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发现》1601:阿煜《记录片,他从楼顶跳下来》征集评论 [打印本页]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6-1-13 16:00
标题: 《发现》1601:阿煜《记录片,他从楼顶跳下来》征集评论
记录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阿煜


他从楼顶跳了下去
嘭的一声
就死了
这和他在电视里看到的
情形不一样
电视里
那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包工头
一听有人要跳楼
就马上还钱了
但是这次
没有人拦他
他就这么死了
嘭的一声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90后诗歌栏目2012年12月25日)

注:应征评论请发到诗歌评论栏目


韩选阿煜诗

(二十六首)

【阿煜,本名王强,男,1994年生,甘肃白银人,日常写作者。2012年5月11日注册为中国诗歌流派网会员,此后主要作品均在流派网论坛发布。】


拯救校车

“12月24日
江西幼儿园一辆校车出事了
车上15名儿童
有11人死亡”……
这是我今天上午听到的
又一例校车事件
狗日的
是不是只有开往天堂的那一辆车
才最安全啊


固定工作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题记

2012年3月30日
我的邻居
一个40岁的女人
终于有了一份工作
她告诉我
现在她是一名环卫工人
打扫一整条长街
她说她期待这座城市
多制造出一点垃圾
这样
她就不用担心
再次面临下岗问题


手术

推土机在居民区走过
昔日的小屋被
还原成最初的模样

整个过程如此短促
没有哀乐
也没有设灵堂

只是片刻的抽搐
手术已经成功


电视采访

面对镜头
那个照顾瘫痪母亲的孩子
一脸天真无邪
说出
“我们还不是最穷的”
记者听说此言
马上收住了眼泪
他要把眼泪
留给最穷的人


被禁忌的游戏

三分钟的视频
那小姑娘一直被围在中间
另外一些女孩
初中生的样子
她们揪着她的头发
搧她耳光
小姑娘没有反抗
只是一步一步地
向后退
这绝对不像是少女之间的
一场游戏
画面突然晃了一下
一个女孩从前面一闪而过
回过头来
冲着镜头
咧嘴微笑


刘志高的黄金时代

1976年刘志高在会宁上小学四年级
刘志高和小朋友结伴去捉麻雀
麻雀有两条腿,剪下来交给老师可以记一分
或者去拍苍蝇,刘志高不喜欢苍蝇
更多的时间,他和李进步兄弟一起
他们三抬着一桶水来到耗子洞口
灌耗子,耗子一只只跑出了洞
捉到它们,剪下尾巴也可以记一分
刘志高这样想,灌耗子比拍苍蝇更有意思
1976年上半学期,刘志高一下子得到了5分
他一共捉住了2只麻雀,3只耗子
也是这一年,他学会了写5个生字:
——“毛-主-席-万-岁”


疯女人

一只短尾巴狗穿街而过
在秋末冬初的夜晚
天气忽然冷起来
一个疯女人抓起它
给它套上针织毛衣
还有四只鞋

这是多么令人温暖的画面
在秋末冬初的夜晚
这个疯女人
放下被抓起的狗
像所有母亲一样
准确无误地
叫出儿子的乳名


即景

星期六下午两点
如果你去逛街
如果地点在建安什字
如果你认识我
如果我的心砰砰地跳过
如果我还爱着你
如果你是我初中的女同学
如果叫XX


路上所见

一条黑狗
在垃圾堆里
翻找食物
我从旁边走过
眼见此狗
一副怯生生的表情
望着我
向后退
向后退
然后突然
调转方向
一路狂奔


那个叫妈妈的人在我生命里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时间

更多的时候
我想不起她
甚至没有
主动要去联系
她的意思
当然
这和恨无关
六七年前
她来白银看过我和妹妹
后来去了北京
给人打工
当时的地址是朝阳区
而现在
她就在我的好友列表里
网名叫做
错爱一生


青春和我没有一点关系

那一天
我们到会展中心去参观
青春已死
躺在嵌有玻璃的棺材里
我第一次热泪盈眶
貌似很久了
我不曾真正的拥有过青春
我只是每天吃着饭
睡着觉
在长大


空虚

傍晚时分
一个人从公园散步回来
路上
一块石头
挡住了他的视线
这一刻,他感觉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
他开始
有事可做


抒怀

这是一年中第三次来到西安
在西外
女生公寓前的地方
生长着栾树、玉兰和五角枫
我七月、九月的时候
来到这里
认识了它们
现在是11月
栾树、五角枫已经慢慢老去
时间匆匆
要不了多久
它们就会变成一棵棵光秃秃的树
伫立在那儿


糖精

小时候不知道
现在知道它
对人体有害
我喊出它的名字
甜味一下子就回到了
童年的舌尖上


不合时宜的想法

鬼石驱车
从秀金山上下来
车至半山腰
看见一排女人
站在路旁
向山脚下的
吕二沟看守所
方向大喊
此情此景
搞得我
心里一阵冲动
也想加入
探监的人群
朝下面
吼两嗓子


咏叹调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

世界有时
就像一个

巨大的
砧板

他长了
一双巧手

我有一身
上好的

五花肉


半坡即景

大巴车在半坡
停了下来
司机师傅说
“要方便的下车方便”
几个乘客马上跑下车
男人们在山脚下
三三两两
站成一排方便
而一同下车的
两个女人
她们因为不方便
只是看看
又回到了车上


自我教育

每次下火车
拖着拉杆箱出站
总能碰到几个
中年女人
拦住我

“住宿吗?
能上网”

我说NO
继续往前走

她急了
“这么晚了
要不要给你找一个
漂亮美女?”

