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长淮诗社 长淮诗典 7月3日
感谢雪鹰!参见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zvLvx3Jdsi5al8DGjGNdSg[/url]
向海沟下面
鱼钩把渔夫钓下
马里亚纳,水很深
到更深处,人和鱼相依相随
海面一无所知
更多的伙伴活到老
又从头开始
在想象中穿过底层热度
感觉不到在其中
2019年1月9日
不止于轮回
岁月把磨平的铡刀,一排排
切片再切,碎屑藏进耳蜗
所有人聆听到你聋哑之前
最后的余音,所有浮尘
积淀在最深处,真切如黑色光
一片静好,没人相信确切答案
至今看不透,那些盲人
流浪到故纸堆拉琴,翻阅
和蓝幽幽的光一起舞蹈
啷当小调,把自己
埋到脖颈,漫过心
安放在静谧处,拼凑出史诗
2020.4.25
生命之缘
——自然不自然(组诗之一)
尾巴收缩人的间距与间距拉开
再拉也没有那句话长,从洪水发声
方舟中途搁浅或绕回都是新起点
一句话按自己的骨节截断历史
星光破译生命密码在最后一个音符
卡住,每次被读取出不同案底
那句话反复变调,从昨天到明天
那棵古桫椤锯齿梳理侏罗纪
储存的火种就吐出烟圈,如彩虹
圈定临时家园,从这枚印章出发
改变你脚下的方向,从水到土
那句话敞开原野,爬行动物起舞
绿色在干旱中枯黄,像神秘召唤
漫天翅膀同时飞回出生地时
水湮过祖先头顶,你看见了
祭坛荒凉,一番祷告巨大而模糊
就那句话,眼看着路弯曲成漫长
山脊挺起,第一行碑铭从阴影背后
晨光与黄昏轮番侵占界限
他选择出场,所有的结果都不意外
那句话从地窝子穿行到摩天楼
半纳米之差,就错过无数世纪
足迹与文字重叠,编排物种新程序
从胯下到肩头,反复被同类颠倒
洪荒是刚刚面世的婴儿呼唤洗礼
我走来,分身四处重新拼接残片
无数句话注释出无数书卷不肯风化
堆垒在路口组成最后的防线
跨过去,陌生人只为凑到一处
打闹,灯火繁华转动星座位置
当我走不出宿命禁区,那一天
或那之后,月亮陨落被灿烂熏黑
漂移到转折过后,那句话越来越真切
没人想说透,孤独绕开死结
所有的心在自己设计的壁垒冲撞
所有故乡蜗居在岁月尽头巴望
说出那句话,人在荒凉中行踪沙哑
生命依旧盲目疯长,天地交接声音
视线沿时光隧道反弹,话语失效后
曾经的我你他像新符号从尾部露头
2017年3月3日初稿
2020年6月29日改定
我看草原
——从远景边缘,望穿前世荒凉
心一直守在苍茫深处,收缩我
从草尖触摸到瞬间颤动,世界
绿一阵黄一阵,细微诱惑反复
繁殖食草族边吃边跑,惹肉食者
闻腥,争腐,随毡房炊烟出没
野兽到家畜沿着四季错位,调试
祖先节拍,更多亮点污点闪烁不出
星星与灯对视,透露杂乱谜底
在意料之中,人们延续旧规则
从每个河弯走向四通八达的尽头
在返青中途,我的路标失灵
那一刻,飞鸟从半空纷纷坠下
小鹿平静吓跑狼群,童谣开始苍老
醉歌随黑马群飘散篝火在灰烬中等待
空旷背景下沙化从日出的头顶开始
草原被世俗受戒,依托老名胜
伪装欲壑,假花移植到城市门口
常开不败,反展时髦花色
到处仿制逝去的长调,电声光
赶走最后的猎人,猎物随之逃亡
草原只能路过,想象雄鹰野马
当敖包盘在程序里预演最后一幕
视野隆起,对视乞力马扎罗雪
阿尔卑斯或安第斯山都矮下去
空荡中,咒符剥落又刷新—草—原
2017年3月5日初稿
2017年9月13日改定
代表(临屏诗)
我只见过两次
一次是特大会许多露脸的
模糊如古人物画,熟悉又陌生
我选过几个没见过的,见过的都不成
会后有的反复现身,都没见过我
