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57|回复: 19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苍穹评诗(不断添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6 19: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村风景(组诗)      
                  作者 /   山溪晨曦

      鸟鸣悠远
  
  只需一声,牵出好大一片山河
  可以刺穿往事,可以铺排生活
  是紫燕在堂前呢喃
  是喜鹊在枝头欢歌
  从母亲的炊烟中掠过
  在孩童的笑声里盘旋
  这些流动的精灵
  在山野间随性惬意,相濡以沫
  只是苦了那些孤独行走的异乡人
  无论以怎样的方式走进小村
  唤醒的总是难以疗治的
  思乡之痛
  
  草木葳蕤
  
  大山深处,草木们比邻而居
  它们通常选择沉默,不事招摇
  只是谛听,袒露,绽放
  让那些时光中的盐和铁
  长成木质的筋骨和草本的肌肤
  它们在一起,像极了爱跟风的兄弟姐妹
  最先的一个穿上绿衣服,过不了两天
  小村内外到处都是绿油油的海子
  头顶是能够映出心事的蓝天
  脚下是可以长出粮食的黄土
  风雨是不可或缺的插曲
  叶落是理所当然的抉择
  总有一些心事,来不及凝结和回想
  已溢满山河
  
  野花烂漫
  
  多少目光熟视无睹,多少脚步未曾停留
  习惯了自我的精彩,醉心于低处的芬芳
  心事说给云彩,秘密随波流水
  风过处,浑若一粒细小的希望在摇曳
  和星星谈谈彼此的向往
  与流水说说远方的苍茫
  命运将自己置身于贫瘠的土地
  这并不妨碍把绽放作为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哪里也去不了,也无需远走他乡
  任闪电穿越,蜂蝶缠绵
  头颅,有圣洁色泽
  
  山歌嘹亮
  
  和月光一道,从梦之深处缥缈而来
  与晨曦一起,自情浓时刻逶迤而至
  一滴荷露,暗夜的秘密
  一曲清歌,小村的华章
  山水静默,用心才可谛听
  红尘阡陌,太多的过往需要诉说
  花开花落中,歌声收藏记忆
  寒来暑往时,时光打磨传奇
  一颗心在倾诉,就有一颗心来应和
  冬日已至,雪花飘落
  乡亲们自然而然在分行的歌声里
  写下鸟语花香,春光无限
  
  农事丰盈
  
  乡亲们无疑是这片土地上最朴素的作家
  沿着时令在季节深处深根细作
  他们汗水为墨,手脚作笔
  他们恣意铺排,笔法娴熟,
  把山野给动词,长五谷,结甘果
  把物事给名词,写亲人,描作物
  用比喻给村庄安放愿景,用拟人为草木镌刻面容
  用夸张为幸福展翅,用排比给生活添彩
  邀清风,携细雨
  以除草的方式删节,用追肥的手法润色
  五谷丰登的草稿,换来国泰民安的佳作
  任时光醉了流年
  美了生活
苍穹评诗:诗意自然优美,心灵清澈。一份纯净的感觉源于内心深处,如小溪漫过心田。笔法清新细腻,情与景完美结合。恬淡闲适,有动有静,讴歌生活。天衣无缝,令人神往心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楼主| 发表于 2021-1-17 21:12 | 只看该作者
醒来
江南丰盈

 我要靠近一个具体的词,信得过的掩体

比方说她们的身体,无不让我

从死寂的街道上获得一份春天的幻觉

与生活的悖论无关。亲近或者疏远

都是某一过程中夜的文献里弹出的哑剧

 我向她们靠近。保持优雅。

词与词之间是否有蝴蝶效应?它的外延

是通向罗马的信函,还是动人的传说?