我说NO
继续往前走

每次下火车
拖着拉杆箱出站
总能碰到几个
中年女人

无论是在西安
还是在兰州
只要我一出站
在她们眼里

都有可能
成为一个

来自远方的嫖客


爱情故事

阿嬷从小梦想
戴上一枚戒指
永不摘下
时间呼啸而过
她如愿以偿
如今戒指
长在了肉里


穿条纹睡衣的爸爸

我们都知道
那不是睡衣
但爸爸
你晚上睡觉的时候
穿着它吗
如果穿着
我就这么写了


感受离别的气氛

我的妹妹
她还小
我不知道
她有什么开心的
她把自己的巴掌
努力贴在
爸爸的巴掌对面
中间隔着一层
厚厚的玻璃
和一排白色的
防护栏
我们看在眼里
谁也没有说话


再写奶奶

我们都不想让爸爸
看到她哭
我们都说她
带着生硬和厌弃的语气
她好像渐渐也知道了
自己不应该
没完没了的哭
她像一个听话的孩子
坐在那里
被我和两个妹妹
训来训去
可是
亲爱的爸爸
她有什么错呢
她只不过是
一看到你
就想哭而已


和鱼有关的记忆

我不吃鱼
因为鱼
刺多。

奶奶喜欢吃鱼
但是很少
自己动手
洗鱼。

爷爷经常洗鱼。

当我们谈论鱼时
氧气湿化瓶里
吐出一个又一个泡泡。

我看见爷爷
像只鱼
在砧板上
跳了几下
就不动了。


对生活的热爱有待被唤醒

那个跳楼自杀的人
在他的梦里
反复从七楼跳下
感觉像是蹦极


天气热的夏天

我们在夏天说起冬天
说起冬天不像
夏天这么热
那时雪下得紧
雪飘着
雪坐着
雪站着
好像什么样都可以
我开始激动起来
突然想到林冲
孤身一人
提着一杆枪
越走越远
雪在他前面下着
雪在他上面下着
雪在他背后下着


邮局的女孩

每次去邮局寄诗集
都能看到她
有时在忙
有时低头玩着手机
等我把快递单填好
她走过来
顺便翻翻我的诗集
然后饶有兴趣地问我
都是你写的吗
我说是
她马上表现出兴奋的样子
那你的诗集多少钱一本
我以为她要买
在心里打了半折
然后对她说
25块钱
她冲我笑了笑
“嗯,挺好的”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3 17:07
关注中。
作者: 木易沉香    时间: 2016-1-13 17:16
他从楼顶跳了下去
嘭的一声
就死了
这和他在电视里看到的
情形不一样
电视里
那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包工头
一听有人要跳楼
就马上还钱了
但是这次
没有人拦他
他就这么死了
嘭的一声

这个不错。
作者: 初见    时间: 2016-1-13 18:13
本帖最后由 初见 于 2016-1-13 18:15 编辑

我的头都被砸烂了
他应该加这句

作者: 易心易意    时间: 2016-1-13 18:55
初见 发表于 2016-1-13 18:13
我的头都被砸烂了
他应该加这句

高,恭喜初见
作者: 老家梦泉    时间: 2016-1-13 19:01
品味诗意,又可以练习写点感受了,感谢发现………………
作者: 初见    时间: 2016-1-13 19:06
易心易意 发表于 2016-1-13 18:55
高,恭喜初见

我又没中奖……
作者: 美好语感    时间: 2016-1-13 19:25
初见 发表于 2016-1-13 19:06
我又没中奖……

走在中奖的路上了
作者: 初见    时间: 2016-1-13 19:29
美好语感 发表于 2016-1-13 19:25
走在中奖的路上了

中奖也等于孩子哎

作者: 阿煜    时间: 2016-1-13 20:40
易心易意 发表于 2016-1-13 18:55
高,恭喜初见

一点都不高
作者: 阿煜    时间: 2016-1-13 20:41
感谢韩老师长期以来的鼓励!
作者: 远航小诗    时间: 2016-1-13 21:36
远航读诗4.


诗人之疼
文/远航小诗


残酷的现实
疼痛的诗歌
电视剧里看到的
原来都是在演戏
他从楼顶跳下去
白白牺牲了
多么惨烈
给大地留下无数个问号





“他从楼顶跳了下去
嘭的一声
就死了”
“没有人拦他
他就这么死了
嘭的一声”
他是农民工
他也是大地之子
这样悲壮的死去
是大地之疼
是诗人之疼
是诗之疼
天上的仙人是否也疼痛了?




附:诗人阿煜的诗


阿煜


他从楼顶跳了下去
嘭的一声
就死了
这和他在电视里看到的
情形不一样
电视里
那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包工头
一听有人要跳楼
就马上还钱了
但是这次
没有人拦他
他就这么死了
嘭的一声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90后诗歌栏目2012年12月25日)







作者: 初见    时间: 2016-1-13 22:04
本帖最后由 初见 于 2016-1-15 14:38 编辑

给阿煜道歉
给韩总道歉
对不起,我再也不捣乱了


作者: 子麦    时间: 2016-1-13 23:37
关注中!先占个位!
作者: 翔堡    时间: 2016-1-13 23:52
什么是诗歌?简单说,就是以诗的形式,写出歌的味道。假如你写出的排排字,只用诗,或歌就可以“说明”了,那我认为你写的不怎么样。诗歌的深浅、含蓄度,应以时代的不同而随时调整。太透明,没意思;太深暗,将缺少理解与共鸣。在这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含蓄与晦涩是有本质区别的(无意展开说了,打住。)。而诗歌的“歌”,体现的是艺术,来自于对生活、生命的理解,包括音乐歌曲,美术,建筑等等,说白了,就是身上艺术细菌。这当然要包括后期对于文艺创作实践的积累。一首“小草”或“东方红”你都跑调到八千里,更不用说对于风云乃至流水的艺术感悟了。哈哈,你若觉得我说的不当,就当我瞎掰吧。。说正题:

