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发现》1514:李季《田二良家在拆房子》征集评论 [打印本页]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5-11-17 21:58
标题: 《发现》1514:李季《田二良家在拆房子》征集评论
田二良家在拆房子

李季


噼里啪啦落下的瓦片有些裂开
有些碎了  田二良他爹很心疼
等全部瓦片拆完
老头子硬是阻止了施工
从瓦片堆里捡出完好的
整齐地堆在一旁
田二良说  还要那些破瓦干什么
老头子说盖厕所
田二良说  新房子里有卫生间
老头子说盖猪圈
田二良说  又不养猪
老头子说盖狗房
田二良说  又没养狗
老头子不说什么了
第二天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
硬是弄了一条土狗回来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原创诗歌栏目2012年6月24日)

注:应征评论请发到诗歌评论栏目


韩选李季诗

(十六首)

【李季,男,1986年生,云南富源人。中国诗歌流派网高级会员,2012年6月至今在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发表大量原创诗歌作品。】


故乡的燕子

春天里燕子归来
每一只燕子  都被我取了一个名字
南边天空中飞的那只  叫张小艳
她旁边那只  叫李子雄
北边  三只在一起的
一只叫公陆宝  一只叫母陆宝
另一只叫小陆宝
而歇在核桃树上那只
就是李季了  其他的
有些飞的更高
有些飞得更远
此时各玩各的  偶尔的时候
也会在飞翔中小碰
只有在傍晚  夕阳染红了
这个叫厦格的村庄  所有的燕子
就带着各自的名字
纷纷回家


一地落叶

我看到的是香樟树的叶子
被一场雨  雨中夹杂的冰雹
敲落  落了一地
飘落的过程  不适合比喻
一片  一片一片
全都成了残叶
撕裂  穿孔
这些枝头曾经安静的叶片
用一次飞翔
在傍晚
发出了今生唯一的声音


牵牛花

牵牛花不牵牛  作为一株植物
亦不为我种  在旧城山上
藤蔓布满了石头
远远望去  好似石头改变了颜色

绿叶配红花  间或紫花
喇叭的植物版
阳光下  酷似妙龄少女
见到了英俊的少年
而纤指掩面  卷起了花筒

柔性的花朵  当阳光下去
清凉上来  她才收起娇羞
大方地打开身体
让类似蜂的昆虫  无数次的进出
使类似我的玩徒  无数次的冲动


我的村庄

雄鹰偶尔才来  偶尔一次
山岗宁静一次
他停歇的那块巨石  写有我的墓志铭
不远处就是人家  手握镰刀
在园子里割椿的人
就是我的父亲
有三条土狗在他旁边打架
母亲的炊烟浑浊了阳光
但并不影响  大片的梨花开放
羊群开始上山
队伍吓走了雄鹰
田野里移动着影子的飞翔
一只羊始终不吃草
也不发出声音
只看着这个春天发呆


旧城山的鸟

阳光下她们是野的
野得厉害  对我保持警惕
而对一些蚊蚋飞虫
却充满着小小的杀机
因此这些鸟始终隐藏得很深
偶尔一只落上高枝
鸣叫着  那是只属于她们自己的鸟语
很多时候可以感觉到
到处是鸟
到处是翅膀的声音
但当你试着靠近
往往只能得到一朵两朵的鸟影
你只能猜测  大鸟  小鸟
好鸟  坏鸟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这绝不是最后的一只


飞雪

雪在夜晚下来
清晨我拉开窗帘的时候
瓦棱上已铺成厚厚的一层
那一瞬
我差点就闭上了眼睛
世界是那样白
那样白啊
使我内心暗藏的一丝清纯
自惭形秽


中午

我在她后面走了一百步
三步一抬头
她已经像秋天的葫芦一样惹我喜欢
咚咚的皮鞋上面
小蛮腰像蛇一样扭动
秀发飘荡
荡出波浪的褶皱
我有一秒钟心生邪念
也有一秒钟
把她想像成唐朝的丝绸


哀歌

众人的目光雪亮  我步入歧途
游戏人间  玩物丧志
白纸上我信手涂鸦
圈套中我玩火自焚

月光下  我隐入树丛开枪
伤及亲人  疏远人情和智慧
黑暗中  我如乌鸦
心怀黑暗


四行:夜雨

黑暗是大地的睡眠
而雨声  就是一首摇篮曲
今夜是水做的
雨点有多长  天空就有多高


过期的文件

躺在办公桌的一角
非常安静  带有秋天的微凉
此时已被尘封
想像不出还能发出什么声响

作为一纸公文  红色的冒头还在
文字体面  语言规范
讲原则  重大局
每一个词语都担负着政治的重量

提及的人物还在活跃
职务已为他人  时间落入历史
过期的文件
我在考虑是否将它粉碎


在出水洞看到蝌蚪

此时蝌蚪是无声的
她把声音  全部储藏在水中
等她长出四肢  学会跳跃
连名字也换成了青蛙

那时已是夏天
她跳上岸  一跳出来就成了神仙
然后再把声音搬出来
一搬出来  就成了神曲

我就站在神仙呆过的岸上
看着她们的童年
像一群游动的标点  在冬天
把一条小河分段


榛子

状如板栗的坚果
稍小于板栗  长在故乡的山里
秋天  母亲和乡亲们挎着竹箩去摘
在不比人高的榛子树旁
乡亲们一边摘  一边嗑着吃
母亲一口假牙  咬不动
她就说  我家李季牙齿好
她说话的时候
想像了我吃榛子时的样子
咔嚓一颗  咔嚓一颗
脆生生  香喷喷
想着想着
母亲就笑了起来


怀念一只猫

一直以为你会回来
像以往的每一次出行一样
少则三两天  多则六七天
但这次真的不同了
已经数月  仍然杳无音信
肯定出事了  母亲打来电话说
她和父亲遍村子的找
见着人就问:有没有看到我家的猫
母亲的声音已经哽咽
前个星期我回家了
见到了你的饭碗  几片肉还在
那是母亲在你才出去时
就放进去的  现在已经干了
我还见到了你平时戏耍的皮球
被母亲又擦洗了一遍
上面的花纹  还鲜艳如初
在父亲手里捏着  父亲在发呆
猫咪  我清楚父母的心里在想什么
他们甚至已经绝望
在他们那儿  我无法替代你
就像你也无法替代我一样
如果你永远不再回来
我想  那就只有用以下
一段有关你的文字
以示纪念:
名字“大黑”  九岁
雌性  来自遥远的富村祖德
善捕鼠  粘人
坐过班车  吃过香肠和牛肉
带过两窝小猫


