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当代新诗的“百家”争鸣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4-4-14 00:34
标题: 当代新诗的“百家”争鸣
当代新诗的“百家”争鸣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专访


(, 下载次数: 23)




  羊城晚报记者 何晶 实习生 李嘉楠 何彦禧

  
诗歌慢慢升温 圈外冷圈内热

  羊城晚报:举办“21世纪现代诗群流派大展”的源起是什么?

  谭五昌:21世纪以来,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中国新诗的写作某种程度上也参与和促进了多元化。可以说,当下是国家主流文化、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大众文化这三种文化三足鼎立的文化格局,这种多元的文化格局其实对诗人的创作也有很大影响。如果你关注中国21世纪当代新诗的话,你会发现,如果你有知识分子情怀,恐怕要读读王家新的作品、欧阳江河的作品,这些诗人的趣味偏向知识分子的文化立场;假如你想读一些大众文化的作品,那就读读伊沙、沈浩波、赵丽华他们的作品;如果你想读官方的作品,想了解官方的文化立场,恐怕要读一读王久辛的作品。也就是说,在诗歌文化美学的趣味上,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中国诗歌流派网的主编是著名诗歌评论家徐敬亚,他在1986年策划了“1986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第一次让诗歌群体流派以团体方式集体亮相,走上前台,从而冲决了当时朦胧诗与主旋律诗歌一统天下的诗坛格局,促成了第三代诗人以艺术新锐姿态集体登上诗歌舞台的历史机遇。时隔28年后,我觉得时机也成熟了,应该让中国诗歌以集体亮相的方式来生长,让中国诗人以群体的方式展示他们与众不同的、各有特色的诗歌美学、艺术风貌。这就是我和中国诗歌流派网执行主编韩庆成发起举办这个大展的初衷。

  羊城晚报:近些年,诗歌的活动特别多。

  谭五昌:从大众社会的层面来看,诗歌确实是边缘化的。但21世纪以来,诗歌在慢慢的升温,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诗人多,各种诗会也特别多,包括国际性的诗歌节。简单总结的话,21世纪诗歌界的新状况是,圈外冷圈内热。在全球化的语境中,诗人们也都意识到,要写有特色的诗歌,部分诗人强调本土经验、本土特色。比如说甘肃诗人,他们写具有本土特色的作品,形成了甘肃的诗歌群体,风格上也有相同性。再比如北京有学院背景的诗人,他们在诗歌的风格和理念上接近,可能也有个小圈子。应该说,现在圈子化写作的现象非常明显,这就客观形成了诗歌写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性互动的局面。

  羊城晚报:网上贴出来的大展启事里提到这次评选的层级设置,分三个层级:十大重要现代诗群流派,十大影响力现代诗群流派,十大新活力现代诗群流派。为什么要这样分三个层级?重要和影响力之间会有交叉之处吧?

  谭五昌:全国参加这次大展的诗歌流派数几百家,这里面肯定有层次差别。排在第一的是“重要”诗歌流派群体,重点考虑它对文学史的影响,他们的艺术主张在21世纪中国当代诗歌届有重要影响,所以排在首位。“影响力”仅次于重要,位置稍微轻一些,但也是比较重要的,但没有“重要”的程度那么深。“新活力”是指存在时间不是很长,有一定活力的诗歌群体流派,他们很有潜力,能给新世纪的中国诗坛带来空前的活力,大多数的诗人是新锐的,其中有些诗人出道比较早,但他们的诗歌艺术仍然需要进一步释放,重要性还需要时间进一步印证。最终进入大展的将是36家诗歌群体流派。

  羊城晚报:不是30家?

  谭五昌:需要更正一下。因为参展的诗歌流派实在太多了,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我们和联合举办的诗歌刊物沟通,他们也都同意,每个层级扩展到12家。
  (主办单位注:谭五昌先生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到新增入展层级,但未出现在《羊城晚报》报道中)


诗群诗派模糊并列 个别为参展而命名

      羊城晚报:为什么这次是诗群流派大展?诗群流派和诗歌流派这两个概念并不一样。

  谭五昌:这个观察很敏锐,这两个词有时分得不太清楚,但还是有内在微妙的区别。诗群是一个松散的诗歌联盟,是诗歌团体的概念,有相互性,圈子化使他们走得很近,艺术上他们的追求也有某种相似性。比如江南诗群,他们有共同的地域环境背景,但并不意味着江南地区的诗人写作风格和思想观点完全一样,他们作为一个群体的存在,命名为江南诗群而非江南诗派。

  相对而言,诗派是更严谨的文学概念或批评概念,首先,它要有严谨的凝聚的艺术主张;其次,要有阵地,比如说有某个刊物作为阵地;最后,还需要批评家适当的认可,要有广泛的认可度。

  羊城晚报:但是在初选入围的115家诗群流派的公示名单里,既有某某诗群,也有某某诗派,评选的范围和标准又是什么呢?

