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夜1969 于 2013-10-21 23:47 编辑
. d$ }* N% ] L$ F: A, ?7 |
! h( l% p2 U4 W* Y$ `# e' D【《诗歌培训班》同图015期】作品汇总展示帖 (最近单位正在忙于造星运动,卷进来很多人,恰逢集中修施工也很忙,我也上工地忙到很晚,无法脱身,更没有精力及时汇总优秀作品帖了,大家见谅!今天专程抽时间修改下作品汇总展示贴,并跟大家打个招呼。最迟本周末应该就会有时间了,大家再耐心等下!)1 R6 l" ^4 Z, K- x: ~$ G$ A/ l
本期自9月15日发布作品征集帖到昨日截稿时止,总计收到28位诗友的35首作品。截止10月12日,总计收到金陵一片云和夜1969两位诗友的完整点评,另收到一休、乐冰等诸位诗友的佳作推荐。在此向诸位参加作品征集和点评、以及佳作推荐的诗友表示感谢。
3 c+ {' C) V& w$ z6 ^. N! f 现将作品及点评汇总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未及点评及优秀作品推荐者(包括已推荐优秀作品但无推荐观点者),在此帖后仍可继续推荐优秀作品,并注明推荐意见和观点。优秀作品推荐附有推荐意见和观点者,视情况予以权重加分并体现在优秀作品展示帖中。优秀作品荐语届时将择优与优秀作品一同发布。3 ?3 K- z& p, V8 k3 Y( \
注意:请尽量将个人的点评推荐集中在同一个回帖中,以便于汇总。截稿时间:2013年10月19日20:00点整。
. |9 C4 Y1 F5 x3 [1 y
" B* `% F6 |' c2 b4 E) K e8 z
6 W' @5 h4 O m u$ n& v# B8 G* I001#:刘海是鬼《 战争中的叙利亚》(外二首)& o" s8 d6 ~1 {
2 m+ L% _; F2 m8 z" E9 y5 U* m
头上的蓝天。几乎都一样。/ u3 Y( R. L6 A' c5 ^2 ?
美好,就像一部电影,
O8 Q" e4 P6 A0 }+ l在那硝烟滚滚的世界‘叙利亚’,( S& A1 c* \: @+ ]* F3 h
被迫,停止了播放。3 s5 N: A5 U4 f5 n1 _( z) d; a- Z: X0 f
7 p- D% r5 e7 [3 R) h弥漫的硝烟,把世界的文明熏伤。
- h5 `( M, I0 v* N) Q8 ?一群猛兽张牙舞爪,那是统治者与反对者的对抗,. m0 p$ w( o) Y3 @+ P
无辜的生命,如同渺小的蚂蚁," f7 v; g/ o) ~9 y$ d
在猛兽的脚下无知的死亡。% O/ w! i. _2 T2 C% O: x
( g" i6 l" s# S& {) q
生命如此脆弱,头颅像冰薄一样。: i8 ?, ?" D1 S# l, ?8 w9 f) |0 Y
只在雷鸣电闪之间,落在荒凉的地上。& N! e# `* Q6 K& B& N: p' @
被惊吓的蚁群,慌乱地,窜逃。
2 X7 L: M6 p/ J不知明天,该走哪个方向
v6 i4 n, b5 k, D- s【夜1969点评】开笔第一节有叙事诗的效果,尾节整体尚好,但是个别词句如“冰薄”有点难以理解,二、三节的描写就流于表面化了,个别词句有点笔不达意的感觉。
0 E, W# j" ~% C5 ^. y0 K2 M5 A5 A$ [4 t) ~; h8 i
二《恐怖世界》
3 h5 Y0 l6 v( g5 O/ q& C! R, _# K! a; a
叙利亚的上空。/ ^( J( d' }4 `1 C `' L7 s3 e
灰暗中,飘着无数的幽灵。. i0 f, `1 s7 u' n) o9 \! ~ o
飞翔的鸽子,被魔鬼驱逐,7 I9 D9 _2 ?- n$ i% [
不见了踪影。: a6 w' D2 A7 ]" o1 Z5 H3 `0 v% }- F
/ c7 s7 `% R' ~9 _ T
叙利亚的世界。
. t- J j. u: J贪婪的魔鬼,比野兽还要残忍,. @/ Z' n8 k& @/ y) L
杀戮,卷起烟尘,
7 |3 z8 }; ^. Q& v鲜血,在斗争中流个不停。" ?; ^" k" O* k
" n) i+ Y9 e/ X/ N! A5 I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 e' n& @3 `# n" G3 N x# j0 g8 E像一只只绿头的苍蝇,在炮火中奔走,
# e$ j. Y) Q0 o; b l4 x在死亡的路上穿行。路上,水面,灰色笼罩着希望,8 L; W1 w4 M- m# |& g" |# L1 i: |
到处都有惊慌失措的眼神,和无辜受伤的身影。" _- v c! \* N
【夜1969点评】“路上,水面,灰色笼罩着希望,/到处都有惊慌失措的眼神,和无辜受伤的身影。”有这两句就足够了。3 K* @3 _5 `7 B' m3 \" U$ Y) Z
5 ?8 S+ j4 H1 H9 @5 ]3 ^三《渴望和平》
2 `- M# A- Z! o# A# Y
4 Y$ t7 i8 _ n* q飞翔的白鸽,为何远行?不见了踪影。( F: H; i9 `6 r
是欲望与贪婪的黑幕?
5 L' W; q* D) y+ L/ F) n' ~4 y是炮火与硝烟的残忍?
! C0 `2 i6 Y+ _3 R, {还是人类自相残杀,满地的血腥?- ~- e, g+ B$ k: t5 U' q) d
使你厌恶,这片本该共存的天地。
. g0 T7 c3 b0 [" Q9 k; z
0 F, z( H% |; A, k; _飞翔的天使,可爱的白鸽,请你不要远行。
4 `, u- V/ q3 {1 K7 C8 }黑暗中无数双惊恐的眼神,. p( G& M7 d+ q2 a. C, J
渴望,. Y9 o5 H, f* K3 z% d1 z
再次见到你的天姿。
; C1 J7 R/ F* C, E同你一起,6 x2 i. Y* x! {9 j' M6 s
共赴黎明。
$ g8 V; l6 ~7 j8 H) J: R& h【金陵一片云点评】第一首和第二首在节奏感方面把握得很好,第三首《渴望和平》将诗者内心的悲悯情怀化为文字进行了诗意的表达,个人比较喜欢这一首。但三首有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就是不够简炼。“头颅像冰薄一样”,此句用词似有不当。7 H8 w Y- a) {! I3 }5 O m6 n' b
【夜1969点评】刘海的诗,总体上说几乎都是就事论事,标题太大,缺乏独特而深刻的挖掘,少了自己提炼的东西。——当然诗中所论及的意旨是对的,但在诗歌表达上还缺少历练。
: [' K( a/ V( ?( H. o9 \【潘若鸿点评】比较直白了些,弓拉得太满,回味少了。
2 L* f7 }+ U* s0 u
( u+ Q6 r% s. R; G5 C5 ~* \( v/ S6 e. F+ Y: B& w; U. c
002#:一休《中秋节我祈愿世界和平》☆
- T' Z- R1 Q0 w8 w+ e5 C2 S( @. h* \. A) F* V
我喜欢苹果的笑脸
1 a: Q- I9 S5 y% E我愿意和伟大的人在一起
2 h& B5 y: Y" r& c7 ]* O3 \- g牛顿的苹果
0 x7 w8 } |1 Y6 s乔布斯的苹果
- ]2 i0 L: [4 [2 N小猪漫漫的苹果$ p; `$ o! [# [2 Q
我勾引世界上与我一样善良的人
- O0 O: |* z( n7 J. a和他们共度中秋9 Q& _3 ?/ W6 c9 K
我讨厌希特勒 东条英机 安倍, v! V: y8 w1 {5 ?5 G0 @7 k
他们要碾碎它!
9 X2 v! w! m O" u/ @1 w3 }我不喜咒骂 亦远离讥讽
! R! k9 c# r6 R1 k我喜欢把月亮和苹果放在一起
; x' U0 L/ M9 I1 ~) G看它们晶泽的光# G6 [! }7 h: k$ @2 X- N$ @
然后把它分给每一个苦难的人* t) P5 Y5 {: J9 S4 B
滋润他们的唇. P/ [) N% `% ~" ?8 s
$ p% U- A2 D& H
【创作历程】首先,我想讲明:这一首不是我的首发。因为我已经在原创唯美发过了;其次,我仍然愿意把一首贴到诗歌培训班举行的这次同图活动中来。在接到老班长的邀请之前,我一直都在关注叙利亚发生的战事。尤其是一排政府军被俘者被枪决的镜头为我所深深震撼。我不能相信在如今二十一世纪仍能在世界的某个地方发生这样的惨无人道的事情。我宁愿这是一个假新闻。我不知道我是如何写下这篇诗歌的。尤其是在我国人人向往的中秋节前夕,我不能知道我是如何想起这样一个苹果,怎的就与叙利亚,与俘虏,与战争中被无辜杀害的贫民,逃难者联系在了一起。我说不出来,但就是这样,一首诗歌从我的胸腔里出来了。希特勒,东条英机是过去的恶魔。安倍晋三在我的诗歌中与他们并列,这与当前日本的修宪,与右派分子的上台有关。我痛恨这些人类的残渣。警醒人们不要妥协,日本修宪成功之日,便是挑起战争之时。亚洲国家人民以及美国的当政者应该极力阻止这一切的发生。作为人类的一员,我没有想到更多我们的渺小,而是我们每一个力量的组合。共同阻止战争!战争并不遥远。和平中的人们,享受中秋明月的人们。反省吧!谢谢夜1969——老班长组织的这次活动。他是个有着强烈的作为人类中的一员的责任感的人!!!我喜欢这样的人。我愿意,借用诗里的一句话:我愿意和伟大的人在一起!“伟大的人”就是你我这样一群爱好和平,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谢谢大家评阅!- y! t( `% g+ v& L
【金陵一片云点评】只看诗名,已看出诗者写此诗的立意是美好的,读到第一句“我喜欢苹果的笑脸”----很朴素的一句话显出真诚,又引人继续往下读去。“我愿意和伟大的人在一起”,-----瞧,更加美好了!“我不喜咒骂 亦远离讥讽/我喜欢把月亮和苹果放在一起/看它们晶泽的光/然后把它分给每一个苦难的人/滋润他们的唇”---多么正直而善良的灵魂,值得学习。个人认为,整首诗的首尾都不错,就是中间部分处理得不是很好,特别是“苹果”和“伟大的人”两者未能处理好。
6 w5 f; T: ^* p' H. q$ E- h( T【夜1969点评】从诗到手记都不错,切入点新颖,以苹果暗喻和平生活果实,主题鲜明,集中度好。欣赏不过,觉得诗句还能够再打磨打磨,提纯一下(就像原子弹提纯核原料一样,纯度越高,威力就越大!)——不过最好留着原作,不然改坏了就太可惜了。
- E3 j% f; q. ]% _$ v: W5 d. T【潘若鸿点评】正如作者说的,不是首发,虽然整体不错,但总有一些“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感觉,放到其他战争题材的图片上也行,不能凸显诗歌与图片的无缝对接。. e0 j* a( H r6 s7 O0 y
( g |' c9 C/ |8 U
5 E C2 K" m9 x2 V003#:张智文《告》☆
' L# P K# U. J; o. w! f& N2 Q+ v$ B K+ v
历史
* H+ Z4 o J% [/ L) L- x在白纸黑字上
- }8 v1 D4 M; N0 c4 Y! W总是 紧盯着发展* d: r2 @% b) C
不是它
* H9 i% Y+ R: ?/ @, q$ T看不见血腥的 招摇
- B% \5 {0 B* }0 A" D是死尸 总被政治覆盖! W& R; J4 V1 S, m+ G9 v
文明 只是一件外衣
7 T, c; M5 x$ x2 f4 t世界 用四条腿
6 L( j! l) b: z4 I- Y奔跑9 M8 J( g c9 l7 y' c
) r& \2 T9 ?6 ?/ \( o2 I: A
【金陵一片云点评】引人的诗名促使读者想一看究竟,告什么?告谁?------都需要从诗中得到解答。那么读诗吧。“历史/在白纸黑字上/总是 紧盯着发展”-----已显出不满之意。但“总是”二字似有不当。“不是它/看不见血腥的 招摇”----如果不是看到这组叙利亚战争中的有关杀戮的照片,也许就看不见如此的血腥了。字外之意,这黑暗的一面,历史是不会提及的。“文明 只是一件外衣/世界 用四条腿/奔跑”,这几句是全诗的高潮,也是最让人能记住的诗句!但个人以为整首诗融入了太多的主观性,在认识上出现了偏颇的情形。毕竟历史是离不开客观存在的,它并不总是紧盯着发展,也并不总是不提及血腥,也并不是所有人的死亡都被政治覆盖。' L: e/ L* |' i( j& l
【夜1969点评】“紧盯着发展”有点不太明白所指。后面6句精彩,尤其最后收尾三句,揭示了文明掩盖下的这个世界的本质——那就是:兽性。
9 ^) A+ s" I D, B【潘若鸿点评】整体立意比较高,耐人寻味,是短诗中的上品。“紧盯着发展”这一句,味道有些淡,可以再深化一些。- |) \8 V& v7 R$ B& [- [$ u+ e
3 d# v( I" |- W6 Q" a- }1 R# t6 L' p% Z3 a' J q8 |4 n
004#:奎奎《黑色课堂》
4 R0 L+ Q# \, U- T
; z k! _" d, Y2 u屠刀落下的那一刻:
+ K* q8 B: [% ~: C' @5 w黑暗吞没了人们的眼睛
$ Z3 O+ F7 Z/ B+ ~+ s4 i. m" |+ x还有那些稚嫩的心灵( p7 u+ D1 ?% l, g* n" |0 U# B
这是嗜血的黑色课堂, & W' ~4 h1 H Y$ ^; K* R7 l& ~
看不见一丝柔和的光# T" A0 G' @- Q& y- T5 c, e
1 ?1 c0 m% L& D1 P! V' n
政治露出了獠牙
4 v6 Q! i' C+ C, B1 X, w; E吞噬弱小生灵
2 H* ]4 T; T, T9 W+ c# R( t( K课堂成了屠宰场% e+ J" b8 H$ p! |+ M
黑暗阻挡不住另一种黑
1 R9 |, O3 F; J
* z9 {3 n1 G8 ^" B" @: ~【创作手记】看了屠杀,真的激愤,为啥要用血淋淋的斩首的形式?叙利亚内战原因复杂,死人在所难免。用斩首,太恐怖了,太邪恶了,而这背后的动力来源,可能是鼓吹什么圣战的什么宗教!愤怒声讨邪恶。
A, X8 b I' M【金陵一片云点评】诗名较引人,首节读来顺畅,且易引起共鸣。第二节升华处理得不是很好。
/ J* U( e6 |" T: P; y# E! m4 d【夜1969点评】奎奎兄弟的这首诗切入点很新颖,欣赏。是啊,这是个黑色的课堂——但愿这样的课堂不要存在!不过就诗歌本身来说,尾句“黑暗阻挡不住另一种黑”还是感觉有点问题,似乎点题升华的力度弱了点。如果能够改好,一样是精品佳作。期待中……