那个来镇上要米的人

他摸到我办公室
猥琐  肮脏  手捏一个麻布袋
见到我  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我来要米  他们没在”
他不懂得寒暄
还没等我回应  他已经
一屁股坐了下来
我本来想泡一杯水给他
但领导在  我只好将他支走
告诉他还未到上班时间
我有事  让他先去逛逛
我又插了一句
问他家里那么多土地
是不是没种  他说在种
玉米和洋芋倒是多
但天天用这两样下酒
没有味道  我无话可说
他走后  领导问我是不是认识这个人
我说他是我的老乡
名叫陆进钱  有点憨
五十多岁了  至今寡汉一个


关灯

让夜晚回到夜晚
黑回到黑
让月光
成为大地之上
唯一的光亮
让我
回到睡眠的安静
让呓语
成为夜晚唯一的声音


二十年后的约会
——致韩旭 老六

再过20年
我50岁
你们也还不算老
还能像今天
我打着伞
站在这个边陲小县的车站
等你们
去我父亲的树林捡菌子
其实那不是目的
几个月不见
都想了

韩老
你不能再穿凉鞋
上山不像在昆明逛街
你不知道什么地方
会突然冒出个石头

草丛里一朵辣肉菌
你捡
老六
松毛下的一朵青头菌
你来
我就掐掐坡坡上这些
钉子菌
动作要慢些
轻些
我们不贪心
一人一捧就够了
顺便扯上几个野杨梅
韩老
你的牙齿不好
挑几个红的吃

奶浆菌就不留了
吃生的
掐去根上的泥巴
吹一吹
一嘴一朵
好吃吧
甜甜的奶浆
是否会让你们
重返童年

把所有的菌子
都交给金凤
她会像今天
我的母亲一样
开始忙碌
她同样知道
炒这些菌子
或熬一锅菌子汤
不能用电
要用柴火
作料只放干辣子
花椒
和小韭菜
配猪油

爆炒

我们只管喝茶
如果你们坐不住
我就找一把斧子来
磨快了
给你们劈柴玩
也可以搬把凳子来
坐在屋檐下
想想瓦沟水
如果想谈文学
就说几句
不想
就抽支烟
吹吹在山上见着的一只鸟
或一只虫虫
也是可以的

韩老
六哥
我亲爱的朋友
“吃饭的时候
如果我没有喝酒
请提醒我”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

注:从本期起,《发现》栏目在征评作品之外,另选作者一组作品发布,以期比较全面地展示作者的风格和实力。


作者: 老家梦泉    时间: 2015-11-17 22:26
这样好,可较全面了解作者……发现终于又回来了,前面隔了一段时间……
作者: 柳鹤鸣    时间: 2015-11-17 23:09
宁为玉碎声,不为瓦全争。
作者: 宁都李东明    时间: 2015-11-17 23:13
浅谈李季老师诗作《田二良家在拆房子》
       文/宁都李东明
      老实说,我真的不知道如何评论一首诗。其实,看到韩老师这一期推出的李季老师的诗作《田二良家在拆房子》。又读了李季老师的其它诗作,我有所感想。现抛出来,希望得到各位师友帮助。这首诗类似段子体,但又不完全像。当然,我是一个门外汉,我没有接受过一次真正的诗歌培训。说错了,也不怕各位笑话。整首诗初看上去,非常直白。似乎就是父子之间的对话。田二良家要拆房子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但是父亲还是舍不得自己的房子,他找了一系列的理由来挽救,哪怕是一块完整的瓦片。从瓦片堆里捡出完好的/整齐地堆在一旁/田二良说  还要那些破瓦干什么/老头子说盖厕所/田二良说  新房子里有卫生间/老头子说盖猪圈/田二良说  又不养猪/老头子说盖狗房/田二良说  又没养狗/老头子不说什么了/第二天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硬是弄了一条土狗回来 。
       老人家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留住了曾经的美好记忆。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是这首诗的诗眼。我们可能无法改变世界,我们只能适应环境,但是,诗人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改变命运。从诗人的诗作中,我想我可以体会到这么几点:
      一是,诗可以直,但不能浅。你可以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写诗,但必须有自己的思考。你可以用最简单的语言,但是绝不能白的毫无空间。也就是没有任何想象的空间。
      二是,诗歌其实不需要太多深邃晦涩的语言,只要诗人有一双慧眼,遍地都是诗,能不能将生活中的诗意捕捉就全凭诗人的本事了。有些事别人能成诗,甚至是好诗,我不一定能。
      三是,诗歌一定要给人以思考和启迪,这或许就是诗歌美妙的地方。比如这首诗,它就告诉我们如何在无耐的现实面前坚守心中的梦。这或许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四是,诗歌写作需要积淀,又无定法。从李季老师的诗中,我看到了他对语言的驾驭已经达到了顺手拈来,自然而然的境界。这需要不断地写,不断地积累方能凑效。他的诗语言质朴,但意境深远。我想,我是应该好好学习的。以上权当体会,与评论似乎相差甚远。
作者: 煤油灯    时间: 2015-11-18 07:41
本帖最后由 煤油灯 于 2015-11-18 07:46 编辑

《田……拆……》,通过对瓦片去留的几番争执,讲述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的情感状态,新思想与老传统的博弈。他爹对瓦片怀有深厚的感情,体现了怀旧,感恩,节约等诸多道德观,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的一种传统美德。而田二良,也许由于年轻,不懂瓦片的珍贵和奉献,忘记了瓦片为其遮风挡雨的辛酸,所以,容易放下瓦片,任其破碎而无动于衷。改革开放,建设城镇,经济是发展了,传统美德却流失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国家的一种极大的不幸。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5-11-18 08:06
那时候在农村盖个瓦房多不移呀,省吃俭用一片瓦一片瓦的算计。父亲正是有过这样奋斗的经历,才对自己的“成就”抱有感情。
作者: 芝麻.    时间: 2015-11-18 09:22
本帖最后由 芝麻. 于 2015-11-18 09:23 编辑