我的表情,可以蔓出五月的池塘,金属的快感

它的内蕴,足以为她们设置出一个浪漫的婚诞

时间是雕花的马鞍,驮远了追梦的年轮

我是马蹄涵养的守望,从人心的高坡上滚落的海的深长

我湿漉,每一段都扶稳一次尘埃的颤栗与彷徨

恰如现在,我把海递给一棵树,一朵花,一片叶

把忧伤唤醒。让欢乐起舞。

似乎是无言的结局。我的爱

总是在骤然的羞惭中解不开爱人的身体。灵魂

从光晕中跳出,像童年的蚂蚱举起了它的令牌

背脊上跑过挑着灯笼的江湖,它的暗香

随风而去,追踪叛逆的往事,这如歌的行板。



苍穹读诗:很久没有认真地静心去阅读一首诗歌,江南老师的诗歌一直是我最喜爱的。上午看文清老师转发,我也粗略写写感受

繁密的意象深处,是灵魂的起舞。
一字一句层层递进,看似毫无关联,恰恰相反。如同一串拉花,连缀在一处。
思绪的起伏如波涛汹涌而来,意念淹没躯壳,灵与肉的碰撞找不到终结。

深邃的感觉,带你走进黑夜,又从黑夜折返至白昼,意象的叠加,心潮逐浪,一次次颠覆思想的纬度。

或是回忆,或是懊悔,或是伤感,或是遗憾,多重矛盾充盈内心。孤独感,神秘感,不知所措的感觉纷扰而至,情感的宣泄在这些文字组合中达到预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发表于 2020-10-23 04:10 | 只看该作者
夜读赖杨刚的《舌尖上的夜,因为月亮回味悠长》

舌尖上的夜,因为月亮回味悠长
赖杨刚

想家了吧?撕一片月光
深呼吸——
淡淡,薄荷味
带着风摇晃,青草味
暖暖的
故乡的米酒味
滑的,润的,嫩的,咸鲜的
蛋炒饭的母亲味
微微呛鼻子的
父亲的汗味,陪雨水上坡下坎
不离不弃,烟草味
甜,是秋
香,是桂花夜。月亮穿过大雁
影子咋有点焦糊
是谁,那么不小心,把思念
煮过了火

清魂读诗:

         本首轻诗诗题耐品含蓄。舌尖上的夜,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把无形的夜由旷远深邃浓缩成舌尖上的一点,举重若轻。因为夜回味悠长,承接上句舌尖上的夜,倒装的因果关系,突出强调月光在诗人心理产生的影响。月光触动诗人的味蕾,回味无穷的感觉在心头萦绕,若流动的欢愉久久不息。

       “想家了吧?撕一片月光,深呼吸——”,由一句反问开启思念模式,撕一片月光这样的表达新颖,轻轻撕一片月光,既而深呼吸。动作连拍,意念闪烁着智慧的柔光。

       “淡淡,薄荷味/带着风摇晃,青草味/暖暖的故乡的米酒味”这一句,叠词的运用增添了诗句的温馨与静美,从味觉上拓展诗意,进一步贴近诗歌主旨,诗人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滑的,润的,嫩的,咸鲜的/蛋炒饭的母亲味/微微呛鼻子的/父亲的汗味,陪雨水上坡下坎/不离不弃,烟草味/甜,是秋”,触觉、味觉、视觉,三觉糅合在一处,画面清晰,诗意流转。并列的句式结构,母亲与父亲以生活的常态出镜,增添了诗意厚重的同时,却不失轻灵。场景刻画细致入微,情至心动。

“香,是桂花夜。月亮穿过大雁/影子咋有点焦糊/是谁,那么不小心,把思念/煮过了火”,诗人人善用这种语言的表达方式来升华情感,融情于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煮过了火的思念,慰籍着诗人的情感。言近旨远,惹人遐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发表于 2020-4-20 05:43 | 只看该作者
并非一无所有
赖杨刚
 
只为见上一面,我一生都在行走
走着走着走着,离自己越来越远
再过一朵花的时间,或,一株草的空间
就能看到你:脸上有夏天!眼睛,像瓜果,带着风
我,是不是应该理发,洗衣服
擦擦皮鞋?精神得好像从来没有过恋爱
干净得就像第一次来到人间!
但,不可以——
走了这么一生的路,许多是弯路,鞋帮上
好不容易粘了那么
一点儿污泥交换你的大雪封山
 