他从楼顶跳了下去
嘭的一声
就死了
能感受到作者的口吻吗?就这么死了:嘭的一声,像个随便的,不值钱的物品。除了揶揄嘲笑,没别的,就是个黑幽默,我只想笑,没有对死者的同情。愚昧无知的民工啊,为什么不能拿起你应有的法律武器与黑包工头战斗?!他就这么死了/嘭的一声,愚蠢的死,无知的死,不可怜,甚至让人想说活该。给读者制造的是笑料,其次是愤懑和憋屈,以及对这个时代不动声色的揭露。一个看似不使劲,不发力,随便的信手而来的文字,却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这是诗写者的本事。

还有这个写的也很不错,个人很喜欢:

刘志高的黄金时代

1976年刘志高在会宁上小学四年级
刘志高和小朋友结伴去捉麻雀
麻雀有两条腿,剪下来交给老师可以记一分
或者去拍苍蝇,刘志高不喜欢苍蝇
更多的时间,他和李进步兄弟一起
他们三抬着一桶水来到耗子洞口
灌耗子,耗子一只只跑出了洞
捉到它们,剪下尾巴也可以记一分
刘志高这样想,灌耗子比拍苍蝇更有意思
1976年上半学期,刘志高一下子得到了5分
他一共捉住了2只麻雀,3只耗子
也是这一年,他学会了写5个生字:
——“毛-主-席-万-岁”

叙述含蓄,“别有用心”。。黄金时代,刘志高捉鸟,拍苍蝇,灌耗子,学会写五个字:毛主席万岁。

小子,你要小心,毛主席也是舞弄文字的高手,要活过来,揍死你o(∩_∩)o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4 22:29
本帖最后由 采凤 于 2016-1-15 17:13 编辑

之一:
记录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用文字刻录现实

阿煜


他从楼顶跳了下去
嘭的一声
就死了
这和他在电视里看到的
情形不一样
电视里
那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包工头
一听有人要跳楼
就马上还钱了
但是这次
没有人拦他
他就这么死了
嘭的一声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90后诗歌栏目2012年12月25日)


之二:
探索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用文字还原历史

采风


上天给人创造空气、时间、历史
给每个人随身仅带的只有文字
当锄,当播种和果实
累了歇会
饿了吃自己种的文字和粮食

当人学会辨别善恶时
此时有些果实是有毒的
从今天的有毒食物和污染的水源
可以辨别“是”和“否”即是观念的分水岭
人类从大自然的楼顶空降到现实土壤
必定会以走出“非此即彼”的沼泽
而告成功
而得到永远的自由
而不会在时间的河流淹没、窒息


之三:
干预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用文字偿还公正


采风


他从楼顶跳了下去
一样的行为
不一样的结果
有人拽了他的衣角
有人提前给地面垫上了弹簧床

这还不是更高级的干预
人们给诗歌起了好听的名字
“赶在天’屎’坠落之前”
最好听的名字一定有最折磨的一幕呈现
一定的
不是说诗歌能拯救人心么
那么磨难提前折入了人心
不是说文字能解决纷争么
那么观念之争的排泄物牢牢驻扎心里

好了
在垃圾降落之前
在魔鬼遁形之初
亮出你的态度和活力
你听到的永远只是魔鬼的惨叫和无奈


之四:
惊悚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用文字揭穿“悲悯”


采风


坏喽,坏喽
他从楼顶跳了下去
嘭的一声
惨死了
惊悚片的票房源自观众的猎奇
观众很少想这一幕迟早会落到谁的头上
顶层设计者若想以票房振兴市场
惨痛的何止众人

惊悚片不会很快从票房收手
一方面,经济的局促和待兴振振有辞
主要的时间节点
一种落后的表态
一种亡羊之后的补牢
均滞后于发展中的事态

导演很想大喊一声
《他跳楼之前》怎会集体失踪
《他跳楼之时》争当群众演员
可怜导演身后还有一只手捂住他的口
那是《他跳楼之后》的总导演
可惜还是一幕惊悚片
虽然剧情很悲悯很激动


之五:
滑稽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当文字贴近土壤


采风


   我们喜欢看到这样的场景,这里的“他”换作“诗歌”,从高高的楼宇跌进现实,文字不会遍体鳞伤,特别当文字卸下金色的王冠,以朴素亲和的耳语,泥土芬芳的姿态扎根百姓生活;空间得以延展,高度得以压扁,时间得以恒久,片刻得以匡正;这些正是文字的魅力,他可以替代人物一万次跌入厚土而毫发未损,他可以捏碎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抚慰人心。

   现实中需要太多的此类滑稽片上演,帮人们从沉重的生活负累中解脱开来;现实中有很多即将上演的纵身一跃,不成功则成仁,不成功则坠落,这些无奈或无聊的潜在发生机制,正走在“物极必反”的路上。

   是的,指望自然法则的顺理成章,倒不如提前捕捉先机,文字是最好的神器;“物极必反”有一条成功之路,便是“物极必返”,反观自视,返回先天本性、精神家园,返回祖先为我们定制的文化之“根”,规律的航班,文字是少不了的助推。