旧时代的瓦片己无用武之地。身外之物没有什么能留住,唯有记忆。大黄狗养了又如何?强权年代,谁动了谁的奶酪,事后维权,不济事,济济心矣
作者: 江玉中    时间: 2015-11-18 09:23
学习!
作者: 李季    时间: 2015-11-18 11:01
感谢韩老师!
作者: 李季    时间: 2015-11-18 11:01
感谢各位参评的老师!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5-11-18 11: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5-11-18 13:25
李季 的诗有敲打灵魂的声音。平易,却铮铮有声。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5-11-18 15:48
这首诗歌亦拙亦巧,小体制大思想,不错!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18 20:03
关注中。。。。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19 00:14
http://www.zgsglp.com/thread-447955-1-1.html

关注过,问好。
作者: 孙成龙    时间: 2015-11-19 09:47
祝贺李季,感谢韩总,特来学习。
作者: 贾高人    时间: 2015-11-19 11:12
《田二良家在拆房子》和《过期的文件》两首,同调,在平凡和简约中写出独特的观察和思考。这种朴素的诗歌是我们应该提倡的,是对大量存在的不良诗风的警醒。现在有太多诗歌无病呻吟、故弄玄虚、矫揉造作了。
作者: 贾高人    时间: 2015-11-19 11:16
但是朴素的诗风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走向枯淡。像《我的村庄》、《旧城山的鸟》便有此嫌。当然,有人认为枯淡也是一种高标的风格,推崇者会以周作人为例。但是这是否成立,恐怕还在未定之天。
作者: 贾高人    时间: 2015-11-19 11:19
有的诗我不同意,像《中午》、《飞雪》、《哀歌》三首,无聊且无趣。莫以无聊无趣,甚至恶趣为美、为特异。这对诗歌是有害的。
作者: 贾高人    时间: 2015-11-19 11:23
《在出水洞里看蝌蚪》一诗:
看着她们的童年
像一群游动的标点  在冬天
把一条小河分段

此三句极美,有童真之趣。遗憾的是,上面的都不好,尤其是神仙、神曲,给我的感觉是极隔膜,属于隔靴搔痒,完全没有搔着痒处
作者: 贾高人    时间: 2015-11-19 11:30
《怀念一只猫》、《那个来镇上要米的人》,让我们思考:朴素的诗风是否只能写身边有局限性的事情呢?哪怕它引人深思?我的看法是,这与诗人的关注点、诗人对自己的要求有关。朴素的诗风其实极适合关注极重大的主题,可惜很少有写诗的人意识到这个问题。
作者: 贾高人    时间: 2015-11-19 11:34
《二十年后的约会》,这种拉家常、有点絮叨的诗风是颇有味的。真希望能够再深入和精炼,使之达到唐朝田园派诗歌的水平。你的诗总体上是有这种味的,有这种倾向的。
作者: 吉晓武    时间: 2015-11-19 12:30
欣赏
作者: 江湖笑    时间: 2015-11-19 12:42
  心的颤抖与无助——读李季《田二良家在拆房子》有感   

田二良家在拆房子
文/李季
噼里啪啦落下的瓦片有些裂开
有些碎了  田二良他爹很心疼
等全部瓦片拆完
老头子硬是阻止了施工
从瓦片堆里捡出完好的
整齐地堆在一旁
田二良说  还要那些破瓦干什么
老头子说盖厕所
田二良说  新房子里有卫生间
老头子说盖猪圈
田二良说  又不养猪
老头子说盖狗房
田二良说  又没养狗
老头子不说什么了
第二天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
硬是弄了一条土狗回来

  拆迁,人间万象,万象中的一角。欢愉中的无奈,万事万物都在矛盾中发展。此诗作者善用平白的语言,呈现给读者的是一片花絮。当然拆迁是为建筑更大更好的房子。也许田二良心中是愉悦的,体现着矛盾的一面。或许愉悦中会有些留恋,这本是人之常情。然而老头子(田二良的父亲)却不然,他可以为了保住老宅的一砖一瓦豁出命来阻止。这就是矛盾的另一面。从‘硬’是阻止到一片片拾起未有完全碎掉的瓦片,‘整齐’的堆在一旁,再到父子的对话,最后‘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硬是弄了一条土狗回来’。几个场面,举止言行,把主人公此时此刻的内心活动描绘的淋漓尽致。老人家只想留住他一生的心血,留住几代人的过往,执着是有情可原的。任何事物都有着两面性,有取就有舍的道理。与其说噼里啪啦落下的瓦片声,不如说是老人家颤抖碎落的心音,拆碎的不仅仅是那座房子,而是主人一生的见证,一生的心血,拆碎的是回忆,是情感,命根子,风风雨雨的过往。突出体现着一个‘疼’字的程度。内心的无奈与无助,寄托在那条土狗的身上,紧紧抓住这一线索,多么的可怜与渺茫的幻想。

  作者善于观察,情感细腻入微,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美。语言虽是直白,情深意浓,耐人寻味。诗人最为善良,才有怜悯之心;最为多情,才有诗意灵魂的厚重。没有一字言情而情浓;没有一字写意而意蕴丰盈,处处体现着真诚与质朴;没有彩排呈现读者的是精彩。诗人饱蘸情感的笔墨,深刻而自然,体现内心世界的柔美,为眼前的景象而惋惜,叹喟,无助。读诗读人,诗人内心世界至善至美的真实写照。