  谭五昌:虽然刚刚说到了诗群和诗派的区别,但两者的界限有时并不那么明确,有些诗群也具备了比较严谨的流派特点,他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和艺术主张是有很多一样的,所以我们在评选时,采取模糊化处理,诗群和流派都放在一起。

  羊城晚报:有没有一些诗群流派是临时造出概念来参评的?

  谭五昌:事实上,很多流派是批评家或文学史家后来的命名,比如说湖畔派诗人、阿克梅派,等等;也有自己打出旗号的,比如说1986年非非主义,是自觉的流派群体建构。现在也有相似性,大部分诗群流派是在2014年之前就有命名的,也有少数诗歌群体与流派,因为想参加这个大展而进行命名,但他们的命名也有一定合理性,并不是瞎胡闹的,他要考虑到命名和他们诗群的创作风格是不是相对称。比如新楚骚诗派,主张以楚文化为基础的写作风格,也有一定合理性,这是新出现的情况,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

  (来源: 羊城晚报)

作者: 夏卿    时间: 2014-4-14 06:23
悦读。对谭老师的观点表示赞同。只要是有利于现代汉诗发展的活动和形式都应该得到支持和尊重!
作者: 达人老黑    时间: 2014-4-14 06:31
诗人一定要写诗。一个人写,几个人一起写,很多人一同写,是诗人的事。看诗是读者的事,评诗也是读者的事。说三道四好像是媒体的事,还有其它什么事老黑就不清楚了,也不想理会一些无聊的事。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4-4-14 06:37
诗派是更严谨的文学概念或批评概念,它有严谨的凝聚的艺术主张。
------------就象一片同种的花群。
作者: 敬笃    时间: 2014-4-14 08:48
群体和流派是有很大区分的
作者: 天露    时间: 2014-4-14 09:33
全国参加这次大展的诗歌流派数几百家,这里面肯定有层次差别。排在第一的是“重要”诗歌流派群体,重点考虑它对文学史的影响,他们的艺术主张在21世纪中国当代诗歌届有重要影响,所以排在首位

支持老师观念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4-4-14 09:42
鼓励流派发展,让大家各个击破,总比无头苍蝇各自飞要好。
至于大浪淘沙,谁会笑到最后,得由实践来检验、由时间来验收。
作者: 天露    时间: 2014-4-14 10:18
汤胜林 发表于 2014-4-14 09:42
鼓励流派发展,让大家各个击破,总比无头苍蝇各自飞要好。
至于大浪淘沙,谁会笑到最后,得由实践来检验、 ...

汤兄说得好
作者: 新韵使者    时间: 2014-4-14 10:20
中国当代诗坛,以韵为根,三足鼎立:旧韵需改革,无韵不成诗,新韵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4-4-14 10:20
达人老黑 发表于 2014-4-14 06:31
诗人一定要写诗。一个人写,几个人一起写,很多人一同写,是诗人的事。看诗是读者的事,评诗也是读者的事。 ...

不清楚的地方,正是你要重点思考的地方,如果把不清楚的地方想出了名堂,你就成为“大家”了!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4-4-14 10:21
天露 发表于 2014-4-14 10:18
汤兄说得好

谢谢飘扬!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4-4-14 10:22
诗群是一个松散的诗歌联盟,是诗歌团体的概念,有相互性,圈子化使他们走得很近,艺术上他们的追求也有某种相似性。
作者: 天露    时间: 2014-4-14 10:30
汤胜林 发表于 2014-4-14 10:21
谢谢飘扬!