/ h6 r/ X. {5 L+ e; \8 m【潘若鸿点评】起笔不错,结尾没有扬上去,显得有些平了。8 I: S7 x5 b; w0 ^
# e, P0 E3 E0 ?
4 N- F+ W5 D0 K6 ]. N( Q% G( Q005#:诗慕生《历史的叹息》☆
% l0 r; \% w( u; S% |/ f
0 ?" h1 n6 e; s5 r& F. y胜利者有胜利者的姿态
7 d1 U7 G4 H% ], `, c0 R仇恨者有仇恨者的理由* X- B6 a1 v+ R9 [8 o) @6 l
无辜的孩子们
1 I0 C, b0 u+ r只有迷茫的眼神观望世界/ k* Z$ p# b( k
& E1 r" j5 k' _4 ]
堂皇的战争) B# d! L! f; Y) f
冠以正义的外衣* h4 ^ d2 e C8 c* e" u
完成史诗式的刑礼# q2 M" |! N2 M+ W; `
当人头落地: k& G, y( z3 i7 \$ {1 i
人类文明滚回了远古
+ V0 j% s T; l/ r) g5 U4 U5 b4 `; c ]( \, a6 _; m$ ~2 F7 a
教科书上: O5 s8 N& Y1 e8 K3 ]8 b
满是礼让的朝圣者
$ J+ @. D z8 b1 H9 j# z3 _无论虚伪的真实的脸孔
. C! u5 j* W' I. W* H5 @映射在历史的镜面
, ?3 d! _0 `& T; p是一把冰凌的双刃剑# Q8 q2 d7 A4 Z; C8 f
+ S* ~- ]; J8 R/ ?" P+ g: [+ l刀锋落下
$ {1 D- _4 k0 F1 e i; Y/ @ ^9 P人们用一声叹息呼唤真理
+ w% U# x& }; W& P7 ~# G0 G6 U# t& X7 _3 U0 c0 G) n
(创作手记:战争与和平,在政治家的眼里,会变成辩证的方法论,在芸芸众生的眼里,或许是永远无法调和的一对“冤家”。最无法容忍的是打着和平和民主的旗号,挥舞着胡萝卜和大棒,暗地里却在做着害人和敛财的勾当,这是当今霸权主义国家的典型特征。坚决地无法容忍,但是世界上这样的事情却一直在发生,只能说:“历史用一声叹息呼唤真理”。)
' C9 d+ P( M+ G- t+ o2 J【金陵一片云点评】个人觉得这首诗的创作手记清晰明了,比较欣赏诗的首节,虽有点类似定性似的语言,但贵在易懂。( ^- t6 s% g% D% S2 v
【夜1969点评】首先要说,诗慕生的这首诗开笔不错,让我想起了顾城的诗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影子!整首诗的感觉也很不错,视角独特、结构完整、意旨明确,围绕着胜利者行刑的场面铺开去写,语义双关的收尾是亮点,侧面点出了围观者的精神世界。赞一个!/ t, @2 n! ?2 p& B
【潘若鸿点评】更多的从战争本质上入手。第三节,读上去有些拗口,建议推敲一下。4 ~; B8 R5 D4 {3 \* p6 r6 S! \- n* W4 b
# ] |) t; T2 N$ I9 o4 x0 m. P U @) w0 P" K8 Z5 |* H
006#:书剑飘零《无题》☆$ {, t9 g$ A' |' _/ |( b
——叙利亚诗札* @ V( U. K4 Y. U+ t
1 R" `: E3 H, x& G6 D- S$ u
“我跪在祖国的土地上
: q9 p% B4 L. m6 S& b( {兄弟啊,丈量好刀与脖子的距离——! F2 |% X8 L. H0 u1 o! B2 ^" U0 x
双眼已经留驻黑暗
% a d7 h, Z# g; v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早已停止挣扎& K* I5 L, A- D& b1 q
% y7 r, E* W ^4 M; z“没有光明么?——
p% N0 b3 r) H: Y没有将我们带出深渊的人6 N$ L1 I) V- L
只有仇恨的子弹在呼啸! N3 X# p6 J: u% h! Y
只有鲜血在叫卖它的饥饿: H% l9 }8 N4 O
# w- u' Y! D, g% R3 g5 N' {“我知道诗人会唱出哀歌——- d9 H8 y+ ]; {& c8 v7 ]% p
呵呵,诗人啊,去赞颂你的爱人吧
9 g b j; C. ]( x还是把这世上的一切8 F6 Q( x3 T& g7 l9 P$ M, }1 L
唱给一切悲愤的心灵去听——+ \' j+ F! I- ~5 ^6 V8 ^) W
( s0 s( u( u: ^" l5 t
“家园在盛开的牛蒡旁凋零
7 l. e. q& M2 l# ]孤独的新娘,默默祈祷上帝的仁慈——! Z0 n6 U2 e- v# N t% \
他听不到,兄弟。——
* C2 B* L" l1 C8 A- F8 k5 `0 s9 J他听到了,在也许是黑暗的一瞬间,他,知晓并裁决。
! M3 A% l% w1 Y+ ~1 K- s
6 U2 J5 o( c! d# a2 ^【金陵一片云点评】这首诗比较出新,而且巧妙。以受刑者内心独白的方式将丑恶、凶残、黑暗进行“柔软的”抨击,可谓是绵里藏针。欣赏!# B) }: r5 M& ?0 z9 {( [
【夜1969点评】“我跪在祖国的土地上/……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早已停止挣扎”堪称经典!借着对人物心灵世界活动的描写和逐步深化,书剑的这首诗堪称深度、厚度俱佳!& n. C: q4 `4 |. p
【潘若鸿点评】角度不错,独辟蹊径点出了战争对平民的伤害。! a9 e ]3 ^# V4 {
, m3 v S+ Z7 `9 S
- i3 D( |4 U. y+ ?" X8 |* k007#:夜风《叙利亚的枷锁》2 \3 M8 D3 I9 y2 N
- N- r3 ]% w$ J; `/ [叙利亚,你怎么了
: S4 J$ Y3 g+ `9 U6 N* o! C* I以暴制暴的血腥飞溅1 [' ^& ^. t3 x. n
一颗头颅掉下来5 f# D7 L: ]3 v( H0 z9 b
信仰真主无法挽救真主
. O% W" [. E. a6 c自己好想站立尊严死去
6 a+ f% _6 h; N! x7 @; f& i却要跪着赎罪
2 ?( u. r2 h7 w3 I* ^( ^* o/ a就在生命挟持、绑架
) _! s. Z3 o: v* S) \. h6 C* R5 V- S% d或俘虏的那一刻
& E% N, k/ v# J v' Y+ r敲响虔诚与祈祷) B8 x* F+ g" |2 L# G
长刀恶狠狠地切入信仰
# g/ `7 H, i m9 N枷锁滑落0 m7 q8 E5 l' z5 v# y
沉闷如丧钟
4 u* K& v( O( V
2 m5 r0 `6 i4 ?3 n) x【创作手记】对于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宗教的派别林立,有时宗教已经超越政治,这就意味着叙利亚人民头上悬着的无形枷锁越来越沉重!
! v3 ~4 i! b; u0 s5 _, b【金陵一片云点评】读了三遍,总觉得作者在写这些文字时可能还是太匆忙了,行文不够流畅,尤其是末几句应该就是诗者想要提起来的地方了,可惜的是遣词造句方面处理得不是很好。
# }5 Z K) Z% j; J【夜1969点评】这首诗使我想起了我们国家解放战争期间所经历的那些苦难,许多战士也是这样死在了敌人的屠刀之下。信仰和现实的残酷性,真的是没法相提并论的。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但却在屠刀下屈辱的死去,谁能说的清是对是错,是悲惨还是幸福呢?也许在旁观者看去是错的,但是在当事人的角度却是对的——问题只在于他们各自所坚持的主义之间的巨大对立和矛盾,造就了现实的残酷性。
- e4 i1 X l: ~6 L回到诗创作上面来说,无论站在哪个观点、哪个视角上看问题,都是对的,但是要把在那个视角所看到的东西展现在读者面前,那就是一种说服力的展现。说服力强的作品,读者是一眼就能识别出来的。- ^0 Y5 \% H/ L+ D! W
【潘若鸿点评】说理大于抒情了。5 ~; T" E+ I4 \" m* Q* ?( J
6 a4 x" V! U2 A$ G' l6 t- f
) p4 ^% d( H4 R% r: u008#:金陵一片云《“利”之惑》(外一首)' R0 T6 U+ {% S* E% F" f
1 \/ ~' G* E2 k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8 u v8 M y( s% }
当“禾”佩上刀剑
4 b9 c$ O6 I1 @1 i% p- Y! P其锋如何?
