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文花雨:钉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22: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文花雨:钉子
0 Y0 N) Q  n0 ~/ e" Q, w7 E& [: y, E/ i
2015-12-24 心文花雨 紫江诗刊- V( S2 r' x, N5 |3 Z2 _

( K! P8 F, A8 Q! J" [■钉子9 [& [) R" [& Q7 o" _. y2 g
. i% ?6 x  J- ?0 k
雷锋的钉子很精神
8 R- J2 f3 S, @8 \3 o5 m7 E6 R+ ]0 [# y* Q; N3 g+ B/ |* c, O, B
做一个平凡的钉子挺棒
$ p, j& W( S+ q" C5 i. C* t' P; v5 l: V1 ^
它能够将世上不好的事情4 @1 ]+ Z) C9 E
! Y" ]% k1 X/ u) Q
诸如战争痛苦缺点等等
1 \4 V" n8 [7 V; e# Q* V8 B' d8 U3 k* j. `0 ~2 Y# c- {5 H
牢牢地钉在墙上+ `4 T- [6 ?6 b8 H8 g: P( |

( }; y' k9 I* P* U' l+ z有时候你要给它们一点掌声. Q2 }2 o9 ?7 x6 l5 l' n
5 b, y4 U+ {5 d7 i0 A' d3 I4 d  M. y
敲一敲 站得更稳; N' U# _6 |" `

7 g: j; g" w9 y2 r怕那些东西摔下来
  N- @% [( M$ H) b3 K+ D
+ g1 z+ |- T" ]% S砸断了筋骨" Z4 e# A' Q# a8 ~+ C4 W# i

3 d7 n& Z0 O3 `$ }; M伤透了心7 p. H$ y3 n0 i) B1 q9 o# i
- \$ ]5 C$ a; N1 `2 m
【诗歌欣赏】+ C+ C8 R* _' \- R
/ B! p+ p9 t4 c$ T1 |
★静默:以钉子比喻雷锋精神,寓意深刻,耐人寻味,不乏为一篇好诗作。
6 u/ d/ X8 P2 @1 _- m, _  M  d5 i8 W* R; q" W2 [
★杨汝洪:有新意,有情怀。写钉子的诗我读了很多,“敲一敲/站得稳”我还是第一次读到,有继承,有拓展!- v0 u( Y5 \8 C$ S3 }

0 ?% A# g3 m( ?) Z7 k6 h. x★郑代军:这首诗其实很伤感,为何,任劳任怨不需要别人的理解。
; D' Y) h6 n4 F3 A' k5 D! u/ _( k* u: Q7 O  @7 g4 p
★杨若兮:平淡的题材彰显深奥的主题,那些被“敲”在墙上的“东西”仿佛都浮现了,诗人并未提及,引发读者深思。立意很棒!
1 D) ?+ n3 X! u% n- q, H- s0 C, {" _$ l
★龙小龙:评,立意不错,第二节有提升,道德缺失的现实中,时代呼唤雷锋精神。第一节在精准表达上建议需要更好地琢磨。( p3 O! K% B" }8 D

( e8 d; X4 S2 h* K7 @) _★倩儿宝贝:是对‘’钉子‘’做为一种支撑点时,从内在精神到外在表象的含蓄表达。
( X, X/ A7 ^0 [  V* Y, G& e2 ?: C. ]$ h5 F5 W
★竹林君子:诗人情感淳厚,笔力逎劲,以朴素的话语,诠释意蕴深远的“螺丝钉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干一行爱一行,在自我认识上重在紧扣,而且狠扣。& P( _! v7 ^+ a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22:4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的鉴赏,请很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12-26 18:09 | 只看该作者
来读,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12-26 12:1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问好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12-26 11:17 | 只看该作者
9 b! f+ G  G8 L9 m! ~4 W

& [8 @0 W' i, t问候诗友!【中国诗社】 群组管理员拜读此诗,感受情怀。版主推荐。烦请抽空儿多关心其他群友的作品,与人玫瑰,手留余香,增进相互间的交流和友谊。再次期待您笔下的精彩。祝您创作丰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12-26 0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9-21 09:4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