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76|回复: 7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读徐志摩的《秋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6 1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法 于 2012-10-27 07:16 编辑

我读徐志摩的《秋虫》

王法


 徐志摩,一位享誉中外的伟大诗人,一个中国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传奇式人物。他的一生虽然极其短暂,(只有34岁),但却对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做出了无可估量和不可磨灭的贡献。
  徐志摩的一生是不停地追求真、美和自由的一生。他的诗浪漫如火,清新美妙,通透灵俊,又通俗易懂。他的几首杰作《再别康桥》、《偶然》、《沙扬娜拉》读来无不朗朗上口,动人心旌,深受各阶层读者的喜爱,以至至今仍口碑相颂,流传不衰。
  徐志摩的一生,亦是灵魂里的浪漫主义和骨子里的批判现实主义错综交融的典范的一生。他的一生不但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浪漫主义的诗作,而且亦写下了痛恨和批判不堪现实的杰作。《秋虫》就是他的一首匕首、投枪般尖锐、有力的批判和揭露污秽现实的代表作。“很多读者是通过《再别康桥》、《沙扬娜拉》认识了一个多情的徐志摩,今天重读他的《秋虫》,是想告诉读者诗人的另一面:思考和批判。对一个诗人来说,这一点无疑更为重要。”(韩庆成)
《秋虫》作于1927年。
  1927年代的中国,党派纷争,外敌虎视,军阀混战,狼烟遍地,民不聊生,苦难深重。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中央政府,始而一党专政,继而逐步演化为蒋介石的个人独裁。政府内的达官贵人,拉帮结派,争权夺利,贪污腐败,鱼肉百姓。加之思想钳制,自由禁锢,天灾频乃,哀鸿遍野,污水横流,民怨沸腾。徐志摩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愤而写下《秋虫》一诗。
  徐志摩通过《秋虫》一诗,“秋虫,你为什么来?人间 / 早不是旧时候的清闲;”“黄金才是人们的新宠,”“半空里永远有乌云盖。/还有廉耻也告了长假,”抒发和表达了对黑暗时代的强烈不满,对祖国前途的深深忧虑,对独裁专制,对巧取豪夺,侵吞民脂民膏的腐败政府、达官贵人们的强烈愤慨。也同时表达了对专制政权对思想、言论、自由严厉管制,野蛮践踏的愤怒。“花尽着开可结不成果,/思想被主义奸污得苦!”
“这一半也是灵魂的懒,/他爱躲在园子里种莱,/“不管,”他说:“听他往下丑——/变猪,变蛆,变蛤蟆,变狗……”
  徐志摩还以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对专制政府和贪官污吏们的蔑视和鄙视,并尖锐的预示出,他们丧尽天良,丧失人性,最终必然沦落为人类历史垃圾堆里的蛆虫的可耻下场。
  
“到那天人道真灭了种,/我再来打——打革命的钟!”总有一天革命的人民终将忍无可忍,奋起斗争,敲响这些人类垃圾的丧钟!
   徐志摩《秋虫》这首经典诗作,不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还具有强烈的振聋发聩的现实意义。我们今天重读这首经典之作,重要的不在于对这首诗作的学习,而在于继承。继承诗人深邃、热切的忧患意识;无畏、忘我的批判精神;高尚、闪光的道德情操;心系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同情普天下劳苦大众的赤子情怀。
徐志摩《秋虫》的意义,还在于“它超越了自己的时代和诗人生活中的事件。。。。。。它现在看来”并不“仅仅属于一个时代的作品”((美)哈罗德布鲁姆   )

正如《秋虫》,它当年的批判时隔80多年仍让我如此眼熟:金钱成了“新宠”、廉耻“告了长假”、真情“早没了影”、“思想被主义奸污”……
  我想,这当然不是时光的倒流。”(韩庆成)
  
  也但愿这不是民族的悲剧和噩梦的重演。

        2012-10-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5:53 | 只看该作者
百笑回眸 发表于 2012-11-9 15:35
秋虫,是一个即将死去的生命发出最后的一声呻吟

谢谢握手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2-11-9 15:35 | 只看该作者
秋虫,是一个即将死去的生命发出最后的一声呻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2-11-5 17:54 | 只看该作者
王法 发表于 2012-11-5 17:36
问好 握手  谢谢留批

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7:36 | 只看该作者
尹煜的诗歌 发表于 2012-11-5 16:16
继承。继承诗人深邃、热切的忧患意识;无畏、忘我的批判精神;高尚、闪光的道德情操;心系祖国和民族的前途 ...

问好 握手  谢谢留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2-11-5 16:16 | 只看该作者
继承。继承诗人深邃、热切的忧患意识;无畏、忘我的批判精神;高尚、闪光的道德情操;心系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同情普天下劳苦大众的赤子情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8 06:53 | 只看该作者
妙手丹青 发表于 2012-10-27 20:52
超越了自己的时代和诗人生活中的事件
诗不仅言志,而且记史。
向法老学习。

谢谢 期待雅正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2-10-27 20:52 | 只看该作者
超越了自己的时代和诗人生活中的事件
诗不仅言志,而且记史。
向法老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7 06:34 | 只看该作者
韩庆成 发表于 2012-10-26 22:35
我们今天重读这首经典之作,重要的不在于对这首诗作的学习,而在于继承。继承诗人深邃、热切的忧患意识;无 ...

谢谢韩总鼓励。这方面我很差劲,正在恶补,期待惠教。韩总辛苦,祝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2-10-26 22:3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今天重读这首经典之作,重要的不在于对这首诗作的学习,而在于继承。继承诗人深邃、热切的忧患意识;无畏、忘我的批判精神;高尚、闪光的道德情操;心系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同情普天下劳苦大众的赤子情怀。
——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25 23:0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