& x/ w# {; p1 T' D; V0 L! `
* T5 Q, Q# Z9 @人类,因具有思维
! w) v7 k4 ]- X* L9 Z$ Q1 s. k# o9 t被誉为“最高级的动物”5 ~! {- v; _# D+ ]; ^
在利面前
" |" Q& {6 {( |- R, ]5 P; m1 z- S却始终行着蹩脚的步- \# U3 H- p) }6 D: g
+ E8 [4 t' w% ?* Y4 U/ ~: J
远古时代的杀戮
Q9 V2 X+ ^( V g( N穿着纷繁复杂的隐形衣5 b3 R ]( D# R$ G2 s
滚过蛮荒
% Q7 H% O+ G* z. z4 o滚进了信息化的洪流% W3 e6 ^7 h- e3 l9 h0 I [
在荧屏上一次次演播
6 ?6 z* q5 A" w) Q6 S* {0 b+ d5 d6 \ S
地球的东方
) p! K @, }2 ]# ?5 o0 m g( m* t# k华夏土地上的我7 M% w$ Q2 t: u
闻到古老的血腥
6 e9 K# ~2 T1 s9 q0 Q( Q7 N! h弱弱地发出疑问
/ v1 Q1 V( O9 a8 d# S: |" C如果将“禾”与刀剑进行重新架构6 P1 }6 r5 s! r: m6 p, C
人类是否就能真正地与兽性远离9 R7 X7 r) Y" s+ ? e5 L2 C- _2 |% e6 |
( I8 m, x: ~* p% E" q$ c
【创作小记】:看一眼如此血腥的画面,就不想再看,这让我想起太多的杀戮。我相信每一次杀戮都有其形成的理由,但为什么在自然面前,人虽贵为“最高级的动物”,就不能逃开利的手掌呢?人乎?动物乎?
/ ]3 A/ Y1 n4 [' z5 O【夜1969点评】云的这首小诗切入点独特,从一个“利”字解构入手,语义双关地切入到了字面背后的实质——那就是残酷的争夺。不过整首诗还需要锤炼,以使之更加精纯。( o& G; n+ `" K% [
按照我的理解,“利”字的本义应该是与收割有关的,禾字旁的利刃应该是指收割的镰刀。! M: h5 G( ^7 \, t& g+ P+ k
【潘若鸿点评】纠结于解构一个字,浪费了不少笔墨。作为创作短诗来说,有些浪费了。
B8 }: G- D2 S
' i/ b# M, L% T( J' A7 A7 l
! M) ]5 u& X- z3 r e7 r0 g; t/ `《问》+ h9 D9 S( N. l$ ` W
% j8 b9 R3 `% j9 A再过两天1 h0 _- [) x, c3 Z. A/ T0 M
地球的东方,亚洲的华夏% U5 `/ Q& Y' m
就将迎来年度最温馨的月亮
% M" F c0 D, y& }) p) C5 x( E; _% r' p% u- D
而这一刻,战火中的4 t; h# e' x [9 f( H& C
遥远的叙利亚
9 w, X6 l; K0 |是谁让兽性得到张扬+ a( Y' n& |9 s; X q' _8 {
" p% N, I o; Z. l# a {; |" y
战争不是必然导致杀戮
+ e/ e- j% g3 E和平也不是必然经过战争
. b4 R; l2 v. _7 \$ Z. N- o拥有一个广袤的世界
/ n( ^3 y" _2 y/ { k为何就那么难: o8 b& b, p- _! @) S' A* c% x
$ I, p4 b( c: G; H7 j
【创作小记】当生命在一场场血腥的杀戮下失去尊严,那一个个灵魂的消散是否会带着无限的愤怒、仇恨与不安?仇恨的滋生离不开它的土壤,当其成长壮大,是否又会带来新的一场对生命的无视与践踏?-----这,是否就是“恶性循环”?试想,如果人类都能拥有一颗如蓝天般宽广的心,撇开战争,只有和平,又怎会是天方夜谭?; ?- x$ m! o, L1 Z
【金陵一片云点评】我自己写的,创作小记已经写得很明白了,文字也易懂,个人对第一首相对满意一些。这里不作点评了,留给大家来评。
& R" d$ z7 C9 ?( O ]【夜1969点评】是啊,战争与和平,这个话题每个人都有着很多要说的话,有着很多感愤和不平。在一篇有限的篇幅内要完全表达出来,这是不现实的,所以就要有取舍,——最重要是要找到专属于自己的那个突破口!类似的请借鉴下一休《中秋节我祈愿世界和平》
; X4 s4 a; \' x0 F5 A【潘若鸿点评】那个谁字用得过于随意了,我一般认为,诗歌中出现这种谁字,是作者找不到更合适的意象,才随手抓来差遣的。
Q& \. o+ D; j9 [1 l7 O$ K! l. w& n' o1 J0 r0 f
009#:夜1969《食肉动物的道德》☆
: o' i, P& l b# Q/ h2 c; u; U( k4 r0 \
血腥的生存法则) ~" o2 Z# C2 F- @+ Q3 B
有谁 能够逃脱
8 ~7 e C8 {, e+ R2 m( U食草动物揭竿而起8 b0 f, u3 p: `: |
又如何 最终8 q# P% i- J. K( A" H: {: f% E- ?
还不是成为 别人+ A; [ \6 N. h5 a/ D. m
口中的 鱼肉0 i2 C; _5 m) ^2 D+ L& \ _: p
* [- m, [1 p' x0 R远古的蛮荒 深埋
' x' E- |. I3 P) Z但却从未死去' q! [- H. m- Y( f: `
人类在食物链顶端徘徊" ?$ Y, }4 }5 ?; L# J
膜拜食肉动物的 躯壳4 \5 I5 o# O+ T" Z& h
但却遗失了 灵魂) R/ _ a, [ O( q/ s! j- @8 G
超脱了食物和基因传承的困惑
1 ^; }7 i+ m9 M0 O! f! X1 u( |% _在相互屠戮 戕害中
( S( y# t- \0 y$ Q5 [7 v) Z寻找食肉动物的道德( P' E7 Q( I* j& i, L: n' A
, V J. g/ O' v; s# {0 f( T
【创作手记】这个原本美丽的世界越来越像远古时期那样蛮荒,充斥着阴暗的气息,和彻骨的荒凉。古老的生存法则主宰着一切:政治必然伴随着阴谋,文质彬彬的政客掩盖了赤裸裸的抢夺和杀戮(包括我们当前提出的以房养老政策),叙利亚、菲律宾之流只是不加掩盖了而已——也许是无法掩盖,或者是被人硬生生揭开了包扎绷带。挣扎在最底层都是那些善良的食草动物。残酷的利益冲突之下,底层人民永远是最后的、也是最彻底的牺牲者。而我们的切身之痛,就是在重重的就业压力之下,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之中,成为被分割的鱼肉。别以为不在叙利亚、不在菲律宾、不在水深火热的非洲,我们就能够逃脱——你逃不掉的!残酷的食物链已经被人类玩遍了各个领域。如此血腥的食物链,有谁能够逃脱,谁敢于揭竿而起对抗那些不公?有谁又能够真正明白,那些反抗最终成为了谁口中貌似的正义?——没有人能够记起,我们是在拿什么作为牺牲的。
5 V& M4 H1 |5 y i# f$ _1 I 政治是危险的,战争是强者的游戏,普通大众别陪着命去玩,你玩不起的。别人损失的可能是无关痛痒的名誉和沧海一粟的金钱,而你丢掉的就是你的所有人生,是你那珍贵的只有一次的生命。
1 g" Y7 X0 u& R( E6 @2 i: V 我们应该庆幸,自己今天仍然能够安坐家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被人捆绑着,跪在那里。到那时候,一切就都已经无可挽回了。
! y: `4 @( u! Q 死亡是鉴定人生质量的最好方法,趁还活着,我们都应该反省。; A f7 j; N5 S) \' A
【金陵一片云点评】诗名引人,创作手记也较精彩,但个人觉得诗的格式分行似乎有些地方显得不当,容易被误读。如:“食草动物揭竿而起/又如何 最终”,依我的理解“最终”二字应当是在另一行的。还有首节不如直接以“又如何”作结,舍去后几句,似乎要好一点。我甚至想:如果直接舍去第一节,也是不错的选择。! q% T, k6 \' G; [( u! q! Y
【潘若鸿点评】人类兽的欲望写得多些。而兽性终究单纯了很多,比复杂而狡诈的政治,纯净了不止一点。
6 F" w8 ~( r. \ ~/ g, w* y3 L2 Q v6 C ?/ _
8 b- [! t4 V5 N4 a0 m
010#:依稀十月《逃离》(修改稿)- q% A+ U4 H6 o+ V! J, w
6 C( D/ c2 V, N/ Y4 j, j1 B
我无法在你欲望的城池求生6 `# X& O I) {& M' \7 K1 l
你腥红的眼睛 z X* B; @0 ~
与你兽性的行径
0 B% R/ m( l; ^6 C; O: n都让我惊悸……
! z5 I# Z* w7 Q4 [3 Y0 V+ X; H7 F* T' D8 O$ l @
那迭起的黑色硝烟
: e3 h! E9 m! ^) z& w; ?4 t与我守望的歌舞升平( B$ u' F4 X% ]& `& N
永远无法契合; l) ^- q" k3 q- D8 \8 N0 t
+ N; V, J9 N6 t$ W% ^# z当你将屠刀挥向头颅1 f ?8 v' o2 p' p6 @4 y
我所能做的) X/ x. r ]( ^+ h
只有逃离
, p* A8 x H+ o! B& X) q3 G0 {% L7 Q2 \3 B$ S, X- O
【创作手记】群众永远无法明白那些强势力的欲望和行径,面对恐怖的战乱,他们不用想就会本能的逃。我就是想写一下这种状态,也寄托普通老百姓远离战争的愿望 !