                                                江湖笑随笔

作者: 蜗行天下    时间: 2015-11-19 13:15
蜗行读诗:田二良家在拆房子

       只说喜欢,因为真实。每一个人都是时代变迁中的一枚细小的沙粒,每一个时代都可能会造就相同的梦,梦是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也是属于一代人的现实反应)。这种意识形态,是理想,是渴望,也很大程度的会成为那最后的一枚稻草,源于生活。
       现实中这样的实例颇多。回到此诗文,关于废弃瓦片的一问一答,从而衍生意识形态的多重假设,在现实的否定中节节落败。这是父与子,新与旧;新梦和旧梦,瓦片和土狗;稻草和稻草的重构与坍塌。人是感性为先的,理性在后,我们敬重这样的父辈,这样看似执拗的守护圆梦的形态,他的梦的意识(为之努力此生的信仰)早已随着落下的瓦片,支离破碎。土狗只是一个标识和归属,慰藉老人的心智。
       近期,有幸聆听了冯秋子老师的讲座,秋子老师说:写作者也是思想者,是以文艺的形式进行思想,它包含理性思维,也包含感性思维;包含逻辑思维,也包含形象思维。他们发现、发掘、探求、描述,以生命的底力、思想的锐利、眼光的独立和艺术的韧性与觉悟,与生活发生各种特别的关连。
       我想,这也是该诗试图呈现的,问候作者李季。


原诗:

田二良家在拆房子

李季


噼里啪啦落下的瓦片有些裂开
有些碎了  田二良他爹很心疼
等全部瓦片拆完
老头子硬是阻止了施工
从瓦片堆里捡出完好的
整齐地堆在一旁
田二良说  还要那些破瓦干什么
老头子说盖厕所
田二良说  新房子里有卫生间
老头子说盖猪圈
田二良说  又不养猪
老头子说盖狗房
田二良说  又没养狗
老头子不说什么了
第二天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
硬是弄了一条土狗回来
作者: 鲁二顺    时间: 2015-11-19 16: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子麦    时间: 2015-11-19 17:38
本帖最后由 子麦 于 2015-11-19 17:40 编辑

《时代的缩影,谁又能理解一代老农民的良苦用心》------赏析李季《田二良家在拆房子》
文/子麦

  随着时代的变迁,“田二良家在拆房子”也就在意料之中。不过这一拆所有的矛盾就出来了:田二良要拆,而且要拆得一干二净,而田二良他爹看到那些曾经亲手抚摸的瓦片“很心疼”。为什么疼呢?或许只有田二良他爹自己最有感受。那原始的瓦片其实是田二良他爹农耕生活的真实缩影:或许这瓦片是一锄一锄挖出来的泥烧制的,或许这瓦片的来历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或许这瓦片是田二良他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盖起了这一座瓦房,我想这些因素构成了“老头子硬是阻止了施工”的真正原因。老头子并非蛮横不讲理:要不然一开始他就根本不同意“噼里啪啦”地拆,在拆瓦房以前,政府和田二良们一定做了不少思想工作,田二良他爹这才松了口让施工队开始拆房子。一个“硬是阻止了施工”,这一句把老头子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于是他“从瓦片堆里捡出完好的/整齐地堆在一旁”,这并非无理取闹,而是田二良他爹对那些瓦片早已渗透了情感,他想从那些瓦片里找回岁月的记忆和风吹日晒的痕迹,田二良肯定理解不了他爹的良苦用心,出现代沟的原因估计是沟通太少,这与下海经商有关,我就不展开分析。下面我们继续欣赏这一对父与子的对话:“田二良说  还要那些破瓦干什么/老头子说盖厕所/田二良说  新房子里有卫生间/老头子说盖猪圈/田二良说  又不养猪/老头子说盖狗房”。这一段对话非常风趣幽默,一个说是“破瓦,不起什么作用:“有卫生间,又不养猪,又没养狗”;另一个说他要盖厕所、盖猪圈、盖狗房。这一段对话看似轻描淡写其实是当下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意义可谓深远。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中村的改造令老一辈的农民找不到乡土气息和内心的归属感。我们再接着看这首诗的最后三行:老头子不说什么了/第二天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硬是弄了一条土狗回来”。读到最后被老头子的良苦用心弄得哭笑不得,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升华了主题,耐人寻味与反思。

附:《田二良家在拆房子

李季

噼里啪啦落下的瓦片有些裂开
有些碎了  田二良他爹很心疼
等全部瓦片拆完
老头子硬是阻止了施工
从瓦片堆里捡出完好的
整齐地堆在一旁
田二良说  还要那些破瓦干什么
老头子说盖厕所
田二良说  新房子里有卫生间
老头子说盖猪圈
田二良说  又不养猪
老头子说盖狗房
田二良说  又没养狗
老头子不说什么了
第二天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
硬是弄了一条土狗回来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原创诗歌栏目2012年6月24日)


作者: 侯放    时间: 2015-11-20 13:31
感觉是有些创新,若简介再详细些,把作者生平,流派和思想及写作动机更详尽的加以引导的话,会对诗评家品评其具有“个人”特点的作品会更加深入。若不然,大家会觉得是流派在考验众“学者”。
作者: 侯放    时间: 2015-11-20 13:37
无论出于“主观”或“客观”,<发现>,被发现的都是韩总发现的。若韩总能代表一个阶级还可,否则,《发现》,没有其真正的代表意义。
作者: 侯放    时间: 2015-11-20 13:47
无论其“超现实”主义还是“象征”主义,旨在“虚构”。这样直白“或是”间接“袒露其身围”人“和”事“的隐私的做法能否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同不说,你所”报道“的是否征求过作者同意呢?这份”惊喜“是不是太茫目与主观了呢?
作者: 侯放    时间: 2015-11-20 13:52
我以为《诗歌周刊》应该像美国某某周刊那样牛,可现在,好多作者已经在简历中剔除”周刊“字样的文字了,这还不能说明其文学生命在走向衰竭吗?难道《发现》,发现不了其具有文学代表性的诗歌吗?
作者: 侯放    时间: 2015-11-20 13:59
”田二良“家在拆房子,这是在鄙夷一个时代好吧!户主是谁?这是在已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在述说所谓”故事“或是”话题“与”感触“呢?我”不知道“也不想去认清什么所谓的”土狗“。在所谓”文学“维度里,我只认识到韩总的”良苦用心“。
作者: 侯放    时间: 2015-11-20 14:03
若一首诗歌,要靠其”诗评“才能把其暗藏的”意识“和”结构“挖掘出来的话,无疑,它是”失败“的。
作者: 侯放    时间: 2015-11-20 14:06
若这样”平庸“的诗歌还有人为之”点赞“的话,只能说明”中国现代诗歌“真的走向”末路“了。
作者: 侯放    时间: 2015-11-20 14:08
我想,若说”张二棍“写的话,它一定会说是他”二大爷“家在”拆“房子。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20 18:18
若一首诗歌,要靠其”诗评“才能把其暗藏的”意识“和”结构“挖掘出来的话,无疑,它是”失败“的。


