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856|回复: 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读经典》:穆旦《妖女的歌》征集评论(截至2015.11.30)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5-11-2 1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本名查良铮,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袁花镇;1929年进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开始诗歌创作;1935年进入清华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随大学南迁长沙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随教授带领的“步行团”,跨越湘黔滇抵达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与郑敏、杜运燮等系统接触英国现代诗歌,发表《赞美》等作品;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留校担任助教。
       1941年发表《诗八首》、《赞美》等代表性的作品。1942年投笔从戎,以助教的身份报名参加中国入缅远征军,在副总司令杜聿明兼任军长的第5军司令部;1943年回国;1945年创办沈阳《新报》,任主编;1947年参加“中国新诗”派(后被称为“九叶诗派”)的创作活动;1948年在FAO(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救济署)和美国新闻处工作;1949年8月自费由曼谷赴美留学,入芝加哥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初自美国回到天津,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致力于俄、英诗歌翻译;1957年发表诗歌《九十九家争鸣记》并进行检讨;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1966年,全家被“扫地”到农场接受劳动改造;1972年回到南开大学,继续埋头于新的翻译及修改以前的译著;1976年右腿股骨颈摔折,继续从事普希金诗歌翻译和诗作;1977年因心脏病突发逝世,1979年获得平反。
     诗集:生前只出版过三部:《探险队》、《穆旦诗集(1939—1945)》和《旗》(1948);后来有《九叶集》(合集1981)、《穆旦诗选》(1986)、《穆旦诗全集》(1996年)、《穆旦诗文集》(全两册)(2006)等。

穆旦诗观:
       我是特别主张要写出有时代意义的内容。问题是,首先要把自我扩充到时代那么大,然后再写自我,这样写出的作品就成了时代的作品。
写诗必须多读诗,否则没有营养,诗思就枯干。诗写多一些,头脑就深入思索一些,可以比做建塔,初写是第一层,写多了可以到第二层,第三层,更空,更玄……
       我有时想从旧诗获得点什么,抱着这目的去读它,但是总是失望而罢。它在使用文字上有魅力,可是陷在文言中,白话利用不上,或可能性不大。至于它的那些形象,我认为已太陈旧了。

《妖女的歌》

一个妖女在山后向我们歌唱,
“谁爱我,快奉献出你的一切。”
因此我们就攀登高山去找她,
要把已知未知的险峻都翻越。

这个妖女索要自由、安宁、财富,
我们就一把又一把地献出,
丧失的越多,她的歌声越婉转,
终至“丧失”变成了我们的幸福。

我们的脚步留下了一片野火,
山下的居民仰望而感到心悸;
那是爱情和梦想在荆棘中闪烁,
而妖女的歌已在山后沉寂。

1956年
(选自《穆旦诗全集》李方编,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

《妖女的歌》说明:
       该诗在《穆旦诗全集》中有注释:“系作者家属整理、提供的尚未发表的作品”。另有人认为写于1975年。

相关研究信息(选):
       1、王佐良:《一个中国诗人》(《中国现代诗歌名家名作原版库•穆旦诗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
       他总给人那么点肉体的感觉,这感觉,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不仅用头脑思想,他还‘用身体思想’。他的五官锐利如刀⋯⋯就是关于爱情,他的最好的地方是在那些官能的形相里。
       这个将肉体与形而上学的玄思混合的作品是现代中国最好的情诗之一。

       2、王家新:《穆旦与“去中国化”》,《诗探索》2006年第3辑理论卷):
       他的那些最为优秀、成熟的诗作,如《春》、《赞美》、《五月》、(诗八首》等等,虽然都仍包含了对西方现代诗的学习和吸收,但已不是‘伪奥登风’这样的说法可以解释的了⋯⋯有了这些诗,谈论他对奥登等人的学习就不会使人“难为情”了。穆旦之于奥登,正如冯至之于里尔克,构成了文学史意义上的“光辉的对称”。

       3、宋炳辉:《曾经沧海后的超越—试论穆旦的晚年诗作》(《文学报》2000年2月24日):
       晚年的穆旦,虽然历经劫难,但其创作不仅诗艺更趋精湛,而且诗思仍然保持一种精神的力度和厚度,保持了对现实和自我的那种怀疑和超越的穿透力⋯⋯这是一种悲剧式的充实,一种宿命般的应验,它包含着一种无言的震惊和顽强的抗争,字里行间到底透露出一股逼人的凄凉来。

