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直白诗意的诗学传承 [打印本页]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4-4-21 22:39
标题: 直白诗意的诗学传承
直白诗意的诗学传承

——90后诗歌印象(二)

韩庆成


  本文要告诉90后作者两点:一、直白不是从胡适和新诗开始的,当然更不是从口语诗开始的;二、直白的诗意不是低级的诗歌美学,从古典诗歌的实践来看,它曾是诗歌美学的最高状态。
  今天,我们已无法准确了解第一首诗歌是怎样产生的,但从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的诞生,以及“风雅颂赋比兴”的“风”(民间诗歌)和“赋”(直接叙述)分别排在类别和技巧的第一位可以看出,第一首诗歌,应该是民间的直白的创作。经过乐官加工改造的《诗经》中,也留有“直白”的蛛丝马迹,如《国风》中的“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等,都是不加注释就能看明白的。诗歌教育家顾随在指出《诗经》整体上的语言障碍“‘三百篇’好,而苦于文字障,先须打破文字障,才能了解其诗之美”的同时,也发现了“直白”的部分,他说:“(《东山》)第三章‘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字形上笔画少,语言上句子白话,而读后在人心里盘桓不已,这是真正白话,真写得好。”(《顾随诗词讲记》)
  到了《楚辞》,因为屈原的官员(非民间)身份,与当今的“知识分子写作”类似,走的是与直白不同的路线。
  这个情况在汉乐府时得到扭转。乐府诗也是采自民间,其直白的情况比《诗经》有了进步,除了直白的句子更多外,还出现了直白的整诗,如《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如《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唐诗宋词元曲乃至明清诗歌,在直白上比《诗经》、《乐府》走得更远。以达到中国诗歌最高峰的唐诗为例,其代表诗人大小李杜、白居易、王维等,作品大都因直白而脍炙人口。这些古典诗歌不仅语言是直白的,意蕴也是容易理解的,它们写身边事,抒即时情,恰当运用比兴,可以说,直白的诗意,是唐诗及之后宋词的主流。这是唐诗宋词传诵至今、历久不衰的主要原因。
  以李白为例,他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已几近自由诗。正如顾随评论杜甫名句“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时说的:“字字如生铁铸成,而用字无生字。句法亦然,小学生皆可懂”。“无生字”,即无生僻的字、生硬的字,是决定一首诗直白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高中毕业那会儿,喜欢宋词胜过唐诗,苏辛、李煜、李清照、晏殊、柳永、蒋竹山等人的词,大多可以背诵。其中,李煜与蒋竹山的词,因都蕴含亡国之恨,故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李煜的词常被人引用,我就拿两首竹山词与当代名诗做个比较,看看其中的传承。

竹,对一个亡国已二十年始终隐居不仕的词人来说,喻示的是气节。蒋竹山写竹,有三句写到极致:“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当代诗人曲有源,在特殊的年代因言获罪,后来写过一首《北方无竹》(曲是北方人):“北方不该无竹/无竹/月亮挂在哪儿/都不合适/无竹/风的来访也变得简短/有点敷衍了事/无竹/那把藤椅/就显得尴尬/紫砂壶时时刻刻/都在愁闷  无竹/月下举杯相邀/杯口都不知说些什么/真不知竹子/因何如此伤感/由实心变成空心/宁肯让板桥先生植于/无土的宣纸上/也不来北方/让北方无梅就够狠的了/不该再无竹/无竹/只能让北方的雅士/守着竹做的笔筒/(那是她的艳骨啊)/了此一生”。都是写“无竹”,都是在“借竹为名”,曲有源的二十七句,是对蒋竹山的三句做的酣畅淋漓的演绎。

  再拿蒋竹山的代表作《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与余光中的代表作《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做一个比较,可以看出:两首作品都有一个抓手,蒋竹山抓的是意象——“雨”,余光中抓的是情绪——“愁”,“雨”和“愁”,自古就有密切的联系;两首作品都是从少年写起,然后中年,最后老年,诗意随时间层层递进,一声紧似一声,声声都有亡国之恨、裂国之痛。本文开头说直白的诗意是诗歌美学的最高状态,即可由此两组对比之诗,予以佐证。

