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雪华 于 2015-4-29 09:05 编辑
. x; j. C6 o4 d. Y) e* q4 R) y# L5 }% U6 o
《杨雪华诗歌散论(四)》% U; f8 E- o/ G: T0 i! J' [
, U% U4 v0 P! a8 f1. 诗歌创作不应追求时髦,力求内心呼唤的真实化、精致化、艺术化。即情感的真实化、语言的精致化、表
/ l$ J( H k4 O) a+ } 达的艺术化。5 r% c; h" X6 G) D5 J
2. 本着对诗人负责的态度,期待他(她)创作的突破,诗评家应该百分之五十肯定之、百分之五十否定之。
r+ ~- {- ~& {, P9 X7 f 一味的吹捧只会扼杀想象力,反作用大于作用。9 R) N. C* u9 C- y7 {. g8 i/ U
3. 很少有人系统的评价本人创作实践,希望能够得到百分之五十的鼓励、百分之五十的批评,越细腻越感激。, s+ @9 }* l1 Q3 Y) l) a8 Y. v. Z& i+ x
4. 现代汉语诗歌的百年发展史表明,探索中尚未找到正确的目标和发展的方向。每个阶段极少出现成熟而优4 |' Y0 _. G6 A) A
秀的诗人,网络时代尤其乱象丛生。这是诗歌发源地的悲哀,这是民族文明史的悲哀。! P, R- I5 ^- v4 ]2 c/ g
5. 大自然本身充满了诗意,茂盛的植物、变幻的气候就是明证。人类的血管里流淌着诗意,动感的线条、跳
+ E2 [' I& l. v/ l% V 跃的符号就是明证。; y: h: [, n5 v; B
6. 诗歌的内容,如同人体的肌肤,首先要求健康。不雅之作,同不洁之肤无异,若登堂入室,则有损品味。$ V3 g9 l8 W& X( r% M
7. 这些年,慢慢地觉得有了些许变化,自从恋上了诗歌。因此感觉,写诗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可以改变人/ O4 e0 i! p( [/ d* T1 v
的喜好,甚至潜移默化人的性格。8 V( ^. |6 B; f/ H/ q) N9 j-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