中肯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20 18:21
一、启发式写作分析                /采风

《为坚持写诗者点赞》


点开此诗,或许会听到如下评述:
点赞——
生活气息:深入
时代气息:典型
叙述方式:通俗
文字效果:诙谐
思维模式:启发式
大众接受效果:广泛

针砭——
文化气息:看似忽略
思想深度:专而不广
后期流传:预测短暂
时空维度:仅局限于一个时间段
诗性分析:严格说属于分行的微小说或对话体
刻画手段:来自第三者(自我)的评述及旁白明显缺场

点赞无需说些什么
暂且为此诗作者打下圆场
毕竟来流派网写作3年
坚持不断可期可待

“思想深度:专而不广”
既要立足于时间的点充分挖掘
又要适当延展到人类的普遍情感
实在自顾不暇

“时空维度:仅局限于一个时间段”
生活是一锅原汁原味的汤水
所谓哲学和人文都提炼自这里
作者止于文字、叙述、表达
剩下的见仁见智是读者的事情
从此点而言
启发式创作模式只是打造钥匙
至于打开何种思想库门
仓库是否饱满
取决于读者的整体接受能力

“诗性分析:严格说属于分行的微小说或对话体”
当代诗歌要和同时期媒体并进发展
必须要考虑以最短的文字表达最多的容量
未来看长篇的能领会的
看短诗也能领会
文字引领时代不会落伍

“刻画手段:来自第三者(自我)的评述及旁白明显缺场”
诗歌嵌入第二种第三种人称对话
完全忽略自己任何情感因素介入诗歌
仿佛眼底发生的一切与己无关
仿佛创作的思路止于刻画
止于交由旁观者给出思考答案
此前见过的几首同题诗评皆有此问题
值得商榷
或许作者不愿暴露更深的思考
在于期许更加精彩的解读
在于留下更多心灵对白之余地
关于此问题留作以下解读


二、思想的浓缩,取其一个点

《情感的片瓦终将战胜物质的大厦》


“田二良”,三字从名字意义上说
代表田亩,国人千百年赖以幸福的农耕思想
“二良”,在工业化浪潮中难以自立的农耕经济
遭到二次吞并与改良

在此情势下,作为新生代代表的二良
紧紧围绕“破瓦、卫生间、猪”展开话题
语气显示对旧有事物的留恋已转向更为现实的生存
由此可见整个拆迁过程是一场生存和情感的对决
生存第一还是情感第一
在老头子看来当然情感摆在了首要位置

这里一个最主要的促成是“根”
“土狗”是根的芽、根的树
老头子抱着土狗睡觉很踏实
比和二良在一起还亲近
为啥
有泥土气息
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砖一瓦
从而“土狗”的出现为老人情感大厦不至于倾倒
奠定无可替代的基础
从而情感不再是虚空的柏拉图之恋

物质当为情感提供庇护的场所和基础
必定成为未来城市发展不可忽略的因素
老人的伴侣、孩童的玩具、读者的书屋、流浪人的庇护、残疾人的照料
这些彰显现代文明的因子
统统于有形而实在的城市功能建筑之上
从而避免“土狗”难寻或一狗难养的尴尬

为此诗打开一个相当敏锐的缺口点赞
作者为此思想肯定萦绕数日
个人猜想
不定正确


三、时空的延展,取其一根线

《物质情感交相辉映的乐章》


大时代的变迁发生每时每刻
时代犹如一个行走的人
在抵达目标的途中随时会丢弃些什么
或者携带些什么
而这一切的悄悄发生
作为时代浪潮的一份子
根本就不会在意不会发现

正是这些不在意或不显著的东西
将成为文学区别其他艺术方式最关键的
因为文字描述善于抓住时代发展脉络
剖析时代更迭利弊
以理性克制情感或以情感指引理性
提供后车之鉴
这是美术、音乐、书法难以做到的
他们多关注于启发人类情感的某个点
站在时代的节点看时代

此诗看似站在田亩拆迁的某个点
实则预示精神和物质高度协调
改良和传统必须兼顾
物质和情感高度依赖
普通和稀缺实则相对
这些规律性何止预测
镶嵌在文字中成为经典
激荡在旋律中振聋发聩
谱写在图画中引人遐思

以上观之线条明晰
诗语言看似轻描淡写
方向性蕴育其中
再以点划线 以线成面
一幅人类情感物质交响乐顺理呈章


四、情感的普及,取其一层面

《人文可以提前干预么》


看不见的图画有人说空中楼阁
但是老头子得到了
在儿子极力反对中
在一群染着各种颜色的洋狗中
他寻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慰籍
聊以打发剩下的光阴
当然也付出了很大代价
从“硬是”两字看出
老人或许即将面临家庭纷争导致独伴狗儿
或许在寻狗途中跌伤筋骨
太多的或许在一个老人身上都有可能发生

想一想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
如果到那时老头子的遭遇不断重演咋办
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为何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必当以同等付出为依据
为何不提前介入多一些势弱群体的无障碍设施
有关和谐、有关民生、有关城市功能人性化的落地
真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么

我们的人文到底怎么了
如此弱势
即便呐喊  还要担心是否该隐藏心声任人揣摩
即便呐喊  圈地和拆迁仍在大量催生
在急功近利政绩观的促使下  在巧借名目的遮掩下
地皮番炒  空城涌现
不争的事实

重视失地的苦  增添些无障碍的方式及时弥补
但愿良性发展之路由人文的启发而铺展
呼唤用文字用传媒提前干预
这些涉及到文字的功用


五、文字的功用,诗意的栖居

《篱笆、老人和狗》


“噼里啪啦落下的瓦片有些裂开”
此句用文字表达未必比得上表声的音乐
但是作者意识到了,故全诗以此句领头
先声夺人,营造对旧有事物无情摧残氛围
从而控制整个场面,以略微悲调荡开