当前我们诗写者相当于诗歌分布各地的仓库,年久失修,让诗歌不至于流浪,而诗歌流派相当于大家集资建的规模些的大仓库,如此而已!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4-4-14 10:32
赞同谭老师的观点。凡是为现代汉诗的发展所开展活动和形式,都应该得到支持、肯定和尊重!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4-4-14 10:58
支持,学习
作者: 沧海一鹤    时间: 2014-4-14 13:55
谭五昌:21世纪以来,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中国新诗的写作某种程度上也参与和促进了多元化。可以说,当下是国家主流文化、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大众文化这三种文化三足鼎立的文化格局,这种多元的文化格局其实对诗人的创作也有很大影响。如果你关注中国21世纪当代新诗的话,你会发现,如果你有知识分子情怀,恐怕要读读王家新的作品、欧阳江河的作品,这些诗人的趣味偏向知识分子的文化立场;假如你想读一些大众文化的作品,那就读读伊沙、沈浩波、赵丽华他们的作品;如果你想读官方的作品,想了解官方的文化立场,恐怕要读一读王久辛的作品。也就是说,在诗歌文化美学的趣味上,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中国诗歌流派网的主编是著名诗歌评论家徐敬亚,他在1986年策划了“1986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第一次让诗歌群体流派以团体方式集体亮相,走上前台,从而冲决了当时朦胧诗与主旋律诗歌一统天下的诗坛格局,促成了第三代诗人以艺术新锐姿态集体登上诗歌舞台的历史机遇。时隔28年后,我觉得时机也成熟了,应该让中国诗歌以集体亮相的方式来生长,让中国诗人以群体的方式展示他们与众不同的、各有特色的诗歌美学、艺术风貌。这就是我和中国诗歌流派网执行主编韩庆成发起举办这个大展的初衷。

感谢敬亚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神大餐!感谢谭五昌老师精彩的阐述!感谢流派网给我们提供的展示平台!
作者: 陈科    时间: 2014-4-14 14:02
西沈 发表于 2014-4-14 10:22
诗群是一个松散的诗歌联盟,是诗歌团体的概念,有相互性,圈子化使他们走得很近,艺术上他们的追求也有某种 ...

支持此种说法!
作者: 陈科    时间: 2014-4-14 14:04
李明利 发表于 2014-4-14 10:32
赞同谭老师的观点。凡是为现代汉诗的发展所开展活动和形式,都应该得到支持、肯定和尊重!

百花不展瓣,何来开放?支持!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4-4-14 14:11
陈科 发表于 2014-4-14 14:02
支持此种说法!


作者: 陈科    时间: 2014-4-14 14:13
西沈 发表于 2014-4-14 14:11


作者: 雨蒙蒙    时间: 2014-4-14 14:25
百家争鸣。好。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4-4-14 14:52
陈科 发表于 2014-4-14 14:04
百花不展瓣,何来开放?支持!


作者: 段联保    时间: 2014-4-14 15:07
悦读!
作者: 陈科    时间: 2014-4-14 16:22
李明利 发表于 2014-4-14 14:52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4-4-14 19:28
百家争鸣,何来禁言?
封口禁言,何以争鸣?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4-4-14 20:38
陈科 发表于 2014-4-14 16:22


作者: 无名氏    时间: 2014-4-14 20:40
没考虑对当下的影响就考虑到对文学史的影响,搞笑吧谭!
作者: 北残    时间: 2014-4-14 21: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4-4-14 21:56
中肯,悦读
作者: 刘光荣    时间: 2014-4-14 22:04
开展这样的活动,对诗歌发展是有利的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4-14 22:49
提读。
作者: 孙成龙    时间: 2014-4-15 08:50
应该说,现在圈子化写作的现象非常明显,这就客观形成了诗歌写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性互动的局面。
作者: 冷铜声    时间: 2014-4-15 13:23
先有金字塔这个广阔的面,才会有金字塔的高耸入云的塔尖。越是弱小的,新生的,也许它更有后劲,更有成长的空间。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4-4-15 15:49
这个言说是合乎事实的,支持
作者: 柳鹤鸣    时间: 2014-4-15 17:26





作者: 陈科    时间: 2014-4-15 20:11
李明利 发表于 2014-4-14 20:38


作者: 水云生    时间: 2014-4-15 20:20
本帖最后由 水云生 于 2014-4-15 20:22 编辑

支持流派,就像一棵树大了必然要分枝,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诗歌也需要交响乐,不能容忍一棵树一直向上垂直生长。也不能容忍一面锣单独响个不停。那多么枯燥乏味?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4-4-15 20:53
陈科 发表于 2014-4-15 20:11


作者: 陈科    时间: 2014-4-15 20:54
李明利 发表于 2014-4-15 20:53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4-4-15 21:04
陈科 发表于 2014-4-15 20:54


作者: 南北    时间: 2014-4-16 13:11
向谭先生致意。
尽管众生喧哗,但毕竟大浪淘沙之后,会有真正的诗歌和精神,存留下来。
作者: 荒原猛士    时间: 2014-4-16 13:15
羊城晚报忽然对诗歌关注起来
作者: 水无一    时间: 2014-4-16 21:29

