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日上午 “鲁十九”开学典礼(不再赘述)。( \0 j8 P. I$ [. c, i
3月2日晚,我做东在鲁院附近的“群生世家”邀请《诗刊》社编辑蓝野,作陪的有:甘肃诗人李满强、贵州诗人常在、山西诗人西土、西藏诗人影虹、辽宁女诗人李见心、黑眼睛、新疆80后诗人毕亮、苏州小说家葛芳,喝了5瓶二锅头。
. \8 I) J# {, e# ^ 3日上午,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听北师大教授、作家、博士生导师任洪渊讲座。主题是:现代小说叙事的时间与时空。主要介绍米兰昆德拉的作品。
/ v; B7 l) V I0 L m 4日上午,听中央党校文史部副主任、博导周熙明教授讲座,主要结合十八大报告谈中国的核心文化及价值观。他讲了2个多小时。他说,最近他有幸当面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习总书记要求干部“多读历史书、多读文学书。。。。。”。可见文学是多么重要。社会主义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中国传统价值观:仁、义、礼、智、信。
0 U3 q8 x) I& J 5日上午,参观北京798艺术广场。这里艺术氛围很浓,一路上我看到不少外国友人也慕名赶来。走在这里的女人看上去都有艺术气质。女人的艺术气质更能吸引人。生活在798的男人真的好有福气。
, q! h( I3 s- c1 T8 T! n. o! s' @ 5日晚上,李少君兄邀我到中央新影集团“老故事餐吧”拜访著名诗人楚天舒。“老故事餐吧”是“中国诗人俱乐部”会址。楚天舒是老故事餐吧老板,也是“中国诗人俱乐部”的副主席、秘书长。这里环境优雅。中央新影集团以拍记录片为主,这里陈列着大量中国各个时期的电影图片资料。舒总受人尊敬,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诗写得好,还因为他经常免费提供场地供北京文化界开展活动。“老故事餐吧”已经成为北京文化沙龙之一。舒总的办公室外间茶几上堆满了各地作者寄来的诗集、杂志,显得有些凌乱。里面相对干净、整洁。沙发上的那只猫非常漂亮,安静地听我们说话,要不是看到那一双漂亮的眼睛,你还以为是假的。
5 ?5 a: Q ^+ | 没想到著名诗人车前子也在座。车诗人80年代在《青春》发表的组诗《三原色》让他一举成名,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不过,他现在诗歌写得少了,主要从事绘画创作。车的烟瘾很大,喝的赖茅酒。看上去有些疲倦。精干,寸头,毕竟是诗人,笑得很天真,我们聊着诗歌和绘画的话题,大约十点来钟便告辞了。( j9 l1 [; x! ~, S7 K- b/ \! @- I
由于夜晚光线不好,拍的“中国诗人俱乐部”标牌不是很理想。舒总开车送李少君和我回住所。
8 Q2 I# W& Y# X* H6 s) |* l 3月6日,听白描老师讲座,主题:《新媒体时代文学的品格》。白描老师刚退休不久,他原是鲁院副院长,担任过《延河》文学月刊社主编,陕西作协书记处书记。白老师讲得非常生动。主要结合个人创作经验来讲,不枯燥。他讲了路遥当年创作《人生》和《平凡的世界》,陈忠实创作《白鹿原》的坎坷经历,他们对文学的执着、献 身精神让人感动。白描老师因为当年和路遥、陈忠实住在一个大院,对他们比较了解,所以很多细节都清楚,讲起来很生动。
4 R$ n6 U$ J' I" z% ?! f 课间休息的时候,白描老师还和我合影留念。
7 g. }" W5 s* O# R, I$ R3 u/ |9 _ 3月7日下午是导师见面会。
3 t( s* u6 q$ I, ^/ T 到场的有11位老师,全是京城大腕名家。他们是:1、陈东捷《十月》副主编;2、王干《小说选刊》副主编;3、商震《诗刊》常务副主编;4、阎晶明《文艺报》主编;5、艾克拜尔。米吉提《中国作家》主编;6、雷达,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7、叶梅《民族文学》主编;8、吴义勤,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9、宁小龄《人民文学》主编;10、李师东《青年文学》主编;11、杨晓升《北京文学》主编。
. x! t& Z0 j/ v0 {" F: X5 \ 阎晶明、吴义勤代表导师发言。0 A, |$ s4 c' F! L) Y) `
我的导师是《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他只收了三个学生。因导师是全国政协委员,正在开全国政协会议,只能等会议结束才能来辅导。不过我也拜了商震为师。商老师给我们诗歌组讲了两个小时,很有收获。
7 J8 K0 H7 ?. w% O* S7 G 3月7日晚,李少君兄邀请商震和我到柳荫公园内“风仪坊”聚会。因到得较早,我们在公园里溜达了半个小时。又聆听了商震老师的一番教诲,受益颇多。“风仪坊”的封总是东北人,有过在海南工作、生活经验,对海南很有感情,长得像个弥勒佛,虽然是亿万富豪却大气和善谦卑,没有丝毫的架子。当他听说李见心也在“鲁十九”时,马上拿起电话叫她赶来。“风仪坊”基本上成了“海南驻京办事处”,不对外经营,完全是免费招待朋友。我才明白了什么叫“人聚财聚”。今晚除了商震老师、李少君兄、诗人楚天舒、李见心,还有亚洲艺术研究院理事长徐守振也在坐。
. X. t& Z4 u0 q! ~) u* V
8 L& A m. F; V 3月8日,听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学文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术的当代价值》。文学创作的秘密是:公转与自转,即共性和个性。共性就是普世价值,个性就是个人的写作风格。他引经据典将了两个多小时。: y) s- m- p/ {* x+ {' g2 v2 X
晚上,诗歌组在“太熟悉家常菜”邀请商震老师小酌。《延河》诗歌编辑花语来约稿,顺便作陪。从五点半一直闹到十点,喝了五瓶牛栏山,两瓶长城干红,非常尽兴。钱是诗歌组大家凑份子的。
5 @: L( F3 u' z/ z: X! H6 D 3月9日上午到潘家园旧货市场掏书。今天北京的天气突然冷了许多,风扬起沙尘,眼睛和嗓子都很干涩。买了5本书:《澜本嫁衣》、《天演论》、《梦溪笔谈》、《长街短梦》、《冬天的早班飞机》,一共花了23块,确实很便宜。潘家园名不虚传。' _1 ~$ D+ b7 Q6 Z4 ?' ] T
晚上,《人民文学》的杨海蒂请客,店名叫“兴源祥和食府”,距鲁院不远,坐出租车计价器显示的是14块,但要付17块,这多收的3块据说是什么什么费。
/ }* H+ w4 A3 |& }- | 席间,认识了两位新朋友:一个是《阳光》杂志的主编、诗人凌翼;另一位是盛大出版集团的总监朴素。谈话还是围绕图书出版和文化圈里的人和事。我的感受是“人品第一,作品第二”。但常常又不是这样,“文如其人”真的吗?席间,提到的几个文化人让人遗憾。
+ d8 B! M- p2 K3 q" ^" V
& Z" \& M$ V) r. [,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