       4、吴思敬《穆旦研究:几个值得深化的话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而对穆旦这样一位热爱祖国、才华横溢、品格高洁,多年来却受到不公正待遇的诗人,目前的研究还远不能说是终结,穆旦这一颗曾被乌云遮蔽的星辰,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值得深人探讨的话题。
先天的素质与勤奋的写作,固然为穆旦的成长打下了深厚的根基;但决定穆旦诗歌的面貌与深度的,却是他的非常人所能有的、独特的生命体验。

       5、谢冕《一颗星亮在天边——纪念穆旦》(杜运燮等编《丰富和丰富的痛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
       穆旦具有作为诗人的最可贵的品格,即艺术的独立精神。这种品格使他在巨大的潮流(这种“潮流”往往代表“正确”和“真理”)铺天盖地涌来从而使所有的独立的追求陷入尴尬和不利的境地时,依旧对自己的追求坚定不移的姿态,其所闪射的就不仅仅是诗人的节操,而且是人格的光辉了。这一点,要是说在四十年代以前是一种不愿意随俗的“自说自话”,那么,在艺术高度一体化的五十年代之后,穆旦的“个人化”便显示出桀骜不驯的异端色彩来。

——对《妖女的歌》这首诗您有没有新发现?对现有研究观点有没有个人褒贬?欢迎各位“重读”,应征文章请在“诗歌评论”栏目发主贴。
        截稿日期:2015年11月3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6-1-15 19:21 | 只看该作者
难得张主编一番心血,给我们提供如此多精品,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6-1-3 13: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妖女的歌》  一个妖女在山后向我们歌唱, “谁爱我,快奉献出你的一切。” 因此我们就攀登高山去找她, 要把已知未知的险峻都翻越。  这个妖女索要自由、安宁、财富, 我们就一把又一把地献出, 丧失的越多,她的歌声越婉转, 终至“丧失”变成了我们的幸福。  我们的脚步留下了一片野火, 山下的居民仰望而感到心悸; 那是爱情和梦想在荆棘中闪烁, 而妖女的歌已在山后沉寂。  不知道为什麽要说是经典,我看不懂这首诗,妖女指的是什么,作品没有明确的说明,可能是爱情,梦想,但显然不是,作品明显要说的是更高一层次的事物,但是作者只是用妖女的歌声做代指,可能是灵魂层次的,因为诗歌没有抵达这个层次,有语言,有诗的思维,但没有诗的本质,如果有就不会用妖女的歌声来做不明的假想。只能算是做出来的一首诗,可能不算一首诗,不是完全的一首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5-12-21 19:21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张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5-11-18 11: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妖女的歌,新时代的指引,新生活的诱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10:43 | 只看该作者
鲁二顺 发表于 2015-11-17 08:18
反复看了几遍也没觉得这诗有特别的好处,虽然是大师的作品,单从作品看不出背景,只觉得诗有点破碎, ...

也欢迎你力排众议分析该诗的不足,如你说“诗有点破碎,表达不完全”,破碎表现在哪?表达怎么不完全?等等都应该具体展开,有理有据分析。也可以就别人的评论进行具体反驳、剖析。没有论据地概括,除了显示出你的气愤态度之外,是没有任何力度的。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5-11-17 08:1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5-11-14 15:4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5-11-9 22:17 | 只看该作者
经典再现,有幸得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5-11-9 22:14 | 只看该作者
而妖女的面目已在人们心中。经典再现,有幸得见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5-11-9 22: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胡蝶 于 2015-11-9 22:03 编辑

《妖女的歌》

一个妖女在山后向我们歌唱,
“谁爱我,快奉献出你的一切。”
因此我们就攀登高山去找她,
要把已知未知的险峻都翻越。

这个妖女索要自由、安宁、财富,
我们就一把又一把地献出,
丧失的越多,她的歌声越婉转,
终至“丧失”变成了我们的幸福。

我们的脚步留下了一片野火,
山下的居民仰望而感到心悸;
那是爱情和梦想在荆棘中闪烁,
而妖女的歌已在山后沉寂。



妖女的歌,时代的产物,品读好诗,问候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9-29 23:5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