举办诗群大展很好。应突出百花,当引领百家!
作者: 水无一    时间: 2014-4-16 21:29

举办诗群大展很好。应突出百花,当引领百家!
作者: 刘光荣    时间: 2014-4-16 21:41
顶,
作者: 雨倾城    时间: 2014-4-16 22:49
学习一下
作者: 黄土层    时间: 2014-4-16 23:07
相对于对唐晓渡,羊城晚报的记者对谭五昌的提问就规矩和老实多了。
作者: 渭波    时间: 2014-4-17 09:04
问好谭老师!
作者: 丹麓听翁    时间: 2014-4-17 09:39
诗歌流派层出不穷,在欧洲不同时代出现的诗歌流派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支撑,在中国出现的诗歌流派很少有一定的思想支撑,更谈不上思想流派的参与!
作者: 雨蒙蒙    时间: 2014-4-17 10:06
百家争鸣好。总会有一个公论的准则
作者: 雨蒙蒙    时间: 2014-4-17 10:06
百家争鸣好。总会有一个公论的准则
作者: 明月清风    时间: 2014-4-17 18:19
李明利 发表于 2014-4-13 17:32
赞同谭老师的观点。凡是为现代汉诗的发展所开展活动和形式,都应该得到支持、肯定和尊重!

说得好。支持。希望做好越走越好。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4-4-17 20:23
明月清风 发表于 2014-4-17 18:19
说得好。支持。希望做好越走越好。

问候朋友!
作者: 明月清风    时间: 2014-4-17 21:37
不客气,晚安。
作者: 新韵使者    时间: 2014-5-6 07:58
丹麓听翁 发表于 2014-4-17 09:39
诗歌流派层出不穷,在欧洲不同时代出现的诗歌流派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支撑,在中国出现的诗歌流派很少有一定的 ...

诗歌流派网是在无韵诗鼓吹者操控下的各流派的大杂烩。
如果没有韵律的支撑,任何流派都不会走到“中华民族的诗流”上!
作者: 踏雪无痕    时间: 2014-5-6 11:09
一脉同宗,诗歌以黄皮肤的色彩抒写世界,它无私的绽放了中华情!仁、义、!礼!
作者: 新韵使者    时间: 2014-5-8 07:54
诗歌流派网是在无韵诗鼓吹者操控下的各流派的大杂烩。
如果没有韵律的支撑,任何流派都不会走到“中华民族的诗流”上!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4-6-27 14:43
新韵使者 发表于 2014-5-8 07:54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禁止发言了,还争鸣个屁!
作者: 猫弟弟    时间: 2014-8-1 11:12
我一直认为:古诗文这株独具魅力的大树,而今更应绽放出时代的新花!
作者: 晓苏苏华    时间: 2014-9-9 21:26
谭老师致力于诗歌的发展与创新,那份辛苦是诗人们有目共睹的。我有幸得到了《2013年中国新诗排行榜》一书。谭老师辛苦了,祝好!
作者: 敬笃    时间: 2014-9-30 11:51
百家争鸣,但是都没有极大的影响了和系统
作者: 张远浩    时间: 2014-10-4 21:36
汤胜林 发表于 2014-4-14 09:42
鼓励流派发展,让大家各个击破,总比无头苍蝇各自飞要好。
至于大浪淘沙,谁会笑到最后,得由实践来检验、 ...

相信时间。对!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4-12-5 19:21
是好迹象,祝福!
作者: 安文海    时间: 2014-12-9 21:41
现为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元老。1990—1997年主攻儿童文学发表近100万字;1997年加入四川省作协后改行写新闻杂文;2012年改行写诗在官民刊发表诗作不超过150首;2014年4月改行写电视专题片脚本效果一般;2015......

     汤兄了不得啊!
作者: 没压制住    时间: 2015-1-23 20:27
为什么我们要拒绝诗艺真正的方向,而用流派去逃避?是谁,在阻挡着诗艺的真标准的出现?为什么拒绝真诗艺标准的话语权对话,而要用话语权者暗中统治?
作者: 没压制住    时间: 2015-1-23 20:27
为什么我们要拒绝诗艺真正的方向,而用流派去逃避?是谁,在阻挡着诗艺的真标准的出现?为什么拒绝真诗艺标准的话语权对话,而要用话语权者暗中统治?
作者: 感情的历程    时间: 2015-2-17 09:36
诗是诗人心里的一片青青的草地!
作者: 纳兰寻欢    时间: 2015-2-17 16:21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好。
作者: 沙冒智化    时间: 2015-4-27 02:51
悲哀的钟声
            _____默哀藏尼地震的诗