   化腐朽为神奇,变惊悚呈浪漫,换绝望吐生机,楼宇的高度实在算不得什么;搭载“诗歌”号航天器,完成奇妙的逆天之旅,或许是每一位现代人注定邂逅的机遇。

   很多人葬身横亘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海沟,很多人去了,更多人还在路上;距离,无法弥合的缝隙几乎让世纪之光暗淡,文字也一样;而今走下神坛的文字不再用人物演绎春秋、演变历史;文字参与其中,亲自赶赴高涨的红尘,探视水温,测试民情,诉求民意;理想和现实、仰望和泥土终于架设了向下的扶梯 :土壤正显得润湿、可爱。  


之六:
喜乐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用文字穿越观念

采风


   诗歌,从传统的涤荡身心发展成针砭时事,人们已不再关注自身,或者说人类通过文字自我反省逐渐被淡忘,有其技术飞速发展的先决条件:垃圾派的崛起,下半身写作的再度复燃,等等,人性“灰色”空间的迅速被发掘,为东方人正视这块羞于提及的地带,提供便捷。

   古语“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在今天被替换为“有欲者刚”;一个思想和体格健全的人,健康的人不应该把自己与生俱来的生理欲望,统统扫进人性的垃圾箱;珍视自然赐给人的欲望、权利,利用好他,发挥好他,而不是一味鄙视,远离;君子如水,心态中自能淡化欲望,利用欲望,征服欲望。

   跳楼人寓意被欲望挫败的人,现实中不值得同情,其轻视生命所为更不值得提倡;此类病人大多游走在情感和理智、冲动和克制的两端,最终抵不住自心的诱惑,致使生命坠入云中;此类病人悲剧在于观念之争于发生之初没有得到及时重视和释缓。

   欲想在人间建立喜乐,真正步入人生无常,职业无忧,生活无恼的高级愉悦之所:用文字的珠玉摩挲生活,用诗歌的思想抚慰精神,用观念的比对塑造偶像,经历从偶像中突围,最终得到自信、自省;实在是提升的便捷方法。

   信念坚实耐得住最寂寞的象牙塔顶!心念能辩驳、辨别低到尘埃的风物!还有什么高度能使生命和躯体折服呢?!


之七:
针砭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用文字迅速表态


采风


   针砭一:在以上几个版本中,倾心于干预,鉴于此,原玉作者拿跳楼事件作为第一中心内容,在时间的提前切入上提供的素材过于单薄,局限于“电视里/那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包工头/一听有人跳楼”;意思很明了,是假想主人公尝试学习那位侥幸的跳楼人,掩藏画面之外的是妄图通过侥幸心理,鱼死网破式的一搏,这显然不是干预的手段,更不是目的。心理干预只是其中一种方式,更多的在于社会干预,制度干预,而这些远非一首诗歌所能承载。

   针砭二:语言平淡,缺乏诗味,算不上大多数人心目中承认的“雅诗”,“俗”倒是具备的,和篇名一样,用文字真实记录生活的片段,一段微型小说,几乎看不到艺术加工的痕迹,猜想作者试通过“真实”来打动读者。

   针砭三:态度很重要,这首诗中几乎看不见作者的态度,很头疼的事情;看到很多本网推荐的诗歌都有这种特质,好在很多读者给予很多诗后的评价,才使得原玉逐渐丰满、水落石出、思想凸显,这种倾向很不好,或者说作者在投机,因为不显身自我主见和态度,带来最大的利处是左右逢源,适合容纳各种思想甚至偏见,得到最广大的认可、赞同,若说用于诗赛倒是可以,若说用于时势的准确表态,表决器永远握在读诗者手中,很麻烦的一种倾向,距离“真诗”以情动人、以感化人、以态服人远了。

   不敬处,望见谅,深深表达歉意......


  《 褒扬片》,暂略。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4 22:30
已发评论版
支持90后
可爱的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4 23:17
本帖最后由 采凤 于 2016-1-14 23:19 编辑

有偷换概念之嫌疑
在此向原玉煜弟做检讨
希望见谅
抛石换玉之作
实在浅陋
期待见谅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6-1-15 06:03
阿煜 发表于 2016-1-13 20:41
感谢韩老师长期以来的鼓励!

尝试写点别的。第一阶段已过。
作者: 楚山孤    时间: 2016-1-15 14:40
进来学习.韩老师慧眼识千里马.
作者: 老家梦泉    时间: 2016-1-15 15:47
本帖最后由 老家梦泉 于 2016-1-15 15:49 编辑


浅议《纪录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记录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阿煜


他从楼顶跳了下去
嘭的一声
就死了
这和他在电视里看到的
情形不一样
电视里
那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包工头
一听有人要跳楼
就马上还钱了
但是这次
没有人拦他
他就这么死了
嘭的一声

  这首小诗没有什么意象,没有像意象诗那样把自己对生存,生命的感悟,通过意象或意象组合,构筑成意境而含蓄的呈现出来。这在意象派那里,简直就不是诗。但它确实达到了意象派所追求的效果,真情,真景,超越,以有限暗示无限......我们来看文本,第一层:

他从楼顶跳了下去
嘭的一声
就死了

有视觉,有听觉,有张力,他是谁?为什么跳楼自杀?作者都不明说,也许是因为个人感情,也许是因为精神疾病,也许因为其它等等,这就是含蓄,设置悬念。第二层,作者从侧面说:

这和他在电视里看到的
情形不一样
电视里
那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包工头
一听有人要跳楼
就马上还钱了

这就间接的道出了他的农民工身份,并且是被拖欠了血汗钱的农民工,时间没说,很可能是年底,家里等待着他带钱回家过年,他和他们也一定找过老板或者说包工头,找过政府有关部门,我这几天还看到过农民工们打着白色横幅,聚集在区政府门前,齐声高喊:还我血汗钱......他万般无奈下,才想起电视上报道的以死相逼的办法.......这些都是我们从文本里延伸出来的,这就是用有限的字眼暗示无限的含义。问题是他被电视误导了,请看第三层:

但是这次
没有人拦他
他就这么死了
嘭的一声

他被逼上了绝路,如果说原来他对生活还有那么点希望,这会是彻底的绝望了,对政府,对老板,对冷漠的观众,对冰凉的现实,嘭的一声,他死了.......留下鲜红的空白,空白......

2016.1.14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6 09:15
老家梦泉 发表于 2016-1-15 15:47
浅议《纪录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来顶泉。
作者: 倚诺    时间: 2016-1-16 10:41


β

У輼
о赮
У

作者: 倚诺    时间: 2016-1-16 10:42
写了那么多,发表出来就这样几个字吗?
作者: 倚诺    时间: 2016-1-16 10:43
我再重申一次吧!
作者: 倚诺    时间: 2016-1-16 11:37
早上刚写了一篇《征服》,结果真让自己征服了。


我抱着博公举一笑的性情在流派论坛发表了。不知道会影响多少《读者》的心情。


此刻,我要扮演一位资深诗评家了。我理解的诗评家会这样评价一首90诗人的诗歌。


是的,在论坛上我有发表过。从一个神经质病人的眼中我看到了诗歌的艺术。


那降落的弧度多美啊!你没看到他降落的瞬间,已经有人拿到了工资吗?你没看到他细心的留白,正是一个下落的过程吗?


从开头坠落到诗尾,我的诗评和诗歌一样烂。不要让别人教你如何去领悟一首诗的美好吗?


人家在全程干预,你却说是你在干预。是吗?没有你的干预别人看不到他突出的灵动与技巧。别人看不懂,为什么嘭的一下就死了。


再后来,诗评家如此褒奖道。


或许,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中了圈套。没有批评艺术,哪来的真善美。


可惜了一个优美的弧度,干预了那么多诗评人。我起初写的很透彻,很理性。


或是没有拿出自己的态度,或是这次考核电脑觉得不满意,手机觉得不满意。他格式化了我有点煽情的浅显的,对艺术狂热的追逐。


此次不批评。只指出许多艺术家一个显而易见的共识。


既诗歌开头的第一段留白。他跳了下来,此后,到结尾,嘭得一下就死了。


首尾呼应,中间过度部分,即是下落的全过程。可以放大,可以缩小。诗评干预,干预的不应该是美感。


我强调一句,我先前写了近千字。言语没有过激之处。我不是对我的发现饥不择食。因为这是韩忠的发现。


那么问题来了,采风老师的褒奖篇是如何写的呢?我在写完这篇再去看。这次发现真的挖掘的够深的。


我被彻底征服。
作者: 倚诺    时间: 2016-1-16 11:55
出于对初评的记忆,我只理解了这么多。浩浩荡荡,密密麻麻的文字啊!一瞬间竟变成乱码了。我开头没写征服的事,而是直接将采风的面纱揭去,现在一个神经质病人的角度,告诉他如何从一首诗歌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对他的干预从诗歌技巧到意向运用给以深刻的反驳。后来,我不想将这次战争引申为我和他一间的战争。我说,这是韩校长的发现。浩浩荡荡,融情入理。可惜本想保存一下,结果什么都没有了。我预示,我不是那个采风老师等待的人。戏谑之词如上。望后来者斧正。
作者: 倚诺    时间: 2016-1-16 12:13
最后,我在强调一句。相信诗友都听过引蛇出洞吧!可惜我不是那个打蛇的人。把七寸暴露给对手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即使网络是虚拟的。我邮箱名是真实谎言,过去的网名叫大林。有所发指的诗友,应该变身了。咱不能让那些君子光面堂皇的跳脱衣舞给自己看。在别人眼中的妖,吃人的时候到了。嘿嘿
作者: 远航小诗    时间: 2016-1-16 17:41
诗人阿煜关注社会,关注民生。赞一个。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7 08:45
倚诺 发表于 2016-1-16 11:37
早上刚写了一篇《征服》,结果真让自己征服了。

现身表态
褒扬 篇暂时不想写了
等测试下干预效果再说
呵呵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7 08:47
倚诺 发表于 2016-1-16 11:55
出于对初评的记忆,我只理解了这么多。浩浩荡荡,密密麻麻的文字啊!一瞬间竟变成乱码了。我开头没写征服的 ...

谦虚了
是我等待的人
不论其他形式
只要有利于思考
极佳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17 08:48
倚诺 发表于 2016-1-16 12:13
最后,我在强调一句。相信诗友都听过引蛇出洞吧!可惜我不是那个打蛇的人。把七寸暴露给对手是一件很危险的 ...