  应当指出,到目前为止,在我读过的数百位90后诗人的几千首诗歌中,还没有发现达致这一诗学高度的作品。但有几位已经非常接近,他们还得克服各自的障碍,假以时日,或可取得最后突破。就本期推荐的作者来说,余幼幼要节约语言(最近的诗似乎越写越长),阿煜要提炼诗意(不少诗显得诗意不足),夕染要注重直白(虽然模糊的诗意和倒错的语言并非缺点),山月比较均衡,他的主要问题其他三位也有,这就是人生阅历的欠缺还不能赋予诗作以厚重的历史感和饱经沧桑后的深度。
  好在90后们都很年轻,拥有可以挥霍的时间,让我们给以期待,期待他们在挥霍中集聚起爆发的力量。

      2014.3.29

(《山东文学·下半月》专稿)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4-4-21 22:50
占、、、、
作者: 柳鹤鸣    时间: 2014-4-21 22:51
韩总这尾结的可不好啊

90后,早已挥霍不起了

作者: 浅眉秋水凉    时间: 2014-4-21 22:51
很好的精简教材。此文虽了了,但意于深远,值得学习借鉴。
在此谢过。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4-4-21 22:51
庆成对90可谓倾注了心血。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4-4-21 22:52
问好。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4-4-21 22:55
严家威 发表于 2014-4-21 22:52
问好。

家威兄好!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4-4-21 22:56
韩庆成 发表于 2014-4-21 22:55
家威兄好!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4-4-21 23:12
评读,领悟
作者: 梁永周    时间: 2014-4-21 23:15
找自身不足,改正!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4-21 23:21
拜读,学习!
作者: 乐冰    时间: 2014-4-21 23:44
娓娓道来。。。。。。。
作者: 绝不收兵    时间: 2014-4-22 00:16
兵兵学习 敬茶问好
作者: 黑光    时间: 2014-4-22 00:21
节省句子,直白、叙述干净,且有后味的文体范例,自古至今可以找见很多,比如李白《静夜思》,短短4行20字,几同于白话,却是千古第一的好诗。范例,亦可借鉴小说家的,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读来惊心动魄,并让人回肠荡气。
作者: 陕西左右    时间: 2014-4-22 00:22
写的很深刻
作者: 达人老黑    时间: 2014-4-22 05:12
本帖最后由 达人老黑 于 2014-4-22 05:13 编辑

诗歌语言的直白底线
                                 /  达人老黑

网络文学的诞生给写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
只要会打字就有可能成为写诗的人,但不一定是诗人
由于文学功底千差万别,不管你承认或者是不承认
我们认为是诗的作品都会以诗的身份站在你面前:

诗歌语言再直白也要有一定的哲理,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选自臧克家的《有的人》
——无灵魂的人活着其实和死去没什么两样,有哲理

直白的语言要有思想地抒发个体的情感以及对事物的看法,例如:
我们留下了一些文字/我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歌唱或者沉默/这一切多么徒劳
——抒发了作者的无奈、厌倦、报怨、呼唤、坚定之情

诗歌语言再直白,应该是发自心底的声音,例如:
即使你不再爱我/我也会仍然爱你的
/不然这世界就不存在无望的爱了
——对爱多么痴迷,感动天地。呼唤的声音来自内心深处的坦诚

直白点儿可以,要有趣味性,或者是笑料:
你的好友马克中奖五千万/你急需二万五千元
你借用一下/你明白了吧。
《朋友共患难》作者——达人老黑

“口水”不能入诗,个见。
如《吐痰》:什么玩意儿
真他妈的没素质/随地大小便
——这样的习作不应该算诗了,无美感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4-4-22 05:41
学后,对如何写诗深受启发。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4-4-22 06:11
立论新颖,高妙,不失为一篇【直白】而深邃的诗学立论。借助于【网络(新媒体)诗歌】的平台,必将有一大批新兴的诗歌理论家、批评家、鉴赏家、活动家应时、应运而生,并无愧的引领、导航于当代汉语诗歌的前沿和新潮。
作者: 荒原猛士    时间: 2014-4-22 08:00
诗歌的直白,是如何做到深入浅出。这需沉淀。
这篇值得平时写诗卖弄高深却狗屁不通的人细看。
作者: 莫笑愚    时间: 2014-4-22 08:16
分享学习!
作者: 卢游    时间: 2014-4-22 08:18
拜读,学习了。
作者: 苦行者    时间: 2014-4-22 08:22
学习了!问好韩老师。
作者: 徐倩    时间: 2014-4-22 08:22
一个拯救者降临了,90后诗者真有福气。
作者: 如花    时间: 2014-4-22 08:34
很有师者风范,循循善诱。