) d, s2 m4 D2 l$ o) x【金陵一片云点评】这首诗让我眼前有一亮的感觉!因为从中我看到了新的东西,那就是诗者力图以一个“逃离”来说明普通民众在面对战争时的一种本能,但诚如诗者自己在创作手记中所说,恰恰是这一个“逃离”寄托了诗者内心那种远离战争的愿望。三节中以第二节最优,首节“麻疯病人”最好再斟酌一下,末节建议不妨直接改成“当你将屠刀指向头颅/我所能做的/只有逃离”(当然这样一改,诗名最好也稍作修改才好)。
9 I" x4 X0 F/ x3 M: g【夜1969点评】即便是做鲨鱼的食物,做大海中的冤魂,也好过被别人抓住处死——即便是自己胜利了处死别人,在我看来也是不可饶恕的:战争中的人性总是扭曲的,被毁灭的不仅仅是失败者,还有胜利者!十月的这首诗角度选的不错,从普通大众的角度,对战争所带来的后果做出了最符合人性的阐释。不过还可以再提炼一下,集中火力!1 b1 y5 _ ?% X; a! `
【潘若鸿点评】角度不错,还能更凝练。不过,真能逃离的,和真想逃离的,应该还是少数吧,战争和血腥面前,个人的力量太微弱了,不过是一粒尘埃而已。8 |# w+ K& j9 J8 @* P9 U
r& D M" Z; T
) H' J$ p1 F! }. z* c
011#:纯粹映像《一个俘虏的告白》☆" v. C8 E$ v6 v
1 `* h' M% u) W4 J我的鞋子没了
C1 `: \' j4 b+ T, ^0 S脚下的路将走到尽头: T4 R* r/ i: j q$ ?* J
如同我一样或同他们一样; K4 A8 o' l; f
将是世界的尽头3 l* I& C+ G- J+ ]
# b3 s* T3 |/ a* |: w. {2 Y
他们蒙住了我的双眼
1 j- F/ z; b; K* T* [! U3 C却遮不住我仇恨的目光- m8 J# k6 P8 D" P: G2 m* @1 q* x
我像一只猴子, j, |3 u @6 L, ~# M' F6 h
周遭的敌人围成冰冷的铁栅栏1 n! K8 j+ R4 s7 B0 R c9 c! |9 b
只有我的灵魂升空* Z/ z8 D8 N5 S6 q8 X7 v
化作一声叹息" @( _2 K$ u6 x& d
J( V4 y# Q$ R E& z! H; B
听说,一声叹息& s0 Y( M0 V5 |7 W, D- {0 O
会化作一朵云彩
: Z9 T# _7 p$ V难怪天空如此拥挤% _) s* s0 k) V3 ], w
% \. ~) a1 }; f |. t
在见到真主之前
* S: O. s3 f3 G我要告诉世人一个真相8 a& [. D0 h: G, ^
不只是眼前的大胡子是刽子手7 K, `8 ]( `" P
专制是刽子手
& x6 v/ o" O0 U9 _霸权是刽子手, j1 b* p$ \# @
我曾经也是( h3 W5 e3 n. I, F
- l' A$ W% h6 Y1 O: J. c【创作手记】战争的表象要了解其深刻的背景,否则就会因表象而形成“一面之词”。这是一场因种族、因专制、因变革、因外部势力、因阶级分化等诸多原因而形成的一种以暴制暴的战争局面。究竟谁是刽子手?我们看到了生动而血腥的画面,但更要关注这个主角——那个死去的俘虏,以及他的所思所想(一个个人视角的猜想)。% X9 [1 ?. }% ^& d+ ]2 _
【金陵一片云点评】以被俘者的视角展开来的文字撇开了硬梆梆的言辞,尤其是末节的揭示又巧妙地回归到了理性的轨道,欣赏!个感,整体可再作精简。! N+ e: B! Y. C- z$ m+ Q! C
【夜1969点评】纯粹映像的这首诗,和书剑飘零的《无题》切入点相似,都是内心独白式的作品,但各具特色,写的都不错。欣赏!- u8 w: Y# ?% a, U- `/ h) x
【潘若鸿点评】凝练度不够,深度还能再挖掘。6 K& Q3 x" |' c- V: G
9 H' K* F ?1 V- ~+ ]( J
% ?5 {: \& ]! f. {( I" W1 h/ y2 I012#:筷子《在贪婪和罪恶中寻找生机》3 {& S+ I, v1 i8 o$ B$ o1 p
$ T8 ?- I# J; g1 S% v历史 被很多次屠戮
* {' ?" B0 Q9 E1 Y蛮荒的
3 t; P& y# r) o在追逐与嗜杀中8 }# Q z+ w- q: w4 ~- m" B: P& _
强者也很卑微9 M' e0 P" P$ }4 o
名义上的命运不愿被捆绑* J/ k* I8 a% A1 i8 e: ]
高举被十字架奴役的呼声
; I0 z0 C( Z& r) |* y谁去唤醒屠戮下的灵魂
" t7 d: o: A1 Y; z8 n9 O万恶的饥饿
0 d" T9 D3 A$ Q& K砍下 吸血的头颅
9 b( Q( m& V6 M2 l被獠牙 一路贱卖, ~. s3 z' `* J; n( G% N, F. Y
# @+ z, q% H; W9 ^' b
【创作手记】血腥的战争使人丢失了生存的姿态' L$ a0 w0 {' s3 ]: d2 y
【金陵一片云点评】说教性略强了些,个别地方显出不畅。“在追逐与嗜杀中/强者也很卑微”,欣赏!& s/ H" A6 E: o, E. G3 I8 @. j
【夜1969点评】筷子兄弟的这首诗让我很困惑,明明写的很短小精悍,但却看不出焦点在哪里。“在追逐与嗜杀中/强者也很卑微”这两句不错,佳句。
0 ]* o: q5 b2 f% h2 H( ~+ A【潘若鸿点评】一路顺水,风平浪静。
4 N/ Q- {$ ]( l$ `# L+ b) T
! G0 ~/ `# A4 Q3 R6 E/ o" N1 P# L e4 ^$ P4 ~5 y
013#:秀水沥阳《魔兽之争》☆
. { r/ D+ @+ R K. t. k
7 x# T/ Z& y) i" k一刀剁头,怒气射沙尘,+ ^8 z( D1 I# W6 _
谁家男儿被杀,血淋淋。2 _2 o# L( P2 M0 `
一声爆炸,屋塌楼倾,
2 X. `: G: Q' e2 m* U4 x3 s抚尸痛哭的又是谁家女人?9 l1 q: G4 G6 ]+ f- d
坦克炮,刺目的前灯
( e/ ]4 I0 K2 Q/ p3 D( e指引士兵冲锋突进。
/ I4 b8 J% p, n- I这不是抵御掠夺入侵, E4 i0 d/ j: ?* C8 \
相互厮杀,是政府和平民。
$ a1 C+ D' Q/ W% ?/ v5 I3 X7 k) R/ ^' P7 X" A
逃难的人们流离失所,
( R* ?) p: K! {0 m美元欧元,沾满暴政暴行的血腥。
' N& C Z! s% I+ h7 e# B$ ]7 \+ j邪恶操弄了信仰,5 O9 {5 U, T' @) ^ |
魔鬼霸占了真神。
4 K' d% R! E, f+ W' G3 J. `' B撒哈拉石油,衍生这个奇恶怪胎,
8 k& h9 x! }: J- n& A! s B在中东千年文明里,舞爪横行!
! }: h) n# g+ r. v. O民主博爱人权,被利益撕扯成遮羞布,
1 s$ f8 S0 {8 m: i9 {硝烟升腾于沙漠,是资本贪婪的基因。* X- ~, d" \% G& D6 [1 _' {; r* H
7 p6 L3 y8 D0 p6 g2 J- F( N! R
安拉和基督啊,拯救吧,
8 k$ J+ H0 e' E为大饼拼杀下痛苦存活的子民!
, {3 ]1 [5 o: {* o. Q) d, Y1 C m' l( {) Q
【金陵一片云点评】此诗不乏新颖之处,首节颇有特点,两个疑问句显出诗者之气愤与悲悯。“这不是抵御掠夺入侵,/相互厮杀,是政府和平民”(感觉这句里少了个“的”字)----交待了相互厮杀的对象。第二节剖析了这些产生的原因,也可以说是起到了一个递进的作用。末节显然表达出了一种美好却又无奈的悲悯情怀。个感诗文与诗名不是很协调。
. _; O* M- m% g+ I【夜1969点评】这首不错,视野开阔、有力度,展现了现代社会中的利益争夺焦点,也是唯一一首在诗句中囊括了叙利亚和菲律宾战事的作品。9 g9 L: I1 P V5 [: T* B0 v
【潘若鸿点评】成在气氛足,败在气氛太满。呐喊多于沉思,给读者的遐想空间少了。9 @$ i6 H4 F. W9 n! H
8 Y% K4 r7 P& W9 F- t$ M4 P% r, T7 B) o. O3 F& A
014#:云淡淡《血腥.杀戮》
6 Y0 ]1 n- d- ]$ s
1 ]5 W/ ~' S! W( L0 ?背负家园 种族 手足
$ _7 S; e; q( q8 h让眼睛充血
9 ]) W1 |; B: \* H2 I+ n6 z嵌进一把刀的锋芒! Z8 z. s& ^& h" Y
于心尖上行走' Y7 O3 o4 H4 N5 U1 X' F& F
一场原始的械斗" i& |" j" |) o1 [5 E0 k& p
人性止于兽性 ~9 O- k4 A. H" M1 K8 y
铁蹄践踏下的天空4 K) y5 U- j& r* y" v
只有狮子 老虎的爪痕
. x7 S+ l9 Z. i1 t5 U: d羽毛纷飞的轻止于泥土
7 m+ C- D) @2 U" u暗夜下的麻木
8 q, k1 x2 t# {4 a! R是冰霜袭击之后
, A4 i- n* e: }: {7 E) t, h+ g拷问灵魂" K1 @6 u) k8 P% m; k+ O" ]
死去还是苟活
- r3 _8 M& k6 y0 }- a$ H N水止于波澜
3 L& K5 Q7 `% a. J仇恨止于焦枯的唇0 X" T5 a$ B/ H# `. d' }6 z- Q
谁能看清和平的内幕
' M& g' H* f* Y" X* o8 K8 G
2 v: i1 P; y4 @1 v【金陵一片云点评】起始一句“族”与“足”同音,建议避一个,“手足”改成“兄弟”,如何?整首诗不乏诗意,也不乏愤怒与思考,但总觉不够简洁,是否因为写得太仓促了呢?: X& f' {2 z; t
【夜1969点评】“一场原始的械斗/人性止于兽性/铁蹄践踏下的天空/只有狮子 老虎的爪痕”——这几句是核心,不错!不过结尾的提升稍嫌不足了。* G; |0 F- b6 A7 z! }$ Z1 M3 c9 L
【潘若鸿点评】有点架空的感觉,感觉不到与图片的必要的联系,或者很少。' x8 t1 k8 }2 ]- h' }, Y+ D
0 ] O7 `4 S, I
& g; F: N! e, c3 B9 N \
015#:浮光《战争.游戏》2 P5 J* v6 Y& I3 y; S
: g3 o+ M K3 p: E! B7 I1 C当杀戮成为当权者的游戏
$ Y1 S- }$ |* J: @- f当恐惧侵蚀着孱弱的身体4 w# b, S8 w- n9 r. G
当阳光不再温暖淳朴的土地
" C B1 p# R- m( A# X# }谁还在高喊着战争与和平的意义# O/ _" B! @8 i( Y( Z; z1 R! b
: Z% `5 i$ ]4 b& h" d5 [7 |+ g
利欲熏心啊
( x7 o* F3 Z3 z( J7 S4 F. D让人性堕落与禽兽一样彻底" x3 A2 u# w$ x; j# s* R
荒谬的利刃被残暴着紧握2 [* K) F( _9 ?3 Y+ \$ `4 d+ a
这时,谁是上帝?
3 @+ ~6 v- a8 U* r- J4 E
# M& d- s7 o- M上帝啊!如果你不曾死去: C6 k1 z E% ]" A% o
可曾为这失血的头颅. [/ r C" i0 I. C1 y$ n
为这落地的血腥与荒蛮6 w9 \/ m4 C" B; [+ r
为这遥远的幸福,饮泣/ g' E1 s) c( I
, Y! |9 B3 N g$ L( W: u! X【创作手记】我为这些图片深深地震撼,这也让我想起了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印尼屠杀华人的残暴事件,每一场战争和杀戮的背后,都是当权者不可告人的政治阴谋。在2013年的中秋之夜,我为这世界无止尽的战事叹惋,也为人类美好的和平愿望祈祷!
