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探索第二十二期同题:一只羊
文/戴永成
草原中长大的一只羊,活在低处。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只羊,活在南北朝一首民歌里。
一只羊,是从中国草原最深处跑出来的。
羊的历史因此悠远绵长,羊的岁月因此烟雨茫茫。
草原,是一只羊的家园。
逐草而迁,是一只羊的命运。
一只羊,舔着夜草的时候,温柔地躺在牧人身旁——
倾听那首自由的天歌与敖包的情歌,温婉而深情。
一只羊,“咩咩”叫着,是羊的语言。
马有马的桀骜,牛有牛的品质。
还好,羊有羊的柔情。
牧羊鞭一甩,羊便乖乖听话。
生于草原的一只羊,喜欢宁静。
宁静,是草原最美的声音。
马头琴一拉,蒙古长调忧伤着鸿雁情感。
一只羊,也会动情哭泣。
一只羊,贴近了草原湖,眼神便清澈若水。
一只羊,贴近了草原雪,灵魂便纯净若冰。
一只羊,贴近了牧羊人,生命便踏实若石。
一只羊,贴近了蒙古包,爱巢便吉祥如意。
一只羊,从草原走进了城市。
从宁静走进了浮躁。
走一条陌生的路——
三米之内,有烤羊肉串;五米之外,有手把肉。
一只羊,柔弱地活着。
那些草,流浪着;那些蚂蚁,爬行着。
红尘,世态炎凉。
人啊人,该怎么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