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88|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我国古诗中的意象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2-1-4 21: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梁树春 于 2012-1-4 21:47 编辑

谈我国古诗中的意象诗
                                
        “意象派”是1909年至1917年一些英美诗人提倡并付诸实践的诗歌流派,其宗旨是要求诗人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它要求诗人在诗中不加说教,不进行抽象抒情和说理,不夹叙夹议,只展现而反对发表议论及感叹。
        其实意象派诗歌理论是对诗歌发展的一种总结,而按照这种理论的要求所分类的诗歌,我国早已有之了。我国古代诗人表现意象而不加评论的诗风,正与意象派的主张相吻合。
        我国诗史悠长,最早的诗“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就是一首意象诗。《诗经》中也不乏意象诗的例子,“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也是意象诗。
        我国南北朝时期在北朝鲜卑族中流传的民歌《敕勒歌》也是一首意象诗。“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以后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我国更是意象诗佳作叠出,脍炙人口。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是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他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洋溢着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但诗人对这种激情却不著一字,完全是通过意象表达出来的。杜甫也有意象诗,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也是一首意象诗。
        宋朝的意象诗及词也很多。杨万里的诗特别有味道。“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等。词中也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就是一首。“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还有元代的散曲。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我国古代的这类意象诗,完全是对客观景物的描摹。这类诗给人极强的画面感,虽未发议论,但诗人的情感却浸润在其中了。当代毛主席的诗词中也有多首意象诗。
        研读我国古诗中的意象诗,对于我们今天在诗歌的写作上防止内容的空泛一定是有帮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09:24 | 只看该作者
迁安阿紫 发表于 2012-1-7 09:21
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
请老师多发 ...

谢谢鼓励。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1-7 09:21 | 只看该作者
以鲜明、准确、含蓄和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事物,并将诗人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行中。
请老师多发表这样的诗歌评论,我珍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07:46 | 只看该作者
常进之光 发表于 2012-1-7 07:44
呵呵你真厉害,佩服哦

谢谢你的鼓励。向新诗友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1-7 07:4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1-5 22:44 | 只看该作者
梁树春 发表于 2012-1-5 21:11
赞同。晚上好。

晚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1-5 22:24 | 只看该作者
张黎 发表于 2012-1-5 21:48
中国天人合一思维统摄下的文化包括很多,还有服饰和建筑等等。

从地球上生命刚刚出现那一刻算,生命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后来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人这样高级的生命,也是受自然规律的制约。起码受一年四季和白天黑夜的影响。这也可以说是天人和一。中国文化是根深蒂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1-5 21:48 | 只看该作者
梁树春 发表于 2012-1-5 17:42
有些像西医和中医。

中国天人合一思维统摄下的文化包括很多,还有服饰和建筑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5 21:11 | 只看该作者
深海之蓝 发表于 2012-1-5 19:57
有意象才美!问好!

赞同。晚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1-5 19:57 | 只看该作者
梁树春 发表于 2012-1-5 07:06
谢来读研讨。早上好。

有意象才美!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1-5 17:42 | 只看该作者
张黎 发表于 2012-1-5 17:33
是的,西方的诗歌理论是数字化的精确的,而中国的诗歌理论是模糊的玄远的,所以,这个意义上来讲,你的总 ...

有些像西医和中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21 07:1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