学习。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4-4-22 08:38
悦读
作者: 江玉中    时间: 2014-4-22 09:18
学习!问好韩老师!
作者: 林曦    时间: 2014-4-22 09:34
学习。
作者: 潘加红    时间: 2014-4-22 10:40
韩老师这一课上的好。诗歌或任何艺术需简洁而深邃,在雅俗之间,游离有度,在见或不见之间。问好韩老师!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4-4-22 10:44
学习,领悟
不仅仅90后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4-4-22 12:16
荒原猛士 发表于 2014-4-22 08:00
诗歌的直白,是如何做到深入浅出。这需沉淀。
这篇值得平时写诗卖弄高深却狗屁不通的人细看。


作者: 宋离离原上草    时间: 2014-4-22 12:41
王法 发表于 2014-4-22 12:16

我看了。而且细看了。帮助很大。问好三位老师!
作者: 荒原猛士    时间: 2014-4-22 13:01
王法 发表于 2014-4-22 12:16


作者: 天露    时间: 2014-4-22 14:25
学习,问好韩总
作者: 雨蒙蒙    时间: 2014-4-22 14:31
这个,言之有物,写得好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4-4-22 14:35
本文要告诉90后作者两点:一、直白不是从胡适和新诗开始的,当然更不是从口语诗开始的;二、直白的诗意不是低级的诗歌美学……!!!!

直白直白精髓的直白!与大家共勉!
作者: 段联保    时间: 2014-4-22 14:43
拜读
作者: 阿三子    时间: 2014-4-22 21:04
学习。
作者: 海滨    时间: 2014-4-22 23:25
本帖最后由 海滨 于 2014-4-22 23:28 编辑

从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的诞生,以及“风雅颂赋比兴”的“风”(民间诗歌)和“赋”(直接叙述)分别排在类别和技巧的第一位可以看出,第一首诗歌,应该是民间的直白的创作。经过乐官加工改造的《诗经》中,也留有“直白”的蛛丝马迹,如《国风》中的“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等,都是不加注释就能看明白的。诗歌教育家顾随在指出《诗经》整体上的语言障碍“‘三百篇’好,而苦于文字障,先须打破文字障,才能了解其诗之美”的同时,也发现了“直白”的部分,他说:“(《东山》)第三章‘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字形上笔画少,语言上句子白话,而读后在人心里盘桓不已,这是真正白话,真写得好。”(《顾随诗词讲记》)

——请原谅我如此大段援引。细读韩老师此文,深以为立足于东方文化背景之下的汉语诗歌的乐府精神亟待有识之士共同挖掘,探索与实践,发扬光大。欧美诗歌的句法和表现技巧可以大胆借鉴,但当代汉语诗歌写作者不可以忘记自己母语诗歌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中形成的为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技巧与审美经验。