二次是许多被双规的,注明原代表
头像与大会上的一模一样
他们也没见过我,但我算熟悉了
更多的都是领导,没人称赞说是代表
再一再二,再三就没有了
2020年1月13日星期一
打油诗:网界统摄记录仪
按:写写打油诗也很好玩。当然打油诗并非同那些顺口溜,而是别有滋味,打油不可被取代,从唐代就是了,现在尤其是。
在信息时段后半截前一档子
生活真成了虚拟世界的镜面
网络恢恢麻密只用微米分辨
现实改观现实,梦不再变幻
网界有血无骨,真切也成习惯
时刻忙碌疲软,却是共享悠闲
色度纯上加粹全都黄绿标配
在春与秋之外不准四季轮回
只有一种草,刚好一人高
观赏美色可口服,割一茬再长出
生生不息,没有山高谷低
小溪与大河一样,静止就是流淌
人人在同化,忘我想着他
面目不再害羞不再害怕
不胖不瘦,别人即自家
取同一个名字,随意编排推拿
说同一句话,唱同一首咫尺天涯
机械方队跳舞,节律齐整画押
人人学单纯,同时出入门一扇
单纯寒暄单纯情单纯望天
有网孔不透风,不分你我他
窝在胶囊起居,单有表情乐哈哈
梦见同样的梦,群起顾盼
同时醒来,同时不能生杂念
官与民不仇视,辈分间不避讳
手指脚趾一刀齐,不再分男女
勿需相互谈相互恋,只要时时
爱天天爱月月爱年年。不想死去
就活着,死去再活一回又一回
千古有滋味,五味之外不插曲
宠物猫狗牵着人,溜溜达达
机器人统一着装统一组织统一上下
人人按时按点按摩,让机械操控
没有酷刑没有忏悔没有肉麻
围棋世界不围堵,棋子不分家
都在黑白之间,没有意外反差
火柴盒小区规划影影绰绰
时空次序停在同一指标
打开每个镜头都无例外
拍摄就是被拍,无聊就有聊
我走进小区,就不见踪迹
每个年-月-日-时,无关紧要
2020年3月1日星期日
《闪闪的红星》方言记忆
看完一场露天电影
主题歌开始传唱——
小小竹开地里危(即敌敌畏)
提搂着火车上天义(地名)
巍巍风格高,奇奇虎虎山(即智取威虎山)
X你爹吆剁料布(即塑料布)
……
最后一句:党的教导记心头
然后喊,有领有随:
三队的葫芦二队的烟
一队的蜜蜂飞漫山
……
六队的小车跑得欢
七队的破鞋换着穿
八队的小伙子干得欢。
最后大笑,不知笑谁
2020年5月1日劳动节
看着想着
哪阵风催出又催老嫩叶?
有人只看见古树落泪
如雨,眼睛露出沉默
年轻是水性,也免不了
枯叶随风寻找秋天
十字路夹缝,报废车灯亮了
照着蚁群,从城头到城头
消失在蛮荒,在雪野
路走着走着就没了
我把羊的门留给上帝
2019年11月18日09:53:53
崇祯投怀煤山
老槐被死死锁住,真死啦
隐喻背后有更多秘密
这棵树从千年萌发,就注定
在光秃秃旋律中继续生长
枝干每次被砍掉,也编织浓荫
一旦看穿,无论是谁
都会长出叶片接续隐隐颤动
谜底把自己忘记了,其实
在被密封之前,早已任人皆知
4.26
冬天又来了
我怕冬天,冬天就来
多次抗过去,没抗过去的
都在霓虹灯与墓地之间
选择,烧成灰的是大额
天平架随山脊的起伏倾斜
陨石无法选择天坑
一棵稻草在冰层下
把你下拉到更深处
许多朋友提前死去
或消失,蚂蚁穴早已抹平
蟋蟀最后一首曲子
返乡人生前记忆,高八度播放
寒风在高楼与贫民窟之间
声音完全不同
磊落的只有树干
裸身抗议,冬天从冬天消失
2019年1月5日12:28:58
附:张无为诗观及随笔
