分付给了一声似曾相识来自故乡的蝉鸣。
      忽然,所有与故乡有关的风物在异地一一复活。
      隔着广漠的时空,开始想念每一个路过的夏天,想念隐身于岁月深处的老屋、石磨、篱笆、炊烟和瓦蓝瓦蓝的偶尔有鸟掠过的天空。
      深入蝉声,其实也是深入故乡。
      于是,蝉声有了温度,有了长度,有了重量。
      但,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把村庄丢了,把蝉声丢了,也把自己也丢了。
      脚下的城市,奔忙的城市,虽信美而终非吾土呵。离乡背井寄身闹市的现代人不禁满面含羞,把一颗争逐的心低到尘埃里,“我们到底要怎样的生活,怎样的自己?”
      时光远去。
      村庄远去。
      再也找不到童年的井,童年的桥,童年的土路,童年的蒲公英,童年的和伙伴一起寻找蝉蜕的夏天的黄昏。
      俱往矣。
      唯一不变的是蝉鸣。
      就在村庄之上,就在山林之上,就在曾经涟漪层层水声潺潺不知起于何方又将奔向何处的河流之上。
     《礼记》说,水曰清涤。蝉声亦然。蝉者,禅也。听蝉,也是在听自己。
     蝉声起伏,总会带给我们至深至大的遥想,纵使我们的世界落木无边、风雪载途,也能荡涤心中积聚的尘埃,忽略人生中的冷漠凄凉,把喜怒哀乐功利贪欲轻轻放下,包容千里风霜,拥抱万里秋色,精神得以*,得以回乡。
      悠悠蝉鸣,声声入耳。
      知否,知否,我遥远的故乡,我是你枝头上的一只鸣蝉,每逢夏至秋来,响一片久违的乡音。

                                                            ——倾城于泊心斋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3-6-25 19:39
沙发{:soso_e182:}
作者: 张智文    时间: 2013-6-25 19:54
深入浅出 寓意怡情{:soso_e142:}
作者: 林浪平    时间: 2013-6-25 21:00
知否,知否,我遥远的故乡,我是你枝头上的一只鸣蝉,每逢夏至秋来,响一片久违的乡音。
{:soso_e179:}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3-6-25 21:38
有自己的思考
作者: 毕俊厚    时间: 2013-6-25 21:53
借古喻今,抒发情怀,一声蝉鸣,两种忧思。雨友大手笔。感叹才华横溢。学习了。
作者: 肖振中    时间: 2013-6-25 22:11
好。来学习。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3-6-25 22:23
欣赏优美的抒情散文。
作者: 王凯    时间: 2013-6-25 23:27
写的好,来学习
作者: 招小波    时间: 2013-6-26 06:06
欣赏美文!{:soso_e163:}
作者: 艾草    时间: 2013-6-26 07:11
我是你枝头上的一只鸣蝉,每逢夏至秋来,响一片久违的乡音
作者: 戴永成    时间: 2013-6-26 07:50
诗化的美文,独特的触角,厚重的情感,明亮的哲思。拜读。问好!
作者: 纪开芹    时间: 2013-6-26 09:54
好美!看秀杰的散文诗,我学写的冲动又来了!
作者: 望秦    时间: 2013-6-26 10:33
优美的散文诗,学习
作者: 林国鹏    时间: 2013-6-26 15:39
那么多人说好!哈哈,祝贺姐姐!
作者: 书剑飘零    时间: 2013-6-26 15:53
欣赏美文。问候阿杰。{:soso_e163:}
作者: 程永红    时间: 2013-6-26 23:37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茶香屡屡;明月千里寄相思。诗写温吻合你的名字。欣赏,学习!问候。
作者: 鹤鸿    时间: 2013-7-8 14:59
欣赏优美散文,祝福,问好!{:soso_e160:}
作者: 江玉中    时间: 2013-7-10 07:29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古往今来,蝉是多少文人墨客笔下怎么抒都抒不尽的情怀!倾城老师以蝉诠释大千,借古喻今,内蕴质感、丰厚!喜欢!问好倾城老师!祝夏安!
作者: 戴永成    时间: 2013-7-10 13:26
再赏清新灵动的美文。问好!
作者: 廖勇智    时间: 2013-7-11 15:41
啊!你就是雨倾城啊!一如既往地喜欢你的好文字!问好!
作者: 袁秀杰    时间: 2013-7-11 19:58
廖勇智 发表于 2013-7-11 15:41
啊!你就是雨倾城啊!一如既往地喜欢你的好文字!问好!

你认识我吗
作者: 鹤鸿    时间: 2013-7-15 19:29
乡情浓郁,欣赏提读!{:soso_e160:}
作者: 鹤鸿    时间: 2013-7-15 19:31
再也找不到童年的井,童年的桥,童年的土路,童年的蒲公英,童年的和伙伴一起寻找蝉蜕的夏天的黄昏。
作者: 袁秀杰    时间: 2013-7-27 16:27
筷子 发表于 2013-6-25 19:39
沙发

谢谢筷子。
作者: 袁秀杰    时间: 2013-7-27 16:28
张智文 发表于 2013-6-25 19:54
深入浅出 寓意怡情

您来了,万千欢喜。给诗人上好茶
作者: 袁秀杰    时间: 2013-7-27 16:28
林浪平 发表于 2013-6-25 21:00
知否,知否,我遥远的故乡,我是你枝头上的一只鸣蝉,每逢夏至秋来,响一片久违的乡音。

谢谢林兄来读。上茶
作者: 袁秀杰    时间: 2013-7-27 16:29
肖振中 发表于 2013-6-25 22:11
好。来学习。

看出啥来了,诗人
作者: 袁秀杰    时间: 2013-7-27 16:29
白炳安 发表于 2013-6-25 22:23
欣赏优美的抒情散文。

谢谢老哥来读
作者: 袁秀杰    时间: 2013-7-27 16:29
王凯 发表于 2013-6-25 23:27
写的好,来学习

热烈欢迎朋友
作者: 袁秀杰    时间: 2013-7-27 16:30
招小波 发表于 2013-6-26 06:06
欣赏美文!

谢谢小波。
作者: 袁秀杰    时间: 2013-7-27 16:30
艾草 发表于 2013-6-26 07:11
我是你枝头上的一只鸣蝉,每逢夏至秋来,响一片久违的乡音

谢谢艾草来读。上好茶
作者: 袁秀杰    时间: 2013-7-27 16:30
戴永成 发表于 2013-6-26 07:50
诗化的美文,独特的触角,厚重的情感,明亮的哲思。拜读。问好!

谢谢戴兄
作者: 木制剑    时间: 2013-7-27 22:18
我是你枝头上的一只鸣蝉

很诗意的题目!!头尾很好,肚里的食品粗细不匀。嘿嘿,个见哟.
作者: 萨门    时间: 2013-7-27 22:52
“我遥远的故乡,我是你枝头上的一只鸣蝉”{:soso_e163:}
作者: 风之彩    时间: 2014-9-14 16:51
欣赏美文,学习了!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4-9-15 08:14
蝉声起伏,总会带给我们至深至大的遥想,纵使我们的世界落木无边、风雪载途,也能荡涤心中积聚的尘埃,忽略人生中的冷漠凄凉,把喜怒哀乐功利贪欲轻轻放下,包容千里风霜,拥抱万里秋色,精神得以*,得以回乡。
      悠悠蝉鸣,声声入耳。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4-9-15 08:15
学习,问好
作者: 康京凌    时间: 2014-9-15 08:15
新周快乐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