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u' q/ N& \/ I' \1 b3 E/ Y
你就是一面镜子 我与你不期而遇
: f- a- o; j0 y3 d彼此对看岁月悠悠7 H( ~1 a8 G. j* j
在你的面前 我知道我只是你眼中的一具臭皮囊
: m9 H" [ V+ F5 L- O你的眼睛里流出了一条河流 为我而洗
: I' g; E9 \ k你的眼睛里伸出了一只竹筏 为我而渡
4 }: ?9 q& H8 B( a7 D5 X5 [4 R: h3 D% h5 Z
* U# G. j+ x+ U4 c/ J, \, ~2 E# {( d
4 ^6 X, K' }# M# ~) i$ v$ L
, d7 S1 \" k! `$ ` J, H$ N1 N有琪诗人的这首诗让我仿佛走进了画室,像在仔细欣赏一幅大师的素描,品味每根密麻交织的线条,领会每丝光影明暗的交替。7 U- D4 J. r, L
* G1 _1 A6 Y5 ~8 q( c9 Y( [5 G
首节的开头就以“镜子”的象征,很自然的拉开了诗的序幕,紧接着,“我与你不期相遇”,扣住了读者的心里,究竟是什么在镜子里不期相遇啊,原来是“彼此对看岁月悠悠”“在你面前”“我只是你眼中的一具臭皮囊”,注意:作者很巧妙的运用了一个佛语“臭皮囊”,不能不说明诗人的运用自如,恰到好处,让人马上就联想起一个苦行僧在眼前。于是,下面连续两句排比的比喻句,“你的眼睛里流出了一条河流 /你的眼睛里伸出了一只竹筏 为我而渡* D9 t& ^, [3 N, D
为我而洗/ ,让读者无不感动悲沧, 诗人大胆的用了隐喻,这里眼睛里流出的是“河流”,伸出的是“竹筏”,河流用来“洗”,洗什么?读者可以有一个想象的无限空间;竹筏用来“渡”,渡什么?又让你展开了一个延伸的时空跨度。2 n' @' v0 l( l( Z ?
愚者在拜读这样的诗,不得不伴随着诗人的画面而读写去,再往下读,你不觉的更有禅意吗?1 \! Q7 z$ y" y9 q!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