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69|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农民依然在俗气中活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26 0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农民依然在俗气中活着
---简评楚楚微诗<<中国农民>>
文/楚南
      
      从洞穴生活到半洞穴生活,再到夏商时代,华夏农民才出现端倪.中国由此正式出现阶级和等级社会,而处于底层的群体就是从农生活的农民.除上层贵族外,从农人口占总人口的85%.土葬焚葬一直是从农者最为关切的事.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分析,土葬成为最简单的殡葬方式,大都是葬在屋前屋后,直接挖坑埋掉,堆土成包,也就是后来一直沿用至今的坟茔.故而,中国的坟包土葬方式已具有五千年历史,与华夏文明史共存.
      楚楚的微诗<<中国农民>>真实的表达了这种现状.中国地大物博,风俗也各异,但土葬成坟的方式大同小异,各族氏所用方式也无多大差异.而楚楚的诗则是怀带同情,对这些生于此,斯于此的农民的一种无奈的表述.而屋前房后,田地之间所见的坟包是当今中国农村的普遍现象;尽管近二十年国家对殡葬进行了改革,但土葬风俗不少地方仍然在沿续,即使有些地方开始执行火化制,但拿些骨灰到自留地上埋掉,再堆土作坟的现象依然常见,因此,楚楚是对现状的一种陈述,这种陈述不光是一首微诗那么简单,重要是为这些生死不离故土的农民的一种概叹.特别是有些从生至死没有离开过故土家园而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善良农民一种呼唤.对人与人不平等制度的一种呐喊.短短五行诗,写出了一个大天地,把那种守土爱家,纯朴善良的农民形象从侧面勾勒出来,从而,留给我们一个无限思考的空间,让从未见过农村坟包的城里人也知晓''生不离家园,死不弃故土''的风情风俗和纯朴精神,为此,我给她点赞.


中国农民
文/楚楚!

无数次乘车经过乡村
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的那些坟包

他们出生在这片土地
他们劳作在这片土地
他们死后埋在这片土地

2018,4,20晚
本主题由 admin 于 2018-4-20 22:09 审核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8-5-6 10:34 | 只看该作者
提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8-4-27 14:35 | 只看该作者
楚南玉童 发表于 2018-4-27 14:30
有对号入座者也正常.

楚南,你去看看那个叫“茗芝”的小诗神写的诗多纯真啊,,她这样写的话,没人敢骂她的,大人写就不行,就是大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8-4-27 14:30 | 只看该作者
楚楚! 发表于 2018-4-27 14:29
来自农村的诗人太多了,我写的是我内心的真实感想,可他们太敏感和自卑了

有对号入座者也正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8-4-27 14: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农村的诗人太多了,我写的是我内心的真实感想,可他们太敏感和自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8-4-27 14:27 | 只看该作者
楚楚! 发表于 2018-4-27 14:25
我在想《桃花》怎么写,我和骂我又赞我的曹视良同题,我很欣赏这种诗歌的好坏和厌恶分开的人

应该写彻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8-4-27 14:25 | 只看该作者
楚南玉童 发表于 2018-4-27 14:22
诗是呼声,不应被责诉.

我在想《桃花》怎么写,我和骂我又赞我的曹视良同题,我很欣赏这种诗歌的好坏和厌恶分开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8-4-27 14:22 | 只看该作者
楚楚! 发表于 2018-4-26 20:09
谢谢楚南为我平反

诗是呼声,不应被责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8-4-27 1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8-4-27 1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9-21 13:0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