+ b% W1 c$ f% @' O2 s) ?【金陵一片云点评】一直喜欢看浮光的诗,温婉与睿智的文字读来总是一种享受。虽然这首诗一改以前给我的印象,有一种单刀直入的爽,但也正因为其直截了当,不易造成误读,依然要说:欣赏!“上帝啊!如果你不曾死去”----此句个人觉得不如改成“上帝啊!如果你真的存在”较妥些。! H1 p) }5 q2 j3 _: J4 {( x+ R
【夜1969点评】这一首有点不像浮光的风格,我感觉似乎浮光入景太深了,心情难平的样子——因此好像失去了以往的冷静。也许就像乐主持说的一样,缺了些内在力量吧。$ \$ I& i) i* \: W1 J# F
【潘若鸿点评】节奏不错,整体比较完整。能看到作者的真情流露。& t3 d$ {2 N7 e {3 D% c& ]1 r u
/ t$ V) ~. m7 D- o
% u0 X% X9 N* C2 _7 g016#:亚拉索《痛》0 x+ {; A/ w5 U0 H1 y$ B! o; _
N. O8 P. S3 l: \+ R& E5 |0 f4 j
我大喊
7 d+ q! h" i* V. n8 y! g刀下留人
- ]# b: W* t# o% x) n5 q" k可惜迟了
- Z, }( o: m: u$ a, f" H4 w; a碗口大的伤疤1 h+ n! a. h3 j8 k2 p" E' m
让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 }% C3 P9 O0 j$ X$ y, |! _
又多了一个黑洞 E/ P# U% T& D* s
2 D4 E7 A! |! P6 c1 v
锋利落下之后( I/ y. V3 r" _
寒光遮断了上帝的目光
1 O) {" V6 }; P/ a" }! s我的脖子也隐隐作痛4 w2 a* n4 R; u
冰冷的钢铁划出的一片风声' X$ d6 b* ~" ]( V
仿佛是那千里之外的冷笑
5 c* T& p+ [% o5 k" S3 J; V" C- r& C2 X
【创作手记】尽管这是发生在国外的事情,但我认为,同胞相残,刀锋落下后,肉体是痛的,心灵是痛的,世界是痛的,上帝是痛的,遗憾的是我们却无法阻拦,同为祖国大地上的子民,有争议,为什么就不能和平解决呢?!叙利亚的战乱原因或许复杂,但幕后怂恿着,绥靖者,一定在冷笑。这对我们也是有警示意义的。* q% I9 w5 b+ B, O8 \
【金陵一片云点评】首节颇有些戏剧描写的意味,读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二节凝炼得也很不错。“锋利落下之后”----似有不妥。
0 `2 M# P$ ^0 B& L【夜1969点评】这首诗带给了我思考,模模糊糊能够触摸到什么,但却深入不进去。也许是作者心里的东西,没有变成文字而留下痕迹吗?——有点神秘主义色彩。7 z0 M, V* L* V1 \ D
【潘若鸿点评】蜻蜓点水,涟漪微漾。
7 O0 f, C+ u* e- {3 i& h9 h7 R# K* {' m) ~& c4 T
- `2 U8 ? N& H
017#:风影汗《白鸽快飞》$ |+ }; _: x% |9 ?2 U
. Y4 l. v1 {1 y9 O6 o9 U0 E2 M
快飞吧,白鸽$ c4 {* ?, _+ R5 q: u& h
口袋里除了夜莺的歌啼,平民的诗集,爱情的蔷薇. P3 [: q3 o( r5 q
别忘带一片白光和橄榄的触蕊
: [" N! Z$ H, z! d4 O$ ^8 k翱翔成希望的航母
8 I, Y. @( w* }9 i播撒下祥和的雨露& p! W- n' Q, d& e" h' q' r
滋润、洗净
' W, x/ J, d, K化脓的伤口和干涸,带血的梦境, Y( |! A# U2 R+ o4 F, v
骨指毫发,伤痛刀枪
E: J; x) [! H* O白鸽呀,你且快飞0 C _7 ?; Z( {1 U5 h ]
掠过历史的影墙
8 f+ s0 h1 ^- C) a看红褐色的雕版画7 V" u1 M5 j7 A. P% W
眺望的脚和跋涉着的嘴- x2 a5 o+ b/ @2 e( a
莫不是( G% U6 I- u- A
挣脱和呐喊
' i! O1 V" [* N, G# h
% q0 i, H6 B: b# {# k ^快飞呀
+ r4 v! b+ A" L0 s# @否则; {% S: d1 w0 D( d9 |. e
我的急切将洞穿你的胸膛/ ^% q- Q3 ~0 Z8 A7 k+ c
2 T1 B8 G4 U; Y2 a% C【创作手记】思虑好几天,终于按捺不住,早起,没有打手稿的习惯,就在黑暗里摸索着在手机上敲。结果一发表,除了几个乱码符号,啥没有,可怜。关于战争,只是听奶奶那辈人提起,听传说一样,貌似战争都是在“很久很久以前”之后,战争离了我仿佛几亿光年,这么说一点都不夸张。但我深知和平的不易,读鲁迅,读长征,看电影《湘江北去》,心中对于和平的渴望,我相信每个不是人性扭曲,变态的人,都与我一般的迫切。政治,是一柄双刃剑,那要看它是被握在什么人手中。白鸽快飞,对于已存在的事实和现状,我唯有遥遥地为我们的同类递上祝福。我们永远不需要战争的洗礼,但我们需要感恩的心。
* _ H0 U6 [* U1 i【金陵一片云点评】这首小诗写得还是较有诗意的,温柔的语调中表达出对和平的渴望,尤其末句“我的急切将洞穿你的胸膛”----精彩极了!要说不足,那就是不够简炼,未进行适当的分节处理。
/ r5 ], y; i) m0 u- ~ ~) z【夜1969点评】这首作品切入点新颖,立意和视角可称高洁,能够跨出图片所展示的战争和杀戮场面,直指内心——看似与图片关联不大,但却体现了“和平”这个主题。这是好的方面。在偶尔闪现的字句中,我能够看到作者的意旨所在,但是文字上没有能够很好地表达到位。有一些突兀的字句跳跃性太大,上下文的起承转合交待不足,费思量,另外分节也有点问题,削弱了诗意。(原作品帖后有详尽的意见,此处不再细说。)1 q7 V6 ?2 J, K
【潘若鸿点评】独立看也还行,还是那句话,对应图片的唯一性差了些。
' Y6 Y, o1 K3 ~5 s% D+ p$ S
( s) h9 l _: O( X# I1 y& [. ]
# j. {7 g* X3 r" k018#:昌言吉康《现代文明》" Z/ V2 l5 B' \3 T; R8 p/ a! w! H: ~4 V
: f9 i- j% |' U地球上的万物之灵0 S5 \, g8 C: n% P/ A
一种被“文明”词语粉饰的1 i! |% h# `7 j7 O1 N
最凶残的动物
# \- N0 v9 s- d/ D9 ~( |* ~ n. }
& q& p$ c* L3 ~) ]2 f$ A他们不是低级动物& c+ @% z; E0 H; t1 E% W, C5 _
搏斗不必劳驾牙齿* e: a& X0 m1 j$ E
他们有刀
' D' r8 c, z2 T还有五花八门威力巨大的武器+ P2 b* }9 }! a$ ~: G
3 K8 T0 \& @8 r. B: O. H" c
用高倍显微镜
; J! o1 T% V+ F+ b: @+ r1 c观察他们由鲜红变成殷黑的血液
; n6 x% p& m$ c0 B* w" p看到数不清的每个红白血球上7 j" \, D% [9 B3 e+ \/ v6 z; p: _
居然都标有各自而又大多雷同的名称:
8 N7 m6 T$ Q/ @" E R( t" o自私 贪婪 统治欲: z0 V# x2 Y' |, q
色欲 残暴 视生命为粪土: d. i$ Y. K" i5 a, d' ]+ H
……! Y9 a4 ~3 m; V" C/ O% k
而他们仍在一本正经用这鲜血
( R; Z2 D, G( j: j描绘着华丽辞藻:
0 |5 k+ `- n( g% A现代文明
/ \3 H! G9 g: \' Q4 h' B
+ i% Z+ K$ p: V% O: F6 M$ Z4 _【创作手记】对生命的无情践踏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和讽刺。人类的现代文明与现代血腥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不能不反思人的本性。8 O8 f! v" U5 x7 c) n
【金陵一片云点评】真文明?假文明?孰真孰假,观者自思。对比之下,也许不辩自明吧。个感:首节也可不直接挑明,直接舍去,留给读者读完诗文后自己去总结。第二节的排比运用得不错,很希望第三节能在排比的句势上层层递进,可惜在第二节的两个“他们”后,排比形成的气势在第三节起始就突然形成了中断,且转折虽有些力度,但不够顺畅。
0 [/ }" Q S5 m/ |; U. U5 w【夜1969点评】这首诗关于鲜血中红白血球的提法很新颖,带给结尾张力。可以再凝炼一些,主要在前半部分,笔触有点写列传的感觉,概念化的词句无意间削弱了诗意。# K! q4 n; J6 K, O7 f/ y
【潘若鸿点评】反讽意味浓,口语化重了些。2 P5 M& s& C l1 [" D( v
) `: k0 d9 M' L- t1 Q8 U* w: @" W3 s; U; s! {
《刑场对话》☆4 ?$ R+ m1 [- _% k: F
0 c, _$ r2 W9 V+ w
文/昌言吉康
' f6 K6 M ^+ p' ]$ v5 @7 t. m# _% F6 L6 _' Z
: z4 G% b, U% X9 H+ x' n9 }* |& J行刑者:兄弟,说两句吧,你要上路了2 t: B+ [0 x g% Q) \. e
俘 虏:请为我松绑。死之前,我想要一点儿自由1 }9 H2 D( H/ c9 n+ X" C6 H
请摘掉眼罩。我不想让刀刃对着我的脖子说仁慈; U9 L6 Y' s+ a) X4 F
我想再看一眼这个世界;5 |" w) J s# _( Q$ }7 G6 d5 l
还有,我想站起来,不想死前再向人下跪!! M/ x2 Y, r: Z3 U
行刑者:讲这些没人听得见。兄弟,将就点4 X5 V* V3 O/ [* Q. ]" `
如果你没有对家人说的话3 A/ K4 d( c9 s' O/ X
我这就送你痛快地去另一个世界 f K4 _1 X6 j$ R
俘 虏:现在你砍我的头,没准儿何时有人砍你的头
. o6 {9 @1 K6 ~; O+ A9 U, M# \2 f3 m 我们各为其主而战,生死难料何为尽头
# i; D) {) }/ k: I h% a1 U. c 我要对家人说:逃离吧,活下去。不要充当牺牲品: R1 p! _7 M9 p0 L: K7 @% _6 Y! L, @
行刑者:我奉命行事,顾及不了许多
$ i1 c# X8 X2 T 兄弟,对不住了!(俘虏人头落地)
+ v2 V" L4 u8 g看 客:原来杀人如儿戏,命运不在自己手里$ S0 V/ u& E* r$ s
不善攻击必遭攻击,我要先置你于死地* |& L- m1 V) J/ N7 ~) F* O
苍 天:地球上自以为是的动物 实难调教8 s4 D# x+ B0 ^+ C# N* i Q9 { V
永远在为统治与被统治纷争杀戮! _- `) F+ `' B d% e3 Z( l# ^" p
死的,能否安息?
9 Q) }" S' i% P1 h( } 活的,如何去活?5 v- b$ J' k& R+ k
5 R( b0 p+ {" s+ {/ o; n3 I
【创作手记】战争与血腥不能不让人深度思考。战争与血腥源于统治与被统治的斗争,实质是人格是否平等的斗争。在通往平等自由的道路上血流成河,有烈士,有魔尸,也有马前卒——牺牲品。0 T4 k0 }* Q* V# H* x O; c5 X. v6 Z5 H
【金陵一片云点评】戏剧化的文字片断,仿佛情景再现,但个人还是不太能适应这样的诗(诗,还是非诗?)。
' }8 F* c9 `, }" K7 _【夜1969点评】昌言吉康的这首《刑场对话》,就像一个短剧,俘虏与行刑者之间的对话,看客的领悟,以及苍天的无奈。不错!——但,这还是诗吗?姑且算是吧!2 T. z- M( @ {, ~" x% g
【潘若鸿点评】戏谑成分大了些,冲淡了悲剧气氛。
2 H' Y8 d) \. O) l! r1 e. o. O H
9 ?3 [' J$ h# G+ {2 `# s$ w/ {) {7 e0 u019#:杨汝洪《头颅》☆
& l, U, s7 e+ U% }% ^" ~' K" C4 r1 R; f* }: v+ j: @
屠刀在脖颈上空划过一道闪电0 [& ]. T) A7 ^) r% B0 J$ H
正义瞬间就被劈成两半
$ b$ x6 w) v% b7 y2 A9 ]血液也第一次听到叙利亚的雷声8 U7 Q/ w. `: o- R" l' u
屠刀并没有犯罪5 z g, S5 ?! H& T+ `4 n" p
只怪身体和头颅要各自为政5 P" i# y) a" J
5 B- i4 F, A# {3 P2 [5 a* E
【创作手记】叙利亚局势孰是孰非,无可定论。杀人者和被杀者,抑或都是屠夫谁也说不清,就等待着历史的审判吧。
; ^! H7 C: {* y1 r【金陵一片云点评】“屠刀并没有犯罪/只怪身体和头颅要各自为政”----让我眼前一亮的句子!3 u9 {' {# a @
【夜1969点评】这首诗是真正的短小精悍,尤其结尾精妙“屠刀并没有犯罪/只怪身体和头颅要各自为政”,前三句描写刑场的诗句,顺理成章的在这里找到了着落。佳作!
