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 G8 m8 n+ t/ Y1 a& V# u 编者按:托尔斯泰不是一个诗人,他以小说和散文反对沙俄反动的政治制度和对社会罪恶进行猛烈抨击。1900年的今天,宗教院开除了托尔斯泰教籍,莫斯科、彼得堡数千名爱国主义者集会抗议之。他一生几乎没有发表一首诗歌作品,但他却是个喜欢读诗的小说家。他的灵魂或许是诗歌的灵魂,因为他的小说充满了一个诗人的正义感和刚毅之气。所以受到广大人们的敬慕。一起来读他喜欢的一首诗吧!
6 ^$ s/ g0 D+ r" r
* U" a+ \8 m8 g8 \9 z3 m7 D( M& b2 B4 U
别声响
! f1 M0 p$ {4 O- S' I0 w. o
文/丘特契夫
- r* r0 p. U+ l! @! L3 ~/ B- O/ ^1 t0 x6 c( K
0 R9 [) C' T/ K) r别声响!要好好地藏起, 自己的感情,还有想望。 任凭着它们在心灵深处, 升起、降落、不断回荡。 你应该默默地看着它们, 就像欣赏夜空中的星光。 -----别声响!
4 y# L7 M5 [. H3 O$ v: A你怎能表白自己的心肠? 别人怎能理解你的思想? 每人有各自的生活体验, 一旦说出,它就会变样! 就像清泉喷出会被弄脏, 怎能捧起它,喝个欢畅? ------别声响!+ d0 @! F6 b/ u( @: Q/ I
$ `5 i, L0 H' e1 }
要学会生活在理智之中, 全宇宙,就是你的心房! 可惜神秘而迷人的思想, 会被那外来的噪声扰攘, 甚至日光也把灵感驱散。 但你要懂得自然的歌唱! ------别声响! 1 U' y& e. a- W& r
( c" @6 H7 J, u/ A+ G
赏析 : 文/刘树鹏
$ x6 l, Y0 O* h1 c$ ]这首诗的作者是丘特契夫(1803--1873),俄罗斯著名诗人,虽然生前只有很少的作品发表,但他的诗歌受到普希金、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喜爱和肯定。现代西方评论界把他和普希金、莱蒙托夫一起并列为俄罗斯十九世纪三大诗人。对于这首诗,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多么妙不可言的东西!我不知道还有比它更好的诗歌...... . ?+ ?% ?& }+ w, b! [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一个人的情感宛如大海中的波浪一样,在心灵世界“升起、降落、不断回荡”。正像是法国作家雨果所说的那样:“比陆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 X8 r% s$ ?+ X0 m1 l2 `, o" q当一个人专注于世俗的事物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心灵世界。只有宁静独处的时候,一个人才能品味思想深处的奇观。遗憾的是,我们往往过多专注于外在的那些琐碎而渺小的事物,忽略了自己内心世界的日月星辰。
' l4 r6 Y r! l# e" _) i7 _正像是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的经历、学识、修养各有不同,每个人的心灵世界也绝不相同,“你怎能表白自己的心肠?别人怎能理解你的思想?每人有各自的生活体验,一旦说出,它就会变样!”德国作家黑塞有一首诗,也表达了类似的情感:“在雾中散步真是奇妙|一木一石都很孤独|没有一个人了解别人|人人都很孤独。 + s& l: ]) f% u" `+ Z* |
就像是黑塞欣赏雾气中的树木和石头一样,那些伟大的诗人往往把大自然当作寄托情感的对象。丘特切夫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概括为“万物在我中,我在万物中”,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思想追随思想,波浪追逐波浪,这是同一元素形成的两种现象......”
8 ]( n, E& Q5 T' Y# L丘特切夫的诗歌创作深受德国哲学家谢林的自然哲学影响。谢林认为,自然是一个巨大的生命有机体,贯穿其中的是一种统一的创造性力量,即“世界灵魂”。 5 S3 k: f' J0 f. W
依我来看,这种“统一的创造性力量”不仅创造了大自然,统治着大自然,让大自然保持着和谐有序的奇妙秩序,而且也像月亮呼唤潮汐一样,呼唤着每个人所拥有的孤独的心灵世界。当人类放弃狭隘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而以这种伟大的创造力量为中心的时候,一个人就能学会理解他人,也能学会向他人洞开自己。
/ w& \0 ^, F }; N+ u$ `6 E9 Q) V5 Q$ J6 `. q x2 d
F0 D8 ]5 U6 n
一起读诗栏目编辑:水云生 要求:精品原创散文诗3章1000字以内,诗1-6首100行以内。附联系方式,可配朗读、背景音乐或视频文件。
9 b6 n8 I1 w" A 1 ~. c S. ^7 y5 F2 X
: m( \8 [: \6 F! f0 s* h
- F. m n" h& U1 r) `1 \
4 @, @9 c- U2 g5 `2 T; M- r1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