文艺是与物质生活相对的如影随形的精神存在,在其常态化存在与消长中会生成自身的机制与规律性。但文艺功能、特点与表现表达,一旦被误解,无论是夸大还是弱化,都会在发展进程中出现扭曲,尤其是误解成为某种主导力量。譬如,中世纪过分强调文艺要赞美上帝,包括古典主义时代强调文艺表达理性,现实主义思潮出现后,长期以来形成的反映论等,不仅已影响到了各自的整整一个时代,而且其余波也像精神密码遗传一样,渗透或汇入了其后的文艺发展进程中。与此相对的是有识之士不断地反思与纠正,同样可以有改观、见成效,只是这种改观与成效因不同时代、不同文明高度、不同人文层次,即不同的具体文化环境而大有区别。这就形成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度的文艺反差,这些在文化交汇之后就会清清楚楚。因此文化交汇促成碧玉文化发展直到最后全球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就此也大可不必担忧,只要民族在、地域在,民族和地域特色就不会消失。相反尤其在各种文艺思潮其文员里面表现手法胆敢各个方面成为共同的文化视野,有个性的作家才能在纵横比较中,找到自我的位置,从立脚点选择出发点,确立自己能够试图超越的突破口。
诗是最高形式的文艺。从纯粹角度界定,诗性在艺术殿堂顶端是人类感悟生命极致、分享存在华彩的无限过程。诗性在当下的基本层面,犹如透视百叶窗后面光怪陆离,并能发现清一色的秘密;关注灵魂与生命,可以验证出灵魂24克之外的分量,即使抚摸的是日常毛茸茸,自形而下至形而上;可以感受冰冷星群中生命的烁烁燃烧、万态千姿之况味。
诗策驭直觉将人类灵魂的触须延伸到无限,从感悟常态自身及被常态遮蔽之处成就发现,如捅破那层窗纸,令人惊异并神会认同。诗人笔下的日常浸透沉甸甸文化,激活故纸堆沉灰复燃,如玉生烟,新颖灵光在千百年文化标本中附体还魂。诗人的不同声音常常是人们期待而难能的发声,是将沉默大多数的沉默操作到震耳欲聋。
诗性有其时空运程与生成机制,能在炮弹驱散云之前,预知其如何化为另一种云,感悟果然生发预见,获得神灵启示般与万物达成默契,物我两忘,天地澄明。诗性感悟永远在进行时,更多的感觉化描述,取决于被观照对象本身,发挥直觉,叩问终极。
诗抵当下,不要轻易标榜“先锋性”或“后现代”。这个词从军事术语借用到文艺领域,是指代那些走在最前头的探索者的,他们率先开拓,极为难能可贵。而近年来,所谓“先锋诗”比比皆是,随意搜索“先锋诗”就会出现一大片,但有“先锋性”的却少之又少。许多所谓“中国先锋”的文本并不能“先锋”。
有关“后现代”则是在“测不准”原理、“语言转向”等新理念启示下试图超越“现代派”等传统经典秉持“反逻各斯”“不确定性”等从而创作出新气象的。例如其“解构”、“游戏”与简单的市民式玩世不恭及大众文化的娱乐化情趣完全是两码事。而许多人恰恰因为对这些不理解,才误将李鬼当作李逵的。
尽可能避免高频使用“一诗百解”、“见仁见智”。甄别诗与非诗是鉴赏品评问题,需要从基础认识开始,超越自我感觉,克服自以为是。如现在常常看见有人动辄留言说“一诗百解”、“见仁见智”等等,特别是在一些诗歌比赛中,围绕获奖文本辩论,似乎这是维护个人偏见或短见最有理有力的托词和错误话语的依据。也正因此才导致评奖泛滥,评价失范。因为“一诗百解”、“见仁见智”等是诗歌长期发展的经验总结,理论的结晶。不过这些话语只有针对那些抵达或者超越了学术界诗歌既定认识评价水平的文本才有效,而在已经共识的区间基本不需要,也不存在什么见仁见智,任何角度、任何多样化的评价都可以泾渭分明。一些显而易见的平庸文本,甚至将“非诗”中某个惊异混同于超越诗歌,则只能可笑。原因无非是没有诗歌常识,也不具备评价能力。
(2020年6月30日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