; B# Z, e& T. Y3 @8 ^- ^【潘若鸿点评】精短,凝练。只是“各自为政”有些轻描淡写了。
. V- T% z: D3 f1 Z, r: |# L' t: G2 h6 Y# O4 b
0 o3 {- ]6 H1 T: n; C4 O020#:萧寒《我不想多说》
5 U1 w% L6 R! `& L, X z) ]/ F* c5 E. K A
火与光 一声声叹息9 c7 L, m( t* |. u1 H
四方火焰之箭在血泪之间* P8 t- H( h9 x/ [
射下的 未必是王冠( e4 `) N8 g% R! N0 p p2 G
i3 e# D/ ~2 E/ u) m" M* t
骨头 一些肉 涉及动物
$ ]* }4 b1 V A# W ~5 U倘可以 我会铲除所有的缺口* f: J5 z8 `6 T+ f5 z7 `
8 g+ _6 a) P- P
面具 遮不住惊栗的嘴脸
( B. v4 U. U; Y, o% g5 N: q% d以及刀下燃烧的 灵魂
% I' o9 ~& T* b) G8 A# l
9 t7 P1 w R7 V# N关于室中客和阶下囚 轮番旋转: S9 V8 ? z) x
突然忆及历史 我不想多说
; q" s3 b2 ^- N) I- K/ q, C F
( a3 F# B) P6 y1 ]万物静静拔高 各种灵魂
8 N n8 P# k% m- w6 `+ d; G6 y- c/ y会不会忽略色差 握着手 而我愿
R! P& J* ?- F9 S$ m* W摊开掌心凝望 故乡的果园* B; [# W- T" L3 d3 O( |, o* }( x
" X9 X) q, Q/ `! V% r1 B$ o【创作手记】首先我想到了历史。战争与权力、痛苦的人民、胜与败......我想,人间自有正道和真理!9 f- a1 ]5 u/ g: Z
【金陵一片云点评】整体读来不够流畅,常有被卡住的感觉,但诗的结尾还是比较喜欢的,因为那里寓意着美好。
+ K9 g5 G2 F w【夜1969点评】萧寒的这首诗,就像一组思维片段的展示,探讨死亡和生存的意义问题,鞭笞杀戮。不错!* @ h, B* r" e' `1 f. e2 g; D& B6 e
【潘若鸿点评】也是理大于情,说教了些。
) J; k, g+ m& E2 B( B q# y7 D6 V' ^1 v
* y, U; p6 L4 Q021#:北岸《污染》
( x" o, R1 q) |& @- {8 V2 a. O" |5 P3 y- Z, F
一5 W5 p3 ]: j \8 p( T1 y( G
$ i" ~! M7 E# `2 s7 M& G. O
那些1 E0 K2 w- {( j( g' m' h3 t
白雪童心
3 y9 j6 E8 R2 J6 p5 {- X% G# [. I看到的 一定不是
6 H$ q0 I f4 \, C猫捉老鼠的游戏
+ I0 T( s+ P m' n0 ^" X
/ A" n6 B; W' k f- @7 |7 K# {1 M当血腥 扭曲到
/ a& {6 A& M5 E3 d0 D$ y% C花朵: e8 g! X/ y% u( F- R, k: L! n
——这分门别类的依据
* E: a7 M) X$ h9 y Q2 s谁还敢预测 明天
/ a: B- A3 Y, I. J$ d% G1 C! _2 h6 y" l% w' M5 \- S, G/ S
二1 c f& X( w* O, C% h! L( j
: R: E& F3 o# U
我已丢失了
* C2 q, l7 z' Y; y' n唯一, x+ P T4 I% [! Z
巢穴& {7 i& u: K5 g# S4 x# s! g
1 X k% L+ p% ~9 U' T$ v C主啊
0 B6 a0 J" j S* n3 x1 k4 W; X请你告诉我7 A# V( r3 F+ C3 B5 Q
和平 要去哪里) D f7 r; B j: ]: H) {3 `
漂泊 流浪9 m3 }5 e t) U. u q6 O/ p$ x$ c
) h; y: A. K1 u& ` j" d
三: @$ o: ?' l6 i3 N
: Z' ~+ Z. e, T" Y. i0 V B C
我曾养育的亲
4 G# I1 ^' }3 x& d" n这一刻 7 q1 ^6 z. Y; ?' Z4 W% T
被当做游码的这一刻4 j: d8 C6 N$ D. C3 y
我向你们 高举降旗) b$ f0 e; [* a: z) J
* P. `- ~* u2 q9 x8 q
甘愿被你
8 I; b2 G$ j2 j8 w8 G( M埋进魔鬼坟墓
. b# m0 l! h' |7 o& C) U: `! Q……用签注过罪恶的子弹
, y7 U- @3 w: h: n7 D3 A$ e0 K8 w% C- }2 s% z
四
( r7 v* M$ r9 G& K5 }- `1 I( C: H5 Z, K# J) E {) W- ?: R
在进化的理论上
9 W% t1 x( ^1 y% [我看不懂: I% R) [, c, L8 {
同室操戈 算不算进步
3 T( _) t* ^9 b
. z% U. j( M# o# s" S5 C6 C2 x但是在厚重
1 Z7 H; C- `9 o3 t4 o. \道德经里9 B0 l8 k3 n* Y& L$ ]/ ]& \
我是无论如何5 s. j0 ~. U+ T$ I2 F$ [. \- A
也翻不到这一页5 H7 ^. c! T9 {4 I4 k* d
. N( W r+ j3 G. G* T/ U
我更清楚的知道% c& G2 F1 G/ C
贪心决堤
: m% k$ V4 E% q% s: d( m再多的血馒头 也无法医治
4 d6 n5 B& o0 w8 b% a
1 p* T3 ~; }9 r5 p【金陵一片云点评】作者笔法老到,每一小首用词句皆不多,但都能看到精彩佳构。只是,想问一下,是组诗吗?(如果云记得不错的话,群组同图活动对行数是有要求的,即不超20行。)$ ^. w- ^1 s7 y
【夜1969点评】北岸的这组诗,在第四首结尾的时候用到了鲁迅“血馒头”的典故:蒙昧无知的人们在菜市口围观砍革命党的头,竟然还能够用馒头蘸了鲜血来治病。这和如今图片主题的围观性质是一样的,只不过现在不是愚昧的围观,而是精确的组织参观、拍摄宣传。在震慑敌对势力的同时,也在戕害着自己的同胞和未来。——第四首不错,不过还可以修改得更好。同室操戈,古已有之,所以第四首第一节末尾的疑问可换个说法。
# u1 m* R; I3 h# X% s& K2 n. S e, N【潘若鸿点评】有些故意断句了,因此情感上受到些许阻障。其余都不错。9 N! K; n1 p$ P! n1 ?. U( c- |
8 T: |2 g, j% G/ T# {4 U
, F7 H$ q3 i6 { w- a# f022#:潘若鸿《噩梦》☆# ~/ D( a/ I) [( e+ Y& Z
——给那两个记录者+ m/ F3 W: `5 C& x8 t
8 h" X* c$ ~' ?4 a那或许是一滴凉,一道痛( r- m- [% B. n; }* @
一丝一闪而过的快感. U& c: G% u1 C) v" `
仅此而已。之后的每个深夜
' D3 b( p- x0 p' f+ R" F疼痛都会准时撕开你的梦1 L8 j# G* g0 Y' b0 e
狠狠劈中,你抽搐的心
! U' [7 b. v" n" |: G u& M6 B7 v6 ~! \) `
这是一个谬误。你无意) k, P* ]; K1 g
打开了虫洞,让未来精确定位
0 h0 d& j1 X) L3 i [9 B这一帧图像——
8 q# C* ^+ w$ i+ o/ U. M# u( n+ _刀锋,呐喊,鲜血,滚出取景框的4 u7 u+ J! Y6 j. }! X, x' X5 U
头颅。以及对面埋头抽泣的孩子
/ k$ i- H5 ]- t1 K) x* G" Z
$ l9 y b( G1 `9 f5 ~5 C没有人会赢。没有人会如此
% d8 H/ k0 `8 W0 E. Z: B8 o清晰地回顾事发的每个毫秒
0 q( {! t& m3 |除了你。
* V( Z7 Y f% q; F
" I" f1 C5 C4 R" j$ b+ b) t哪怕你老了,连思维也挪不动7 ^% |# E6 Z) j4 y/ o8 x5 O! {6 t
那一刀,会一直,从任何角度
& o9 [$ F- h) \$ r [' w6 i3 c& O& Y. R斩向灵魂。从不停止,从未间隙) ~" a$ U; E0 }3 t0 h
) y: j* O# [3 M/ A6 o+ h) Z
【创作手记】这是我三个月来唯一的文字。
" _8 a! y% I K @) p& w( Z我不想用一些惯有的描述战争和罪恶的意象——现实太残酷、血腥了,怎么忍心再去碰触那些疼?
