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3|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5 16: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雪
        文/芦花

那些花儿呀
都是出身贫寒的子弟
与城市为伴的 在楼厦架上迎风
更多的铺在山谷冰河 牵手机器轰鸣
朵朵都是热的 中国肩膀何曾离开农民工的汗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11: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芦花 于 2017-12-8 11:23 编辑
绿溪 发表于 2017-12-8 10:03
雪与白发农民工?


绿溪好!
      是文中的雪花与农民工.

      谢谢绿溪来研讨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11:14 | 只看该作者
黄玉生 发表于 2017-12-8 09:56
清唱
作者: 潘加红 2016年05月24日18:22 浏览:317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看了挺有启发.角度,静动,情绪......
和我的下笔出发点没法比啦.
我肯定理解得很浅.慢慢体会吧.

     谢谢黄老师!耗费您这么多时间.不好意思.
     再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11:06 | 只看该作者
黄玉生 发表于 2017-12-8 09:03
芦花,没关系的。我只是觉得在这里说多了,人家也许会说我在卖弄。你可以到中国诗歌网去搜一下潘加红老师 ...

玉生老师,好的.
             我去中诗网搜了.大网站搜了一会儿,看和思考了一会儿.
             回头时,您已贴上了.谢谢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11:01 | 只看该作者

葵花编辑好!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7-12-8 10:03 | 只看该作者
雪与白发农民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7-12-8 09:56 | 只看该作者
黄玉生 发表于 2017-12-8 09:03
芦花,没关系的。我只是觉得在这里说多了,人家也许会说我在卖弄。你可以到中国诗歌网去搜一下潘加红老师 ...

清唱
作者: 潘加红 2016年05月24日18:22 浏览:317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对四起的荒冢,不必丝弦,锣鼓

一个人干干净净地

在山岗上。小草只淹没了膝盖

如果你跪下去

就和深秋等高



词无需酝酿,没说完的还在坟头晾着

蒿草一摇头,你的泪就落下来

没什么比枯枝更孤单

那么多的落叶,你怜惜不过来



唱吧,给黑水河。落水的先人

没见过银票的老者

没住过砖房的二婶

没喝过自来水的丈夫



唱出来,你会比一阵风轻,几十年的雨

就那么轻松落地





推荐语:



深秋本衰落萧条之季,欧阳修云:“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憟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在这样的季节,面对四起的荒冢,抑郁的心情可想而知。这时的清唱,可以理解为与先人及亡魂的对话交流,也可以视为驱除孤独恐惧的一种方式。这首诗将氛围渲染得很到位,“一个人干干净净地/在山岗上。小草只淹没了膝盖/如果你跪下去/就和深秋等高”,压抑而荒凉的山野,而清唱打破了寂寥与蛮荒,通过清唱,人宣泄了积郁,情绪得以放松张扬。好一首《清唱》,有静有动,平衡得恰到好处。(特邀点评人:李少君)



每日好诗栏目主持:孤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7-12-8 09:03 | 只看该作者
芦花 发表于 2017-12-7 16:08
谢谢黄老师!
                以前我见到冷抒情诗歌,以为是个体行为,没当作一种写法.知其然不知其所以 ...

芦花,没关系的。我只是觉得在这里说多了,人家也许会说我在卖弄。你可以到中国诗歌网去搜一下潘加红老师的一首《清唱》,被评为“每日好诗”,是很标准的冷抒情。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7-12-8 09:00 | 只看该作者
提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08:23 | 只看该作者

袁编好!
谢谢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0-13 09:5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