“语言“、”诗歌“两个词分别剖开皆包含声音和文字
只有当视觉的文字和听觉的感知两者有效结合,才能创造意境
中国古代诗歌曾作为传递文化的主要方式
诵诗、咏诗、唱诗都做得完美
这和当时有限的传播媒体有关
到了现代 传统新闻方式被颠覆
文字不再依赖纸张,课堂走向无线,网络连接未知
语言落伍、诗歌淡化在所难免

在此情势下要重振诗歌往日风光有些难度
诗歌从精美殿堂走向大众生活
或者从平民口耳相传渐渐趋向恋旧的喜爱一族
皆有可能
这里重点强调的是
真正促成诗意的生活
意境、美无处不在
闲适、享受时光不再如昨日那般难得
必须体现文字的功用

当文字被付诸实施,当诗意被善解融化
当无数诗歌的城连接在一起打造成为地球村的绿化地带
那些栅栏和篱笆,那些歇脚的小狗小猫
惬意地舔舐好心人留下的晚餐
它们尚不得知,在公元的某一年
为领回它们,一个叫老头子的
一个叫李季的,一个叫采风的
都曾用他们的双手、键盘、目光抚弄过、关注过
当然这些是文字或不是文字
是否被唱响或被点亮
都已不再重要

时光静静流淌
正赶向下一座城堡


六:给老头子挑挑刺

《当代愚公有何益?》


愚公的精神值得推广么?
智叟的忠告具有贬义么?
太行王屋二山和愚公
二者力量明显不可比拟
如果愚公的精力用于改善自身当推广
如果愚公的执着用于和规律性的东西对抗则未必
故事的结局是上帝感动愚公的精神
上帝移走了二座山,而不是人力

这首诗里的老人很像愚公
所不同的是老头子的儿子有主见
没有随老爸一道世世代代抱着好瓦不放
虽然他也听到一些“败家”的传言
最终他听了身边智叟的话
何不说服老爷子领一只鸟
遛鸟在城市很时髦而且便当

变通是一则法宝
当无情的时间以其无可阻挡之势席卷而来
当环境的逼迫促使人反思重新摆放自身时
如何摆放  如何兼顾
即将变老的事物
正在年轻的事物
均在其中

此诗反映的拆迁话题其实是提醒
如何拆去思想的禁锢
包括对熟悉事态的留念和惯性思维
如何破壳  去迅速适应已经到来的新生事物
因为谁也不会给你提醒
说这就是预想中最好的态势,应该顺应才是
此时考量的恰好是个人的判断、预感以及敏锐
此方面年轻人占优势,破得快立得快

变通带来最大的好处   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损伤
不会被规律性席卷而来的锋芒割伤
亦不会成为新生事物的阻挡因素
最大的弊端是容易随大流,涌立下一朵浪花和潮头
怀旧的最大优点人情味浓厚、传统、正统、持稳
随之而来的固执当然不会令时代风潮懊恼
因为风潮没有思想、无需判断,只会沿着既定的方向
也没有人说的情感,如同老子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此刻,建议做一个幽默风趣
知时达变的老头子也算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了


七:该诗和诗系列

《做一条土狗真好》


流浪在十字街头
我不想被人喂养
也不想被人领回
只想躺在老头子怀里
暖一暖曾经的温暖

做土狗,很好呀
哪一天
所有同伴都被牵走改良
已经没有藏身的土窝
会有这天的

担心牌坊被拆掉
村庄被拆掉
篱笆被拆掉
所有土里土气的东西被拆掉
我还叫土狗么

试着听懂人叫唤
民族的,自家土狗
世界的,邻村哈巴狗
现在的,老人和狗
未来的,不敢往下猜了


《土狗的童年》


本土、本鸡、本蛋
土狗、土香、土色
爱这些如同爱我的童年
那时候天是蓝的
不像现在天是灰色的
实在担心下一个目标
海洋被染成黄色 篱笆清一色钢筋
呵呵,狗儿再叫也没人听见了

变异,变异
“小姐”是最纯真的例子
紧随其后的“同志”
提醒着土狗们不要前赴后继
遭人遗弃的代名词
文字尚且如此
相信世上再没有坚不可摧的钢钉
城市化、物质化正打磨钢钉风钻

泥土里滚爬过来
城市里适应过来
肩扛世纪交替的时光
再往前
土狗不愿跟人走了
虚幻的网络怎跟人贴近
尽管贴心好了

不是老头子太老
不是世界变化太快
我们在捡拾果实也在丢弃财富
看不见的摸不着的
文化、交流、氛围、情感
这些狗粮
这些狗儿熟悉的砖瓦......
嗨,原谅我把狗当成自己


——写在身边第二个多功能城市公共图书馆开放日2015年11月18日
作者: 高海涛    时间: 2015-11-20 22:54
王曼妙 发表于 2015-11-18 02:45
“破”与“立”:读《田二良家在拆房子》有感

  “不破不立”语出毛主席《新民主主义论》,意思是说, ...


作者: 高海涛    时间: 2015-11-20 22:55
侯放 发表于 2015-11-20 13:59
”田二良“家在拆房子,这是在鄙夷一个时代好吧!户主是谁?这是在已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在述说所谓”故事 ...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5-11-21 12: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春意阑珊    时间: 2015-11-21 13:34
好诗!等有空也来谈谈感受。
问好韩总。
作者: 薄小凉    时间: 2015-11-21 19:31
韩老师慧眼,都是好诗,来学习。咱们流派更倾心于口语
作者: 高海涛    时间: 2015-11-22 12:32
薄小凉 发表于 2015-11-21 19:31
韩老师慧眼,都是好诗,来学习。咱们流派更倾心于口语

咱们流派更倾心于口语
作者: 高海涛    时间: 2015-11-22 15:47
王曼妙 发表于 2015-11-22 14:31
忽悠呗。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5-11-22 17:11
田二良家在拆房子

怎?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22 19:24
本帖最后由 采凤 于 2015-11-23 17:03 编辑

拆房子一诗只3~6行散文化了。而开头两行很生动形象很现场的了!7~最后则以复沓排比递进三格的合力,实现了语言的艺术化。是一首难得的好叙事诗。


这首诗,除了3-6行散文化了。其余都是艺术化的语言,很有诗意。其阅读的艺术效果与美感,绝非微型小说可以比的。
且,诗歌绝非反映那“老人节俭的传统美德”,而是善意地批评了他的顽固守旧的迂腐思想。


——来自《中国诗歌网》诗友李德贵
作者: 士敏土    时间: 2015-11-22 20:27
宁都李东明 发表于 2015-11-17 23:13
浅谈李季老师诗作《田二良家在拆房子》
       文/宁都李东明
      老实说,我真的不知道如何评论一首诗 ...