0 O2 C2 Y) F! T# B9 }0 A. P0 U我同样采用了大多数朋友使用的那副斩首图片。但我的视角偏移到图片左上角,两个正在录像或拍照的人身上。我的问题来了:这两位,面对如此血腥的场面这么淡定,他将如何处理这些影像资料?津津乐道的给别人分享,或者独自一人时回味?或者仅仅因一时冲动,过后删除?不管他们怎么处理他们的影像,这段战争带来的灾难和伤痛却会带来长久的深远的影响,就算多年以后,他们已经迎来和平,渐渐老去,这一幕也应该是最难忘的场景之一。
2 I( M4 | z' ^( o( e而所有现场的人,眼睛本身就是摄像机,已经忠实的记录了这一幕,同时也记录了这段惨剧的前因后果。我选取他们两个,仅仅是因为他们的举动,在我看来更能代表大众。
% \! C7 j. U7 V" L, f' e战争,是一个国家的灾难,更是个人的灾难,特别是这种国内战争兄弟相残的局面。所以我说没有人会赢,就算赢了,输掉的也大抵相当了。那种看似快意的感觉,只限于当时,甚至只是错觉。真正植在心底最深处的,应该是惊悸、伤痛和噩梦。对个人和国家都如是。
9 w: J4 S4 }# O' ^. Q& w* j再次回到这帧图像,他唯一的用处,或许就是时时提醒和引导人们回到过去,不断经历这种恐怖和疼痛,这时光穿梭的效应,如果是美好的回忆也就罢了,偏偏不是!这是什么?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这是永远的伤痛;而对于个人,特别是亲历者,那两位拍照的人,他们心灵深处经历的无休止的折磨,简直就是无间地狱的痛苦了,从不停止,从未间隙。# c) W# @" U- @5 h7 S0 ? Z8 O
我终于不能把这些人想象的多么邪恶,他们也是受害者。所以,我在其中寄予了两个萌生希望的意象“埋头哭泣的孩子”“无间地狱受罚的灵魂”,他们的麻木、残忍不是天生的,懂得羞耻,懂得悔罪,怀了天生的善良和佛家的悲悯,一切都还有希望。
, [5 ~2 n: A) C* c1 J6 a4 I【金陵一片云点评】不得不说作者看图看得很仔细,切入点新颖!创作手记写得很清楚明了,诗与创作手记所想表达的也相符,能否把一二节调换一下,并作出适当的修改呢?) j) C* r9 Y' |/ v) Z$ O8 n
【夜1969点评】这一首的切入点与众不同,对画面的刻画和挖掘也很深刻、客观,揭示出血腥场面对围观者的戕害,后面的创作手记也很详细,透出作者思维的成熟和语言刻画功力。真心不错,赞一个!+ L% W8 Z1 t9 ^1 n
【潘若鸿点评】自己的。也反思一下吧,不够凝练,最后一节中,“会一直”多余,细节决定成败,以后多努力。
! S- a) C/ p# z1 V* J: E
9 b% w- ?' s0 @( m8 c2 R' U8 z4 j% j8 R
023#:幽幽马《真相》! E( `/ }/ u) |5 O, A( `8 Q# A
8 j3 w, j- ?; F! c! S$ `
这个世界沦陷了,讨论着
( o w# d7 x* D! ]+ h+ {是否用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 F: _2 I0 `1 r3 g! T2 |
而被狗洞里拖出来的
( y2 J3 o6 Y, E: b# Z依然是口口声声的独裁者) U9 U: I) a0 h9 D5 e* o* z
- g0 \) H. C2 J" w; `: U% v在大国摊出底牌的谈判桌面上" |/ h9 u/ \) a3 \
到底谁是大象谁是最后的纸老虎
+ W$ e2 b9 Z, d% B) {, ~! e; j/ W可关于倒在水深火热里的人民 N8 Y6 q9 T- T% g
却没有一个被打捞起
* L. p4 I( a/ T
, `) j8 o: G, l& U5 Q& x6 q+ F历史的真相从来都不需要悼念
4 L3 K# X8 r% R死亡的判决却一直在执行: l$ g S( I; B; O! a5 b
听,丧钟已经敲响
% i9 g' |. d- ~叙利亚——再次淋湿天空威严的太阳& }! f* y% V+ a" f3 R# c
; b) h+ ~' n( e% H【创作手记】在所有的战争面前,人民依然是苦难者。那些冠冕堂皇的帝国官僚们永远关心的是他们自己的利益。但历史终会证明,所有独裁者的下场只有一个,我的问题是:中国在这场游戏所扮演的角色。! M$ k! v! M D0 U: ]8 r
【金陵一片云点评】要想在短短12行字内把真相说清,看来还是挺难的。 e; I9 R+ j, n# V+ V
【夜1969点评】首先要说,这种血腥虽然发生在叙利亚,但最好只在精神层面来讨论,不要和我们自己的国家扯上什么,否则会变调的。其次,幽幽马的这首诗,抛开上述因素单从诗歌方面来讲的话,还需要在语句方面再雕琢打磨,有一些概念性的语句是可以换个方式来说的,比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祖国沉默的神庙”,另外最后两句收尾有点蛇足的感觉,如果删掉的话,会更有余味。
& j8 U. r+ f8 g2 B5 ?【潘若鸿点评】这一个是少有的不仅看到同室操戈,还看到了世界游戏规则的。在大格局中,没有谁独善其身,历史,也绝不为真相背书,那是胜者的战利品,所谓的真相,只是你选择了相信。+ V9 h1 e% H1 X. U6 Y
% _: u: c" p, ?3 B* s" g9 x) t: I* a3 M$ M& y$ @8 ~+ I
024#:覃可《罪孽》☆8 s& x" k$ u% E' u
. } v! b' m- P6 P
口吐莲花的真主也填补不了人性的黑洞 q: Q: l7 e3 J1 P, }
所有的宣扬、布道和教化都显得多余
! {, L& D* x. T: ^9 \; O惟有,领受那死神的寒光一抺) W5 F& t% P9 }" y0 Q6 K
才知道什么是文明脆弱的脖颈
7 P: i6 e- s J# \6 I! c3 s才知道什么是形同虚设
( _+ x# i h' O: i' Z& F# l什么是罪恶深重……
" f0 `3 W4 X; U; y5 m3 S2 E; S从阿兹特克帝国残梦: v$ H* \; f- E+ Q2 r3 n5 F9 z
到印度猎头部落的烙印1 P+ B/ l3 M% u$ o m1 b1 I6 b; b
再到叙利亚的现代节目——, ~' v& f; y, t! ^6 A5 C
人类文明的花园,就一直开着这朵罪孽之花
6 e1 K7 y# T2 i' r- w9 X7 u& E$ g. ^& O" i0 h( z9 q v
【创作手记】看到斩首这种惨象,令人不安和感到震撼。中东的历史纠结、文明冲突和现实情形是复杂的,可谓一诗难尽,但,人性又是共通的,作为写诗的人,无论是倾向感性表达还是理性表达,我不得不切入人性的巷角,并作出相应的呈现或诗写,以警醒,以呼吁。- _2 f2 x B8 f7 ~* W
【金陵一片云点评】可能是诗者急于表达内心那种对人性的呼唤与警醒,整首读下来,不知不觉中有种急促促的感觉,仿佛“被灌了”,而且总结性的言辞显得略多。4 d% u5 o% f) @; D3 q4 I6 a
【夜1969点评】覃可这首诗虽然短小,但是视野却比较开阔,深究信仰、现实与人性,笔触纵横古今,最终归结到“叙利亚的现代节目”点题,“人类文明的花园,就一直开着这朵罪孽之花”,非常漂亮的提升。佳作!3 n& ~/ Z; @* A* U
【潘若鸿点评】口吐莲花,我认为应该是佛家的典吧。总的来说,还是大了些,稍显失之于细节了。. U; c3 v' n* F
4 J6 X( F! z! R9 I8 Z
% Q( } X0 P X) c7 m/ B0 f025#:土也《这里,像是在举行一种仪式》) r( X! n R$ n1 j N* Y
7 U; e) Y$ ?7 n. |
生命被屠戮,仇恨; c% D. m0 Q$ i( A0 F1 `$ U
结瘤世间。
9 o" V, A S- L0 l+ J刀剑较量的背后,人性的欲望披着
% j8 E: V' ~8 H, l+ A1 N% t伪装的外衣在作法。
/ o% R% r) v* A! |# e4 _天下苍生都看在眼里。
8 a- o& k* [: T4 d3 H那一刻,太阳收住前行的脚步。
+ A; ]3 R. I2 x* K1 }7 G; w9 O+ j4 o% r5 S$ F
围观者:那些纯真无邪的孩子,
9 J5 g* Y: E }- u+ I5 T( M他们的眼睛里,
# r/ r# _6 V/ G# v被种进了什么," E! V/ w& ^6 @$ N" P5 M n
这里,像是在举行一种仪式。
5 r/ X7 p( l: B. c7 y似乎以这种方式,送走一个朝代,
m. ~; H7 M8 o: o: Q1 H2 h l迎来下一个王朝。
0 I, S0 i4 d/ L' i/ b B, Z; o
3 A) @) Y' x) v! y/ A$ M, W2 _《这里,像是在举行一种仪式》(修改稿)
3 M& R& Y+ j' x) a5 o# G5 {8 E
& Y& x! V9 v* ?( k8 ^生命被屠戮,
# p) q# s0 X% Q# G0 O仇恨的毒瘤开始在世间孕育。+ J( M" E6 T( T
那一刻,天下苍生都看在眼里——1 h* m1 H* X% \/ }# m- d
万树含首静默,9 Y! l3 p# u% T% V( c6 T
它们从愈合的伤口溢出太阳的指针。: T- U. \3 C1 V T/ |
河水中的鱼,沿着流水垂直方向,来回游动。
3 l1 H) b7 t m5 G' `. f1 f; V8 h. |它要克服怎样的一种阻力,1 ^ v5 c' o" A$ d8 R! F+ X( V
为我们指示一座桥的位置。( k; I% L( w. m# u( W
迷乱的风,抛出沙子迷住时代的双眼。$ b& t. R2 ]( F% d) P7 [
刀剑较量的背后,人性的欲望披着
- t1 I) i% ?" L2 h. T) V6 W: o5 e: R伪装的外衣在作法。* l7 I& R" A) b' v4 k" p. i6 B
! a2 v. ^1 G0 _9 C3 N; R
围观者:那些纯真无邪的孩子,% ^9 c7 Q, b( w7 U# {
他们的眼睛里,
* H+ w4 O' n m: l& c8 ?; b7 N3 @被种进了什么,未来将会长出什么?% e+ E( i4 I$ U7 \% R
这里,像是在举行一种仪式。; R* p3 D, G- e# s& G8 L& z8 n( n
似乎以这种方式,为一个朝代的谢幕敲响丧钟。
, }3 M! c/ X6 F: j5 d远处,一只乌鸦蹲在一棵树上,$ {, _. k z0 z8 [
看着这里发生的一切
, Z8 o1 |- g9 _6 N$ `它的叫声
u `8 G F) U为尚在子宫中的王朝5 s7 V2 F% ?1 C$ |8 V p
埋下衰败的伏笔。
; B3 i% `4 j+ t- F: H. D+ o. K q% m* [0 T* m8 z& L: l
【金陵一片云点评】“他们的眼睛里/被种进了什么”-----佳构!
y- b- w+ V. P; r' V【夜1969点评】这首诗的重点应该是在最后一节,而且在我的感受中,似乎围绕这最后一节来展开——或者就截取这最后一节来成诗,就足够了,前面的两节实在有点远了。【实话说,土也的修改稿不如原诗。原诗的第一节本就是多余的解说,修改稿更加冲淡了它——连带着也冲淡了第二节,甚至于改变了原来第二节的意境。】) m) F8 W: y. k0 y$ e s7 ~
【潘若鸿点评】同意夜1969的点评。/ N+ T2 T" C$ p& E# [) i/ w
8 H2 ~) B) m: ?% X3 X+ `
3 V( q7 t. N, ?$ n. V! b026#:紫墨丹青《孩子,闭上眼睛》0 ]. g. K# O8 y! l* Y& C
8 e& k. x9 i; `; A; T# e# _
贪婪和欲望,举着
6 S' k% j0 M3 d2 V! i: w( R包装后的屠刀,和平# n) v: K8 d' o, ^& V! A9 s# W7 U
被刽子手踩在脚下
- z/ n9 f2 `" w( w' h一朵朵血色的罂粟
9 A2 u1 Y! t, G. @- u6 F" f! u! C在罪恶的腥风中开放
1 L E9 k5 T; }& T. H7 N迷茫的灵魂
' a, f6 j$ q3 J; M2 E1 i: Q游荡在地狱和天堂之间3 c1 O+ b4 N1 d5 J1 M: t3 B4 I6 P
找不到安放的地方
7 J' ?& B. K+ S# v$ x5 D
7 e5 I7 u8 b5 l# l+ `7 ]孩子
1 }! ~6 z5 ]9 J5 T你黑白分明的眸子% ^& y( n! K$ z0 o; v
不要试图寻找正确答案8 t6 N+ a. J1 ?+ n! S
这是一道
; |# e Z# m l! u) |/ R9 E多解又无解的方程" E, q. b8 Q3 V# ?/ @6 b* O
7 D7 C/ F; w/ \# R孩子,闭上眼睛
0 ?0 M5 {( ^% q9 h让纯净的心灵
1 w6 s1 q( e: O) c# f飞向蓝天,白云和碧绿的草坪
+ t7 a4 _8 v5 R" S; J' T( }; W用你的双手
) V9 a+ E1 i! ?, k' T在世界每个角落
6 K# @/ n( Q5 X9 F扦插青青的橄榄枝% s5 Z' _: _7 S ^
. ~/ T5 s' `0 b$ Q
【创作手记】自从看到这些图片,就一直在纠结,是否去写,因为我非常痛恨战争,几乎拒绝观看这类的新闻报道,我始终不明白,人类这种自相残杀的动机,是逐步的走向文明民主平等,还是在走向灭亡?我只希望,我们的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我们的孩子,有一天,能真正的实现世界和平!1 C- E, J) a4 H. c8 j
【金陵一片云点评】其实蛮喜欢这样的一首诗,充满了女性特有的温柔与关爱,第二三两节读来更是让我产生了共鸣,唯独第一节虽然也能理解,但读了三遍后,总觉得是略有冗杂与不畅之感的。
: ^3 Z$ B5 u5 [/ {) ^【夜1969点评】丹青的这首诗,还有凝炼和提升的空间。主要还是在前半部分铺垫,给人的感觉有点太平和了。例如“包装后的屠刀”这句,直接写“举着屠刀”就好了,还有力度,前面添加的形容词显得多余了。还有“一朵朵血色的罂粟/在罪恶的腥风中开放”前半句是写刑场的血腥,也用的是比喻手法。但我觉得,还是不如直接一点,这样和后半部分孩童世界的描写对比更强烈些。
5 P1 _' R/ e, ?' u+ G【潘若鸿点评】情感婉转,别样动人。在凝练一些精准一些上下点功夫,可能会更好。
# S! Q0 ^" A8 w5 w, n0 h
% a- D0 M. | B. V3 r# e' L' J) w$ L; }
027#:一叶知秋《超兽》
! w2 F- d8 ?( @" [; J5 O- f
2 C z5 a9 W: Q6 U- K战争的惨烈 从原始出发
; Z; E! z6 r3 M ]# U$ m% w7 v0 f从来注定了残忍" ~- Q2 @1 @) y/ z5 i" u# v' ~* x
血腥 像一条泛红的河
0 K/ j; y; p+ D( H, }+ q在硝烟燃烧的地方流淌
7 ^" v, u+ [0 F8 a, n
/ s& i; K& |+ h& s- X5 d+ N每一次创伤过后 人们都期盼和平3 [7 G& }8 [3 `6 k' ^
祥和的鸽子衔着善良的纯真
# s6 D0 y, ~6 H* M$ `" j野性的疯癫却每每突破疆界
4 u+ d- Z5 {; R. H9 j私欲和贪婪吞噬了灵魂' z" q0 U! o! [7 e
# A- C/ D8 X; u3 _& H; i邪魔不断的缠在人身
/ f# z* W% |8 p- l/ L- m+ I对弱小对俘虏对平民
; A* D8 [( ?. j$ \丧心病狂的屠刀还舞给儿童看
2 a& f" w; }# z2 p这确实已超出了禽兽的本能
) W: W( B4 r: x" [1 t
" R# u: W6 j5 R+ q, k. Z# s我开始怀疑万物之灵
' J0 h1 g6 t0 V3 U它们已经成怪物六亲不认
* ~6 F+ P. w" y) @- p用现代文明掩盖的罪恶
1 S5 n* M( o- f# m赤裸裸在自掘人类的祖坟
" B: A7 e' x& X( q8 d8 T3 G8 c, L3 q8 Y' c, O$ ^
【创作手记】用这种残忍的方式去虐待俘虏的人(无论他是正义与否)都是反人类罪!战争不可避免,但对俘虏对平民对投降了的对方都应遵守国际公约!联想到和平外衣下的掠夺,真感觉到人类在一步步地在自掘坟墓!那些草菅人命的家伙无论是谁都是人类的敌人!他们比禽兽都不如!是超兽!