            2020/3/8

        读赖杨刚的这首新诗,不禁想起唐寅《一剪梅》中的诗句“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诗人带有伤感的情感基调,内心里既有期待又有矛盾;隐藏着点点失落,却不失执着与憧憬。多种意象元素叠加,展现内心冲突。散文化的语言质朴通透,耐人寻味。
         “只为见上一面,我一生都在行走/走着走着走着,离自己越来越远/再过一朵花的时间,或,一株草的空间/就能看到你:脸上有夏天!眼睛,像瓜果,带着风”, 这些诗句给读者一种延伸着的距离感,会联想到一朵花的距离、一帘梦的距离,时间与空间在诗歌中行走。
        我常常认为读一个人的诗歌作品,就如同走进了他的人生、他的情感世界、他的认知领域,感同身受属于他的喜怒哀乐。同时接近诗人的灵魂,体察诗人的性格与生命本质。一个人的喜好与精神实质在他的诗歌中皆能捕捉到影子,在文字表达中若隐若现。

       “我,是不是应该理发,洗衣服/擦擦皮鞋?精神得好像从来没有过恋爱/干净得就像第一次来到人间! ”,当内心的细小微澜在潜意识里被发现,继而被挖掘感悟,会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收获。用心去感化,去赢取,去珍惜的人或事,也许等来的往往是你不想知晓答案。那些浪漫诗意、那些美好的回忆、那些说不出的痛楚统统放下后,心如止水,在一片清宁中沉淀时光。不再幻想,不再触碰过往,把相关记忆雪藏。

        整首诗歌,间接抒情,情感融入到位。要见面的惊喜与忐忑不安的心情穿插其间,更添诗意色彩。“但,不可以——走了这么一生的路,许多是弯路,鞋帮上好不容易粘了那么/一点儿污泥,交换你的大雪封山”,出乎意料的结果,为整首诗歌设下悬念。诗意的转折,落寞的心绪也许只有诗人自己懂得。并非一无所有的意象,任由读者去猜去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发表于 2020-4-20 05:42 | 只看该作者
花香点亮了邛海
赖杨刚
 

阳光繁忙
花骨朵开放得叮叮当当
新鲜每天都辽阔,鸟儿,闪进了西昌
 
简洁地遇见,只要互相对上眼,头发
就吹动着蝴蝶飞飞
胸口,有生活和渴望,在蜻蜓细雨
蓝天因为遥远的鸟鸣,而在
每个人的身旁,水落石出
 
坐在旅馆门口,等走丢的远方,跟上来
 一起喝酒,一起听人来人往。以心相约
微笑里加点泪,千言万语
是为了成全一次入骨的
小沉默
不知不觉,这城市的夜,已经很深了
但——
 
花香还在点亮邛海
梦梦地,鱼,把满天星游进山的倒影

夜读赖杨刚的诗歌《花香点亮了邛海》
                  ——赏鉴向远柔情苍茫花香夜色

      在春天的夜晚,阅读这样优美的诗句,心情舒畅。如同走进一幅情感的画卷,走进诗人的心扉,感受来自遥远的诗心跳跃。整首诗清丽淡雅、情思曼妙,惹人沉醉。
     
     “阳光繁忙/花骨朵开放得叮叮当当”,阳光繁忙这样拟人化的语言,意在给读者带来亲切的感觉。阳光亦如诗人紧张忙碌的工作生活,侧面烘托出诗人的精神状态。一句花骨朵开放得叮叮当当,视觉印象与潜在的声音意象叠加,冲击着读者的感官。花儿静静地开放,本没有一丝声音。而在诗人的感觉中,如同聆听一群少女路过时,环佩经风一吹发出悦耳的响声。无形中给文字增添了乐感与动感,更添诗趣。

