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871|回复: 1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现》第15期:红土《狐狸的秋天》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0 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采凤 于 2015-3-20 16:09 编辑

褒扬版:

  一种思考,该诗文笔轻声般燕语,用狐狸观察自然的方式,和世界沟通,全然不见人类思考的痕迹。

  一种情结,狡猾;幽默的狐狸朝秋天一笑,果子熟了,落地;多么温暖,多么惬意。

  一种相爱,穿过大半个苹果的东西半球;发生在心灵内核的故事,人能够读透么。

  一 种颜色,饱满;深沉的秋天就挂在树上,不用手绘,不用画布,伸出目光,够到。

  一种缘分,出门就能碰到小动物;前世的约定,抑或环保到位,动物们不再东张西望。

  一种宇宙,虫洞是宇宙的隧道,天文学家这样说;人的想象锁不住狐狸的目光,在他们,一颗果子兴许比宇宙还要珍贵。

  一种愉悦,以及染色的触觉、味觉、纷纷莅临;此诗场景摒弃所有人类活动;对了,世界是属于动植物的世界,至少此刻。

  一幅油画,人类思维抵达不了的地方,借助于诗歌轻描淡写;情感,上升到宇宙全景图片的情感,剔除了人类思维局限的情感,让“狐狸”出彩。

  一种空间,交错了人类的“爱”,狐狸的“笑”,苹果的“红”,虫子的“坏”,秋天的到位,动植物间的沟通,融合了自然之美的另类阐述。

  一种猜想,像“坏虫子”一样的爱你,这种发自动物植物的思维,油画能体现出来么?唯有诗歌,唯有插上灵感的想象。

  采风导读:赏析的主旨在于了解作者创作意图,贴合本人“沿用天人合一的诗歌创作模式”;赏析的突破口在于寻找人类和动植物沟通的新途径,学会像动物一样的思考,不乏人性的光辉点燃其中,从而达到人和自然万物和谐、和平;为和平理念提供新思路和支持;赏析的结构,借助散文诗行文。


批评版:

  《变“妙”不可言为“妙”可言》   

  一首现代诗,寥寥数语,尽管语言很轻灵,很多词语仍令观赏者一头雾水。

“好”的标准,人类认为有无利用价值,狐狸认为能提供庇护,开心躲藏,无所谓好坏; “苹果里的坏虫子”,此句费解,如果“坏”打上引号,效果好些。

  诗歌的美感在“白”和“不白”之间,讲透了,破了谜底会失去看头;反之,太深奥了,让人猜谜般,也会让读者失去兴趣,此诗偏于深奥。
   
  充其量只是一幅画而已,秋天狐狸散步,抬头看看树上果子,愉悦一笑,至于苹果里的虫子,只能各自肚里的虫子各自猜。

  给此诗定位风景诗,具有情趣和活泼灵动的艺术享受,不足处在于场景过多,冲淡说理部分,缺乏引领和启悟,思考的方向很散。

  一道菜,火候怎样把握,不全在于熟练,而在于思考,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多问几个问什么,“厨师”才能上升为“厨艺”。


中性版:

  《童心酿好诗》

  此诗带给的思考,优雅,童真,让人永远处于无忧的少年时代,对身边动植物留心,多愁善感,呵护有加;一切都赋予拟人化的情感。

  此诗叙述平实,简单的狐狸、苹果、虫子作为道具,秋天没有丝毫萧杀,自然在和谐中相处。

  “我”始终没有在此诗中现身,但时时能感受到主人公的那份“善”和“真”,这是此诗最大的亮点,看似没有痕迹,却娓娓动人。

  顺势而为,如果人做到时时保持一颗童心和爱心,即便说出的一句话,随意写下的几行字,都能透出感动的力量;这就是灵魂的感染,来源。

  当艺术遇到至善之心灵,“艺术”也会让路;当艺术卸下“艺术”的装扮时,也是艺术获得解放之时;诗歌如此,艺术亦如此;这就是此诗给我的启发。

  从今天起,做一个听懂狐狸欢笑的人。

  
采风于2015.3.20            

附:狐狸的秋天   

红土


在秋天
一出门就碰到狐狸
它狡猾的笑
松软的毛

它的狡猾挂在树上
像苹果一样红,像苹果一样甜

它狡猾地爱着你,像苹果里的坏虫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3-21 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叶暮合 发表于 2015-3-20 18:38
物象的共性,与相互的隐喻
————浅评红土的诗《狐狸的秋天》