/ T# g7 a, @9 @ Q# U5 V Q6 u5 t【金陵一片云点评】虽为人类,但却干出连兽性都不及之事,岂不令人愤慨?说其是“超兽”又有何不可呢?个感:有点偏散文化了。“野性的疯癫却每每突破疆界/私欲和贪婪吞噬了灵魂”-----一针见血!
* I' e* I' ~) @; o. T: A) o【夜1969点评】这首诗的旨意集中在标题上,但是《超兽》的定义有些欠缺诗意,也容易引起歧义。诗作本身围绕战争所带给人们的戕害来写,但是明显有些缺乏特色和深度——也就是说,诗句中少了属于诗人自己思索所得的东西。6 {) O! |$ f9 X6 y4 X3 e
【潘若鸿点评】大了些,所以内核不足以实现对整个空间的辐射与共振。' \, @) c! H n3 O
. l" a1 q3 u, p) _. H9 t! I X# H9 ^. l6 a
028#:清江渔哥《灵感流失》
' ?( y7 W( c' I+ E, D1 l* A* q+ ?( K( Z* a: T* ? C; L
双膝跪下,殆尽黄金尊严
/ Z3 z; p! q2 T, V可否记得起曾经,那些踏实的呼噜
; f1 A) \$ P% A4 g% s; \( i4 G那些热气袅绕的锅碗& A$ N1 A& L! R
3 I* u1 b: V4 C# a. N' H
铁蹄,蹂躏着地面的疮痍
* g3 h) |$ l* K# [膨胀的兽性,将阳光
* x" V, \( e# y" R, ]7 o# R呵斥到痛苦的边缘
% E! d7 ^$ ^2 ^! Q& z
5 I a& ]! B+ G拳脚狰狞的浪笑,奸污着肉体的柔软
/ g1 b4 M5 h& \8 ?' `+ h( r) r3 Q清澈的眼神,暧昧在麻木的幽潭
6 N4 u7 v" o: ^, E' T+ i1 p+ J2 s腥味浸透绿色的经脉# L% `" `! R! Q2 ^$ |2 d
小草的泪水渐次枯干7 i2 ~' o* x6 A, p7 f9 }9 V/ S9 j4 V
; T' Q, }1 h! h溯着苍老凄厉稚嫩悲惨的声音
" |1 y7 [% ~ n) x* O: i- e) r抬望天空弥漫的硝烟
8 e- x" Y+ m, W) e& ^% m! G- I诗性,握不住瘦削的标题
. d" m4 \+ o* T血肉模糊的意境,理不出 Q! A7 R# ]- ?$ p
一丝灵感
9 W" w, w3 i D& Y: @& ?9 ~ `* f2 p' [* X w6 S% V( Y
【创作手记】看到班长提供的图片,刑场上泯灭人性的杀戮和虐待俘虏的残忍,特别震惊愤懑!看那第三张图片(应该是我电脑水平不行,粘贴不过来),人家已经跪下,为何还要变着戏法折磨,拳脚相加。阳光就在身旁、绿草就在眼前。可面对膨胀的兽性,它们却是那么的弱小。更可悲的是,旁边居然还一排人在麻木着看热闹。此情此景,除了悲痛流血的生命,愤懑残杀的无情,哀叹人性的泯灭,呼吁和平与正义的回归。只怕诗的灵感已经被血肉模糊!
" y: m9 ?7 G$ r" V" M; s% [" K【金陵一片云点评】首先,“双漆”应是“双膝”。比较欣赏二四两节,一三两节可否试着做些调整呢?比如说,第一节直接舍去,相关内容可与第三节联系起来,进行删繁就简,尽可能地删去不必要的字词,甚至是句。6 B3 C, a. I* O/ v, _/ Z2 W! |' S; ~1 O" k
【夜1969点评】清江渔哥的这首诗,总体上稍嫌杂乱了,有些倒装句的手法用的不是很恰当,如“铁蹄,蹂躏着地面的疮痍”、“奸污着肉体的柔软”,另一些句子如“清澈的眼神,暧昧在麻木的幽潭”则是旨意不明。“麻木的幽潭”何所指呢?——我理解作者的意思,是指战争的残酷削弱了诗意和灵感的产生,重点也是在阐明战争的残酷性。但综合起来看,似乎表达的效果没有出来。
# r+ [1 Y F; D5 i1 e【潘若鸿点评】数了一下,15行,15个“的”字,系词太多了,诗歌,应该尽量避免系词,不然就显得有些拖沓。" R9 M% P! W* s% f9 u S
1 g, ^4 ?, G8 K: v6 A& O% \
优秀作品推荐:5 R3 e" n2 H* a+ i6 R/ L
( k) N( J6 m# B0 F, z% x- V5 ?' Z: }
【半纳】5、9、16不错,看好这三首,推荐了。; @5 _2 g5 [; z
0 j; m" z7 A6 M% D. J
【乐冰】010#:依稀十月《登上逃离的船》009#:夜1969《食肉动物的道德》006#:书剑飘零《无题》022#:潘若鸿《噩梦》
T! |. O5 n0 D+ q2 c6 Q# J) o0 q1 m+ h* h9 b! s/ A# t
【鲁橹】001#:刘海是鬼《战争中的叙利亚》(外二首)006#:书剑飘零《无题》009#:夜1969《食肉动物的道德》 010#:依稀十月《登上逃离的船》026#:紫墨丹青《孩子,闭上眼睛》
/ V7 E' g, f+ `, G
0 d4 p. v9 D3 D【萧寒】010#:依稀十月《登上逃离的船》
" h7 M" i q6 t. k& Q1 U
+ e8 H5 a3 Z2 j5 P【刘海是鬼】02、03、06、08、10、12、17、20、21、24、26、28。其中17、26、24、03、06最耐品
" Z3 D9 {6 G$ ~* e4 Y
) b) S5 F5 q3 C- F) V【奎奎】题材沉重,诗人激愤。愿诗歌的力量能击穿黑暗的幕布,还生灵祥和的天空。诗友的诗作各有千秋,难以取舍。比较后推荐以下作品为本期优秀作品:002# 003、007、009、011、016、017、024、026
7 H" {; e e6 A( @; {9 i. q$ Z2 D
【掬一弯水月】001的第一首推荐。05.不错。008的第一首喜欢。最好的感觉是021.023的构思比较新。后面一个就是025.或许还有没有点出来的。见谅。2 ~0 h7 y; R e
2 m: i1 L# s: Q; I# ~+ j+ o
【郑智得】001#:刘海是鬼《 战争中的叙利亚》;006#:书剑飘零《无题》——叙利亚诗札;009#:夜1969《食肉动物的道德》;010#:依稀十月《登上逃离的船》;022#:潘若鸿《噩梦》
x) e: d" c# {3 m* U2 ]- a
m( }7 g3 X7 D* V t) y6 I" {( _, b【万园枫】支持一休、张智文、纯粹映像、萧寒的作品。读完后,还真累,下次不要一个帖放这么多好吗?我对现实主义的诗歌一向比较挑剔,切入的角度、感悟的深度、文本价值都会去考虑,我没有充分的准备和把握决不去碰这类题材。4 a* c1 C, U1 p2 f* i
, ]1 S7 ~- o; h: g. P
【丁延清】16号作品最棒!其他有些作品有点儿概念化。* N' M: A' _" w" Y
, R0 ~5 W3 z+ V, z# C【依稀十月】02 03 04 06 08第一首 09 10 11 17 20 26 。我选的都是选题比较新颖的,至于诗作水平,我觉得可以慢慢提高。
6 z1 C- X) u" k7 y @
3 l) D5 Z4 [* l! Y【静本信灵】都是好作品,也辛苦群主了。我觉得11号蛮不错的……
5 {) S8 L9 E$ b6 @9 F9 d6 [( }
; o: _# W( y' e4 b8 G. G【一休】思考了好几天,也想的很多。考虑到思想的深刻和诗歌本身的表现力,去除了一些带有黑暗色彩的词语的诗歌。也许这是我自己审视的角度问题。选出三首08,10,17.另有一首27.也较为满意。提供给老班长参考!辛苦了。; l s% m( ^# O6 B
1 F* C& t3 h2 W; [
【紫墨丹青】001的第一首,003,008的第一首,009,010,012,0204 B9 I7 [" d* N4 v7 d
* M; i' b @* q; y
【诗慕生】直抒个见:001,003,005,009,011,014,025。主题突出明确,表达又有意味而深长!/ P7 ]6 o. U; c G, R$ \- E
5 b% V: C O: N0 f/ f
【金陵一片云】偏喜以下几首:006#:书剑飘零《无题》;013#:秀水沥阳《魔兽之争》;015#:浮光《战争.游戏》
" F( j. ?# ?$ S# t- M, A7 V: b4 `9 `. ^# [
【昌言吉康】每首都是射向罪恶的子弹,都是诗人的愤怒与呐喊,除了018都是不错的作品。这个真的不好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就确定某个角度吧。如果从剖析人性的深度上看,有以下若干:003;005;008;009;011;013;014;015;019;023;025;027;0280 F3 y3 X9 A ?+ t$ \7 d
( Z4 Y" o: e& q! |【汤斌昌】几天来想坐下来仔细拜读并写点什么,但先是长假不便而耽搁,这几天又网络不好,因时间紧促只有把个人喜欢的参赛“同图诗”的序号写在下面,请谅解!001——003——008——009——013——017- H; b! h; W! q. P1 ]
2 o0 g7 |, Y& k& n! R7 M
【云一凡】020#、008#、009#、011#% x4 U) i" t! u) l0 t4 P# v
子弹拒绝发言
. I, @; x3 }! T4 c# P$ |上帝,缺席审判!
+ c5 Z- j( C6 R& W8 V5 W9 e/ i9 j: x* `3 S' N
【杨景文】006#:书剑飘零《无题》最看好的。
1 ^& B9 x! z! S* r$ [' o+ v7 S7 T- l+ t9 `! ]
【纯粹映像】3#、5#、9#、10#、19#。+ Y5 a+ A% G& X6 ]8 @3 ?5 h+ |& a
0 I% E% a+ P( Z!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