       “新鲜每天都辽阔,鸟儿,闪进了西昌/简洁地遇见,只要互相对上眼,头发就吹动着蝴蝶飞飞”,这几句诗歌进一步刻画春天带给人们的视觉印象;是新鲜的,灵动的。这样令人陶醉的时刻,一幅美好的场景近在眼前。美丽的时节,最美的邂逅隐藏在诗句中。情感自然融合,沉浸在浪漫清逸的花香里,蝴蝶在身边翩然炫舞。展示出温馨的画面,给人以无限遐想。

       “胸口,有生活和渴望,在蜻蜓细雨/蓝天因为遥远的鸟鸣,而在/每个人的身旁,水落石出”;这几句诗歌牵动内心的澄澈,在大自然中找到灵魂的皈依。心中有无限憧憬,在蜻蜓点水的瞬间,在一阵清脆的鸟鸣声中得以投寄延展。诗情融入禅意,空间存在上由远及近,笔触含蓄轻盈。
 
     “坐在旅馆门口,等走丢的远方,跟上来/一起喝酒,一起听人来人往。以心相约里加点泪,千言万语/是为了成全一次入骨的/小沉默”;上文一系列的景物描写,为下文人物的出场营造氛围,做出铺垫。继而宕开笔墨,添加心理白描。情景交融,升华情感。另一幅画面近距离呈现;旅馆、饮酒、等待、激动的心情,细腻地从词语中渗透出来。久别重逢的知己,眼中闪现的泪花,千言万语的诉说,入骨的沉默,这样的句子使读者浮想联翩。诗人在等谁?与谁见面?带着这样的疑问,去感悟诗情画意。多了一丝朦胧,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
      “不知不觉,这城市的夜,已经很深了/但——/花香还在点亮邛海/梦梦地,鱼,把满天星游进山的倒影”,在诗歌的尾部,诗人把深沉的孤独,与神秘的感觉融入夜空,融入花香四溢的邛海。这样的夜晚,星星醒着,花儿醒着,诗人的心也醒着。
      整首诗歌写景、记叙、抒情,三位一体浑然天成。情感在一片宁静中向远,一缕柔情在夜色的苍茫间时隐时时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3 22:34 | 只看该作者
璞玉浑金,嵌诗入魄
文/素魄清魂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带着这样的思绪走进沂蒙璞玉的诗歌,走进他的灵魂深处。
阅读一个诗人的作品,就如同一步步接近他的灵魂,一词一句所思所想无不展示笔者的精神方向,或触动或震撼或温暖读者的心。与沂蒙璞玉从未相识,却也算有缘,亦或是无缘。追溯起来大约是十年前了,乌飞兔走尘世如风,不仅感叹,洗尽铅华我们得到了些什么又失去了些什么,那些记忆又何从说起。
       。。璞玉在山,终会闪光。这首《听》大约是种善东在2009写的,一直收藏至今。杨柳风吹/空销魂/雨打蕉叶心内苦/红粉知音有几许/明月无言/清风无语。而后十年的时间,见证了一位民间诗人的成长。他的文风大变,由从前的诗意单薄思想简单;逐步厚重博远新奇、思路也在拓宽;语言日臻完善,立意更加深远。他是沂蒙山的儿子,身上流淌着农民的血液,他也是下岗职工。历经生活的挫折,并没有把这个男人压弯脊梁。就是这样的岁月,铸造了他诗意的风骨。一首首诗歌酝酿在胸,推敲打磨而出。读他的诗歌有时会让你觉得一位铮铮硬汉近在咫尺,有时又觉得他也有柔软脆弱的一面;他纯朴善良孝敬父母,这些在他的诗句中都可以找到支点。
