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23|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流派网诗评】《笔记三题》文/也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0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 于 2012-12-15 04:59 编辑

  @下雪了  
  
       在山坡上捡到一捧野棉花
  准备,把它送给枝桠间的鸟啼
  怎么也爬不上树去
  
  原来忘记了,我
  已从猿猴进化成人
  
  @自由  
  
       偶然看见蚯蚓
  从泥土里钻出来
  不久,又回到泥土里去
  任意出入泥土与空气
  
  为什么我不能这样子呢
  转身,蚯蚓告诉我说
  ——你的头太大了
  
  @池子里  
  
       小金鱼在水中
  自由飞翔
  我把头慢慢伸进水里
  
  我欲寻找鱼巢
  透明的水
  黑了我的目光
  
  2012.12.13.
      
     徜徉【原创诗歌】顺手摘取一束小花把玩,瞧,多新鲜!从自然唯美出发不止步于自然深入到人,做着人性的或者说哲学的思考,干预着人或生活。从语言到文本再到精神的建构无不精彩出新出奇。
    《下雪了》,天冷啊!“在山坡上捡到一捧野棉花/准备,把它送给枝桠间的鸟啼”。超现实的想象,又是个通感句。寓言化处理有着象喻效用的自然物象,由人的滑稽活动描写,过渡到对人的审视:“怎么也爬不上树去”!“ 原来忘记了,我/已从猿猴进化成人”。“猿”尚且懂得在寒冷痛苦的生活中相互帮助,雪中送炭为“鸟”送暖,我们作为丢掉尾巴的“人”,你四肢发达,而且有了明确的分工,脚能站立手能劳动,然而你们在做什么?和“猿”猴比起来,你有更高尚的德操吗?你真的很人性吗?
    《自由》,叙述了自然中“蚯蚓”和“泥土”的和谐关系,这很明显是人与环境关系的一个隐喻。“偶然看见蚯蚓/从泥土里钻出来/不久,又回到泥土里去/任意出入泥土与空气”。又一个超现实的想象,“为什么我不能这样子呢/ 转身,蚯蚓告诉我说/——你的头太大了”大脑尤其发达的“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异化了自身,和环境已经无法和谐相处啦!诗歌有趣儿有意味儿,使意义成为意蕴,美。
    《池子里》,还是隐喻生活中,“小金鱼在水中/自由飞翔”。陷入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的“人”,“ 我把头慢慢伸进水里//我欲寻找鱼巢”,结果本来“透明的水/黑了我的目光”!“人”啊,在所谓从自由王国到必然王国的进程中,走进了死胡同,四处碰壁!聪明反被聪明误,世界将更加“无限者”和“未知”。
三首小诗,清秀俊丽。非理性写作、荒唐幽默的变形“随笔”,小“故事”阐释着大道理,该胜过多少喋喋不休和夸夸其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1-1 21:04 | 只看该作者
老师 辛苦 了 {:soso_e1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2:55 | 只看该作者
袁秀杰 发表于 2012-12-16 10:34
支持,读来,美

O(∩_∩)O谢谢袁秀杰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12-16 11:15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讨论很受益!
突然想起学校时读的选诗大家大多记不得了,而像“梅逊雪花三分白, 雪输梅花一段香。”这样的诗句活到了现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12-16 10:34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读来,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19:50 | 只看该作者
重庆文杰 发表于 2012-12-15 17:08
总是要大致有个路子:诗歌直接或间接写人,才有思想,因为文学是人学;思想不能直白,比如这两组诗歌都是 ...

谢谢文杰!所言极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19:49 | 只看该作者
臧贵中 发表于 2012-12-15 16:40
支持是一种美德!

O(∩_∩)O谢谢臧贵中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12-15 17:08 | 只看该作者
闲云野鹤 发表于 2012-12-15 15:48
越懂得诗歌的理论,写作就越是自觉一些。一些好的诗人,本身就是诗歌理论家。不是“套”, ...

总是要大致有个路子:诗歌直接或间接写人,才有思想,因为文学是人学;思想不能直白,比如这两组诗歌都是通过想象拐了弯子的,“弯子”里边是功夫,是语言技术,需要长期磨练。归结起来就是先有思想,然后琢磨含蓄的表达。(先有思想当然不排除外界对自己的触发产生灵感这样的过程)。一些深刻的思想来自书——经典。

先生这个说得有同感 诗歌 的艺术性要求极强 也也是甄别与其他的文本写作 分行的模式 不见得就是诗 不分行的模式 就不见得不是诗 是艺术 就必须体现出美 美得有空间 有立体 有曲度 有弹性 等等 如何在生活中 以艺术表现出来的 能给人兴奋 激情 轻松 愉悦等感觉 就是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12-15 16:4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是一种美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15:48 | 只看该作者
汤胜林 发表于 2012-12-15 13:31
今天这两个评,特别是选择的诗,更符合“诗”的定义。
我一直搞不清楚一个问题:是先有了一套完整的诗歌理 ...

越懂得诗歌的理论,写作就越是自觉一些。一些好的诗人,本身就是诗歌理论家。不是“套”,因为一整套系统的诗歌理论,方方面面构成的体系很繁杂,没有办法“套”。比如一首诗歌可以从很多个理论的角度来点评,通常只是会抓住主要的突出的特点点评,不能面面俱到。
确有一些诗人,并不懂得太多的诗歌理论,诗歌写的也不错。
总是要大致有个路子:诗歌直接或间接写人,才有思想,因为文学是人学;思想不能直白,比如这两组诗歌都是通过想象拐了弯子的,“弯子”里边是功夫,是语言技术,需要长期磨练。归结起来就是先有思想,然后琢磨含蓄的表达。(先有思想当然不排除外界对自己的触发产生灵感这样的过程)。一些深刻的思想来自书——经典。
我就是读诗,读的多了,产生了领悟能力(从来没想过当诗人,所以灵感不来。若是真的写,也不会白给O(∩_∩)O哈哈~),也就暗自系统总结,出过这方面的书。但毕竟是人微言轻,和专家不能比,也是没有想过当评论家,因为我不吃这碗饭,要做的事情很多——
经验之谈,献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9-23 21:4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