作者: 时光空壳    时间: 2014-4-22 23:44
世界上没有成熟的人,也没有成熟的诗歌。
没有谁的成熟可以在一片叶子上开花结果。
也没有谁的成熟在一颗果子里得以安生。
每一个用文字记录或刻画的人,
都只是抒发自己,恻隐与诗歌中的情绪。
只是给自己一个交代,而后用于短暂的昙花一现。
来找寻岌岌可危的雷同之人。
作者: 时光空壳    时间: 2014-4-22 23:52
诗歌只是个不断成长却蹉跎的孩子。
千年前,成就了乐府,楚辞,唐诗,宋词,元曲。
并不是每一个称呼的定型都是一始而终的成熟。
在不断探索与完善中,诗歌这个孩子,从一个山底爬向顶峰。
到了该有下一个称谓赋之于身之时。
便又是一段崎岖与历练。
也许百年或千年后。这些看似不成熟的文字。
却奠基了一个伟大的王朝。只可惜,渐进的预见。
又有一块高地,等待着征服。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4-4-23 08:06
直白的诗意表达,需要世事的洞明与人事的炼达或主客体的妙合作为基础,确是诗歌美高境界之正脉。但世事繁复,不能一概而论,一般而言,在不自由明朗的生存环境中,曲写也是不二的表达方式。读屈原、李商隐等便可明所论非虚。问候韩总!
作者: 孙成龙    时间: 2014-4-23 08:51
就本期推荐的作者来说,余幼幼要节约语言(最近的诗似乎越写越长),阿煜要提炼诗意(不少诗显得诗意不足),夕染要注重直白(虽然模糊的诗意和倒错的语言并非缺点),山月比较均衡,他的主要问题其他三位也有,这就是人生阅历的欠缺还不能赋予诗作以厚重的历史感和饱经沧桑后的深度。
作者: 党水北    时间: 2014-4-23 08:57
直白应该是诗人穷一生的追求!
作者: 海上明月    时间: 2014-4-23 10:10
楼主的分析只反映了当前部分诗歌现象,还有相当一部分诗歌在婉约和朦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尤其是受到后现代艺术的影响,将文字变成积木游戏或插花艺术,随意阉割和搭配文字,以制造出离奇而毫无意义的意象,所写的诗看似有意却无意,看似无意却有意。我于前天编了一首小首,以反映这类现象。现将拙诗献给您,请看看是否有道理:

诗的语言
文/海上明月
2014-4-21

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当今诗人:
我,偶尔飞流
明月,在你的波心
三千尺把酒
投影青天,问银河
一片云几时有?


作者: 王浩明    时间: 2014-4-23 13:45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艺术!
作者: 鹤鸿    时间: 2014-4-23 17:18
学习了,问好韩总!
作者: 老家梦泉    时间: 2014-4-23 18:35
这些话,对所有后都可为当头棒喝,醒不醒就看自己了。
作者: 似水年华    时间: 2014-4-23 19:01
直白的诗意不是低级的诗歌美学,从古典诗歌的实践来看,它曾是诗歌美学的最高状态。

学习!问好!
作者: 老远    时间: 2014-4-23 19:10
认真学习,问好韩总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4-4-23 21:01
给微博荐读。。
作者: 水弦    时间: 2014-4-24 09:25
来学习 很值得一读
作者: 王丽颖    时间: 2014-4-24 11:13
很好的一篇文章,不仅值得90后学习,对所有诗写者都有意义!
作者: 李福说    时间: 2014-4-24 11:22
查找不足,再接再厉!
作者: 冷铜声    时间: 2014-4-24 13:23
直白应该古典诗歌中的重要成就之一。当现代汉语把语言打散之后,就没了诗意,像白开水,左冲右突中,加上受外国诗的影响,越写越深奥了。回归传统,让直白在现代诗中找到它的位置
作者: 徜徉    时间: 2014-4-24 15:59
对直白有了全新认识,感谢韩老师,编安!
作者: 陈中明    时间: 2014-4-24 17:39
来学习老师的精彩论述
我只会直白
呵呵
作者: 千千踏    时间: 2014-4-24 18:03
倡导贴近大众的诗风,不仅仅是90后的事,我辈亦当努力!!
作者: 北残    时间: 2014-4-24 19: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冯兴龙    时间: 2014-4-24 23:16
学习了
作者: 冯兴龙    时间: 2014-4-24 23:16
问好老师。
作者: 冯兴龙    时间: 2014-4-24 23:16

作者: 明月清风    时间: 2014-4-25 05:54
学习,问候先生。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4-4-25 07:50
到目前为止,在我读过的数百位90后诗人的几千首诗歌中,还没有发现达致这一诗学高度的作品。但有几位已经非常接近,他们还得克服各自的障碍,假以时日,或可取得最后突破。
——韩总敏锐;90后很努力,当他们身处的生活环境诱惑如此之多之时,更加难得。
作者: 无领地诗人    时间: 2014-4-25 08:36
本帖最后由 无领地诗人 于 2014-4-25 08:49 编辑