你是屠龙.....
哈哈
给我们自信
作者: 子麦    时间: 2016-1-17 16:58
本帖最后由 子麦 于 2016-1-22 14:33 编辑

《如果上帝的手安抚他的心跳,或许农民工能逃过这一劫》------浅析阿煜的小诗记录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

文/子麦

  诗歌是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首好诗虽没有绝对的标准,但至少能给读者一点启发与思考。这首小诗《记录片,他从楼顶跳下来》除了画面与动作,所谓的意象在楼顶之上也在楼顶之下神经质地偷偷地展开。这也是诗人的高明之所在:左右逢源,意象于留白处闪烁升华。
  这首诗的题目叫《记录片,他从楼顶跳下来》。此刻诗人以记者的身份,把摄像头对准天空中那个准备跳楼的农民工。“他从楼顶跳了下去”:形象、逼真、弧度完美,只可惜:“嘭的一声/就死了”。这个长镜头确实拍得妙:省略了大气候,省略了围观者,省略了救死扶伤的汽笛与血迹斑斑的马路,省略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叫骂声,省略了政府门前的小标语与呼天喊地的哭泣......此刻我也学以至用,省略一些让读者去思考.这开头一句,镜头长,容量大,这就是诗歌的奇巧之处。
  紧接着诗人采用倒叙的手法把镜头切换到日常生活中:“这和他在电视里看到的/情形不一样/电视里/那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包工头/一听有人要跳楼/就马上还钱了”。是难躲不过!电视里那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包工头为什么一听到要跳楼就马上还钱呢?并不是包工头怕那个人要死,而是他还有一点良知;或许他以前也是农民工出身,好不容易爬上老板的位置。将心比心,农民工的血汗钱还是拖欠不得,所以网开一面把钱还了。这只是我的猜测,甚至于有其它的干预手段逼着包工头还钱也有可能。比方说这个农民工的后台很硬,一个电话就叫这个包公头粉身碎骨也有可能,我这里就不瞎展开联想,留给读者想象、补充。
  诗歌最后结尾用了19个汉字精彩收尾:“但是这次/没有人拦他/他就这么死了/嘭的一声”。多么凄惨!多么悲凉的人生!就这样“嘭的一声”消失于空中。真正要拦他的人或许离婚或许老眼昏花;他死了,也是忍气吞声、含冤而死!即使事后真相在媒体曝光,政府、职能部门那几句安慰家属的话,那个“嘭的一声”死得冤枉的农民工能听见才怪?整首小诗仅仅十三行,用词精准、贴切,诗句骨感、穿透力极强,留白处令人深思与顿悟。从诗人其余的几首小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善于挖掘现实生活中平凡人的疾苦,一朵浪花虽小却可以掀开涟漪,一首深刻的诗同样可以给读者共鸣与警示。
2016.1.17

附:记录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阿煜


他从楼顶跳了下去
嘭的一声
就死了
这和他在电视里看到的
情形不一样
电视里
那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包工头
一听有人要跳楼
就马上还钱了
但是这次
没有人拦他
他就这么死了
嘭的一声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90后诗歌栏目2012年12月25日)




作者: 多梦的江南    时间: 2016-1-18 10:56
本帖最后由 多梦的江南 于 2016-1-18 13:33 编辑

拦或者不拦,这是个问题
浅议《纪录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文/多梦的江南

记录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作者:阿煜

他从楼顶跳了下去
嘭的一声
就死了
这和他在电视里看到的
情形不一样
电视里
那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包工头
一听有人要跳楼
就马上还钱了
但是这次
没有人拦他
他就这么死了
嘭的一声

有人说,这不是一首诗。没错,这是一则新闻。准确地说,是一部微型新闻纪录片。作者用文字当镜头,以见证者的身份,客观真实地记录一个场景。不渲染,不烘托,不参杂任何情感色彩,完全符合新闻的六要素。
时间:应该是白天(依据是:视线良好,能清楚看见楼顶上的人)。
地点:楼顶。
人物:他(农民工)。
起因:讨薪。
经过:讨薪未果,以命抗争。
结果:死亡。
还有人说,这是一首好诗。也没错!文字简练分行,语言平实直白,一读就懂。比起一些刻意雕琢,奇淫弄巧,故作深沉的诗歌,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
这个文本,文字不多,内存(信息量)很大,关键词是一个“拦”字。首先,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不是个别问题,电视台曝光了,就是一个社会问题。农民工迫于无奈,用极端的方式讨薪,目的是想要回自己的血汗钱,谁也不愿意选择死亡。不幸的是,此次事件中,没有任何人人出面阻拦一下。黑心的包工头不拦,政府职能部门不拦,有关执法部门也不拦,甚至事发现场,也没听见阻拦的声音。“没有人拦他/他就这么死了”,嘭的一声,成了生命的绝响。在拦与不拦之间,生命真的很脆弱。
法律拦一下,就会减少犯罪;道德拦一下,诚信不易出轨;良知拦一下,就会扼住贪婪;爱心拦一下,就能稀释冷漠。
拦,是责任,是担当;不拦,是失职,是犯罪。
拦或者不拦,的确是个问题!