虽然被“狐“悠了一回
也值得
开心就好
主要受前一篇”白蛇“惯性思维影响
先入为主了
再加上天生就喜欢小动物
问好叶暮合
提醒及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3-21 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采凤 发表于 2015-3-21 02:44
虽然被“狐“悠了一回
也值得
开心就好

红土不愧为”狐“悠大家~~~
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3-21 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狐之秋?多狐多秋?
      ——《狐狸的秋天》加减法


  加法:《狐狸“的”秋天》

  30年前的今天
  坐在教室里的孩子
  因为作文跑题
  中心思想偏离
  段落大意粗心
  修辞比喻歪曲
  曾被同学笑话
  如同一根绳索
  从一个模子里
  捆绑着想象的翅膀

  今天,教室里的灯光明亮
  键盘代替了教鞭
  鼠标的点击随意
  哈哈  开心
  不用怕丢掉这个100分
  即便中心思想不够中心
  即便有一万个不满意的事实
  即便不及格
  又能怎样
  开心是唯一的理由

  那个唯“一”是举的时代已走远
  唤来多元的争鸣
  多彩的文字
  文明文化
  也会让宽容
  更多变为包容
  变为春天的集结
  号角

  幸好
  真好
  流派网不是语文老师


  减法:《狐狸  秋天》
  
  目光
  尖锐
  穿透狐狸
  切割秋天
  这个季节需要残忍
  把所有关于景色和景色之间的对话
  把所有关于对话和对话之间的阻挡
  搬掉
  再搬掉

  双狐之美
  秋天在狐狸的眼底
  倒映着秋湖般的美丽
  白发
  因弧线的长度抵近秋天的眉毛
  秋之美
  红叶的美
  尽在湖里
  倒影

  双湖之美
  在自然的眼里
  动的物
  诸如狐狸
  静的湖
  诸如尾巴的白霜
  刚刚从湖捞起

  世界之眼
  森林中的棱镜
晃动着人眼
此刻
  人在其中
  却不敢说话
  不敢让呼吸搅动
  瞬间的灵境
  不敢让秋湖
  洒入一片
树叶


乘法:《狐狸地秋天》


大地
苍凉中的呻吟
曾经野火
泼辣啦诞生诗经的地方
如今宝马香车惊艳四方
在文明的眼里
唯有拜金
盛行
在野蛮的眼里
唯有一裘千金
抱得美人的欢笑

“小姐”这个词是悲哀的
但愿这次
别让“狐狸”染上精慌的色彩
千古红颜多薄命
红颜的无辜来自狐仙的媚
亦或是妲己借纣王荒诞
无忌
亦或是媚娘“狐”悠
自此君王不早朝

每个人心里都藏着一只狐狸
狐狸地
狐狸地
苍茫的土地
怎经得起横流的四野
奔腾欲望的草籽
草籽草籽
请撒开远些 再远些
让诗经的野火把你烧
让歌声的翅膀伴你妖娆


除法:《狐狸得秋天》

秋之野
鲜之狐
舍我其谁

万物融回一体
往事
仅剩逍遥

那日怀里
抱着心情
得道仙狐般美态

氅领毛发照我好心情
在仅剩残荷的湖边
迈着狐步

照湖水影子
那日得知
狐步

哈哈
抱得美人归
秋水共“狐”天一色


采风导读:一首诗的赏析,入题很关键,若弄不清作者倚重的阐述对象,往往南辕北辙;

