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武乡到榆次的列车上 
 山上的杏花开得
 热烈而寂寞!没有人欣赏
 甚至没有一只鸟的鸣叫声喝彩
 
 她们的热烈
 拥抱在她们的寂寞里
 就像我早些年丢失的疑惧
 
 我早年的疑惧
 这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并如何延伸至今
 
 她们因我的质疑而含苞
 她们因我的惧怕而绽放
 她们离开我,到底经历了多少朝多少代
 
 她们今天长大了,成熟了
 终于可以与我再次重逢了
 
 这是我们的重逢啊
 与匆匆过客无关
 与一切赞美或厌倦无关
 
 这是一条根,由天地之内
 蔓延到天地之外
 这列火车,就是向外延伸的出口吧
 
 这山上的杏花开的
 像我此刻的沉默,灿烂而炽热
 被这群山的寂静拥抱着
 不会向来来往往的列车泄露一丝半缕
 
 注解:武乡县,因境内有武山、乡水而得名。隶属山西省长治市,位于太行山西麓、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最北端,东邻黎城县、左权县,西界祁县、平遥县,北与榆社县毗邻,南与沁县、襄垣县接壤。
 早在新石器时代,武乡就有人类居住,已有7800年历史。武乡是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齐名的革命圣地、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县。
 榆次(Yuci),古称“魏榆”,位于山西中部的太原盆地,东与寿阳县、和顺县交界,西同清徐县毗邻,南与太谷县接壤,西北与太原市相连。榆次区是晋中市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面积1328平方千米。素有“省城门户”之称。
 榆次春秋时期称“涂水”、“魏榆”,战国时期称“榆次”。1948年设置榆次专区,1954年设榆次市。1999年9月24日,榆次市撤销,改称为晋中市榆次区。下辖9个街道、6个镇和4个乡,计127个社区、272个行政村。市花月季,市树国槐。[1]
 榆次是山西省综合指标十强县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区、中国晋商文化之乡。其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科教文化事业繁荣,各项经济指标常年居全市首位,是108综合发展廊带和全市四化发展的桥头堡和总引擎。
 
 二〇一七年四月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