作者: 吉晓武    时间: 2016-1-18 12:25

作者: 周末有约    时间: 2016-1-21 10:34
刘志高的黄金时代

1976年刘志高在会宁上小学四年级
刘志高和小朋友结伴去捉麻雀
麻雀有两条腿,剪下来交给老师可以记一分
或者去拍苍蝇,刘志高不喜欢苍蝇
更多的时间,他和李进步兄弟一起
他们三抬着一桶水来到耗子洞口
灌耗子,耗子一只只跑出了洞
捉到它们,剪下尾巴也可以记一分
刘志高这样想,灌耗子比拍苍蝇更有意思
1976年上半学期,刘志高一下子得到了5分
他一共捉住了2只麻雀,3只耗子
也是这一年,他学会了写5个生字:
——“毛-主-席-万-岁”

这一首非常不好,对历史不了解的人谈历史,对伟大的中国领袖没必要这么讽刺,对历史更多的是敬畏和学习,年轻人,好好学会感恩再说!
作者: 远航小诗    时间: 2016-1-22 10:49
【远航读诗6.】    
-----简评诗人阿煜的《记录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读了阿煜一组现实主义的诗,我们看到了诗人的真诚和真实。他的诗《记录片,他从楼顶跳下来》,质朴,有深度,有力度,有张力。该诗最具震撼力的地方是画面感很强,就像电影的慢镜头。很是欣赏这些诗句:“他从楼顶跳了下去/嘭的一声/就死了”“没有人拦他/他就这么死了/嘭的一声”......“嘭的一声”这一反复的运用,令人心疼,很有力度,发人深思。  
    一首诗的好坏,要看诗人写了一些什么,怎样写的,以及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如果诗人不是一个自私的人,而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参与者,他们会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敢于说实话,表达内心的要求,那么他们就是杰出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就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22 12:39
本帖最后由 采凤 于 2016-1-22 13:45 编辑
远航小诗 发表于 2016-1-22 10:49
【远航读诗6.】    
-----简评诗人阿煜的《记录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诗人和作品无关
诗人和态度有关
有态度才会有文字
如果看不到在该发声的时候发声
悲哀的何止是诗人
社会成为时代的抛弃者
被潮流戏弄
被强者愚弄
被霸权制裁
必定的

哈哈
说多了,以上仅限于和远航对话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22 13:10
本帖最后由 采凤 于 2016-1-22 13:44 编辑

之七:
针砭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用文字迅速表态

采风


   针砭一:在以上几个版本中,倾心于干预,鉴于此,原玉作者拿跳楼事件作为第一中心内容,在时间的提前切入上提供的素材过于单薄,局限于“电视里/那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包工头/一听有人跳楼”;意思很明了,是假想主人公尝试学习那位侥幸的跳楼人,掩藏画面之外的是妄图通过侥幸心理,鱼死网破式的一搏,这显然不是干预的手段,更不是目的。心理干预只是其中一种方式,更多的在于社会干预,制度干预,而这些远非一首诗歌所能承载。

   针砭二:语言平淡,缺乏诗味,算不上大多数人心目中承认的“雅诗”,“俗”倒是具备的,和篇名一样,用文字真实记录生活的片段,一段微型小说,几乎看不到艺术加工的痕迹,猜想作者试通过“真实”来打动读者。

   针砭三:态度很重要,这首诗中几乎看不见作者的态度,很头疼的事情;看到很多本网推荐的诗歌都有这种特质,好在很多读者给予很多诗后的评价,才使得原玉逐渐丰满、水落石出、思想凸显,这种倾向很不好,或者说作者在投机,因为不显身自我主见和态度,带来最大的利处是左右逢源,适合容纳各种思想甚至偏见,得到最广大的认可、赞同,若说用于诗赛倒是可以,若说用于时势的准确表态,表决器永远握在读诗者手中,很麻烦的一种倾向,距离“真诗”以情动人、以感化人、以态服人远了。

   针砭四:纪录片不适合入诗的理由——在时间上不及提升阅读欣赏水平的传统类诗歌,传统诗歌以德育人,以情动人,在事件没有到来之前已经为长期接受德育诗育的人扎好心灵防范的篱笆,绝望、悲观、厌世等等心灵疾病在文化的提前干预下,人和人的交往趋于理性,社会和谐根基强健,外来因素很难侵蚀人心;而纪录片现场纪实类诗歌在时间的切入上远远落后于传统诗文熏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其特征,很难切入到病情的根源,类似于西医诊断,仅仅止于消炎,而病之源心灵的疗伤效果仅仅止于揭示、曝光、痛诉,起不到从根本上恢复良善。此种苗头很有问题。把诗歌写作引向向外找,而不是从心灵上指引写作和欣赏,如不提醒,不及时扭转会带动写作氛围走向虚浮化、表面化、攀比化。恕直言


之八:
总结篇,谁从楼顶跳下来
——用文字拧紧欲望

   跳楼的人为何不敢、不习惯、不会用文字检举逼迫自己跳楼的背后人物、关系、决策和制度。或许检举会带来很直观很便捷的解决呢。把生命交给愚蠢的的冲动和逼迫,再愚蠢不过的选择。

   或许不能仅依赖以上的检举和揭发,但是检举确实对付该检举的人很有效。记住,在跳楼之前一定要看到逼迫我的,先我之前跳楼,登上楼顶只为看看不懂及时收敛的无耻之徒,看看他们跳楼的惨样,才开心的。

   自食其果的跳楼者,会眼巴巴看着自己因为贪念的逼迫,把自己送上断头台,他们已经没有勇气揭发比自己更为“龌蹉”的人了。答案是:欲望,没有扎紧欲望的笼子,才是断头台的铡刀,而非制度,而非决策,而非栏与不拦等法律层面的制止,只类似“防君子不防小人”,一把再好的锁怎能锁得住人心。自心的欲念和魔障不消灭,不提前警示自己,把自身行为规范在一定准绳,结果很明显。

   勇于担当警示者是诗歌的使命,自我预警先于警示旁人;自我批评优于批评的态度;文字要想从单纯的自我陶醉迈出,充当 时代的警语,敬告,红红脸,出出汗是常态。
作者: 远航小诗    时间: 2016-1-22 13:24
采凤 发表于 2016-1-22 12:39
诗人和作品无关
诗人和态度有关
有态度才会有文字

采风老师有才!言之有理!高赞!
作者: 子麦    时间: 2016-1-22 13:56
采凤 发表于 2016-1-22 13:10
之七:
针砭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用文字迅速表态

才思泉涌啊!问好!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22 14:02
子麦 发表于 2016-1-22 13:56
才思泉涌啊!问好!

