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质化社会中唤醒诗歌于生命的价值
第二届“香港国际诗歌之夜”11月举行
北 岛
第二届“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1”将于2011年11月10-13日在香港举行,有二十位国际诗人和汉语诗人参加,国际诗人包括谷川俊太郎(日本)、保罗穆耳顿(爱尔兰)、德拉戈莫申科(俄国)、托马斯萨拉蒙(斯洛文尼亚)、卡罗琳赖特(美国)等,汉语诗人有西川、于坚、宇向、田原、姚风、王良和、叶辉、零雨、陈克华和罗智成。主办者为每位诗人出版多语种袖珍版诗集和诗合集。诗歌节的官方网站是:www.ipnhk.com
以下是袖珍版诗集和诗合集的编者的话:
诗歌在词与世界之间。诗歌是用语言的钥匙,打开处于遮蔽状态的世界。海德格尔在《诗.语言.思》中指出:“真理,作为在者的澄明之所和遮蔽的斗争,发生于创作中,正如诗人写诗。一切艺术,作为在者真理到来的诞生,本质上都是诗。”
如今,我们正在退入人类文明的最后防线——这是一个毫无精神向度的时代,一个丧失文化价值与理想的时代,一个充斥语言垃圾的时代。一方面,我们生活在不同的行话中:学者的行话、商人的行话、政客的行话,等等;另一方面,最为通行的是娱乐语言、网络语言和新媒体语言,在所谓全球化的网络时代,这种雅和俗的结合构成最大公约数,简化人类语言的表现力。
诗歌何为?这古老的命题,在当今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词与世界”成为“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1”的主题。
我们请来十位国际诗人和十位汉语诗人参加这一国际诗歌盛会。除了为每位应邀诗人出版一本双语或多语的袖珍版诗选外,还同时出版一本多语种的诗歌合集。这两套出版物是由方梓勳教授、陈嘉恩博士、Lucas Klein博士、何洁贤小姐和我共同编辑的。在此,我谨代表他们各位,向诗人与译者,向组委会成员和以各种方式相助的朋友们表示谢意。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活动目的:
(一) 在中學、大學,甚至普羅大眾當中推動詩歌欣賞; (二) 為香港人提供一個接觸本地及國際詩歌的平臺; (三) 提醒大家雖然活在現代化和物質化的社會中,詩歌的價值在生命中仍然佔一重要席位; (四) 擴闊香港讀者的文學經驗,加強本地教育的想像和創意元素,從而讓香港更進一步成為國際文化大都會。
出席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