之前一篇赏析剑走锋偏,乃本人惯性思维导致,既已如此,只得将错就错,继续“偏”锋下去;

本赏析采用现代诗歌形式,暂且偏离《狐狸的秋天》主题词目“秋天”,在“的”字上做些小打小敲;

和之前着眼于副词"狐狸"的组章一起,构成关于《狐狸的秋天》多个版本的演绎;

赏析主旨在于寻求多个视点,达到千人千面的效果;

关于名词定语“狐狸”,关于名词主语“秋天”,关于结构助词“的”“地”“得”,皆可入诗的中心,刻意刻画;

与其说赏析,不如说是为自己辩护,因为偏离主次,因为个人喜好,因为文字面临多面取舍的关系;可能偏离原文作者的意图,祈求宽恕,理解;

诗歌无固定形式,诗歌无固定中心思想及固定模式,是本赏析要完成的方向,及 阐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3-21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戴凤鸣 发表于 2015-3-21 09:08
韵是诗的命,不是长袍大褂。命没了,穿了长袍大褂也是个死人。

“韵”字,拆开讲,是均匀的音,代表节率,节拍,节奏;

“诗韵”,两个字合起来讲代表完整的诗歌,前者主内容,包括形式,通过人之目,之口,入心,主脑;后者主音,包括通过声波扩散的途径,通过人之耳,之喉,入心,入脑海;

诗和韵,在很早时候,确实被杰出诗人们演绎得很到位,主要代表,三言(例如诗经),四语(例如千字文),五律(汉唐诗歌),七绝(包括宋词元曲),这些宝贵文化遗产......音声相随,意随吟诵,故有“唐诗不吟难得真味”之说;

可惜到了现代,诗歌仅剩眼球的一顾,键盘的一敲,连汉字都要从手稿消失,代之以A4纸张,不能不说是文明的断层,文化的断尾,文人的失落,凤鸣先生所急,吾有体会;

与凤鸣——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3-21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戴凤鸣 发表于 2015-3-21 09:34
精致的一篇良言,难得的一语通心。谢谢!祝福!

先生莫急;

文化的整体走向,非个人能力范围;

正如当下星光大道的舞台,“海豚音”的走红,“神曲”的高飘,非但刺耳,简直噪音,在行外人听来;

但是任何一种流行的趋势,必有深层次的驱动,这些更不在你我的智慧所能参透;

尽管穿自己的鞋子好了,试想,如果李白在世还不被气死,死了又能怎样,留得青山,不怕没柴,

与凤鸣——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3-21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戴凤鸣 发表于 2015-3-21 09:52
不生气可以,也不必生气。但要尽责,尽微薄之力,壮尽责之心。
李白千年前在,千年后还在。韵不亡,诗不死 ...

赞成先生所言,在少偏激点

心开度量放眼望

得尽风流看明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3-21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戴凤鸣 发表于 2015-3-21 09:52
不生气可以,也不必生气。但要尽责,尽微薄之力,壮尽责之心。
李白千年前在,千年后还在。韵不亡,诗不死 ...

一棵树成不了树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3-21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戴凤鸣 发表于 2015-3-21 09:52
不生气可以,也不必生气。但要尽责,尽微薄之力,壮尽责之心。
李白千年前在,千年后还在。韵不亡,诗不死 ...

韵不死,诗还在
对了
如果有一天诗歌变成歌诗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3-21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采凤 发表于 2015-3-21 10:09
韵不死,诗还在
对了
如果有一天诗歌变成歌诗呢

如歌的行版,唱着岁月的忧伤
如诗的画板,染着尘世的花样
如唱诗般美妙的音乐、诗歌、写生
艺术的升华服从于人类五官的艺术营养摄入器官
以最直观,最简洁,最流畅的方式
流淌入眼耳口鼻心

简述未来艺术带动人类活动的趋势
后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5-4 22:4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