说得不错
作者: 高海涛    时间: 2015-11-22 22:28
采凤 发表于 2015-11-22 19:24
拆房子一诗只3~6行散文化了。而开头两行很生动形象很现场的了!7~最后则以复沓排比递进三格的合力,实现 ...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树不在夏、草不在冬,方具灵气也……
作者: 高海涛    时间: 2015-11-22 22:28
士敏土 发表于 2015-11-22 20:27
说得不错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树不在夏、草不在冬,方具灵气也……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1-23 14:52
高海涛 发表于 2015-11-22 22:28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树不在夏、草不在冬,方具灵气也……


作者: 高海涛    时间: 2015-11-23 16:16
采凤 发表于 2015-11-23 14:52


作者: 白公智    时间: 2015-11-25 00:09
这首确实选的很好。好诗。
作者: 寒雨    时间: 2015-11-27 03:41
夜读  领悟   学习
作者: 梅蒲柳    时间: 2015-11-28 21:52
田二良说  还要那些破瓦干什么
老头子说盖厕所
田二良说  新房子里有卫生间
老头子说盖猪圈
田二良说  又不养猪
老头子说盖狗房
田二良说  又没养狗
老头子不说什么了
第二天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
硬是弄了一条土狗回来

从厕所,到猪,狗……为了充分利用一些尚没被破坏的瓦,老人想尽法子,田二良没辙了。

大家有没有留意到,其实反映了另一方面。诗歌后面有更多的第三者。立法者,执政者,策划者,建设者……

浪费……滥征,滥建……当权者当政者的霸气啊。高楼大厦象热气球般窜入高空,鬼城般叠在人们的尸骨上,怨气上……

破坏,重建,迁拆……中国特色政策,痛心之余的悲鸣,无语问苍天。

老伯姓命不如猪狗。猪狗都还有个老人家如此关爱它,拼凑一间房子吧。

人间需要更多这样的大爱,老天爷睁睁您的眼吧。
作者: 诸葛子瞻    时间: 2015-11-28 22:43
有争论才会有进步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1-30 11:33
该诗通过一位老农民对瓦片的不舍,体现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无限眷恋,包括青春,亲情,爱情,友情,旧房子的建设,家庭的建设,孩子的诞生,整个家庭的成长等等。歌颂了当代中国农民热爱生活,珍惜片瓦,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诗的立意很好。
作者: 火星闪烁    时间: 2015-11-30 11:44
噼里啪啦上房揭瓦的声音,
淹没了田二良他爹的嚷嚷声。
“轻点,瓦还有用,瓦还能用了!”
一片片碎裂的瓦刺痛着老农民的心。
他拣出完好的码放一边,
最好的一片拿毛巾裹上。
“干啥呢?”田二良问,
沉默。沉默替代了回答。
山墙轰倒惊得鸡飞狗跳,
烟尘飞舞弥漫。
不远处一只鸡在打鸣,
田二良家正在拆房。