        《在老家的田野里,我是一个会喘气的怪物》中的有这样的句子:在老家的田野里,傻傻地伫立/像一块僵硬的丑石,或者说/像一个会喘气的怪物 ,这些诗句源于他对农村生活的感悟,一个远离土地却热爱土地的诗人在农田里发呆,那种充斥内心的矛盾心情,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再比如他在《 我是土地的叛徒》中写到:作为农民的儿子/我是土地的叛徒/削尖了脑袋钻进冰冷的城市/脚上还有洗不干净的泥土;使读者一目了然明确他已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虽与鳞次栉比的大城市格格不入,;但为了生存,为了创造幸福生活他必须要融合这个社会。从未忘本,时刻牢记他是农民的儿子,他热爱脚下培养他长大的土地。这样的心理反差,这样的背叛有了爱憎分明的理由;一位淳朴善良憨厚的诗人就站在我们面前,亲切可信。
      《我只眨了一 下眼皮》中有这样的诗句:想一想平淡的生活/这一年,多像一只夹缝里的蚂蚁/忙忙碌碌,只为了一粒米/卑微而又浅薄,留不下痕迹,这样的诗句透着奔波劳碌,藏着苦不能言的辛酸,无奈却不失坚持。惹人怜惜,又使人欣慰。面对苦难作为一个有责任的男人,种善东选择坚持不懈,努力上进。工作之余把生活中的感触一点点抽成丝,编织成五彩的诗,平凡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在他的诗歌《我喜欢面朝寒风流泪》中有这样的句子:我喜欢大碗地吃酒/不是不知道酒有多苦,只是想与心里的苦/比一比,看一看。《如果可以,我愿与酒终老一生》诗中也提到他对酒的嗜爱:再没有一个朋友如它/对我推心置腹/再没有一个情人似它/与我无缝对接/再没有一个亲人像它/和我不离不弃,这些诗句都表明他性情豪爽,诗中有酒,酒中有诗,相辅相成。
        《等》心如磐石,哪怕繁花入眼 /只取一瓢,管他弱水三千/你若不来,我怎敢离去/我如不死,定将秋水望穿,读后顿然有春去秋来望断南飞群雁;分分秒秒煎熬无悔期盼。心如磐石管他弱水三千,望穿秋水只为一朝团圆的感触!这或许就是他坚毅中的柔软,对待感情的执着与专一。《跟着感觉走》中有如下的诗句:发凌乱,衣褴褛,长啸一声/跟着感觉走 /未知的尽头,何尝不是一番春秋,诗句感觉自然,衔接有度,读来轻松,耐品。
      《我要见娘亲,我要见太阳》中写到:丢掉一切有关无关的琐事/奔跑在回家的路上/我要见娘亲,我要见太阳,可以看出母亲在他心中的重要位置,无论多忙都要抽空回乡下去看老母亲;母亲在他心里就像是是一盏阿拉丁神灯。《母亲节那天,我没写诗》中也有:洗罢碗筷我给娘梳头/娘说最近老梦见她的妈妈,我的姥娘/我把娘曾经为我付出的,再温习一遍/渴了饿了,我喂水喂饭/哭了痛了,我嘘寒问暖/拉了尿了,尿布勤换/累了困了,我让娘靠着我的肩,;一位大孝子的形象跃然纸上,仿若看见夜晚微弱的灯光下,熬红双眼的他陪伴在老母亲病榻前端水送药,不敢离开一分一秒;唯有窗外的山风在为他唱歌,一轮清冷的明月照进寒舍将它他陪伴。百善孝为先,他尽到了一个儿子的责任,令人感动敬佩,又令人心疼。
        诗如其人,种善东的诗歌在不断进步,写作范围越来越广泛,在追求数量的同时更注重诗歌的质量。一情一景,一事一物皆在笔下生辉。或歌颂,或针砭时弊,或记录生活,如同一块璞玉不断汲取日月精华韬光养晦,把一行行美丽的诗句嵌入魂魄。近日听闻沂蒙璞玉身患重病,才做此文,祈祷他早日康复,带给我们更多优秀诗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发表于 2019-10-5 22:11 | 只看该作者
浅读老兵的小诗《黑如白昼》
皎月苍穹
文/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是谁的目光里藏着无尽的思念,无尽的彷徨。诗人运用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段,处理在黑夜与白昼间沉浮的心情,放飞指尖的情感,化作诗笺起舞。