韩兄这篇热情洋溢的诗评诗论,给了 “ 直白 ” 和 “ 90后 ” 一个公正的评价,或说定论,诗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哪怕是一个人的作品,也会因题材而呈现不同风格,所以,胸怀博大,宽容的人,是绝不会三行诗未读完就讥笑别人直白无味如白开水。事实上,许多大师的“直白”,那是千古绝唱,具有永恒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当然,我们亦欣赏羡慕婉曲含蓄深邃之意的好诗!90后之诗中,虽有一些稚嫩,但也有上品。后生可畏,再磨十年,二十年,更了不得!
作者: 临梦    时间: 2014-4-25 09:38
领读 学习
作者: 赵勇鹏    时间: 2014-4-25 16:36
是的,诗歌创作最难的不是修辞,最难的是能够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和事物中发现新的亮点,并从中挖掘出诗的内核,用通俗易懂的直白语言,写出让人看了后会眼睛一亮,让人读了后会心里一动的东西。比如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诗品就很高,作诗时几乎无一字造作。他写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就印证了这一点。直白,看似寻常,实为奇珍异宝。当然,直白不是索然无味的废话,而是百读不厌值得几代人传承下去的心语。

支持韩老师的观点!
作者: 清江渔哥    时间: 2014-4-25 19:49
拜读学习,深深感悟着。问好韩总!
作者: 刘亚武    时间: 2014-4-25 22:23
学习,尤其“人生阅历的欠缺还不能赋予诗作以厚重的历史感和饱经沧桑后的深度。”,深有同感!
作者: 盛世狂人    时间: 2014-4-25 23:39
人生阅历也不可用时间计算,更何况优秀的90后也不一定喜欢诗歌。在指引上方向对就好。祝韩总周末愉快!
作者: 赵勇鹏    时间: 2014-4-26 09:25
赵勇鹏 发表于 2014-4-25 16:36
是的,诗歌创作最难的不是修辞,最难的是能够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和事物中发现新的亮点,并从中挖掘出诗的 ...


有人说我的诗歌有些直白了。我笑笑说:对驴子而言,草料比黄金更重要。我是驴子,不喜欢去玩弄词藻的黄金哟。


作者: 冷桂萍    时间: 2014-4-26 11:31
很赞成韩老师的观点!剖析得很到位很好!受益匪浅!您辛苦了!诗是写给人看的!要让人看懂!我主张诗要深入浅出!意境要深挖,出新出奇。语言要朴实,无华,让读者都能看懂!做到雅俗共赏!问好韩老师!
作者: 北残    时间: 2014-4-27 09: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杨雪华    时间: 2014-4-27 10:45
欣赏韩老师的诗观!表象的浅,意境的深!
作者: 荒原猛士    时间: 2014-4-30 16:53
迎风少年 发表于 2014-4-30 12:46
哈哈,院长。。。这他说的好像适合我写的



《青草月光》 (外四首)
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2&fromuid=19066
(出处: 中国诗歌流派)

作者: 三流子    时间: 2014-5-1 17:13
韩总说得好!  直白的诗意不是低级的诗歌美学,从古典诗歌的实践来看,它曾是诗歌美学的最高状态
作者: 王浩明    时间: 2014-6-18 11:28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艺术,这自然是美学欣赏的真知灼见,诗歌字面上的通俗并不能与“易懂”划等号,意与象所构成的意境或象外之意永远是诗歌的美学定律。
作者: 琴雨    时间: 2015-2-6 21:44
值得一读。问候韩老师。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5-2-7 10:38
王浩明 发表于 2014-6-18 11:28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无艺术,这自然是美学欣赏的真知灼见,诗歌字面上的通俗并不能与“易懂”划等号,意与象所 ...

说的好。。。问好。
作者: 废行    时间: 2016-11-26 15:36
本帖最后由 废行 于 2016-11-26 15:47 编辑

来学习。
直白,说“明晰”可能更好。
直白是语言的直白,明晰是意义的明晰。
意义明晰,语言倒也不重要了。简洁就好。
好诗大概都具备三点:诗性,明晰性,简洁性。
诗性还是最高的。相对而言,修辞是小问题。
毕竟,我们读的是作者的想法,而不是语言。
这也是为什么要多读外国诗歌的原因。
个人而言,我要先学会怎么“想”。
总之,还是要先把想法说清楚。
不不,是要先有一个想法可说。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