问好阿麦。。。
作者: 余翔蓝天    时间: 2016-1-22 16:09
想流泪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1-24 11: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明定南朱曦    时间: 2016-1-24 11: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24 11:47
纪录片不适合入诗

暂时是这样的

问好

意思是,可以观摩、回忆、立此存照、定格瞬间

至于提升精神、跨越观念的融合,还是传统类诗歌熏陶效果比较中医化,不图速度、速成,很慢的过程,所以才有百年树人之说;西医效果很快,立竿见影,但是往往达不到心灵深处,病根去不掉。
赞成中诗育人、赞成中医去根

采风补记
作者: 潘三专    时间: 2016-1-24 23: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草山    时间: 2016-1-25 23:16
各人的诗观不尽相同,支持韩老师,智仁兼顾!
作者: 王健    时间: 2016-1-26 11:55
对身边的事物有敏锐的观察,以一种肢解的方式进行述说,如同电影特写镜头,笔锋一回,抛出让你意想不到的结尾。笔锋老道,观点独特,让读者发现了生活中的不一样和对生活有了不一样的发现。
作者: 王大川    时间: 2016-1-28 22:09
本帖最后由 王大川 于 2016-1-31 19:14 编辑

说点外行话,不喜欢。诗可能写的很深刻,可是光深刻不一定就能吸引人。比方说第一首应该是写生活的无奈与现实的冷酷。可是,这样的诗怎么也不会有舒婷的《致橡树》和北岛的《岸》能吸引我们这些粉丝。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你们的诗,只能是少数人的自娱自乐。
作者: 王军山    时间: 2016-1-29 18:37
写实原来也可以这么耐读,欣赏!隔空握手!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29 19:45
问好韩庆成老师。
辛苦了。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6-1-30 13:50
采凤 发表于 2016-1-29 19:45
问好韩庆成老师。
辛苦了。

韩老师从老街书店寄给我的书已经收到。
十分感谢。
作者: 草山    时间: 2016-2-4 16:39
来学习,学习韩之慧眼,学习众人口才诗才文才……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6-2-6 07:30
韩总新年快乐,如意吉祥,阖家幸福安康*^_^*
作者: 寒羽    时间: 2016-2-6 08:57
(记录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谈一些浅见,,他的诗歌我个人很喜欢,他把握到了一种现实的质感,不刻意渲染事情本质的演变,自然也很自我,他的诗歌很丰满,具有活力,和一种生命本源的意志,那就是:本我存在。我谈诗不喜欢完全将其当成是一种学术,这样过于形式化,我想它更是一种精神本质,所以我指出的是他诗歌的艺术性质。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6-2-7 17:57
子青悠然 发表于 2016-2-6 07:30
韩总新年快乐,如意吉祥,阖家幸福安康*^_^*

新年快乐
作者: 远航小诗    时间: 2016-2-11 08:58
拜年啦!祝老师好运连连!幸福常在!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6-2-11 12:46
远航小诗 发表于 2016-2-11 08:58
拜年啦!祝老师好运连连!幸福常在!

春节好
作者: 韦笳    时间: 2016-2-14 22:24
翔堡 发表于 2016-1-13 23:52
什么是诗歌?简单说,就是以诗的形式,写出歌的味道。假如你写出的排排字,只用诗,或歌就可以“说明”了, ...

《刘志高的黄金时代》,不仅在揶揄那个时代的计分内容和方式,还在于学会写5个字的当年,毛泽东去世了,这就黑幽默了“万岁”一回。说实在的,这个读了心里有点。。。
作者: 韦笳    时间: 2016-2-14 22:38
采凤 发表于 2016-1-14 22:29
之一:
记录片,他从楼顶跳下来
——用文字刻录现实

高度赞同采风先生针砭片的观点。诗中语言的美与哲思的美,无可替代,必须追寻。
作者: 远航小诗    时间: 2016-2-20 17:56
读阿煜的诗《青春和我没有一点关系》
文/远航小诗

"青春和我没有一点关系”

此地无银三百两吧

青春如昙花

很短,很短;很美,很美

青春的留影,青春的成果

唤起的是诗人温馨的回忆

怎能不热泪盈眶

走过了青春岁月

渐渐长大,渐渐成熟

经历月圆月缺

诗人怀揣慈悲,心中有爱

作者: 阿煜    时间: 2016-3-8 10:42
我所认为的好诗应该是冷静的,我在本诗中用一种近乎克制,不带感情色彩的叙述写小人物向死而生决绝而死的生命状态,嘭的一声,干净冷酷,无声无息,引人重新做出思考."这样的诗让你体味到一种极端的绝望,生命就是这样毫无价值,以死抗争又能怎样?那声“嘭”所透出的黑暗、冷酷与炎凉,怎么挥也挥之不去……',这就是我在本诗中做出的努力,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6-3-8 17:07
阿煜 发表于 2016-3-8 10:42
我所认为的好诗应该是冷静的,我在本诗中用一种近乎克制,不带感情色彩的叙述写小人物向死而生决绝而死的生命 ...

阿煜好,请单独发到诗歌评论栏目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www.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