         一丁点的灯光,也能伤了夜的心。眼前似乎有一幅场景,静夜宁谧的村庄,一盏台灯隐隐亮在案头,透过窗棂,依稀可见。诗人碾转难眠,思潮起伏。托物抒情,耐人寻味。
         下一节话锋一转,写到夜里两只猫头鹰对视,却彼此看不清。也许是暗示一种内在的关系,又似乎烘托失眠多梦的心情,给诗歌的整体情感基调做下铺垫,深化意境。
       黑夜里,闭上眼睛,那一抹清澈的目光就会出现在眼前,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白日里,亦会在不经意间回念,这样的感觉,那种煎熬溢于言表。
          半梦半醒之间,一丝朦胧,一番执念,充斥内心。有矛盾,有期待,有幻影。放下思想的包袱,化诗成蝶,飞向远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发表于 2019-9-28 22:07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这个账号以前忘记了密码,现在可以登录了,来回切换太麻烦,就用新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楼主| 发表于 2019-9-23 23:11 | 只看该作者
​简析凡夫的微诗《过故乡》

◎过故乡
李一凡 (山东)


匆匆折叠故乡的山水
装上西行的列车
情思洒了一路​


苍穹简评: 诗句脉络清晰,语言生动流畅,诗人并没有直接抒发对故乡深刻的留恋,也没有提及一丝乡愁,而是把故乡的山山水水打包入行囊,带上西行的列车陪伴自己。远离故乡的落寞不见踪迹,却隐藏着重重割舍不下的心绪,匆忙中如同收拾随身携带的衣物,把故乡熟悉的山山水水折叠带走,这样间接的表达更增添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与不舍;诗意通透,耐人寻味;颇具匠心且不落俗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楼主| 发表于 2019-9-23 23:10 | 只看该作者
夜读王克金的微诗《暗夜三题》
文/皎月苍穹

王克金,男,回族,上世纪60年代出生,河北廊坊市人。诗人、诗评家。河北诗歌研究中心、雨时诗歌工作室成员。京津冀诗歌联盟常务理事。廊坊市诗歌艺委会副主任。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雨时诗刊》副主编。2014年被列入中国回族文学史。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诗作入选《88年全国诗歌报刊集萃》,中国作协编辑的《年度诗歌精选》后,不断有诗作进入选本。出版诗歌选集《王克金的诗》,评论集《诗是这样产生的》。

◆​暗夜三题
王克金 (河北)

◆​星辰
星辰就是石头,它的闪熠
让我们见识了它的顽固
是谁,把这些石头举到了空中

◆​暗夜

暗夜,倾听了你
你稀释了暗

◆​进入

夜,进入夜,和树进入窗子一样强劲
从抚摸、拍打开始
树影也能,捅破这扇窗

       ​苍穹读诗: 诗人把这三首微诗归于同一个大题目下,又分别命题展开诗意的想象,有其明显的创作意图。这些意象都是在暗夜这种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反问等艺术手段;来处理这些组成诗歌的内在因素;从感知具体到抽象、 虚实结合地融情于景,延伸诗意。
     整组微诗沉稳隐晦、自然含蓄,引领读者随着诗人的思路去设想去感悟;诗句条理清晰脉络分明。特别是最后一首《进入》,移情的艺术效果臻于极致,“树影也能捅破这扇窗”,耐人寻味。
       “是谁,把这些石头举到了空中” ,设想大胆新奇,独具匠心。  “暗夜,倾听了你/你稀释了暗”,是谁在倾听?又是谁的心情状态稀释了夜的黑暗?“从抚摸、拍打开始/树影也能,捅破这扇窗子”,想象细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些意象又把诗意的空间提升至了哲学的范畴,诗人在静观世界,又若置身其中。呈现为物我之间的同化互转,情感融入自然,惹人深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3 23:5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