我叫醒夜色,推开黑暗
寻找那一条金刚结
天亮了,数字压着我的神经
未点完的酥油灯
还在燃烧着光灰

打开心,看来一看
雪山震碎的痕迹
重伤了我的眼泪
震塌了我的乡土

悲哀的钟声,震醒大地
天空被眼泪盖住
双手交织人生的一瞬间
地球的脸上涂了废墟
让天空无色
只有爱,默默流淌

孩子们回学校的路上
悲哀的钟声,撕裂了孩子的路


写于2015/4/26日,北京。

作者: 丁羊    时间: 2015-5-1 15:56
希望由内到外热起来!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5-5-8 07:27
也谈诗歌写作“流行病”


重阳jm



    近读《诗歌月刊•下半月》2006年4月总第4期,谭五昌博士《当下大学生诗歌写作“流行病”》一文,受益多多,感慨多多,疑惑多多。不能一言而尽,只就其中几点简言之,诚望向谭博士请教。
   “流行病”之一:选材狭窄,情感陈旧。文中说当代大学生诗歌写作的题材范围,多局限于“乡土”“亲情”“爱情”这单调的诗歌景观且构成了诗歌写作中题材及主题的“癖好”。尤其对伟大的“母亲”崇高的“父亲”成了重点礼赞对象。而对都市生存环境则“一言不发”。因而,谭博士大发感慨地说:“读者可以从中读出中华传统文化与文明的古老魅力,却难得从中读出现代汉诗的一丝风味。”
    我想当代大学生诗人们大概可能多出身于乡村吧!他们对乡村既熟悉又富感情,他们对父母的崇敬,对爱情的憧憬,纯朴天真,可亲可爱。这乡情,亲情,爱情,这中华传统文化与文明的魅力,不管是远古,现代或将来,永远是鲜活的,甚至是永恒的。谭博士怎么就说是“古老”的呢?怎么就没了“现代汉诗的一丝风味”呢?那么“情感”是什么?何谓情感的“新”“旧”“陈”?现代汉诗的“风味”又应该是什么?是“都市生活情调”吗?或是别的什么?
    “流行病”之二:作品语言直白、通俗,呈现散文化或歌词化倾向。谭博士说得很对,当今诗语言被有意无意地“驱逐”出诗歌文本之外。诗语言的散文化确实是个大大的蔽端。然而,诗语言的“歌词化”毕竟要比“散文化”强得多。因为中华诗是“韵文”,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无韵不成诗。诗语言的散文化,没了节奏和韵律,实际上就不是诗了,固然不可。但诗语言的“歌词化”则未必不可。因为自古以来,诗、词、曲都是可吟可唱的,也就是说“诗词曲”与“歌词”是相容相依的,不同种也同类。“诗歌诗歌”,诗可为歌,歌亦可为诗,诗与歌同化并无不可。“整首诗通篇押韵,节奏、旋律感特强”是诗歌的典型特征,何谓“流行病”?何谓“宜读(朗读)不宜看(阅览)”?“思想匮乏”固然不可,但整首诗不押韵无节奏不抒情就“宜读宜看”了吗?诗语言的“散文化”固然不可,“歌词化(韵律化)”也不可,那么谭博士的诗语言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的呢?
    “流行病”之三:趋鹜名家,盲目模仿。谭博士在评说了当今大学生诗群的“克隆性”(完全模仿)或盲目模仿后说:“更有甚者,少数深受‘快餐诗歌’影响的大学生作者还把难登大雅之堂的汪国真当作‘克隆’对象,写下一行行具有汪氏风貌的‘美丽诗句’,更是‘主动’将自己‘放逐’于诗歌的殿堂之外”。我不知道谭博士所说的“快餐诗歌”是什么,也不明白汪国真是怎么“难登大雅之堂”的?但当今的大学生诗者能写出“具有汪氏风貌的‘美丽诗句’”却又怎么是“‘主动’将自己‘放逐’于诗歌的殿堂之外”的?谭博士的“诗歌殿堂”是什么?里面都有些什么?
   “难得从中读出现代汉诗的一丝风味”的“情感陈旧”的“乡土”“亲情”“爱情”的固然不可有,“失去了其真正的诗意品质,称得上‘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也不可有;诗语言“散文化”的固然不可有,诗语言“歌词化”的也不可有;趋鹜名家,盲目模仿的“克隆性”的固然不可有,“汪氏风貌的‘美丽诗句’”的也不可有 ……。而当今的诗歌殿堂被“无韵诗”塞得满满的,几乎容不下其它什么诗了。那么谭博士的那些“可登大雅之堂”的“诗”是个什么样子的呢?又会放在哪儿呢?
                                       2006.06.28
首发2007年8月《艺苑》总195期。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