改写一下。
作者: 春意阑珊    时间: 2015-12-3 22:38
本帖最后由 春意阑珊 于 2015-12-3 23:10 编辑

               谁能听见一位老农心碎的声音
                ——简评李季诗歌《田二良家在拆房子》

                                 文/春意阑珊

    李季诗友的诗歌《田二良家在拆房子》,是一首典型的口语诗。语言朴实,结构简单。作者以时间为序,平静地叙述了田二良家拆房子时,田二良他爹的反应。但我读后,内心却无法平静,我似乎听见了这位老农心碎的声音。
    在诗中,作者生动而真实地表现了一个老农在老房子被拆时痛苦、无奈却极力想挽回点损失的情感,而这种情感,与读者很容易产生共鸣,因而作品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有人认为,这首诗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以及拆迁给百姓带来的伤痛。但我以为,这首诗揭示的远远不止这些。
受商品大潮的影响,中国农村大片的土地被开发商征用,房屋被政府强行拆迁;在征用与拆迁过程中,政府工作人员还与百姓经常发生冲突。但胳膊拗不过大腿,那些所谓的“钉子户”,最后也是被彻底“铲除”。那么,田二家的房子,是被政府强行拆掉的,还是自家拆了老房盖新房?作者没有交代。如果属于前者,那么居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被拆,田老汉没有阻止,也没有痛哭流涕,只是“心疼”,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中国农民的宽厚、善良与隐忍的品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很多乡镇、城市(也包括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老房子被拆迁,或者真面临着拆迁。中国人,尤其是中国老一辈农民,安土重迁,只要能活下去,一般都不愿意“挪窝”,更不愿意背井离乡。但从这首诗的内容看,田家已经建了新房,而且就在老房子旁边,并不存在“背井离乡”的问题。所以将这首诗的主题简单地定义为只是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拆迁问题,显然有些狭隘。
    如果田家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自家将老房子拆掉,新建了带卫生间,地上铺着瓷砖的新房,一家人都住上了新房,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但这首诗的主旨显然不是歌颂党的富民政策,反映农村新面貌的。
    要解读这首诗,关键要理解田老汉为何要抢救瓦片,用瓦片盖狗房,养狗等行为。
    我觉得田老汉对瓦片的抢救与利用,既是对自己过去劳动成果的珍惜,也是一种节俭作风的延续,更是一种深深的怀旧情结。这首诗,不只是反映拆迁与重建的问题,更反映了继承与发展、传统与时尚的问题。诗人笔下的“瓦片”,它不只是农民盖房的“瓦片”,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象征。写田老汉对瓦片的抢救与利用,实际上寓意老一辈对传统文化的抢救与继承。
    诗中写道:“老头子硬是阻止了施工/从瓦片堆里捡出完好的/整齐地堆在一旁”这个细节非常生动感人,准确地写出了老田对“瓦片”的珍爱与抢救;而结尾写老田“硬是弄了一条土狗回来”,则是让“瓦片”继续发挥其遮风挡雨的作用,寓意对传统文化的抢救与发扬光大。
    如果说老田代表老一辈,那么田二良就代表新一代了。老一辈如此重视传统的东西,那么新一辈又是如何呢?诗中写道,当田老汉抢救瓦片时,“田二良说/还要那些破瓦干什么”,这暗示了新一代对某些传统文化的漠视,也写出了两代人之间的心灵隔阂以及两种文化的小小的冲突。那么,当田老汉将土狗买回来时,田二良的反映如何?他允不允许老父亲养狗呢?诗人没有接下去写。这正是诗歌的留白,也是诗人留给读者思考的诗意空间。这首诗的结尾,也引发了我的思考:老一辈抢救出来的某些个看似无用实则有用的传统文化,在今天被外来文化、时尚元素充斥的中国,该不该有它的一席之地?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是不是该抢救,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广场舞充斥着大街小巷时,我们是否该留出一小块清静之地,让老人打太极,让孩子玩陀螺?我觉得,这才是这首诗的主旨所在。
    我每次回家,母亲都唠叨说,老家的房子漏水了,买不到青瓦,也找不到泥水匠来捡漏。再不修补,房子就要塌了。而我总是说,塌了就塌了呗,我们又不回去住。母亲听我这么说,就非常难过。母亲还问我,愿不愿意跟她学习做绣花鞋,我说我学不会,她便沉默不语,唉声叹气。今天想想,我不懂父母之心,也听不见老人心碎的声音,与“田二良”又有何异呢?我想,现实生活中的“田二良”们,都有必要反思一下。
    李季这首小诗,关注现实,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但在技法上,的确没有多少可以揣摩的东西。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人质疑它的诗意,甚至说它不是诗歌,只是散文片段。对此我不敢苟同。何为诗意?我个人觉得诗意分为两种,一种是语言上的诗意,即浅层的诗意,另一种是思想上的诗意,即深层的诗意。前者主要指运用修辞、象征、想象等表现手法,语言或华美,或冷峻,或明快,或含蓄,或晦涩,或歧义等等;后者主要指诗歌的内核,有没有嚼劲,有没有余味。而这首小诗,我觉得两者都有。
    我个人觉得,华美含蓄是一种诗意;简约深刻,也是一种诗意。我喜欢这首口语诗,除了诗歌本身的内容有嚼头之外,也与我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经历有关。也许,仅仅是个人喜好而已。
                                                         2015-12-3 晚

作者: 燕子飞    时间: 2015-12-4 11:39
好!妹子不简单。
作者: 飘啊雨    时间: 2015-12-5 17:15
学习好诗
作者: 关山月明    时间: 2015-12-7 10:15
文无定法,诗歌也可以尝试多种的写法。
生活入诗,场景入诗,口语入诗,这是一种
自我的全新体验和风格。
平淡如水,浓烈如茶,尽可以口味不同。
两代人站立着,面对面;思想却隔膜着,背对背,各自
向着自己的价值取向。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2-11 21:36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a997d0ba79691cfe#rd


哈哈!上《中诗》微信平台了——祝贺采风!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2-13 14:11
阿平 发表于 2015-12-13 14:09
真希望评论文章论论这诗,语言美在哪?几句普普通通父子对话就是好诗?滑稽。

哈哈,不可理解,啊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2-13 21:18
阿平 发表于 2015-12-13 14:14
风兄见笑了,冲动了,己改。

莫忘心里去
当我没说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2-13 21:19
阿平 发表于 2015-12-13 14:26
才读风兄之评,“分行微小说,对话体”很精准嘛,打圆场的,小弟也读了,保留观点。个人觉得风兄之评,文字 ...


顺便游戏之作
莫当真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2-13 21:19
只为图个乐子。。。
作者: 一牛道长    时间: 2015-12-15 14:35

作者: 大漠风沙王峰    时间: 2015-12-19 22:22
采凤 发表于 2015-12-11 21:36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I5NTkxMQ==&mid=400747702&idx=3&sn=62cb826851f73d23a997d0ba7969 ...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5-12-20 00:59
大漠风沙王峰 发表于 2015-12-19 22:22


作者: 张远浩    时间: 2016-4-16 19:23
第二天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
硬是弄了一条土狗回来

什么都不养,何以聊生?
作者: 张远浩    时间: 2016-4-16 19:39
本帖最后由 张远浩 于 2016-4-16 19:41 编辑

关灯

让夜晚回到夜晚
黑回到黑
让月光
成为大地之上
唯一的光亮
让我
回到睡眠的安静
让呓语
成为夜晚唯一的声音

特别喜欢。
作者: 张远浩    时间: 2016-4-16 19:46
本帖最后由 张远浩 于 2016-4-16 19:47 编辑

怀念一只猫

一直以为你会回来
像以往的每一次出行一样
少则三两天  多则六七天
但这次真的不同了
已经数月  仍然杳无音信
肯定出事了  母亲打来电话说
她和父亲遍村子的找
见着人就问:有没有看到我家的猫
母亲的声音已经哽咽
前个星期我回家了
见到了你的饭碗  几片肉还在
那是母亲在你才出去时
就放进去的  现在已经干了
我还见到了你平时戏耍的皮球
被母亲又擦洗了一遍
上面的花纹  还鲜艳如初
在父亲手里捏着  父亲在发呆
猫咪  我清楚父母的心里在想什么
他们甚至已经绝望
在他们那儿  我无法替代你
就像你也无法替代我一样
如果你永远不再回来
我想  那就只有用以下
一段有关你的文字
以示纪念:
名字“大黑”  九岁
雌性  来自遥远的富村祖德
善捕鼠  粘人
坐过班车  吃过香肠和牛肉
带过两窝小猫


熟悉的乡村,熟悉的人物,熟悉的猫。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